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一  廖一平  白玉  刘虎威 《分析化学》2013,(10):1597-1600
α-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系由牛乳清提取的乳糖制品中的主要蛋白杂质,是引起食物及药物过敏的主要过敏原。因此,在食品安全及医药安全领域,对二者的分离及痕量检测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方法,使用简单的电泳体系和样品处理步骤,实现了α-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基线分离和痕量检测。CZE条件如下:2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0),分析电压+30 kV,毛细管温度25℃,紫外检测波长205 nm,压力进样5 kPa"10 s。在此条件下,样品分析时间为2 min,α-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检出限(LOD)分别为3.0和12 mg/L;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小于1%和6%,符合实际样品检测要求。本方法已成功用于实际乳糖样品的分析,在相关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利用LTQ Orbitrap XL组合型傅立叶变换高分辨质谱系统分析了乳源蛋白主要组分肽指纹图谱。对南方水牛乳与不同来源的乳清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研究结果表明,乳清蛋白经酶解后主要为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组分,乳清蛋白肽质指纹谱的分析显示水牛乳与荷斯坦奶乳清蛋白α-La氨基酸发生变异的比率明显少于山羊奶乳清蛋白α-La,说明荷斯坦奶α-La和水牛乳α-La的差异更小,同源性更强;而水牛乳β-Lg与荷斯坦乳β-Lg氨基酸发生变异的部位比率要多于山羊奶,水牛乳β-Lg与山羊奶同源性更强;乳源酪蛋白酶解后的肽段主要组分为αs1-CN,β-CN,κ-N,通过对水牛乳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分析,不同品种的乳源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明显存在差异。与乳清蛋白相比,奶牛品种差异导致乳蛋白发生氨基酸差异现象更显著,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对比表明,水牛奶酪蛋白与山羊奶酪蛋白比与乳牛酪蛋白的差异更大。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法测定乳清蛋白粉中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碘代乙酰胺烷基化,再经碱性胰蛋白酶酶解。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_(18),300?色谱柱上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采用梯度洗脱分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分别在40~1 000 nmol/L和80~2 000 n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定量下限(S/N=10)均为0.020 g/100 g;加标回收率为84.7%~95.6%,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5.8%。基于上述方法对5个国家的4类乳清蛋白粉(脱盐乳清粉D70和D90、浓缩乳清蛋白粉和α-乳白蛋白粉)进行了含量测定和差异对比。该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可用于乳清蛋白粉等蛋白类原料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奶制品中蛋白质测定的毛细管电泳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了奶制品中蛋白成分的分离与测定。采用柠檬酸缓冲体系,对牛奶中的α-乳白蛋白(-αLa)、β-乳球蛋白(-βLg)、α-酷蛋白(-αCN)、β-酪蛋白(-βCN)、酪蛋白(-κCN)五种蛋白进行了很好的分离,其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2%和5%;检出限分别为0.01、0.03、0.02、0.02、0.02 mg/mL;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4%~103%。应用该法测定了多种奶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本法简便、快速、准确,为牛奶及奶制品质量的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设计并制作了在柱电化学(EC)检测池,用于在同一根毛细管中进行中心切割二维毛细管电泳(2D-CE)在线纯化分离检测尿样中的6种β-阻断剂.尿样先在15 mmol/L NaAc缓冲液中进行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带正电荷的β-阻断剂与中性和带负电荷的干扰物质分成不同区带,然后在检测端施加13.8 kPa压力将干扰成分从毛细管入口端排出,同时将目标组分驱送到毛细管入口端,最后在90 mmol/L NaAc-30 mmol/L SDS缓冲液中进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分离.场放大样品堆积(FASS)/胶束推扫在柱双重富集技术不仅有效抵消压力驱送过程中产生的区带扩散,还可进一步压缩样品区带,提高检测灵敏度.本方法成功用于服药后鼠尿样品中6种β-阻断剂的分离测定,经第一维CZE分离排除干扰后,在未涂层毛细管柱(60 cm ×50 μm i.d.)、90 mmol/L NaAc/HAc-30 mmol/L SDS运行缓冲液、检测电位0.8 V、运行电压10 kV条件下,对6种β-阻断剂进行在线富集分离,峰高、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4.1%, 1.4%~3.7%和0.9%~2.7%(n=6).本研究为毛细管电泳在复杂样品在线纯化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手性拆分α-萘基缩水甘油醚对映体的方法.考察了不同手性拆分试剂对手性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0 mmol/L H3PO4-三乙醇胺(pH 2.5)、2%(w/V)HS-β-CD、毛细管温度20 ℃、运行电压-18 kV为最佳分离条件,在该分离条件下α-萘基缩水甘油醚对映体实现基线分离.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α-萘基缩水甘油醚的手性拆分和对映体过量值(ee,%)测定.  相似文献   

7.
该文建立了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南方水牛奶酪蛋白(CN)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50.2 cm×75μm i.d.的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在运行电压为25 kv,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4 nm的条件下,研究了缓冲液体系、缓冲液浓度、pH、尿素浓度及进样时间等对水牛奶酪蛋白分离的影响.实验测得α...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基于聚(乙二醇-ran-丙二醇)单丁基醚(聚合物)与磷酸盐、氯化钠的双水相体系对乳清分离蛋白(WPI)中的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进行分离,并对其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系统地研究了双水相体系pH值、聚合物与KH2PO4溶液体积比、NaC1添加量和WPI浓度对α-LA和β-LG的分离效果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法对α-LA和β-LG的分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KH2PO4双水相体系pH=4.0,40% (m/m)聚合物与15.5% (m/m)KH2PO4的体积比为4 mL∶4 mL,NaCl添加量为0.40 g/10 mL,WPI浓度为1 mg/mL时,α-LA和β-LG分离效果最好,上相中α-LA的萃取率为98.2%,下相中β-LG的萃取率为96.6%.  相似文献   

9.
采用5种环糊精衍生物对碱性药物--硫喷妥钠、盐酸氟桂利嗪、山梗菜碱进行了毛细管区带电泳的手性拆分.结果表明,采用含2%(质量分数,其余相同)聚合β-环糊精(P-β-CD)或0.5%羧甲基聚合β-环糊精(CM-P-β-CD)30 mmol/L的Tris-H3PO4缓冲液可使这3种药物达到基线分离;使用CM-P-β-CD时,分离度高达4~35.  相似文献   

10.
考察各种因素对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分离肾上腺素类药物的影响.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对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手性分离进行研究.未涂渍熔融石英毛细管50 μm×58.5 cm(有效长度50 cm);温度20℃,操作电压30 kV,正极进样50 mbar×3 s,检测波长204 nm.β-环糊精(β-CD)及其两种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剂.异丙肾上腺素得到了基线分离,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未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