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气喷泉实验,能由内向外喷出3种不同颜色的喷泉,并通过卡通纸片变色、喷泉吹乒乓球及推动水车发电。本实验研究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将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变色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化工、日用食品、国防及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紫精化合物(N-取代的-4,4’-联吡啶季铵盐,V)能在外界光、电、热等激发下表现出多样的变色性质,是一类重要的变色材料。本文将紫精变色材料的科学前沿成果引入本科实验教学,创新设计了一个面向本科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大学化学基础实验。该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知为目的,合成了邻羟基苯乙酮取代基紫精,研究了它的溶剂化显色、热致变色及对NH3的可逆显色反应。实验的特点是反应原料简单易得、合成方法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实验操作安全可靠、变色现象均可以不借助仪器而裸眼直接观察、变色过程快速且灵敏。这些优势为实验项目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3.
变色材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毅婷  杜文 《大学化学》1996,11(1):28-30
受到光、电、热等外界激发原作用后可发生颜色变化的物质称为变色物质,本文介绍了光致变色,电致变色及热致变色材料的变色原理,应用及发前景前景。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化学年的主题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国际化学年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于化学的认识,增加公众对于化学的欣赏和了解,提高年轻人对于科学的兴趣,培养对于化学未来发展的热情,彰显化学对于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国  相似文献   

5.
颜色是缤纷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热致变色微胶囊的颜色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具有“可视、可玩、可教”的特点。本科普实验以热致变色微胶囊制备为切入点,从分子结构选择到微胶囊制备和表征,讲述热致变色现象中的化学原理,提高中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力和探知力。本实验操作过程简单、实验现象贴近生活、实验原理易于推广,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水平,提升科创探索的设计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隐形墨水的制作”为主题,从生活中神奇的现象出发,开展初中化学“酸与碱”专题复习的教学。通过学生学习原理、亲自动手制作、展示和应用“隐形墨水”,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及遇指示剂的变色情况,理解酸与碱的概念、化学性质以及发生的化学反应。在多个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和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高,让学生能切身地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化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化学年的主题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国际化学年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于化学的认识,增加公众对于化学的欣赏和了解,提高年轻人对于科学的兴趣,培养对于  相似文献   

8.
以生活中常见的苦瓜头、香蕉皮等厨余物为原料,通过对文献的系统优化,将新型荧光材料——碳量子点的制备,创新性地开发为居家实验,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朋友在家长指导下,在家中用简单厨具即可轻松做出碳量子点,绿色安全,观感愉悦,趣味性强。同时,对居家碳量子点进行多色荧光调控、大型仪器表征和重金属离子检测等应用的探究,适合面向高中生、本科生开展源于生活的科普活动和综合实验。此外,就公众关心的量子、量子点等概念进行科学解读,辟谣“量子+生活”现象。本实验旨在以多种有趣形式开展梯度科普,生动诠释前沿概念,激发公众对厨余物资源化利用的热情,阐释化学来源于生活,又造福于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要求提高,我们将植物与纳米功能材料结合,赋予了植物神奇的功能,实现了植物的高效利用。通过对文献方案的优化与植物功能的拓展,我们成功设计出“植物光容器”。这些功能化植物便于展示,绿色安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本实验开展梯度科普:对象包括从幼儿园小朋友到高中生、本科生及社会大众等不同知识储备的人群。此外,我们还就公众关心的纳米、纳米粒子等前沿概念进行科学解读。通过生动直观的实验,为青少年埋下科学探究的种子,帮助大众体会化学之美和化学之趣,阐释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宋万琚  王磊 《化学教育》2013,34(10):88-91
近些年来公众或学生科学素养、化学素养的测量已成为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依据“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功能化构成提出评价模型,开发了高中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测量工具,分为辨认、解释、评价、决策和行为5个维度。经试测,测量项目的难度、区分度适中,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人们提倡节能和使用洁净能源 ,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在建筑物采光控制系统和反射率可调表面的应用研究 ,已成为材料领域的一个新热点 .WO3、 MoO3等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效应 ,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其中 MoO3的电致变色效果要好于 IrO2、 TiOx、 CoO及 NiOx等电致变色材料 [1],而且它在可见光区有比 WO3更柔和的色彩 ,使人眼更易于适应其颜色变化 .着色态的 MoO3称为钼青铜 ,其开路记忆也好于钨青铜 [2].故 MoO3电致变色薄膜是极有潜力用于实用化的电致变色器件 .MoO3薄膜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真空蒸 发、化学气…  相似文献   

12.
李雪  曹坚  肖小明 《化学教育》2020,41(1):56-61
“互联网+”的概念大发展下,微信及微信公众号逐渐成为新的学习平台。通过对中学化学教师使用微信及微信公众号开展化学教学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学化学教师对公众号运用到课堂中持乐观积极态度。结合推送内容对微信公众号应用于化学教学实践的可行性与创新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如何利用公众号促进中学化学教学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化学年的主题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国际化学年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于化学的认识,增加公众对于化学的欣赏和了解,提高年轻人对于科学的兴趣,培养对于化学未来发展的热情,彰显化学对于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国际化学年"将在全球范围内对化学科学起到促进作用。我国作为该项全球活动的发起国之一,将积极参与并隆重举办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4.
以聚乙烯醇和单宁酸为原料制备出了形状记忆水凝胶,以乙二胺四乙酸、二水合氯化铜、六水合氯化镁、氧化铝为原料制备出了无机热致变色材料,以结晶紫内酯、硼酸、十六醇为原料制备出了有机热致变色材料,并将形状记忆材料与热致变色材料结合,成功制备出了两种既能记忆形状又能变色的新型复合高分子材料。本实验原料简单易得,方法简便,并与本科阶段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仪器分析、精细化学品化学等课程中所学习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化学交联、络合反应等知识结合,可作为本科教学的一个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15.
魏莱  倪梅  刘妍岑 《大学化学》2023,(7):289-296
以超分子凝胶的制备为基础,结合焰色反应、酸碱指示剂变色和水解平衡移动等原理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科普实验。实验采用乙酸钙水溶液和乙醇混合的方法制备凝胶,制备过程中加入金属盐(或硼酸)及酸碱指示剂,并调节酸碱性。制得的凝胶在燃烧时,金属盐(或硼酸)使火焰呈现出多彩的焰色,且受热导致凝胶中乙酸盐的水解平衡移动,使凝胶中的酸碱指示剂变色。整体实验效果绚丽多彩,如同璀璨的星云在宇宙中闪耀。本实验涉及知识点丰富,操作安全简便,现象明显,充分展现化学之美,满足不同人群的科普需求。  相似文献   

16.
李莉  郭亚楠  丁红  王宇  施展 《化学教育》2020,41(18):39-43
介绍了一个综合化学实验。通过乌尔曼缩合反应合成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三苯胺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循环伏安法对化合物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将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联机进行光谱电化学测试,深入研究该化合物的电致变色性能。本实验充分体现了“合成-表征-分析”的科研思维模式,并打破了传统的单独仪器测试方式,在让学生了解合成化学知识和前沿学术研究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晁单明 《大学化学》2018,33(6):38-44
介绍一个研究探索型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苯胺四聚体合成及其电致变色器件制备。内容包括苯胺四聚体的合成及简单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和相关性能的测试。通过本实验的实践,可以让学生拓宽相关化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实验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让学生接触所学领域的前沿技术,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科研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变色点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陈化期间pH值的变化情况,尤其是母料变色点前后pH值的变化,考察了反应pH值及反应温度对变色时间及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在陈化期间pH值一直在改变,在变色点附近出现了pH值的一个极小值,与其相应的是在母料变色前后催化剂的活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在变色点前后母料的组成及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母料结构的调变,升高反应pH值不利于母料结构的这种变化。通过本实验确定了催化剂母料在并流情况下最佳沉淀pH值范围为7.5~8.5,最佳沉淀温度大于80 ℃。  相似文献   

19.
电致变色现象是指在外加偏电压感应下,材料的光吸收或光散射特性的变化。这种颜色的变化在外加电场移去后仍能完整地保留。显然,它与液晶显示有着实质性的区别。电致变色材料不仅具有变色及多重变色的功能,而且种类多样。最早被研究的是一些氧化物,如  相似文献   

20.
王海红  王涛  严曼明  江志裕 《电化学》2002,8(2):148-153
采用溶胶_凝胶方法在ITO导电基底上制备氧化铑电致变色薄膜 .当在碱性溶液中对薄膜分别施加阴极和阳极电位时 ,薄膜即呈现由亮黄到深绿的可逆变化 .采用原位XRD、TG_DTA、IR、XPS等方法对薄膜的结晶态、热处理过程以及膜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 .应用交流阻抗法计算了薄膜变色过程的扩散系数 ,结果表明该膜基本可以用于变色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