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坡稳定分析中条分法的解析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坡稳定分析中条分法的解析计算杨庚字(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建筑系,徐州221008)在现行的土力学基础工程教材中,有关土坡稳定分析一节,几乎所有教材对圆弧滑动条分法都作了介绍.原因是该方法经典,概念清楚,分析简单,并且仍然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值得指出...  相似文献   

2.
陈金国  袁康  董育烦 《力学学报》2010,18(5):709-713
塑性区连通程度是有限单元法判别土坡是否达到极限状态的重要依据,鉴于此判据目前尚未取得统一,本文着重对均质土坡失稳判据进行了定量研究。在主要考虑对土坡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三大参数(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坡比λ)的前提下,通过经典条分法选取了多组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土坡参数组合,对这些参数组合进行有限元程序计算,求得极限平衡状态下土坡剪切带等效塑性应变中值连通率,再采用多元线性统计回归方法,得出塑性区中值连通率与土坡参数的关系公式y=0.020702c+0.024417φ-0.67898λ+0.46799,从而为土坡有限元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定量失稳判据,并且使得有限单元法与经典条分法计算成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算例分析表明,利用本文判据公式得到的安全系数与Bishop法计算成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失稳判据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鉴疫苗提取、疫苗接种、免疫记忆、基因亲和突变、基因重组等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免疫遗传算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本文免疫遗传算法的土坡最危险滑动面搜索方法,并将该方法与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技术相结合,用于土坡稳定可靠性分析。工程实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容重代替法是土坡稳定分析的常用方法. 首先研究了作用在圆弧滑动土坡上的水载荷作为孔隙水压力或作为渗流体载荷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作用在滑块上的水载荷分别作为面载荷和作为体载荷的等效关系,给出了一种较简洁的基于代替法的稳定渗流对圆弧滑动土坡稳定影响的改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质边坡失稳的突变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土质边坡圆弧滑动稳定性问题,采用应力软化模型,由系统能量导出极限平衡方程,运用突变理论方法对土坡失稳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边坡参数变化为某一临界值时,土坡的滑动位移突然增大,发生突变失稳现象,由刚体极限平衡稳定理论无法体现应力软化土质边坡的这种失稳的突变性。  相似文献   

6.
????? 《力学与实践》1995,17(5):68-69
压杆稳定教学内容的更新李志君(西南交通大学,成都610031)在工程结构设计的多种规范中,压杆稳定的计算方法已采用极值点失稳理论.但众多的材料力学教材未及时更新这方面的内容 ̄[1],少数教材只介绍了新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的稳定校核的公式...  相似文献   

7.
压杆稳定教学内容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压杆稳定教学内容的更新李志君(西南交通大学,成都610031)在工程结构设计的多种规范中,压杆稳定的计算方法已采用极值点失稳理论.但众多的材料力学教材未及时更新这方面的内容 ̄[1],少数教材只介绍了新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的稳定校核的公式...  相似文献   

8.
在大体积混凝土不稳定温度场计算中,无论是向前差分法、中点差分法还是向后差分法都会产生计算误差.根据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各节点温差和温度变化率的互不耦合假设,提出一种迭代算法,可以在适当增加差分步长的情况下,减少计算量并保证求解精度,或在保持常规差分步长的情况下,增加少许计算量而提高求解精度,使数值计算结果逼近理论解,是一个便于工程应用的有效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罗晓辉 《力学学报》2001,9(3):291-296
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分析土坡稳定性, 搜索确定其潜在的滑动面与确立可靠度分析模型是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两个重要方面。应用“确定的”方法, 构筑由随机变量决定的约束条件, 根据机会约束规模理论, 分析土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用土坡实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0.
土坡中的优势结构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平  罗国煜 《力学学报》2000,8(4):438-441
把岩体结构控制理论和优势结构面理论应用到土坡中 ,对土坡中的优势结构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 ,土坡变形破坏主要是受其中优势结构面所控制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以考虑土条侧向条间力来提高瑞典条分法的计算精度方法, 作者基于物理学思想, 提出了局部与整体水压法以进行水下饱和边坡稳定分析, 并采用该法对瑞典条分法中一对相互矛盾的"真假李逵" 式进行了辨析. 指出李鬼式精度低的原因在于直接提取土条顶面和底面水压力沿着竖向的分量来建立平衡, 而忽略了其沿着水平方向分力的影响, 并证明了局部与整体水压法在提高有水边坡计算精度和便捷度时具有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土质边坡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的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塑性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出发,以土质边坡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为基础,在引入可靠性分析方法(JC法)后,建立了土质边坡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可靠度极限状态方程,并推导得到了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可靠度计算公式。这种方法实现了定值计算向不确定性计算的转变,同时可靠度指标β的计算结果具有概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岩土中的剪切带局部化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圆弧滑动面理论的产生及其在土坡抗滑动稳定分析和极限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圆弧滑动面理论和刚塑性理论及极限平衡条件的关系及其局限性。介绍了剪切带局部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一些热点研究领域和最新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用子负荷面模型模拟超固结黏性土剪切带局部化和用动态剪切带单元模拟摩尔一库仑材料剪切带局部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剪切带局部化问题研究提出了几个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库伦主动土压力作用点位置高度确定为墙高的1/3 处,分析表明这一结论及其推求过程不尽合理.为解决此问题,针对墙后滑动土楔体的受力情况,根据三力汇交原理,考虑墙背土压力的分布与土楔体对其下稳定土体的压力分布的相关关系,采取几何推导方法,得出了主动土压力作用点位置高度表达式;进一步分析了作用点高度对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其敏感性从大至小的排序为:墙背倾角、内摩擦角、外摩擦角、填土坡角.  相似文献   

15.
含无限刚性体结构的静力学特征与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构分析中为了简化计算,常假定结构的某一部分或者是构件 沿某个方向是无限刚性体. 目前不少结构力学教材或是相关论文中, 对于含无限刚性体结构的静力学特征常阐述不清楚,有的甚至存在概 念性错误. 本文分析了一些典型的问题,并提出了内力确定性方面的 判定原则和在工程实践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线性微分约束,也称Pfafi约束是工程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微分约束,其可积性是判断该约束是否为完整约束的准则.许多分析力学教材和研究非完整系统的教材都给出了Pfafi约束可积的充要条件但并未证明.本文给出了Pfafi约束可积的充要条件的简捷证明方法,仅采用高等数学中所授场论部分的基本内容,供分析力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和学习相关课程的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种提高薄板稳定分析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玮  王肇民 《力学季刊》1997,18(4):352-356
在薄板稳定分析中,九参数三角形薄板单元因其形状简单,使用方便,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参数调正的几何刚度矩阵,对九参数三角形薄板单元的一致刚度矩阵进行了修正,为提高计算精度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FLAC软件广泛应用于岩石及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但内置材料模型库的不足影响了其应用范围及分析结果的精细化。本文基于FLAC程序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以结构性黏土边界面模型为例,在FISH编译环境下实现了复杂本构模型的开发与应用。首先,介绍了FLAC的关键开发技术和具体实施方法;其次,给出了结构性黏土边界面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应力积分方法;然后,通过FLAC单元测试与FORTRAN程序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FLAC二次开发在多种应力路径下的正确性;随后,通过FLAC排水平面应变剪切试验模拟剪切带的形成,测试了二次开发模型的多单元模拟能力,同时验证了其网格依赖性问题;最后,通过对土坡开挖的模拟,测试了结构性黏土模型FLAC二次开发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从工程结构分析过程探索工程力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本科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及教材的现状,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本科和研究生工程力学类课程教学及工程结构分析科研的体会,讨论了工程力学课程的实质内容,提出根据工程结构分析过程调整工程力学知识结构讲授顺序,加强空间一般问题的分析等对工科工程力学(I)课程教学及教材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于平面问题分类的再探讨张雷顺(郑州工学院,郑州450002)由于平面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在弹性力学教材中,对平面问题给出了较多的篇幅,也列举了较多的例题.在工程中,相当多的问题也都近似为平面问题处理.但在认定平面问题和进行平面问题分类方面,作者发现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