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各种磷光体的阴极射线发光效率,包括(Zn.Cd)S:Ag、Zn_2SiO_4:Mn、ZnO:Zn、和一些用Eu~(3 )、Tb~(3 )及其他稀土元素激活的氧化物。除在10kV的条件下对效率做了基本测量外,还在0.2~20kv之间改变电压,测量了效率和电压的关系。并按Gergely的观点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用气体等离子体作为自由电子源,在 ZnO磷光体层上加约 5V的电压,获得了60呎—朗伯的亮度。工作了 5000小时,磷光体效率(>10流明/瓦)几乎没有改变。为用于显示,在器件中装入多个磷光体涂敷的阳极,其电势用低压半导体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彩色电视中,有两种显象管(飞点扫描用的阴极射线管和电子束引示管)都需要在激发停止后发光强度很快衰减的磷光体。从这方面说来,过去能用的磷光体都不太理想。由于研究了含稀土金属离子的化合物,近年来发现了一些很快的磷光体,都是用Ce~(3 )作激活剂的。这些磷光体对管子的性能有相当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某些 ZnS:Ag磷光体的效率随激发电流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对此已有报导。这将引起多级象加强器的光增益随入射照度而改变。 在多级象加强器中,用P11磷光体屏进行了测试,用以研究电流密度是否引起磷光体效率的变化。结果发现,当激发电流密度从10~(-5)Acm~(-2)降至10~(-15)Acm~(-2)时,这些磷光体的效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由于穿透深度大,磷光体层在X射线激发下的效率测量往往不准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厚的磷光体层。由于发光辐射的散射导致吸收的增加而引起光输出的减少。所以我们在测量中选用薄层,以使散射的影响很小。据我们计算,不加反射衬底的磷光体层,厚度为25mg/cm2时,损失小于10%。 把磷光体层放在2π椭球凹面镜的一个焦点上,从磷光体层一侧发出的光被这个镜收集后射至放在另一焦点上的检测器。然后计算两侧的总光输出量(接近所收集的光的两倍)。用一台Philips“Practix”型X射线装置(在75kv电压下使用)照射磷光体层。在我们实验室用一台闪烁频谱仪测量了样品上射线的辐射强度和光谱能量分布。能  相似文献   

6.
前言 光致发光磷光体的发光效率通常由能量效率或量子效率来表示。 发光磷光体在激发光的作用下,发光能量E_1和所吸收激发能量E_2(即产生发光的激发能量中被吸收的能量)之比值E_1/E_2=η_n称作该磷光体的能量效率。 量子效率η_ι为发光磷光体发射的光量子数N_1和产生发光的激发光子中被吸收的  相似文献   

7.
1.穿透屏的结构 人们熟知的穿透屏的原理是,经电压控制分别激发光度和色度特性不同的磷光体。 大致说,这类穿透屏含有:第一层磷光体n°1,由不发光材料组成的阻挡层,第二层磷光体n°2。低压电子束激发磷光体n°2,高压电 子束穿透阻挡层激发磷光体n°1。 2.磷光体特性 表征这种磷光体的两个主要特性是: 颜色(等值波长,xy座标) 时间响应(激发时的上升时间和激发后的衰减时间)。 -中等余辉:典型磷光体 -长余辉:雷达型磷光体 -具体时间响应特性-抗闪烁型 3.研制工作 在该研究室建立的工艺过程有可能从事由两种(有时三种)磷光体结合起来所构成的荧光屏的研制工作,这些磷光体所受的电子束激发互不相干,它们具有如下特性:  相似文献   

8.
磷光体的选择 因为选用的三种磷光体的发光谱带是互相依赖的,所以选择了一种磷光体就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了另两种磷光体光谱的位置。除了要求量子效率高、灯用性能好之外,三种磷光体必须能很好地相互匹配。Opstelten等人指出,根据荧光灯的不同类型,选用的窄带绿色磷光体应当位于560~570nm,而宽带绿色磷光体应位于525~560nm。 由于研制出性能很好的高效磷光体:(Ce0.67Tb0.33)MgAl11O19,使灯用磷光体进展了一大步。在我们的工作中,使这种磷光体的量子效率从65%增加到80%。在表1中对(Ce0.67Tb0.33)MgAl11O19和ZnSiO4:Mn2 进行了比较,两种都是发绿光的磷光体。  相似文献   

9.
铝酸锶铕的合成与发光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宋庆梅  陈暨跃 《发光学报》1991,12(2):144-150
本文详细报导4(SrEu)O·7Al2O3.磷光体的合成及激活剂Eu2+离子浓度、硼酸、五氧化二磷等对磷光体发光强度,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影响.讨论了不同Eu2+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测量了不同Eu2+浓度下磷光体的荧光寿命和长余辉特性.  相似文献   

10.
测量了阴极射线磷光体的绝对效率随电压和电流密度的变化。这个结果与过去报导的最高值完全一致。亮度与电压关系曲线的斜率变化说明,电压依赖关系的变化可能发生于X射线激发电位,这些观察现象与其他作者所报导的用X射线激发闪烁晶体的结果有一定关系。情况说明,本征效率与入射电子束的动能无关的这种设想不大可能,除非这个能量超过基质的KX射线能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Er~(3 )离子激发过程的效率和最终发射过程的效率测定了Yb~(3 )—Er~(3 )激活的上转换磷光体的效率。激发过程依赖于红外激发强度。我们用不同的基质晶格,激发到选定的Er~(3 )能级,测量了发射过程的效率,而且作为Yb~(3 )和Er~(3 )浓度的函数。现在知道的最好的上转换磷光体之一,α-NaYF_4—0.20Yb—0.03Er的绿色发光效率约为6%。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把激发的红外能量限制在光学腔内,并用单晶代替磷光体使红外上转换显示器件的转换效率获得重大改进。利用布列支曼法获得了BaY_2F_8:Yb,Er单晶。激发能量限制在由反射壁和分色镜组成的光学腔内。指出了转换效率改进的部分原因是延长了 Yb离子激发态寿命。讨论了实现上转换器件最佳化的方法,最后指出了该器件转换效率的实际上限,比以前估计的磷光体二极管的效率高二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3.
飞点扫描器     
飞点扫描系统一般用在电视传送方面,特别是传送透明画和影片。 在飞点扫描系统中,扫描光点的光源是一种形成光栅的显象管,通称为飞点扫描管。从飞点扫描管发出的光被聚焦到影片上,逐点地受到影片透光度的调制,然后被光电倍增管接收,发出视频信号。因为在任何给定的瞬间,达到光电倍增管上的光,理想的应当只是透过影片相应象元的光,所以要求飞点扫描管荧光屏用的磷光体余辉要短。 在黑白飞点扫描系统中,对磷光体只在余辉和亮度上有所选择,而对光谱发射特性不大考虑。  相似文献   

14.
在电子——光学像转换器中,各种采用场致发光的传送装置都是利用正弦电压和任何一种辐射共同激发的总亮度为了选择这种仪器的最有效的工作状态,必须了解的性质和燐光体的其他特性。 我们研究了在正弦电压和紫外线共同激发下,牌号为650的一种不大著名的(Zn.Cd)Se.S—Cu磷光体的某些性质。这种磷光体的特点是,用声频和超  相似文献   

15.
测量了球磨Zn_(0.97)Cd_(0.03)S:Cu·Al和ZnS:Ag,Al磷光体的发光特性。通过粉碎缩小颗粒尺寸,或增大表面积。由于晶体表面上自由载流子的无辐射复合,加大了磷光体发光的损失。在这项研究中,采用的球磨条件,对与发光有关的表面或体内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据估算,磷光体死层的平均宽度约为0.1μ量级。电子束射入磷光体层的穿透距离,随颗粒尺寸缩小而缩短。讨论了颗粒尺寸对决定发光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判断淀积于玻璃衬底上磷光体粒子层(如电视屏)的光输出效率时,我们能运用关于漫反射、透射以及淀积物向前后发光的比率的实验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我们能够由输入磷光体的固有效率计算出电视荧光屏可能达到的光输出。  相似文献   

17.
确定以250nm附近紫外辐射激发的粉末磷光体效率的合适方法是用这些磷光体与美国国家标准局公布的标准样品做比较。对这些样品的效率我们早些时候已做了测量。但是,实际上、经常需要知道在紫外和可见区  相似文献   

18.
美国电化学学会1975年春季会议中有关发光的讨论计划如下: 这次会议讨论的重点拟集中于磷光体效率的现有水平问题方面。重点题目是:能量效率、流明效率、量子效率等。最感兴趣的题目是把测得的效率和理论上予计可能达到的效率进行比较。 重点范围举例如下: 1.效率的理论局限, 2.在电子、紫外辐射、X射线激发下  相似文献   

19.
(Ce,Gd,Mn)MgB5O10磷光体的合成及其发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洪广言  贾庆新 《发光学报》1989,10(4):304-310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Ce,Gd,Mn)MgB5O10磷光体。观察到合成温度、灼烧时间、原料配比对磷光体的形成和发光亮度有重要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磷光体结构与LaMgB5O10相同,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用EPR确定了磷光体中锰离子为二价。测定了(Ce0.2La0.2)MgB5O10,(Gd0.7La0.3)MgB5O10,(Mn0.05La0.95)MgB5O10,(Ce0.2Mn0.05La0.75)MgB5O10,(Gd0.95Mn0.05)MgB5O10、(Ce0.2Gd0.8)MgB5O10和(Ce0.2Gd0.75Mn0.05)MgB5O15等磷光体的光谱。根据光谱数据讨论了(Ce0.2Gd0.75Mn0.05)MgB5O10磷光体中能量传递过程为:Ce3+→Mn2+,Gd3+→Mn2+以及Ce3+→Gd3+→Mn2+,其中Ce3+离子可将能量高效地传递给Gd3+,Gd3+离子起着中间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用于各种显示器的稀土激活ZnS的初步研究情况。讨论了关于激活剂和敏化剂的掺入和能量输运的机理。详细地描述了ZnS:Er,Cu的合成和分析。描述了发射谱和激发谱,并从这些光谱得出关于该磷光体机理的某些结论。所合成的磷光体相当亮,效率较高并且具有表征稀土的窄发射光谱。ZnS:Er,Cu的主发射带是在530um附近的窄谱带,具有高的发光当量,峰值强度为商品磷光体P—2的二倍以上。该发光体系在显示应用上很有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