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静力安定定理的推理对于理想弹塑性物体,若以σ_(ij)、ε_(ij)表示该物体处于弹塑性状态时的实际应力和实际应变,以σ_(ij)~e、ε_(ij)~e表示在加载过程中相应于完全弹性体中的应力和应变,以σ_(ij)~r、ε_(ij)~r表示其实际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则有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四阶 Runge—Kutta 法计算了幂强化材料旋转圆盘的应力(?)和残余应力(?)并计算了应力强度(?)和残余应力强度(?)讨论了满足(?)的安定性问题以及确定安定载荷(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静动组合作用下旋转壳拉伸塑性失稳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静动组合作用下几种旋转壳拉伸塑性失稳问题,给出了失稳条件下具有σ_1=A(B+ε_i)″应变强化材料的壳体的应力和应变.  相似文献   

4.
非均匀异性线弹性广义平面问题的一种变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文献建立的平面边值问题一个应力函数变量理论的一种推广,并补充了些完善性的内容.虽然这个问题的均匀情况曾由文献得到复数解,但在边值处理上及所用方法上不如本文的严密与完整.1.基本模型及广义变分原理符号:二维问题σ_(ij)、τ_i(=σ_(3i))为应力,u_i、ω为位移,上划“—”为给定值.f_i、f_3为体力,α_(ijkl)等为柔性系数.定义于平面域σ、边界C,边界法、切线单位向量n_i、s_i.用直角坐标系张量表示,并下角“,n”、“,s”为对边界法、切线微商.  相似文献   

5.
1.引言 本文提出关于三维光弹性应力的计算,与二维光弹性应力计算的方法相类似。首先用光弹性实验方法得到切片边界上的ν_边=(σ_x+σ_y-(μσ)_z)_边值;然后算出切片中各点的ν_s(σ_x+σ_y-(μσ)_z)_s值,它的表达式就是切片中任一点的应力计算的补充方程式。  相似文献   

6.
关于松弛应变-残余应力关系式,即[1]中(11)式,由于其中之释放系数 B′不是常数,它不仅与几何-弹性参数有关,而且夹进了未知的应力状态参数(?),这必然会给以后残余应力以求解带来困难.事实上文献[2]已成功地把未知应力参数σ_1、σ_2、(?)与几何-弹性常数彻底地分开,即把松弛应变表为  相似文献   

7.
????? 《力学与实践》1985,7(2):41-41
众所周知,弹性体变形状态时的应力张量σ_(ij)、应变张量e_(ij)和位移u_i必需满足下列五个条件,即(1) 静力平衡方程 ...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弹性体变形状态时的应力张量σ_(ij)、应变张量e_(ij)和位移u_i必需满足下列五个条件,即(1) 静力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9.
?????? 《力学与实践》1990,12(5):71-71
<正> 关于松弛应变-残余应力关系式,即[1]中(11)式,由于其中之释放系数 B′不是常数,它不仅与几何-弹性参数有关,而且夹进了未知的应力状态参数(?),这必然会给以后残余应力以求解带来困难.事实上文献[2]已成功地把未知应力参数σ_1、σ_2、(?)与几何-弹性常数彻底地分开,即把松弛应变表为  相似文献   

10.
殷有泉  邸元 《力学与实践》2016,38(5):570-572
弯曲问题的强度条件是最大正应力不大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即σ_(max)[σ].纵横弯曲梁的轴力对截面最大正应力σ_(max)有重要影响,某些情况下适度的轴力可以降低最大正应力,从而提高梁的安全裕度.本文给出了这种特定情况应满足的条件及其适度轴力上限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弹性力学,弹性岩体中任一点的全应力状态,可由6个应力分量σ_x、σ_y、σ_z、τ_(?y)、τ_(yz)、τ_(zx)确定,现有的通过应力解除测量三维应力的各种方法,系通过测量应变(或位移),测 ...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非经典板的弯曲理论基础上,对应力-应变关系满足ε/ε_o=σ/σ_o α(σ/σ_o)~n的幂硬化材料的表面裂纹的弹塑性断裂分析,建立了非线性线弹簧模型,计算了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及其最大深度点的J积分值,研究了幂硬化指数n和系数α以及波桑比ν对J积分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弹性接触问题的边界积分方程我们以平面接触问题为例进行讨论,并假定变形是小变形,接触面充分光滑,但解法可推广到轴对称和三维接触问题. 设接触系统由两个互相接触的弹性体Ω_1,Ω_2组成(图1),为可能接触边界,在一定的接触状态下,应力σ_(ij)应满足如下方程  相似文献   

14.
?????? 《力学与实践》1991,13(3):58-58
<正> 在我国的材料力学教材和教学中,多数只讲授最大拉伸正应力理论、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歪形能理论,以及莫尔强度理论.在讲授最大剪应力理论,即屈服准则 τ_(max)=(σ_1-σ_3)/2=c,亦即σ_1-σ_3=σ_s,时都要讲到,这个理论由于未考虑中间主应力σ_2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而对材料在复杂应力状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双剪强度理论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材料力学教材和教学中,多数只讲授最大拉伸正应力理论、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歪形能理论,以及莫尔强度理论.在讲授最大剪应力理论,即屈服准则 τ_(max)=(σ_1-σ_3)/2=c,亦即σ_1-σ_3=σ_s,时都要讲到,这个理论由于未考虑中间主应力σ_2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而对材料在复杂应力状  相似文献   

16.
一、钻孔法的基本原理零件表面总可以看成是主应力为σ_1,σ_2的二向残余应力状态,见图1.如果在测量处钻一个直径为α的小孔,就成为二向应力状态下的孔边应力集中问题.预先在孔边粘贴应变片测出应变数值后,就可以由弹性理论公式算出残余应力σ_1,σ_2的数值。通常在0°,45°,90°三个方向粘贴应变片,见图2.图中角是0°方向的应变片与主应   相似文献   

17.
王建华  宋锦良 《实验力学》1990,5(3):261-267
通过研究非奇异应力项对受压剪应力作用闭合裂纹端部等差线变化的影响,得到一个描述裂纹尖端有限区城内最大剪应力场变化的表达式.以此作为根据光弹性数据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的控制方程,其计算结果具有良好的收敛稳定性.本文给出了构造其它类型裂纹端部有限区城内最大剪应力场表达式的一般方法.解释了σ_(χο)及σ_(уо)在本文研究问题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摄动方法,得到了幂硬化材料平面Ⅰ型裂纹端应力奇异场的一个解析表达式,并与HRR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当硬化指数在[1,∞)变化时,应力场的结构形式不发生变化,为三角函数的线性组合。在一定的幂硬化指数变化范围内,解析解是数值解的很好近似,对应力分量σ_(θθ)和σ_(vθ),这一特点尤为突出。该解析解形式简洁,明了,可为弹塑性断裂的工程应用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9.
以最大或然性估计量作为随机变量的半子样升降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概率数学模型和最大或然估计量设指定寿命为N_0,如某一试样A在第i+1级循环应力σ_(i+1)作用下末达到N_0发生破坏,另一试样B在较低的第i级循环应力σ_i作用下越出(达到N_0时末破坏),则构成一对相反试验结果(图1)。欲使试样A在指定寿命N_0时恰好发生破坏,其所承受的应力必然要小于σ_(i+1)。现在假定疲劳强度S遵循正态分布,这样对应N_0的疲劳强度可能发生的区间是[μ-D/2);σ_(i+1)]。因此,对于试样A,疲劳强度发生的概率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自增强残余应力下,具有对称轴向双裂纹的厚壁简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文中采用了符合厚壁筒材料具有强化和包辛格效应实际性能的厚壁简自增强残余应力计算公式,通过叠加和等效载荷处理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残余应力对应的强度因子。本文的方法对具有自相平衡的残余应力结构的K1计算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