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压强变化时显示屏上干涉条纹出现或者消失的数量, 迈克耳孙干涉仪可以测定空气的折射率. 实 验中测量的物理量较多, 人工处理数据比较繁琐, 且容易出错, 因此使用C语言处理数据. 运行相关程序后可以直 接得到不同气压下空气的折射率, 处理过程快捷精确. C语言处理数据时,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最小二乘法处理, 可 以得到空气折射率随气压变化的拟合直线  相似文献   

2.
热线法可以测定气体热导率,以干燥空气为例进行了测量。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较多,人工处理数据比较繁琐,且容易出错,因此使用Matlab软件处理数据。把测量的实验数据输入Excel表格中,然后把Excel文件引入到Matlab软件中,运行相关程序后可以直接得到气体的热导率和测量的百分差,处理过程快捷精确。Matlab软件处理数据时,对部分实验数据进行了最小二乘法处理,可以由线性外推法求出ΔQ/Δt。  相似文献   

3.
Matlab软件在三线摆法测定圆环转动惯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三线摆可以测量圆环的转动惯量,但测量的物理量较多,人工处理数据比较繁琐,且容易出错。因此,本文使用Matlab软件处理数据。把测量的实验数据输入Excel表格中,引入Matlab软件中运行相关程序后可以直接得到圆环的转动惯量,以及测量的百分差和相对不确定度,处理过程快捷精确。  相似文献   

4.
拉伸法可以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本文使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以减小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和仪器误差。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较多,人工处理数据比较繁琐,且容易出错。因此,本文使用Matlab软件和逐差法处理数据。把测量的实验数据和仪器不确定度输入Excel表格中,然后把excel文件引入到Matlab软件中,运行逐差法计算的程序后可以直接得到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以及测量的百分差和相对不确定度,处理过程快捷精确。  相似文献   

5.
共振法和相位法可以测量声速,本文使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以减小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和仪器误差。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较多,人工处理数据比较繁琐,且容易出错。因此,本文使用Matlab软件和逐差法处理数据。把测量的实验数据和仪器不确定度输入Excel表格中,然后把Excel文件引入到Matlab软件中,运行逐差法计算的程序后可以直接得到声速,以及测量的百分差和相对不确定度,处理过程快捷精确。经过计算发现:相位法测量声速的百分差略低于共振法测量声速的百分差。  相似文献   

6.
通过迈克尔逊干涉仪来研究压强对空气折射率的影响,通过Excel软件将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出了不同间隔条纹数下空气折射率随压强变化的拟合直线。当条纹间隔数取不同数值时,将测得的百分差和相对不确定度进行比较,最终确定最佳的间隔条纹数,提高了实验教学中测量空气折射率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迈克尔孙干涉仪上研究空气折射率在温度场中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本科  肖苏 《物理实验》1999,(3):32-32,34
用迈克尔孙干涉仪对空气折射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理论公式,为研究空气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Matlab软件的线性回归、曲线拟合和交互式绘图方法对霍尔效应实验的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Matlab软件的数据分析和图形处理功能十分强大.不仅比传统手工画图方法更准确,而且还方便快捷,值得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具体的实验实例,分别详细地介绍了用Excel和Matlab两种软件处理数据的过程,以此为例体现软件处理数据的简便性和准确性.处理过程基本涵盖了常用的数据处理要求和涉及到的相关软件命令,可为其他实验的数据处理提供详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热线法测量干燥空气热导率的实验中,实验数据记录会产生较大系统误差,现通过四种方法对实验数据记录,采用Matlab软件计算和作图分析,探究出最佳的实验数据记录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数据记录引起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个构建“跨平台、易维护的物理CAI演示软件开发环境(PCAIDE)”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不仅使得软件的升级和维护更易实现,而且还提供给物理教学人员和普通学生一个专业计算机水准的、具有二次开发功能的物理CAI演示软件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12.
NMR波谱仪控制台系统的软件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软件测试多年来一直受到关注. 本文阐述了核磁共振(NMR)波谱仪研制中的软件测试方法,从软件测试的概念出发,结合波谱仪控制台系统的软件结构和核磁共振实验本身的特性,介绍了整个测试过程,分析了测试难点及其解决方法,并详细说明了软件测试的实现过程以及在提高波谱仪可靠性和稳定性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  相似文献   

13.
丁晓彬  董晨钟 《大学物理》2012,31(7):34-36,60
以抛体运动实验的视频分析为例,具体介绍如何使用开源视频分析和建模软件Tracker对抛体运动实验进行分析.期望能在国内物理教学中,推广使用这类低成本的开源软件,激发学生探索隐藏在物理实验背后的物理规律的兴趣,扩展分析物理实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基于ZEMAX软件的重叠复眼的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重叠复眼及其优点。与并列型复眼相比,重叠复眼有更高的光能量利用率和更高的灵敏度。首次利用ZEMAX软件对重叠复眼进行了实例模拟,通过光线追迹,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且将重叠复眼与并列复眼在灵敏度和光能量利用率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得到了前者比后者有更高的光能量利用率和灵敏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周津慧 《光子学报》1998,27(1):89-92
本文在分析目前微机上大量运行的、不同版本的光学设计与光学计算软件的使用特性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一种新的光学应用软件集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介绍,说明了光学应用软件集成的必要性,这种光学应用软件集成系统的使用,解决了不同版本光学应用软件分散存储、互相独立及使用中重复组配与排序的问题,从而可简化光学应用软件的操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探究式学习的物理电学仿真软件以探究式学习的理论为软件设计的指导理念,利用仿真技术和统一的建模语言(UML)等一些软件工程的方法,以C 作为编程语言,运用VC 开发平台作为开发工具,编程开发了物理电学实验仿真软件.  相似文献   

17.
孙海霞  许厚棣 《应用声学》2014,22(10):3445-3447
为了规范我国军用软件的管理,以及使军方更方便对军用软件的维护,通过将GJB5000A、GJB1267等标准与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结合,提出了一套军用软件维护流程;该流程设置了一个详细的软件维护指南,使军方人员清楚地了解如何维护军用软件,对于不断提高装备研制单位的软件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实验,为了求得更为精确的导热系数,用origin软件处理实验数据,拟合出温度和时间的曲线,并求得冷却速率及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9.
Meili Liu 《中国物理 B》2022,31(3):30501-030501
As the scale and complexity have been increased in software systems, developers place more emphase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system designs. Software architecture is evolved with update of softwares, and it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determining quality of software systems.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oftware networks can reflect software quality. In this paper, we construct a software network from the dependencies between object classes, and gai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software through network analysis. To be specific, multifractal analysis of the software network is performed based on a modified box-covering algorithm that yields fewer boxes. We verify that software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dependencies is multifractal. Further,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software are compared to discover the evolution of the software archite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ngularity of class dependencies decreases as the software is updated. This trend leads to a more specific division of functions between software modules. One of the visible advantages of our work is that it allow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oftware structures at the code level. The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of this paper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evaluation and design of large-scale software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