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一代Technicolor(TC)模型中计算了PGBs(PseudoGoldenstoneBosons)对高能e+e-→tt过程的单圈量子效应.给出了重整化的形状因子和矩阵元.计算了PGBs对总截面前后不对称参数AFB和左右不对称参数ALR的虚贡献,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的参数值,新物理对以上可测量的贡献最大分别可达:-12.3%、-3.3%和-11.7%.在下一代对撞机上这一理论结果能为TC理论打开实验的窗口.同样的计算表明PGBs对e+e-→bb过程的单圈贡献小于-1.0%.  相似文献   

2.
根据最小标准模型及双Higgs二重态的扩展标准模型理论,计算了LEPⅡ以及NLC能量下e+e-→bZ0和tZ0的总截面和微分截面以探求Higgs粒子的观测效应.我们发现,只要Higgs粒子的质量MH≤140GeV,对e+e-→bZ0的测量就能清楚地提供Higgs粒子的信息.然而对e+e-→tZ0,不论Higgs粒子是轻或重,它的效应都被淹没在弱电过程的本底中,没有观测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夸克产生律”与“夸克组合律”计算了e+e-湮没中重夸克喷注事例的带电粒子多重数,结果与实验符合.并与轻夸克喷注事例及平均夸克味道喷注事例的多重数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η-η'混合角和L=1介子产生对本态η-η'多重数比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L=1介子的产生对比率影响很重要,考虑这一因素后就能得到与实验一致的多重数比率.  相似文献   

5.
用模型势方法计算了低能正电子与Kr、Xe原子弹性散射总截面与动量转移截面,并将本文的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及实验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将原子核散射理论中的光学势方法应用于正、负电子被原子散射的计算,提出了不含任意参数的光学势以及由此确定散射矩阵元的方法,计算了低能(≤50eV)正、负电子被Na散射的总截面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报道利用单态正电子偶素湮没,在过程e+e-(1S0)→γ+U中探测单能γ射线,寻找低质量中性粒子U的实验结果.在2σ的统计误差水平上,没有探测到Mu<2me的低质量中性粒子.  相似文献   

8.
Lund模型中多部分子的动量分布是由PQCD得出,而这些部分子间的色弦结构则另外由唯象模型指派.从最近发展的e+e-→m(q )+ng矩阵元递归形式,找出其颜色部分的等效哈密顿量Hc,研究了Hc矩阵元的基本性质,作为从PQCD统一研究多部分子间颜色组态及色相互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非饱和势模型对e+e-→qq→h’s过程作了全面的Monte-Carlo模拟.采用一个近似于快度均匀分布的相对纵动量分布,并利用一个与非饱和势模型相一致的方法处理了重粒子衰变.最后把Monte-Carlo模拟结果同29和35GeV的实验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用多通道Landau-Zener方法计算了He++H-和Li++D-低能碰撞过程中电荷转移截面,碰撞体系的初态与末态间的耦合矩阵元由渐近方法得到。计算结果与最近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用一个简化模型概括的低激发态重子主要衰变分支比和我们在文献[2]中给出的基本关系,得出L=1激发态重子对∑(1385),∑+,(1530)和的衰变贡献,进而用γ共振能量下的实验值R1=(1530),R2=∑(1385)/∑和R3=∧(1520)/∑(1385)作输入,估算了L=1的各激发态重子的产生比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国际直线对撞机(ILC)的实验讨论了e+e-湮灭产生t+t-对过程.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本文采用一种新的计算方式,即"混合链图传播子"修正下的反应截面,首先对QED中Dyson链图传播子理论在电弱统一标准模型(WS)中做了推广,获得WS中的光子、中间玻色子混合链图传播子,进而计算了γ,Z0混合链图修正下e+e-→t+t-反应总截面σchain,并与单圈修正下的总截面σloop和最低阶总截面σ0做了对比分析,发现在国际直线对撞机对撞能区,σchain对σloop和σ0的修正很大.此外,作者还结合国际直线对撞机的对撞亮度,讨论了每年可在ILC上产生t+t-对的事例数.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过程e+e-→τ+τ-,τ-→a1-υτ,a1-→ρπ的密度矩阵和角分布的螺旋度形式.通过分段拟合把相应于W-a1跃迁和强作用顶点a1ρπ形状因子的螺旋度振幅比确定下来,给出了一个确定宽共振态a1质量和宽度而与模型无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高能碰撞中,e+e-湮没的电荷多重性可用负二项分布很好地描绘.阶乘矩F2、F3和F4仅由3k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了过程e++e-→J/ψ→V+X,X、P1+P2+P3(V和Pi分别代表矢量介子和赝标介子)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为确定上述过程中间态X的自旋和宇称提供了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6.
应用双中心的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研究了He^2+-He碰撞中的电荷转移过程,计算了随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单电子俘获总截面及各个次壳层的态选择截面,并与其它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我们的理论结果与实验很好的符合.针对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最近的实验测量,我们也计算了电荷转移过程的微分截面.  相似文献   

17.
在与平均场、核内核子-核子弹性散射截面以及输运方程相统一的理论框架内推导了核内核子-核子非弹散射截面的解析表达式.其数值结果能很好地重现自由非弹截面的实验值,所计算的有效非弹截面与Dirac-Brueckner的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Al^(10+)的电子碰撞激发和电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扭曲波方法计算了Al ̄(10+)离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1s、2s和2p电子的激发和电离截面。激发截面与文献[3]的结果符合很好。同时,2s电离截面与文献[4]的结果也是一致的。在电离阈值处实现了激发截面(乘以“态密度”)与电离能量微分截面的光滑联接。  相似文献   

19.
用发射光谱法研究了N+2和N+与Ar碰撞产生的激发和电荷转移激发,获取了丰富的光谱信息。计算了各发射光谱线的发射截面,并研究了它们与入射离子能量的依赖关系。同种元素的分子离子和原子离子N+2和N+与Ar碰撞引起的谱线发射截面的对比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非相对论能量下,采用Skyrme有效相互作用,计算了在核介质中的核子-核子(N-N)碰撞截面,研究了它与能量及密度的依赖关系,以及不同Skyrme参数对所计算截面的影响.发现在低密度时,介质中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大于经Pauli修正后的自由核子一核子碰撞截面.而当高密度时,总会在高于某一能量以后,介质中的N-N碰撞截面大于经Pauli修正后的自由N-N碰撞截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