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典型题型一题多解可以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的理解,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点的方法技巧,而且会对该类题目和解法有更深层的理解,可以促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纵向复习,横向沟通,开拓思路等各方面的数学思维运用能力.因此,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应该注重"典型题型一题多解"积累与应用.下面给出一道三角同角关系给值求值的多解案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题多解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青少年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索的精神。本文以80年武汉市高考试题、81年全国25省市及云南省中学生数学竞赛试题各一题作例,进行分析例1  相似文献   

3.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常与三角函数联系在一起,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为工具,通过三角恒等变换来解三角形或实际问题,以低中档题为主,下面通过一题来分析解三角形的常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于丹 《中学数学》2024,(3):76-77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是高考对平面解析几何考查时离不开的一个话题.结合一道高考真题,深入剖析问题,多思维技巧方法应用,展开数学思维技巧与策略,借助各知识视角剖析问题本质,合理变式拓展,发散数学思维,指导数学解题研究与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5.
数学解题与研究一直是数学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提升能力与开拓思维的基本场所.基于一道解三角形问题实例,合理分析与研究,从不同层面加以巧妙探究,合理变式拓展,实现问题的“一题多变”,达到问题的“一题多得”,引领并指导数学教学与解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解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是高一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本文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教学起点,以分类型例题为载体,通过条件与问题的多重变式进行探究,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迁移探究三角形中面积、周长、重要线段的最值问题,并总结出综合运用正余弦定理求解此类最值问题的方法策略.同时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进行拓展教学,开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悟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直观想象等思想方法的深刻本质与实用魅力,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常与三角函数联系在一起,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为工具,通过三角恒等变换来解三角形或实际问题,以低中档题为主,下面通过一题来分析解三角形的常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解三角形问题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颇为紧密的教学模块,高考也考过解决实际问题.但2015年的高考中,出现了以四边形为题干的命题形式考察解三角形问题,实为一种创新,能够很好的考察学生的划归能力与创新力能.本文以2015年的两道考题为例,探究割补法在解四边形问题中的应用,给出解决该类问题的两种思路.例1(2015年四川卷19题)如图1,A、B、  相似文献   

9.
周勇 《中学生数学》2012,(19):11-12
在我们学习直线方程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已知直线与线段相交求参数的范围问题,该类问题常见的典型题目如下:题目已知点A(-2,3),B(3,2),若直线l:mx+y+2=0与线段AB相交,求m的取值范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最常见的解法是数形  相似文献   

10.
曹均 《中学数学》2023,(23):66-67
依托于问题的不同数学思维的展开与应用,是全面提升与开拓数学逻辑思维与能力的关键所在.基于一道高考解析几何模拟题中相关三角形面积的求解,借助平面解析几何与平面几何等不同数学思维视角进行“一题多解”,开拓解题思路,发散数学思维,有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与解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数学》2012年4月(下)初一年级课外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题目给出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48,若要使它的三条边长为互为不相等的整数,其面积数值也为整数,试求这个三角形的各边长.给出的参考答案是:设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S,三条边长为a,b,c都是整数,且a>b>c,则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得  相似文献   

12.
大家知道,对于一般的非特殊角三角函数求值问题,常常是将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通过三角恒等变形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解决.但是有些问题仅用此法也难以解决,例如: 第五届(1963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题5.证明: ,此题很难用上述思想来解,但其他解法却不少,下面就来介绍这一题的一些不同解法,从一题多解中进而寻求和探索出多题一解的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林菊芳 《中学数学》2022,(23):69-71
学习和掌握一些解决三角形综合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开阔思维,拓宽解题思路,较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达到“一题多解(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一题多解     
一次数学课外辅导,我出了下题让大家讨论,同学们相互启发,提出了不少好的解法. 问题已知a1,a2,…,an是1,2,…,n的一个排列,设求证: (其中|A|代表集合A中元素个数) 题中一堆符号,理解题意有一定困难,可  相似文献   

15.
“一题多解”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发散思维等,教师应注重将“一题多解”的意识渗透到数学解题教学中.本文结合一道解三角形的证明题,从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推理证明以及平面几何等不同的视角切入并展示不同方法,让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之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于悦 《中学数学》2024,(9):98-100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长期以来都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全国广泛推行新课标与新教材的背景下,新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而解析几何部分涉及多种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也使其在高考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解析几何的难点在于运算,而新高考的解析几何题目似乎已不再单纯是联立方程和韦达定理的固定模式那样简单,而是从根本上要求考生提高数学运算核心素养.新课标将数学运算核心素养总结为四大主要特征,即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那么将这些落实到解析几何的具体运算中就成为了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21题的简要分析,为学生提供解析几何的运算方法和思路,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是在学习了必修二解析几何以及必修四三角函数和向量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斜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18.
彭成 《中学生数学》2012,(10):11-12
在我们学习直线方程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已知直线与线段相交求参数的范围问题,该类问题常见的典型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解三角形是高考数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其中,涉及到三角形中线问题时,同学们做答情况往往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无法将中线长与三角形的三边建立联系.新旧教科书中恰好都将这一问题做为例题来分析,可见其题目之典型、方法之重要.本文围绕这道课本例题,结合初高中知识深入挖掘证明与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20.
解斜三角形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为了学好解斜三角形这一内容,除了掌握解斜三角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外,还应对以下几个问题加以注意.1注意函数思想的应用函数思想是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运用函数思想是指运用函数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