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类比推理     
<正>类比是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类比推理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是寻找解题思路,猜想问题答案或得出结论的有效方法,从近几年高考来看,类比思想已经渗透到其中,成为高考的热点问题.开普勒说:"我珍视类比胜过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  相似文献   

2.
濮阳康和 《数学通报》2012,(11):38-40,43
1引言类比推理与归纳推理都属于合情推理,是新课程新增内容之一.这一内容的增加,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常用的推理方法去猜测、探索一些数学结论,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类比推理的关键在于理解类比的方法,感受数学发现的过程,而不必追求对概念的抽象表述或类比结论的正确性.首先是要有联想,能类比.因为类比推理不是证明,不要求类比结论一定正确,结论错误当属正常.教学重点不是获得正确的结论,而是能使学生会产生联想,主动进行类比,这是第一位的.当然,我们往  相似文献   

3.
类比是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类似(或一致)性,推测其中一类事物具有与另一类事物类似(或相同)的性质的思维方法.它的思维过程大致如图所示:观察、比较→联想、类推→猜测新的结论.类比思想是中学数学学习的逻辑思维方式,它既是一种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是一种合情推理),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尽管由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由于类比在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上以及发现科学奥秘方面更优于逻辑推理,特别是它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因而近几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的类比问题已从幕后走到前台,更要注意的是,类比推理作为专门的一节已出现在新课标选修教材中,因而类比问题将是今后广大中学师生及数学爱好者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时,如果能细致观察题目的结构特征,通过新旧对象的类比,联想,对寻找解题的捷径常常是有益的.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诚 《中学数学》2023,(2):53-55
类比推理是逻辑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特定的具体对象到另一特定的具体对象的推理,是学生获得数学新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将类比推理贯穿于数学概念、性质的教学中,以及巧用条件类比、方法类比进行推理,凸显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系统的掌握,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联想是以观察为基础 ,由一种信息情景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自觉地和有目的地想到另一种信息情景的思维活动 .联想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在数学解题中我们常常通过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联想 ,将记忆中“似曾相识”的东西与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 ,从而实现信息转换 ,沟通已知和未知间的联系 ,从而找到解题的方向或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 ,启发学生有意识地展开联想 ,并学会以下几种联想方法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益的 .1 接近性联想接近性联想是指对当前问题产生直感后 ,对过去在时间、空间或关系、性质方面很接近的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它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方法。特别对几何的教与学是有效的。开普勒曾说:“我赞成类比胜过其它的一切,它是我最可信赖的。它知道自然的一切奥秘,并且在几何中它经常是有效的。”因此在立体几何教学,类比联想是引导学生发现结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类比推理可以由已知对象A所具有的已知性质寻求发现与A可类比的对象B的某个与A相同或相似的性质.类比在数学的学习与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为我们探究发现新的结论打开了一条通道、开启了一扇窗户.本文仅举出双曲线与椭圆相类比(椭圆与双曲线是可类比的两个对象)的一个实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王浩 《数学通讯》2023,(7):23-24+27
数学解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往往需要联想,联想有助于培养发散思维,它是发现解题途径以及提升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其思维基础往往是类比推理,本文以一道武汉市中考题的解题研究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
数学的教与学离不开解题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说 :“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解题 .”解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这一活动离不开联想 .而联想就是由一个数学问题联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 .其实质是寻找一个我们所熟悉的类似问题 ,或指出与题目接近的原理、方法 ,然后变通这些知识与方法 ,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那么 ,在解题中应从何处去展开联想呢 ?本文初步作些探讨 .   1.从数学概念特定的性质上联想每个数学概念 ,都有其特殊的内涵 ,因而抓住题目中所涉及到的概念 ,联想其特定的内涵及反映的性质 ,往往能找到解题的钥…  相似文献   

11.
在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思维操作的方法称为联想. 联想的方法很多,在数学中,它是进行类比、猜想、归纳等似真推理的基础,又是回忆旧知识, 发展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实际上平时做课后练习就是依靠对课堂讲授知识的联想来解决的.下面介绍解题中的联想几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类比推理正是这样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猜测和发现结论,而且常能帮助学生寻找解题思路.数学家欧拉说过:“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若能合理地运用“类比”,对数学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准确捕捉题目的各种信息,透过问题的表象洞悉其本质,展开联想.本文将从“分析结构,类比联想,识别模型,正难则反,数形结合,挖掘隐藏,观察特征,巧用定义,执果索因”这九个方面例析怎样寻找高中数学解题的切入点.旨在能让学生在解题时避免误入歧途,及时摆脱困境,快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突破问题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类比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数学基本方法.它是由数学基本思想——“推理”派生而来.按推理过程的思维方向划分,主要有三种形式,即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其中类比推理是指将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的某些方面作类似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相似点,并以此为依据,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方法、理论迁移到新事物中,通过推理等论证方法,推论出它们的其他属性或规律,以及可能相同或相似的结论.类比推理对  相似文献   

15.
<正>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合情推理,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和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推理.在一次作业过程中,碰到了一个周期问题的证明,无从着手,忽然想起周期函数的定义以及三角函数的周期性,通过联想、类比、猜想,使问题迎刃而解.高兴之余,把原来练习和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类比推理可以由已知对象A所具有的已知性质寻求发现与A可类比的对象B的某个与A相同或相似的性质.类比在数学的学习与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为我们探究发现新的结论打开了一条通道、开启了一扇窗户.本文仅举出双曲线与椭团相类比(椭圆与双曲线是可类比的两个对象)的一个实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直觉类比要小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觉类比是通过两个对象间的相似性,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性质、方法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来,所以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合理推理.数学解题中常常从简单问题入手发现解题思路,然后通过对相似问题的条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直觉类比相似的思维模式,完成对复杂问题的解答.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由于学生误将直觉类比理解为简单模仿,致使解题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8.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它们之间有着相近或相似的性质,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应当抓住这些联系,利用它们相同、相近,相似等属性,通过联想、类比,把已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到解决新问题的思路上,这就是所谓的类比法.类比法是数学发现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波利亚在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数学考试中,有许多优秀的试题,它们大都贴近教材而又富有开放性,注重能力检测,深化对理性思维和数学素养的考查,具有一定的思维量和计算量,解答问题后,紧张情绪释然而意犹未尽,数学问题的深刻性,诱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联想,进行类比推广,扩大解题成果,拓展思维空间,从而对学  相似文献   

20.
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面对一个题目,不同的解题者会产生不同的解题灵感,下手点也各不一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一个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过程,所以,解题过程中,每个解题者都在努力地寻找一种相似或一种似曾相识,在这样的寻找过程中就需要结构联想,依靠结构联想来指导解题,实现突破.因此,结构联想是数学解题的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向,是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