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一口清”指能一口读出多位数乘法的单元积,以便进行快速加(减).这里的定俗成沿用这个通俗的词语.乘法由九九的递位叠加(或用倍数乘)得积到双九九的接加,中间要先熟习“本个”加“后进”.所谓道位叠加是慢镜头的表述,既要顾“本个”又要顾“后进”.更有后面几位数所造成的连续进位,因此,得单元积是较繁复的。  相似文献   

2.
一、一口清乘法用倍数法简便快速 所谓“一口清”指能一口读出多位数乘法的单元积,以便进行快速加(减),这里的定俗成沿用这个通俗的词语。乘法由九九的递位叠加(或用倍数乘)得积到双九九的接加,中间要先熟习“本个”加“后进”。所谓递位叠加是慢镜头的表述,既要顾“本个”又要顾“后进”,更有后面几位数所造成的连续进位,因此,得单元积是较繁复的。  相似文献   

3.
基数加减定数法中,包括有基数加定法和基数减定法两种,这两种方法,只适应于乘6或乘6以后的数,否则,效果不佳,所以,本节中的基数加定法和基数减定法都从乘6开始。  相似文献   

4.
一目到底加减法属于脑珠结合速算,其算法很多,大致可归为三大类,一是心算直加直减类,主要有累计滚加法、凑整加法,记“5”加法和加减抵销法;二是加基抛5类,主要有加基抛5加法、加基抛5变数加减法和按行加基排5计尾法;三是加补减齐类,主要有加补减齐加减法。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珠算》1990年第6期,发表毛凤翔同志《……(“差一改八诀”)》一文,该文应用了数学原理,讲述了以减、加代减乘减。摆脱传统的、繁杂的归除口诀、减轻了运算的难度。其算理准确、算法简便、易学易懂易记,这是对除法运算又一大改进。对口诀谈一点粗浅看法,提出来与毛凤翔同志进行商榷。我认为,它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口诀,  相似文献   

6.
中间带0的数,不管在什么位置上,一律当成法数看,乘时不需要逐位与实数相乘,利用。双诀一口清”技术,把两个大九九口决,平排放就是积数,很快得出答案来。如3×406=1218,6×507=3042。这是一位效乘三位效的倒子,我们简称为“一带一”,没有“本个加后进”问题。如是4607或3014的四位数,我们简称为“二带一”或“一带二”,都有“本个加后进”的问题,不是难解决,如果是中间带0的五位数,就难一些,头尾都有二、三位数的“本个加后进”的问题,不过稍练习也不难上手。现在,把三种题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第三节 基数加减定数法 基数加减定数法中,包括有基数加定法和基数减定法两种,这两种方法,只适应于乘6或乘6以后的数,否则,效果不佳,所以,本节中的基数加定法和基数减定法都从乘6开始。  相似文献   

8.
中间带0的数,不管在什么位置上,一律当成法数看,乘时不需要逐位与实数相乘,利用“双诀一口清”技术,把两个大九九口诀,平排放就是积数,很快得出答案来。如3×406=1218,6×507=3042。这是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例子,我们简称为“一带一”,没有“本个加后进”问题。如是4607或3014的四位数,我们简称为“二带一”或“一带二”,都有“本个加后进”的问题,不是难解决,如果是中间带0的五位数,就难一些,头尾都有二、三位数的“本个加后进”的问题,不过稍练习也不难上手。现在,把三种题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补数的概念,古已有之,被称为亏数、欠数、变数。它先被用于筹算,后又被搬上算盘,如古代的“损乘”、“增成法”,就已把补数用于乘除的计算。随着历史的进步,补数已成为珠算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可以用于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还可以用于脑算,如变式乘除一口清,可减轻心算负担。利用算盘二元示数的特性,补数可巧妙地表示负数,进行倒减计算,甚至还有人建立了补数乘除法的运算体系。  相似文献   

10.
89、889、899、91、991乘倍9数不用传统方法,可以采用先进的巧乘法,该法简便易行、快速、轻松、有趣,可启智力,具体如下: (一)89巧乘倍9数 89乘任何倍9数有四种巧乘方法 (1)倍9数/9乘89错位减之  相似文献   

11.
本刊91、6期登载毛凤翔“M氐改商新除法”一文很有新意,给我们启示很大。但文中提及的“改减、乘加”等对初学者来说,笔者认为一时不好理解。我示本稿作为“M氐改商新除法”的另一篇,愿和读者有识者共研讨之。  相似文献   

12.
珠算的加、减、乘、除基本算理都是很精炼准确的,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它的基本原理和运算口诀,甩例题给学生讲解,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但若想将四则运算达弼快准好的目的这就不那么容易了,它需要有个时间和不断练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自从柳晓城同志首倡将6倍一口清划为易倍优选数的范畴以后(见1995.4期《北京珠算与会计》)其运用更见频繁,近几年来,不断改进6倍一口清的方法较多,有的采用进、个,虽可取,但不够简捷,有的用九九诀,也不轻松,应运而生的用变式速算法:“前加后半,前奇换替”,近又有改用“偶加后半,奇加半  相似文献   

14.
目前常用的一口清中有“超几进几”的口诀,按照数学概念去推解是不科学的.如:被7乘的一口清有:  相似文献   

15.
乘心算既是应用巩固珠心算基础知识和加心算以及单积“一口清”,又是对这些知识的升华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是西吉县城关一小珠心算教师。在教珠心算乘除一口清时,没按29句“个律”、“进律”口诀来讲,而是采用乘法“九九”口诀,将本位积与进位积相迭加,来直接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单积一口清的。我把它称作“九九造积”一口清。多年来我利用这种方法教小学生  相似文献   

17.
37或73乘多位相同数字,不用逐位相乘,与一位同数去乘再错位加的方法,而用特殊的巧解法,比较快速,正确,好学,好操作,具体如下: 一、37巧乘两位同数有七法 (一)同数齐头减尾数乘同数,再在后两位加尾数  相似文献   

18.
古算书讲:“凡算之法,先识其位”说明定位的重要。定位包括加、减、乘、除的定位。 定位就是要确定计算结果的位数或在算盘上确定计算结果的首位或个位应在的档位。 为什么要定位 加、减算也要定位,但其方法容易掌握,因为被加数、被减数的个位就是合数、差数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珠算》1997年第6期,登载王在其同志文章——《“加减乘除”验算简便方法》,所介绍的验算方法是实用的,对日常计算较多的业务人员,节省复核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有一定补益的。 原文介绍的方法,无论被加(减)数、加(减)数、和(差)数,还是被乘(除)数、乘(除)数、积(商)数,都有把其中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各位数上的数字相加,直至一位数。这样用“累加法”验算,虽然计算是很简单的,但是位数越多,数字越大,计算就越麻烦。  相似文献   

20.
(一)定身乘原称“身外添几”和“身外加法”,简称“加法”。当乘数首位(或末位)是1时,首位1(或末位)省却不乘,只把次位以下(或末拉之前)各位乘被乘数,乘积加在被乘数本身里,就得全积。定身乘首先见于唐代《夏侯阳算经》。南宋《杨辉算书》对身外加法有所发展,元、明、清各代算书都著录此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