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山区高空间分辨率的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提取纬度、坡度、坡向等相应的地形要素栅格数据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山区可照时间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实现了山区可照时间空间分布规律的可视化表达,分析了山区可照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山区的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公路修建规划过程中如何选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选址模型,该模型是利用Arcgis中的Spatial Analyst模块,数据基础是研究区的DEM数据,通过对河流、坡度、起伏度这三种地形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处理后,实现了最短路径的选择,并结合Arcgis中的三维分析扩展模块3D Analyst实现了最短路径在三维地形中的可视化,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直观的可视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山区环境因素的限制使得农村住房呈现地域性的空间格局,确定农村住房空间分布格局及重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性成为山区居民地规划管理的核心要素.以金寨县为例,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点格局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通过引入地形要素(海拔、坡度、起伏度)因子,探索大别山区农村住房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地形要素的影响.系列实验结果表明:金寨县农村住房点间距离在0~140m时,住房呈现聚集分布的态势,表明大别山区农村住房之间因公共资源匮乏,受环境条件影响表现出较高的相互依赖性;而农村住房点间距离在140~400m时,住房呈现聚集、均匀、随机的多样性分布态势,表明大别山区农村住房缺乏宏观规划与分配;这种随机性趋势在400~10 000m的大尺度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大别山区农村住房空间分布格局受制于局部地形条件,在海拔低、坡度小、起伏度低的地区,住房的聚集性较强,体现为相关分析的回归系数均达0.7左右;通过比较发现,地形要素对大别山区农村住房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强度由大到小为坡度起伏度海拔,坡度的决定系数达到0.6左右,对格局的影响强度是起伏度的1.1倍、海拔的1.13倍.本研究可为大别山区城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地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Kriging插值法和地统计分析,从多个样地尺度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地区典型的高寒草甸、高寒灌丛及沙化草地进行了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最高;而高寒灌丛的较低;沙化草地的空间异质性受到多方面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稳定的态势.高寒草甸的采样误差主要来源于微地形;而高寒灌丛和沙化草地的采样误差则主要来源于植被覆被变化及其带来的水分在空间上的再分配过程.由此可见,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所表现出的异质性状况可以为合理有效地控制生态因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的空间化降水信息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治理、作物适宜性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浙江省72个气象站点1971-2008年38年的年平均降水量资料,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结合了坡度、坡向、到海岸线距离、周围10 km范围内的平均海拔高度和周围10 km范围内的最高海拔高度等地形地理因素,采用回归逆距离权重插值法、回归克里金插值法、回归样条插值法和回归趋势面插值法等多种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插值研究,通过10个检验站点的插值误差来分析不同插值方法,并对模拟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回归逆距离权重插值法误差最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了利用高能同轴背散射电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点源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小的入射能量、探测能量窗口及探测角值对应较好的分辨率.对由两种不同元素构成的边界而言,模拟结果显示好的分辨率对应较小的探测能量窗口和较大的探测角,最佳的入射能量是10keV.在合理优化电镜工作参数的前提下,最佳空间分辨率可达束斑大小的量级.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浙江省空气质量风险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改革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空气质量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识别城市化过程中影响空气质量的风险因子,探究不同城市化与空气质量耦合协调阶段的风险因子及其决定力的差异,有助于政府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合理预防、控制和治理空气污染.根据2015年浙江省各市城市化与空气质量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将全省划分为协调发展、转型过渡和不协调发展3种区域,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全省不同耦合协调分区的空气质量风险因子.研究表明:(1)不同耦合协调分区的主要风险因子不完全相同;(2)城市化因子通常与年均AQI值正相关,与自然、气象因子负相关;(3)风险因子的两两共同作用加强了对空气质量空间分布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正> §Ⅰ、引言在文[1],我们证明了常曲率空间Sn+1(c)(n≥4)中常平均曲率的共形平坦的常数量曲率的超曲面Mn或者是Sn(k),k≥c,或者Mn局部可约为|R1×Sn-1(k),k>c。这里和今后,我们用Sn(k)表示截面曲率为常数k(正或负或零)的m维常曲率黎曼空间,|R1表示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层面的数字地形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得环境规划设计领域有可能利用其技术实现各种尺度的空间分析,从而改善原有操作环节,提高效率和精度,使准确的地形分析结论指导规划和设计.数字地形技术在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存在衔接问题,首先体现在现状测绘图纸中的图元数据与建立数字地形所需的数据源存在着差异,应将其转换,必要时将通过对绘图平台的二次开发来完成数据源的兼容性处理.其次应当选择合适的地形模块来完成相关的数字分析.通过必要的技术衔接,在规划设计中,将实现对场地的基本地形分析、叠置分析、可视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工程应用.该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规划设计的重要尝试,将在环境规划设计中预先体现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 MPEG- 4对多媒体信息描述的新压缩标准 ,在深入研究尺度小波变换和嵌入式小波零树压缩编码原理的基础上 ,探讨了两种基于小波零树编码的具有连续分辨率的改进视频编码方法 .尺度小波零树编码将低通子带独立编码、其它子带多尺度零树熵编码 ,实现了自然 /合成视频信息的空间 /质量尺度完全可调 .尺度自适应运动补偿小波算法运用自适应步长来减少暂时冗余 ,保证了变码率下的视频传输质量 .  相似文献   

11.
运用1990~2015年浙江省6期土地利用数据, 使用扩展速率、扩展强度、分形维数等指标分析浙江省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格局. 结果表明 (1)1990~2015年, 浙江省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在5个时期呈现“W”趋势, 从不同行政等级来看, 扩展速度的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 2000~2005年是浙江省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城镇用地扩展速度的最快阶段. (2)从扩展强度来看, 浙江省在2000~ 2005年对城镇用地扩展最大, 其他时期基本维持稳定. 地势平缓的城市往往开发强度大, 丘陵地区的城市处于缓慢扩展阶段. (3)浙江省城镇用地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特征存在波动性. 城镇用地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城镇用地增长过程和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 (4)浙江省城镇用地重心受到地形限制明显. 西南地区受到丘陵地形影响, 重心移动方向大多数与斜长的峡谷平行; 北部平原区域的城镇用地的重心变化往往受到经济等社会因素影响较大. (5)浙江省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上存在一定规律, 可看出1995年、2010年、2015年主要倾向于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2000年、2005年则倾向于自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宗教发展历史悠久,宗教旅游资源丰富,宗教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对青海省区域旅游格局有重要影响.对青海省宗教场所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分别从空间分布模式、差异性、密度等方面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洛伦茨曲线、核密度方法对其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利用空间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其分布与海拔、坡度、交通、水系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省宗教场所旅游资源呈"东多西少"的集聚分布态势,空间差异显著,旅游资源集中在青海省11%地区;空间分布密度呈由东向西辐射(型)的分布趋势;空间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地区宗教场所旅游资源较丰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检索古籍文献,整理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长江流域人口大量死亡事件(mass death events,MDE)10 a尺度的频次与县次序列,利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空间分析法等分析了MDE的时空特征及发生原因。结果表明:276 a间,长江流域有158 a发生MDE,明代后期发生频次和影响规模最大;季节上,表现为夏季多发(44.3%),春、秋季次之;空间上,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且呈从各省交界处向各省中心扩散的趋势。“未记录原因的饥荒”和“旱灾+其他灾害-饥荒”是造成明代长江流域MDE的主要原因。气候冷干期发生频次多,影响范围广,暖湿期相反,与温度和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人口规模和社会脆弱程度是主要的社会影响因素。在人口规模大和社会脆弱的明代后期,MDE发生频次高,波及范围广,是气候变化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5-2017年14个自动气象站和2015-2017年66个自动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对浙西北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浙西北雨量分布呈西南、东北多,中部、东部少的特征,有2个暴雨中心,一个是位于清凉峰到大明山一带的梅汛期暴雨中心,另一个为天目山北部市岭一带的台风暴雨中心;暴雨存在明显的月、日变化特征,7-8月暴雨最多,春雨期暴雨主要出现在日落后,梅雨期主要出现在早晨前后,其次是午后,盛夏时主要出现在午后;6月前暴雨集中在西部、南部,7月出现明显转折,西南暴雨迅速减少,东北部天目山市岭一带暴雨明显增多。市岭地形为东北-西南河谷型,受狭管效应和地形抬升的影响,当台风位于天目山东南部时,天目山一带吹东北风对降水增幅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建设对住宅价格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基于特征价格理论,引入了空间经济计量学分析方法和模型,以杭州市轨道交通一至三期规划内的10条地铁线路和杭州市范围内2 393个住宅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用SEM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构建的指标体系经空间误差模型拟合后对杭州市住宅价格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2)处于不同建设阶段的地铁线路和站点对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差异明显;(3)地铁站点在不同区间范围内对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不同;(4)杭州市已通车轨道交通站点在1 000~1 500 m内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距离计算的空间自相关权重系数是经典空间插值方法的核心,然而由于空间距离与自相关权重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反距离权重(IDW)法和克里金(Kriging)法等传统空间插值方法,在求解权重精准解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利用神经网络超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通过融合神经网络与空间自回归方法,建立了空间自回归神经网络(SARNN)模型,实现了空间自相关权重的精准计算并将其应用于空间插值研究。为验证SARNN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采用两类模拟数据及海洋环境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并与IDW法和Kriging法进行精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ARNN法显著提升了R2、RMSE、MAE、MAPE等统计指标,插值结果明显优于IDW法和Kriging法;同时,SARNN法在空间插值中对突变数据和极值数据的预测较为准确,改善了传统插值方法空间平滑过渡差,易出现“牛眼”、锯齿现象等问题,显著提高了空间插值结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SARNN法提供了一种空间插值的新思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距离计算的空间自相关权重系数是经典空间插值方法的核心,然而由于空间距离与自相关权重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反距离权重(IDW)法和克里金(Kriging)法等传统空间插值方法,在求解权重精准解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利用神经网络超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通过融合神经网络与空间自回归方法,建立了空间自回归神经网络(SARNN)模型,实现了空间自相关权重的精准计算并将其应用于空间插值研究。为验证SARNN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采用两类模拟数据及海洋环境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并与IDW法和Kriging法进行精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ARNN法显著提升了R2、RMSE、MAE、MAPE等统计指标,插值结果明显优于IDW法和Kriging法;同时,SARNN法在空间插值中对突变数据和极值数据的预测较为准确,改善了传统插值方法空间平滑过渡差,易出现“牛眼”、锯齿现象等问题,显著提高了空间插值结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SARNN法提供了一种空间插值的新思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