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西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有了很大的改善,对其交通运输结构的发展程度进行研究已显得尤为重要.运用信息熵理论和灰色预测模型,对西部区域交通运输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并以甘肃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近几年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甘肃省运输结构的信息熵呈逐年下降趋势,各运输方式运量发展不均衡;对比GM(1,1)模型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可得,后者更适用于西部区域交通运输结构的演变预测.研究结果可为西部区域交通运输结构的完善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消费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莫衷一是.研究从消费品市场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角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将我国消费市场分别与国民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深入分析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消费品市场如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探寻可能措施.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消费总体而言排在第一位,对经济发展最为重要;政府消费始终排在第二位,居次要地位;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1999年,党中央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10年以来,党中央再次号召全国19个省市援疆.值此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大人力资本区域配置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对于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变系数面板模型,计算各地州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提出优化区域人力资本配置的对策建议.最终得出的基本结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各地州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州,其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州,而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州.  相似文献   

4.
新疆经济正处于新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探索第三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对新疆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2010-2016年新疆83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变量LISA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了第三产业对新疆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各个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稳定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三产业值的增长不但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而且对邻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虚拟变量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内蒙古相关统计数据,探索了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物流能力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耦合互动效应;不同耦合协调度等级下,区域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实现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度的评价分析模型.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交通运输系统协调理论的概念,探讨了交通运输系统随时间而不断演化变迁的规律,给出了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基本步骤;并根据协调学原理,讨论了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性问题,提出了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对交通运输子系统内部及子系统之间及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协调管理过程,为进一步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基础.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采用了物理学的耦合模型对2007-2019年城市轨道交通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和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持续上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与经济发展两者具有较高的耦合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是逐年提高的,2016年以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较好互动影响阶段.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30个省区1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人口、资源、环境等多个自然、社会因素在内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以研究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素质健康人口、节约型发展方式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环境污染的持续恶化,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必须重视调控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平衡.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领域吸纳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中国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共同富裕产生重要影响.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针对区域层面、尤其是边疆欠发达地区开展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机理研究,对于在新时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区域数字经济特点的不区分进口就业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并运用结构分解方法深入分析就业变化,为深入研究分析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机理提供理论支持;以新疆为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效应,表明新疆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更多其他行业的就业增长,尤其是在消费、投资、出口、国内省外流出、技术变迁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新疆就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对于在新时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确保边疆巩固、边疆发展和边境安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和地区经济数据,通过GIS技术研究上海和南京地区经济与夜间灯光强度的关系,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与回归模型验证方法,研究两个地区经济数据与夜光强度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上海与南京之间的经济发展有一些差异,但它们之间经济相关性强,地区经济与夜光数据正向显著相关,地区夜光数据能够反映地区经济状况.最后,对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物流作为承载经济交易枢纽的关键环节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综合物流中心作为物流行业统筹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流效率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前综合物流中心主要存在结构不合理,市场导向性差等弊端.本文主要利用灰色规划理论结合物流收益值的获取、预测等过程对综合物流中心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灰色规划理论综合优化后的物流中心能够在物流配送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物流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样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物流运输效率,从而促进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对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MDI分解技术,建立中国物流业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1-2010年能源结构、能源效率、运输方式、物流发展、经济增长以及人口等6种因素对物流业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分析表明:经济增长是拉动物流业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在研究期间呈指数增长的趋势.运输方式对碳排放增长也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虽然表现出拉动作用,但效果微弱.而物流发展因素则对物流业人均碳排放量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应大力推进物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发挥物流发展因素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同时,优化物流运输体系,形成以铁路为主体,水运和管道为支撑,公路和航空运输为辅的低碳化的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3.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从个体理性和团体理性两个方面,对竞争状态、合作状态和混合状态三种情况分别构建博弈关系模型并求解,得出结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核心城市的个体利益大于团体利益,表现为个体理性与团体理性之间的冲突,即两者存在非合作博弈关系.最后针对核心城市存在的非合作博弈关系,提出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economy. Therefore, a realistic method based on the technical, economical and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various transportation modes, namely, road, railway, and sea routes is required in the analysis of costs. This method will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obable price escalations during the lifetime of a certain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cost of a unit of cargo or passenger per route length should be considered since it is an indicator of economics. In this paper, an approach for transportation cost analysis based on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alternative modes of cargo or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汽车客运尤其是中短途汽车客运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在拥有众多长处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从经济博弈论的角度,对客运车主和交通管理部门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说明违规运营现象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宏观社会经济影响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投入运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是验证高速公路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依据,而且为今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定量分析角度出发,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指数与经济指标、交通指标间的关系,建立了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贡献模型,计算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值.然后,在贡献值的基础上提出贡献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利用贡献值及贡献率综合确定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后,以宜州至柳州高速公路为例,应用上述方法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7.
A number of transportation demand models have been formulated using the abstract mode concept. Unfortunately, most of these models use a priori economic theory to derive the variables used in the analysis. This study describes an empirical approach for the specification of mode attributes used by purchasers of transportation modes for the movement of commodities. Results reported from a study conducted on the Montreal-Toronto corridor in Canada suggest that a number of important variables have been neglected in models of carrier selection for freight.  相似文献   

18.
机队作为航空公司运输能力的关键,其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根据航空公司机队可靠性统计和数据采集方式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建立了航空公司机队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机队可靠性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及各指标体系非线性等特点,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和特性,提出了BP神经网络机队可靠性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航空公司机队可靠性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了评价等级.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机队可靠性评价模型是可行的,该方法能够实现动态的评价,对提高航空公司机队可靠性评价技术水平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交通属于社会公共产品,其建设与运营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需要考虑社会效益.从公共服务水平、乘客满意度和可持续发展三个大方面考虑,构建了公共交通运营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然后运用该指标体系和模型对上海市公共交通情况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并指出上海公共交通运营社会效益处于中等水平,提高"安全水平"和"平均出行时间"等指标水平将显著的提高其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基于运输问题“悖论”的最大运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威 《运筹与管理》2012,21(3):77-80
在文献[1]给出的运输问题"悖论"充要条件定理基础上,结合最小调整法,给出利用"悖论"存在,实现增加运量而使得总运费不增的经济调整方案,并给出具体实施步骤和途径,用实例加以验证,对带有"悖论"现象的运输问题最优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