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茹  薛莺 《中学数学》2023,(14):3-4+14
本文中以“一次函数”章节复习课为例,阐述了基于后建构课堂的章节复习教学实践与思考,指出后建构章节复习课要“立足学生认知,以“本”为本设定知识载体;精心设计活动,多层次激发学生思维;突出学生主体,“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做教师的都知道,在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的工作中,复习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除平常上课复习外,特别要重视复习整个章节的教材.因为内容多了,要把已经学过的知识系统地记住,要弄明白整个章节教材的重点,同时还要阐明所学教材的新的方面.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往往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章节复习课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这是通过整章知识的梳理、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横向联系、纵向剖析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复习课存在教学内容多、重点难确定、过程难把控以及评价难掌握等问题,加之效果呈现慢、教师认同低等原因,导致章节复习课成为当前初中数学课型中最薄弱的课型.鉴于此,2015年10月21日,无锡市南长区教研室以初一第三章“代数式”的章节复习为课题,开展了初中数学青年教师的优质课评比活动,以此考查教师对章节复习课的理解和处理能力,借此引发教师深入思考并反思如何上好章节复习课.  相似文献   

4.
数学章节复习离不开解题,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进行创新"过关"设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享受解题的乐趣,从而提高章节复习效果. 1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过关教学准备 教师选择哪种教学方式,即让学生在哪种方式下学习,必须根据知识类型、学生基础与学习风格等来确定.为此,教师需要加强读、说、听、写过关训练,提升基本的数学能力,加强课堂学生参与度,特别是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学章节复习课时,一般只针对本章节内容,容易忽视多个章节内容的综合性.如何设计具有综合提高性、有效互动性的复习课?笔者基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与“形”相关的复习课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冯寅 《中学数学》2003,(8):26-27
映射是高一阶段一个重要的概念 ,也是初等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和方法 ,它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排列组合是高二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 ,所以在高三复习时 ,我们要加强这两方面知识的联系和渗透 ,在知识的交叉点上来设计和思考问题 .1 映射中的排列组合问题映射是中学数学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为函数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自身还有一些变化 ,由于在两个集合之间有不同的映射类型 ,所以产生了映射和排列组合的联系 ,那就是映射中的计数问题 .而这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要加强它们的联系 .…  相似文献   

7.
<正>每一学期各章节的学习内容都是一本书或整套教材中相互衔接构成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章节复习中,一般要围绕其核心内容和重要的解题方法对整章内容进行整理和巩固,用以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和促进运用.章节复习是学生数学智力水平进一步增长和扩展的重要时机,如何发挥一章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使已学的内容从复习中获得新的支撑?如何通过复习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新的方向?从过程来看,所有复习都需经过前期酝酿、中前  相似文献   

8.
范云 《数学之友》2023,(6):77-79
数学新授课的教学一般是以学科章节进行,而高三复习课旨在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掌握了一般的章节知识的前提下,将学习内容前后联系,融会贯通,自主整合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和模式,将学习过程从学科章节的学习走向学习单元的整体掌握.在此过程中,可视化的教学工具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构建高阶思维,完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新课程和严格实行“五严”的今天,如何上好章节复习课,真正地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的研讨课题之一.章节复习课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课型,如何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水平,采用怎样的复习方式,来提高复习效率,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尝试整理出四种复习课模式:“炒冷饭”式、“蛋炒饭”式、“扬州炒饭”式、“美味佳肴”式.  相似文献   

10.
陆恬 《数学通讯》2021,(6):44-48
新课程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精准与精细.学生学习的深度与高效,特别在高三复习中.利用微专题对散落在不同章节中的知识点进行一次清洗与整合,无疑能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数学的本质,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盛茜 《数学之友》2017,(20):79-81
传统的高三数学复习大体分为三轮:第一轮是以知识体系为主线,按知识章节有序复习,第二轮是以思想方法为主线结合高三综合卷讲评复习整合,第三轮主要是“回归课本”,对课本例题习题进行改编,进一步挖掘本质.但是复习时间久了,这种复习难免陷入“知识点罗列”“题海式训练”模式,导致复习效果低效,学生产生学习疲劳等.于是笔者常常思考能否尝试一些变化,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呢?在反复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结合平时教学积累,摸索出“微专题”复习的教学模式,并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在对指对函数章节复习时,有了意外的收获,现整理成文,与读者共享.一、新性质发现课堂上笔者给学生准备了一道题目如下:题目计算  相似文献   

13.
<正>试题尤其是高考试题,是命题组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了多次检验的优秀的学习材料.根据笔者的学习经验,在数学章节复习中,有选择性地对优秀试题从各个角度细研深究,不但能使我们熟悉和掌握各种考试的命题风格、命题热点、命题形式,而且更有利于我们提高章节数学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另外,对优秀试题进行"细嚼慢咽"地研究,不仅会对本块相应的知识、方法起到全面复习、巩固的作用,更会让数学的章节总结、复习做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定义域对函数的制约作用》复习课的设计张菲菲贵阳一中550003高考复习作为一项特殊的教学活动,它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一个牢固的、有机的整体,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函数是高中代数的主体,除排列组合外的...  相似文献   

15.
中学阶段学习排列组合,有着重要意义。它是学习二项式定理的重要基础,更是学习概率初步所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排列组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对这部分教材,不少学生感到难学。其主要原因是:(1)学生对排列组合概念生疏,解题方法也与其他章节不同,具有独特的风格,对学生来说是属于全新的东西。(2)虽然绝大部分的应用题题意十分简明,但由于排列或组合的种数繁多,往往难以一一列出,使得问题的解决要依赖于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初学的学生难以适应。为了使学生能自觉地、顺利地掌握这些知识,教学中我们采取了若干措施,加强了几个方面的教学,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我们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的交汇处设计问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向量与三角函数的有机结合正是体现了跨越章节知识的综合应用.在复习过程中,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考查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还可以全面而系统地复习三角函数知识.  相似文献   

17.
高三一轮章节复习与二轮专题复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一轮复习侧重于基础性和全面性,二轮复习侧重于综合性与创新性.笔者认为,针对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可以在二轮复习中采取“形散神聚”的复习策略进行专题复习,本文以“基本不等式”专题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周振峰 《数学通讯》2009,(10):32-33
高考既是对知识的考查,也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检验.高三复习阶段很多学生过分依赖教辅资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和例题习题.实际上,近年来各地高考试题的原型有很多可以在课本中找到起源,因此有必要在高三章节复习中加强对课本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在今天的排列组合复习课上,我无意选择的一道小题却在不经意间激起了我的灵感,竟然由此激发了我们师生的共同兴趣,并且在不间断的追问中,使得我和学生共同体会了"逐步走向深刻,揭示数学本质"的心理历程,也使得我本人真正体会了教师"在教中学"的成长快乐.  相似文献   

20.
排列组合应用广泛.如抽奖、比赛场次、任务安排、物品分配等都涉及到排列组合.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每年都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它主要考察基本原理、排列组合概念及基本运算.其思考方法独特,求解思维新颖,解题中极易出现“重复’域“遗漏”的错误.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呢?笔者结合高三数学复习实践,归纳出几种常见的解题策略,仅供参考.1剔除对有限制条件的问题,先从总体考虑,再把不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剔除.这是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时一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例呈(1997年高考试题)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有IO个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