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羲  王荪源 《计算物理》1992,9(4):387-392
本文建立了密实炸药床跨音速两相反应流的二维非定常连续介质数学模型。将SIMPLE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引入到密实炸药床燃烧转爆轰跨音速流动过程的数值计算中,其中对跨音速流动的处理和可压缩两相流压力校正方程的建立提出了改进方法。以无起爆药雷管作为算例。结果表明,本法较好地克服了跨音速两相流数值解中通常出现的数值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三元粘性数值计算被广泛地应用于叶轮机械内部流场分析,本文使用三元N-S方程对这一先进跨音速离心压气机叶轮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一是对这一成功设计进行分析验证。二是使用数值方法进行内部流场细节的模拟掌握其内部粘性流动特点,为今后设计和改进高压比跨音速离心压气机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郭广利  杨永年 《计算物理》1997,14(4):590-591,589
以非定常N-S方程为主管方程,采用LU-NND混合差分格式,C和C-H型贴体运动网格,B-L双层代数紊流模型,求解绕振荡翼型和三维机翼的跨音速非定常粘性流场,分别计算了NACA0012翼型和M6机翼作俯仰振荡时跨音速非定常粘性绕流流场。研究了非定常绕流的气动特性,部分计算结果和风洞实验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轴流叶轮机三维粘性非定常流动计算的双时间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双时间方法研究了单级跨音速压气机的三维非定常粘性流场计算问题,以LU-SGS隐式解法快速获得虚拟时间域的定常解。对某跨音速单级压气机同时进行了双时间方法和显式方法的非定常流数值计算,双时间法与LU-SGS隐式解法相结合的非定常粘流计算模式可以显著地节省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5.
间断Galerkin方法求解跨音压气机转子流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间断Galerkin方法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和SA湍流模型方程,采用Roe格式计算无黏通量,混合格式求解黏性通量中的梯度。为防止跨音速流场计算中的数值振荡,采用了TVD限制器和正性修正。计算了跨音速转子NASA Rotor37在设计转速下的变工况流场,得到了与实验吻合良好的结果,表明DG方法在叶轮机械内部流动计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级三维粘性流场全工况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种快速求解三维粘性流场的计算方法求解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级内部流场及全工况特性。该方法以LU-SGS-GE隐式格式和MUSCL TVD迎风格式为基础,结合壁面函数方法和简单的混合长度湍流模型,对三维可压缩雷诺平均Navie-Stokes方程进行求解。叶列间参数的传递采用混合平面方法并应用了微机网络并行计算技术。计算得到了NASA 37号低展弦比、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级70%设计转速下的全工况性能曲线,并重点分析了其中一些典型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此方法能快速得到三维粘性流场的流动特性且计算精度较高,可用来模拟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级内的全工况三维粘性流动。  相似文献   

7.
多级风扇/压气机三维粘性流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叶排间掺混面模型,研究了多级跨音速风扇及压气机三维粘性流动数值模拟问题,利用LU-SGS隐式算法使计算过程快速收敛,通过高分辨率格式改善跨音速流场中激波的分辨率。对某双级跨音速风扇及五级压气机流场进行了计算,双级风扇各状态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求解势函数方程是跨音速计算的重要方法之一,多采用迭代法求解。对于特定尺寸的网格,迭代法对一定频率的误差分量有较强的消除能力,而对其它频率的误差分量则是能力有限的。为此,文献[1,2]提出了多网格方法,将迭代放在几种粗细不等的一组网格上反复进行,在满足一定精度的条件下,使迭代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本文将多网格法与文献[3]的改进强隐式法(SIP9)结合起来,计算了平面叶栅跨音速流动问题,比较了不同的层间转换插值算子及不同的迭代方法对多网格法收敛速度的影响。针对平面叶栅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基于时间推进的有限差分法求解跨音速压气机风扇转子内部三维粘性流场.该方法以新型LU隐式格式和改良型 MUSCL TVD格式为基础,对三维可压缩雷诺平均 Navie-Stokes方程和低雷诺数q-ω双方程湍流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了NASA Lewis 67跨音速、低展弦比轴流风扇转子的性能曲线并重点分析了近最高效率点工况和近失速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此方法能够得到三维粘性流场的流动特性且计算精度较高,可用来模拟跨音速风扇转子内部流动.  相似文献   

10.
求解叶栅跨音速流动反问题的有限体积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一种求解叶栅跨音速流动反问题的方法.流场的数值模拟以有限体积法为基础.应用这一技术设计叶型,型面上气流压力将达到预先规定的值.文中介绍了这种方法求解的基本方程系统和离散格式,着重讨论了壁面调整的方法、壁面压力的计算以及求解过程等问题.为论证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几个跨音速涡轮叶栅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多级跨音速压气机S_2流面正反问题混合计算苏杰先,冯国泰,魏沫,胡昆(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前言大型航空发动机跨音速压气机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小型弹用发动机的飞速进步。美国的"战斧"式巡航导弹用发动机F107-WR-100以及法国的弹用发动机TRI-60...  相似文献   

12.
涡轮叶栅流动分离涡模拟验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DDES模型分析透平叶栅内部亚音速和跨音速流动。DDES模型能有效且较精确地计算亚音速流动,但计算跨音速流动时,出现修正函数f_d"保护"边界层功能失效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计算精度;人为设定RANS和LES计算域,保证边界层完全被RANS计算域覆盖,计算结果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求解Euler方程的区域分解方法与并行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复杂形状区域划分成多块子区域,研究发展了一种多块区域之间迎风守恒型的内边界耦合方法,实现相邻子区域解的光滑过渡,使多区耦合得到总体流场的数值解。对二维翼型跨音速流动和圆弧形隆起物超音速流动等进行了分区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单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并行分区计算引入"先进先出"的同步控制等待机制,实现了高效率并行计算,还分析了影响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劲杰  杨青  杨永年 《计算物理》2006,23(6):748-752
将LU-SGS隐式时间推进格式运用到非结构网格Euler方程的求解中,并对传统LU-SGS格式进行改进,结合网格重排序,发展了一套效率更高的三维Euler方程求解器.以M6机翼及超临界LANN机翼的跨音速无粘流场为算例,将改进LU-SGS格式与四步龙格-库塔显式格式及传统LU-SGS格式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所有格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都符合很好;传统LU-SGS格式计算效率为显式格式的3倍多,而改进LU-SGS格式计算效率为显式格式的7倍多.  相似文献   

15.
两种TVD格式在跨音透平叶栅流场计算中的应用黄伟光,刘建军(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跨音速透平,Euler方程,TVD格式1引言现代高负荷透平大都工作在跨音范围,研究发展能准确预测跨音速透平叶栅内部流场的激波位置与强度以及叶...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建立 Nash-McDoald在[1]中给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平衡假设的计算绝热壁面的平面跨音速湍流边界层的积分关系式方法。其基本方程组为:  相似文献   

17.
跨音速透平平面叶栅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根据三套叶栅的实验结果,分析跨音速透平叶栅槽道内波系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对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文中讨论了极限工况、极限负荷和极限进气角等重要特性,明确了跨音速叶栅作功能力大而效率并不低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梁强  杨永年  樊则文 《计算物理》2004,21(2):179-184
以多台微机组成分布式计算系统,利用无限插值方法(TFI)生成三维多块贴体运动网格,以Navier Stokes方程为控制方程,求解三维机翼的跨音速非定常气动力,并与颤振方程耦合迭代计算,求解机翼广义位移响应的时间历程,根据广义位移的时间历程的衰减、等幅和发散振荡等情况确定机翼跨音速颤振临界条件.通过算例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分别运用显式有限体积法与隐式LU-NND方法在同一网格与相同参数条件下对NACA0012翼型跨音速振荡绕流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就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计算效率、对计算机内存的要求以及对网格质量的敏感性等做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跨音速转子叶顶泄漏流/主流交界面的前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跨音速转子叶顶泄漏流与主流交界面轴向位置随流量的变化规律和机制.该跨音转子是美国圣母大学一级半跨音速压气机转子.研究发现机匣壁面脉线分布能够定性反映壁面轴向剪切应力分布,可用来识别叶顶泄漏流与主流的交界面位置.通过机匣壁面的脉线分布,可以看出机匣壁面存在两条零剪切应力线.第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