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环氧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且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近年来,人们对已固化环氧试样在玻璃化温度(T_g)以下贮存时,物理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物理老化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Ophir等发现已固化环氧试样经淬火处理后,其T_g随贮存时间升高,认为是由于自由体积随贮存时间减小所致.Mijovic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过类似的研究,发现淬火环氧试样的T_g随贮存时间降低,认为是由于试样中的内应力松弛所致.本文试图进一步搞  相似文献   

2.
在轮胎的加工和制备过程中,硫化温度是影响橡胶复合材料网络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硫化温度(140、150、160、170和180℃)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顺丁橡胶(BR)(未填充体系)及SSBR/BR/白炭黑(Si O2)(填充体系)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硫化温度的升高,填充与未填充SSBR/BR混炼胶的硫化速率指数(CRI)升高,焦烧时间与工艺正硫化时间缩短;随硫化温度的升高,未填充SSBR/B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逐渐降低,同时拉伸强度、硬度、回弹、伸张疲劳性能随交联密度降低而降低.随硫化温度的升高,填充SSBR/B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先增大,在180℃时降低;多硫交联键含量逐渐降低,单硫与双硫交联键含量增加,填料分散性能逐渐变差.网络结构的变化使填充SSBR/BR硫化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生热降低,耐磨性、滚动阻力和耐湿滑性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和电子拉伸试验等研究了时效态Mg-5Sm-xGd (x=1, 2, 3, 4)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时效态合金主要由α-Mg基体以及位于晶内弥散分布的稀土相Mg5Gd和Mg41Sm5组成,随Gd含量的增加,稀土相的种类没有发生明显变化;Gd含量可改变晶粒大小,随Gd含量的增多晶粒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在Gd含量为3%时合金晶粒最小;合金抗拉强度总体变化趋势为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出现了抗拉强度反常温度效应;在同一温度下,3%Gd含量的合金抗拉强度最高,并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300℃达到峰值229.9 MPa;合金的屈服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Gd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再升高,在Gd含量为3%,拉伸温度为300℃时屈服强度最大;合金拉伸断裂方式主要为脆性断裂,随温度升高逐渐向韧性断裂转变;合金的抗拉强度反常温度效应可能与晶格常数,晶粒大小及第二相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刘金祥  尤龙  张军  燕友果  于立军  任振甲 《化学学报》2010,68(18):1807-1812
通过实验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半胱氨酸抑制盐酸对碳钢腐蚀的性能进行评价, 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简称MD)方法, 从缓蚀剂膜抑制腐蚀粒子扩散的角度对其缓蚀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静态失重实验显示: 随温度的升高(25~65 ℃), 半胱氨酸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其数值从88.36%降至61.64%. MD模拟发现: 随温度升高, 半胱氨酸缓蚀剂膜的自由体积逐渐增大, 且腐蚀粒子与缓蚀剂膜的相互作用也逐渐减弱, 更有利于腐蚀粒子在膜中的主动扩散; 同时膜内半胱氨酸分子的自扩散能力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腐蚀粒子在缓蚀剂膜携带下被动迁移的过程也随之加剧. 主动扩散和被动迁移两方面的变化表明, 腐蚀粒子在缓蚀剂膜中扩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也就是说, 随温度升高, 半胱氨酸缓蚀剂膜对腐蚀粒子的扩散抑制能力逐渐降低, 腐蚀粒子更易扩散运移至金属表面, 导致半胱氨酸缓蚀剂缓蚀效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利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境(FESEM)测定了室温下环氧树脂在单纤维表面的接触角,观测并计算了环氧树脂液滴在单根碳纤维表面的接触角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接触角随温度升高明显降低,说明升高温度有利于改善环氧树脂对碳纤维的浸润性能.用液滴形状分析仪(DSA)在垂直和平行于纤维排列方向上观测了不同温度下单向排列碳纤维集束表面环氧树脂的铺展过程,发现在不同方向上观测到的接触角差别较大,其中垂直于纤维排列方向上观测到的接触角随温度的变化与环氧树脂在单根碳纤维表面的接触角变化基本一致,说明环氧树脂在平行于纤维束方向的接触角真正代表其浸润性能.  相似文献   

6.
分子动力学模拟浓度和温度对TATB/PCTFE PBX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秀芳  肖继军  黄辉  朱伟  李金山  肖鹤鸣 《化学学报》2005,63(22):2037-2041
为探讨高聚物粘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 PBX)的力学性能随温度和高聚物浓度而变化的规律, 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和compass力场, 对著名高能炸药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与常用高聚物粘结剂聚三氟氯乙烯(PCTFE)所构成的TATB/PCTFE PBX进行模拟计算. 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随高聚物浓度的增加, PBX的弹性系数和模量减小, 表明其刚性减小、弹性增加; 而随温度的升高, PBX的刚性减小、弹性增强. 还发现PBX的结合能随浓度增高而增大,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半胱氦酸抑制盐酸对碳钢腐蚀的性能进行评价,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简称MD)方法,从缓蚀剂膜抑制腐蚀粒子扩散的角度对其缓蚀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静态失重实验显示:随温度的升高(25~65℃),半胱氨睃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数值从88.36%降至61.64%.MD模拟发现:随温度升高,半胱氨酸缓蚀剂膜的自由体积逐渐增大,且腐蚀粒子与缓蚀剂膜的相互作用也逐渐减弱,更有利于腐蚀粒子在膜中的主动扩散;同时膜内半胱氨酸分子的自扩散能力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强,腐蚀粒子在缓蚀剂膜携带下被动迁移的过程也随之加剧.主动扩散和被动迁移两方面的变化表明,腐蚀粒子在缓蚀剂膜中扩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就是说,随温度升高,半胱氨酸缓蚀剂膜对腐蚀粒子的扩散抑制能力逐渐降低,腐蚀粒子更易扩散运移至金属表面,导致半胱氨酸缓蚀剂缓蚀效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当归挥发性有机物的SPME/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极性的SPME萃取吸附了当归的挥发性有机物,并用GC-MS定性和相对定量,比较了不同萃取时间和不同萃取温度下所获得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结果表明:藁本内酯和α-蒎烯是其主要成分。随着萃取时间的延长,α-蒎烯含量逐渐减少,藁本内酯含量逐渐升高;随着萃取温度的升高,低沸点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高沸点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采用1D和2DNMR技术,归属了三氟乙酸(TFA)溶液中尼龙6链上的主要1HNMR共振信号.不同温度下测定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提供了大分子主链间凝聚缠结及TFA溶液中尼龙6链随温度变化的动力学信息.结果表明,尼龙6主链上亚甲基基团有不同程度的凝聚缠结,距离CO和NH基团越远,凝聚缠结越明显.与CO和NH基团相连的亚甲基基团的缠结不很明显,主要是因为尼龙6链间氢键的存在.升高温度,热运动加快,这些凝聚缠结逐渐减弱.NH质子的t2H值几乎不随温度变化,TFA质子的t2H值随温度升高而快速下降,表明尼龙6链间氢键随温度升高而破坏,TFA质子又与因温度升高而从尼龙6中释放出来的自由NH和CO基团形成新的氢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固定吸附床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改性的Y分子筛时一氧化氮的吸附性能.在所用的样品中,钴离子改性的Y分子筛显示出了最良好的吸附性能.钴离子改性的Y分子筛对一氧化氮吸附的穿透时间随着钴含量、浸渍液的pH值和粘合剂三氧化铝用量的变化而变化.另外.穿透时间还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相似文献   

11.
在室温下,采用循环伏安法在ITO上沉积CdSe纳米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不同温度退火后的CdSe纳米薄膜的晶体结构、形貌、光学性能、光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CdSe纳米薄膜的形貌和性能起到关键性作用。薄膜表面平整、厚度均匀,且由呈纳米颗粒状的立方相CdSe构成;经退火后,CdSe纳米颗粒出现不同程度的长大现象,Se含量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CdSe纳米薄膜对可见光的吸收发生红移,表明禁带宽度逐渐减小,表现出量子尺寸效应。通过光电流测试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CdSe薄膜的光电响应效应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退火温度对CdSe纳米薄膜的形成及光电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下,采用循环伏安法在ITO上沉积CdSe纳米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不同温度退火后的CdSe纳米薄膜的晶体结构、形貌、光学性能、光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CdSe纳米薄膜的形貌和性能起到关键性作用。薄膜表面平整、厚度均匀,且由呈纳米颗粒状的立方相CdSe构成;经退火后,CdSe纳米颗粒出现不同程度的长大现象,Se含量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CdSe纳米薄膜对可见光的吸收发生红移,表明禁带宽度逐渐减小,表现出量子尺寸效应。通过光电流测试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CdSe薄膜的光电响应效应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应用真空蒸发法在泡沫铜基底上制备锡薄膜负极.XRD、SEM分析表征薄膜的物相结构及其微观形貌,并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泡沫铜基底的三维结构增强了活性物质与基底的结合力.在同一基底温度下,锡颗粒随蒸发时间延长逐渐增大,电池电化学性能降低;而在同一时间内,升高基底温度,颗粒无明显变化,电池循环寿命有了很大提高.样品A″电池(基底温度:200℃,蒸发时间:0.5 h)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仍达407.3 mAh·g-1.  相似文献   

14.
常压升温下油煤浆表观黏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油煤浆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利用高温黏度计测定了煤浆体系的黏度,考察了溶剂、煤浆浓度、煤中含水量和不同显微组分等因素以及剪切速率、配浆温度、溶胀作用等对煤浆黏度 温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下影响煤浆黏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溶剂本身的性质,煤浆的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继续升高在较宽温度范围内黏度变化不大,这是由溶剂性质以及煤在溶剂中的溶胀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温度达到约220℃后继续升高温度溶胀作用逐渐占优势,从而导致煤浆体系的表观黏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5.
于涛  史雷城  丁伟  曲广淼  栾和鑫  刘小军 《应用化学》2012,29(11):1302-1308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疏水基团的新型磺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滴体积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25 ℃下的表面张力,从而确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采用罗氏泡沫仪考察了浓度、温度对其泡沫性能的影响;采用分水时间法考察了其乳化性能。 结果表明,随着芳环在烷基链中的体积增大,cmc以及γcmc增大,饱和吸附面积Amin增大,而饱和吸附量Γmax减小。 3种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加,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泡沫稳定性随浓度增大逐渐增强;起泡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泡沫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 3种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随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强然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运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选择凝聚态分子势能优化力场(COMPASS),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ε-CL-20)、2,4,6-三硝基甲苯(TNT)晶体及其等摩尔比的CL-20/TNT混合炸药和共晶炸药进行不同温度下恒定粒子数等压等温(NPT)系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CL-20/TNT共晶的内聚能密度(CED)和结合能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共晶的CED比混合炸药的大,结合能是混合炸药的2倍多,预示其稳定性明显增强.对相关函数和局部放大结构显示共晶中组分分子间作用主要来自TNT中H和CL-20中O以及CL-20中H和TNT中O之间形成的氢键.通过波动法求得的弹性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L-20/TNT共晶的拉伸模量(E)、体积模量(K)和剪切模量(G)介于ε-CL-20和TNT晶体之间,且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符合一般预期;但共晶炸药的柯西压(C12-C44,Cij弹性系数)、K/G和泊松比(ν)均比其组分炸药ε-CL-20和TNT高得多,预示该共晶具有异常高的延展性和弹性伸长,主要是二组分呈层状交替排列且之间存在较强相互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7.
钠基膨润土吸附亚甲基蓝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钠基膨润土吸附亚甲基蓝水溶液,探讨了不同参数如接触时间、初始pH值、温度等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pH10,钠基膨润土吸附60min,其吸附量达198.71mg/g,且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G,?H和?S,证实该吸附为一自发的吸热过程。其等温吸附平衡更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更适合准二级反应方程。  相似文献   

18.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锆酸镧(La_2Zr_2O_7)陶瓷粉末,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法制备了热障涂层。通过TG-DSC,XRD,Raman,FTIR和SEM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粉末进行结构和形貌分析,研究了煅烧温度和时间对La_2Zr_2O_7形成过程的影响以及固相合成粉末对涂层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的La_2Zr_2O_7具有单一的烧绿石结构,相结构非常稳定,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La_2Zr_2O_7相的含量和晶粒度均增加;在煅烧温度1400℃分别保温不同时间,La_2Zr_2O_7相的含量变化不明显,晶粒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缓慢增加,二次煅烧粉末的相含量和晶粒度都大幅提高。La_2Zr_2O_7粉末所对应涂层的抗热震性能随粉末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GAD室温自交联乳液的合成及其涂膜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成了含有缩水甘油基、羧基和胺基的多层核壳型室温自交联乳液,研究了聚合温度、乳化剂用量和加料速率对所得乳液性能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温度升高使乳胶膜的交联密度降低,而涂膜耐水性和乳液贮存稳定性在50℃呈现最佳值。在乳化剂含量为2%时,涂膜的交联密度最大且耐水性最佳,而乳液的贮存稳定性能随乳化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加大乳化单体滴加速率,乳液贮存稳定性降低,乳胶膜的交联密度增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钠基膨润土吸附亚甲基蓝水溶液,探讨了不同参数如接触时间、初始pH值、温度等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pH10,钠基膨润土吸附60min,其吸附量达198.71mg/g,且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G,?H和?S,证实该吸附为一自发的吸热过程。其等温吸附平衡更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更适合准二级反应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