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平井多级压裂是低渗透和非常规油气田开发的有效技术手段,其压后产能评价问题已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水平井多级压裂压后产能的各项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复杂,通过常规理论分析量化研究困难,压裂效果很难准确预测.本文提出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级压裂水平井的压裂效果进行评价.首先运用灰色理论分析影响压裂效果的各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计算各影响因素在综合评判中的权重值,再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多级压裂井压后效果进行预测评价.通过目的区块24口多级压裂水平井压后效果评价与实际生产情况对比,表明模型计算准确率达到95.8%,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精控压裂是高含水、特高含水油田薄差油层改造的重要措施,合理准确的选井选层标准是精控压裂取得较好措施效果的前提.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形成了一种新的精控压裂井层优选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明确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定量评价措施效果并形成精控压裂选井选层标准.应用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及适用性,对精控压裂井层优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压裂是油气田开发的重要增产措施,选择合适的井层进行压裂至关重要.压裂选井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不同的因素,而且各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压裂效果,因素间又相互影响关联.为优选适宜压裂的井,运用灰色关联法综合考虑11种因素,用效果测度函数进行无量纲化,层次分析法求取因素权重,最后以带权的灰色关联度指标优选压裂井.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与适用性,且计算简单,可指导压裂选井工作,并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4.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后,低产低效井数成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识别低产低效井已经成为油田特高含水期高效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借助模糊数学和系统工程层次分析原理,考虑到影响油井产能因素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将各因素按其在不同层次上对事物的影响程度分类,然后确定各因素最终的权重,形成了一套优选低产低效井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方法可以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和选井的客观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模糊优选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健  黄健元 《大学数学》2005,21(6):71-76
模糊综合评判在经济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由于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依赖于隶属函数的确定,并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任意性”,且不同的函数组合对评判结果的影响较大,故评判结果有时难以令人信服.本文对适度型指标的相对隶属函数———优属度的计算提出了具体方法,使模糊优选模型更具有实用性.这一新的模糊优选途径,具有理论严谨,概念明确,计算简便实用的特点,是解决大系统模糊优选问题的有效方法.文中还结合港口类上市公司绩效的综合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灰色理论结合专家系统预测煤层气井压裂效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效果受煤层条件、煤层气井条件、压裂施工参数等影响,压裂效果难以预测.通过对煤层气井压裂后累积增产量分析,从中确定出煤层厚度、煤层深度、煤层渗透率等26个影响煤层气井压裂效果的因素.运用灰色关联法筛选主要因素和次主要因素,并分别建立不同的隶属函数用于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建立,形成一种灰色理论结合专家系统的煤层气井压裂效果预测方法.将方法运用与鄂尔多斯某区块,对200组测试数据进行计算,预测错误率仅为3.5%.计算结果表明,方法预测结果准确可靠,可为煤层气井压裂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榆树林油田CO_2吞吐采油目标井优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CO_2吞吐是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进行CO_2吞吐前目标井的优选是关键步骤,它直接关系到CO_2吞吐措施的成败.首先分析了剩余油饱和度、油井含水率、油层厚度、渗透率、孔隙度、井底流压各因素对CO_2吞吐效果的影响,从而建立评价指标,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单因素的合理权重,最后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法优选出树11Y68-57和树11Y67-611两口油井适宜CO_2吞吐.优选出的油井具有良好的的油效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渗透薄互砂岩油藏A油田C9区块水平井井区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开发难度大等问题,为改善水平井井区开发效果、提高水平井单井产能,应用灰色关联法,结合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影响压裂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开展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半长和裂缝间距是影响压裂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优选出水平井压裂方案:裂缝半长为150m,裂缝间距为40m,裂缝导流能力为50μm~2·cm;裂缝与水平段夹角为90°.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明确水平井压裂效果的主控因素,为低渗透薄互砂岩油藏现场水平井压裂施工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补孔措施目标井层优选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油井补孔措施就是增加射开新的油层,是保证油井高产、油田持续开发的重要增产措施.而补孔措施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目标井层的选择是否合适.分析了影响油井补孔措施效果的因素,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共7个因素,一方面是井因素,包括全井含水率和全井日产油量共2个因素,另一方面是小层因素,包括小层渗透率、小层孔隙度、小层有效厚度、小层含油饱和度和小层地层压力共5个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井补孔措施目标井层优选方法,该方法以模糊数学为基础,通过综合评判对侯选井层打分,从而优选补孔措施目标井层.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优选补孔措施目标井层,可靠性高,补孔措施实施后效果好.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方法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某油田某区块为试验区,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分别采用均值变换和极差变换方法对样本库的16口井的日增油量进行预测,并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极差变换方法预测结果较为准确,预测井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52 t/d,能够满足现场压裂工艺的实施要求.  相似文献   

11.
垂直裂缝井试井分析模型和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压裂井的流动机制,综合考虑井筒储存、裂缝壁面污染和各种边界条件,通过组合线性流模型与有效井径模型,建立了垂直裂缝井试井分析的新模型,提出了确定垂直裂缝井有效井径的方法,给出了有效井径随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和裂缝表皮系数的变化关系.该模型形式简明,曲线完整,计算速度快,可满足实时计算和快速响应的试井解释要求.以实测的压力或产量为拟合目标函数,建立了识别地层和水力裂缝参数的最优化模型,提出了综合应用逐步线性最小二乘法和约束变尺度法的垂直裂缝井试井分析自动拟合方法,并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可科学合理地分析评估压裂施工质量,指导并改进压裂设计,提高压裂设计水平和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2.
压裂效果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预测油井压裂效果对实施增产措施决策意义重大.应用科学的数学统计方法建立了大庆油田采油二厂某区块压裂措施库,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应用多元回归方法、逐步回归方法、人工组合回归方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进而建立起适用于不同压前含水和液量级别的预测图版,增油量绝对误差在1.5t以内的井的符合率达到77.4%.方法可操作性强,预测符合率较高,可用于指导优化压裂工艺,提高剩余储量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3.
裂缝的高压水力劈裂是混凝土高坝安全评估的重要部分,研究其过程中的流固耦合作用是准确预测在各种情况下裂纹扩展路径和危险程度的关键.该文利用扩展有限元法在模拟裂纹扩展方面的优势,对大坝的裂纹进行水力劈裂模拟研究.裂纹中的水压分布模型采用Brühwiler和Saouma水力劈裂试验的成果,体现了水压和裂纹宽度的耦合关系,给出了扩展有限元在裂纹面上施加水压力荷载的实施方法,对一典型重力坝裂纹的水力劈裂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扩展有限元法模拟水力劈裂,克服了常规有限元法存在的缺点,裂纹扩展时不用重新划分网格,裂纹的实时宽度可以由加强节点的附加自由度得到,裂纹面上水压的施加也变得简单易行.当考虑裂纹内的流固耦合效应时,裂纹的扩展路径相比不考虑耦合效应时的扩展路径(均布全水头水压),扩展角变大,扩展距离变短.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火灾安全评价的模糊最优归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模型、最优归类模型与高层建筑中对火灾风险有影响的因子相结合,建立了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的模糊最优归类模型。并对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水平井开发指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实际中应用很广泛,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以胜利油田已经大量投产的水平井的数据为基础,将同类油藏中已投产水平井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新设计井的有关参数将其归到相应类中,根据同类中已投产井的有关开发指标对新设计水平井的指标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煤层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模拟及产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针对煤层气井的压裂特点和产出机理,综合应用流体力学、线弹性断裂力学、传热学、计算数学和软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煤层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模型和产量动态预测模型,其中裂缝三维延伸模型考虑了煤层、上下遮挡层之间的地应力和岩石力学参数变化的影响,产量动态预测模型考虑了煤层气先解吸扩散后渗流入井的产出机理。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煤层气井三维压裂优化设计软件,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其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