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德民  刘云虎 《中国物理 C》2006,30(12):1211-1217
基于a0(980)和D*sJ(2317)属于1 3P0介子多重态这个主要假定, 在准线性Regge轨迹方案下估计了1 3P0介子多重态成员的质量. 在介子-介子混合的框架下,建议a0(980), K*0(1052), f0(1099)和f0(530)组成基态标量介子九重态, 并且f0(1099)主要由ss组成,而f0(530)主要是uu+dd. 这些态可能分别对应已观察到的标量态a0(980), κ(900), f0(980)和f0(600)/σ. 另外, 在胶球为主的图像下, 估计基态标量胶球的质量大约为1340MeV. 给出的结果与其他不同方法给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郁宏 《中国物理 C》1988,12(6):754-760
本文引进qiqi→qjqj以及qiqi→(gg)湮没项[1],并考虑了对湮没项的SU(3)破坏效应[2],讨论了η、η′和ι的混合,得到了它们的有声有色和胶子内容.与此同时,引入EPCAC(扩充的部分守恒赝矢流)假设[3],考察了η、η′和ι的双光子衰变.本文还计算了衰变宽度比R1=Γ(J/ψ→γη′)/Γ(J/ψ→γη)以及R2=Γ(J/ψ→γη′)/Γ(J/ψ→γι),指出了实验结果对纯胶子球质量值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在Λ超子中考虑味SU(3)对称破缺,在夸克势模型基础上引进夸克与σ和π介子场的耦合,运用相对论性的两夸克集团理论,研究了ΛN作用势、3S1道和1S0道的ΛN弹性散射相移.  相似文献   

4.
从手征变换不变的要求出发给出了一个包括四种场交换的夸克-夸克等效相互作用势.用处理集团模型的共振群方法计算了核子-核子散射3S11S0态的相移.较好地解释了以往夸克势模型计算中1S0态相移与实验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SU(3)模型中夸克与手征场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SU(3)L×SU(3)R无穷小变换下不变拉氏量的线性表示形式出发,给出了夸克-夸克间的相互作用势.分析表明SU(3)标量手征场对解释AN相互作用中自旋关系的性质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陈鄂生  李明明 《中国物理 C》1991,15(11):981-990
根据电弱统一标准模型,本文研究了e+e湮没中各种味道i(i=u,d,s,c,b)的夸克喷注产生几率PiPi是能量s的函数.计算的5种夸克喷注产生的几率之比Pu:Pd:Ps:Pc:Pb当s<30GeV时为4:1:1:4:1,当s=mz=91.16GeV时为7:9:9:7:9,而当s=78与117GeV时为1:1:1:1:1.利用Pc与Pb,我们计算了s=10—178GeV的e+e湮没中粲介子与美介子的产额  相似文献   

7.
许晓明 《中国物理 C》1993,17(10):929-933
本文在3S1模型基础上,采用相对论跃迁势和夸克(反夸克)旋量波函数,计算了pp→π+π和K+K的反应截面和角分布.  相似文献   

8.
用夸克模型结合Ds,Ds*, 讨论窄共振态Dsj*(2317),Dsj(2460). 除η-π0混合角由D*s衰变宽度给出, 所有的参数均取自Godfrey和Isgur的夸克模型. 得到的电磁衰变宽度与实验数据和其他作者的结果相一致. 但是, 与现有的实验结果比较, Dsj*(2317), Dsj(2460)的π介子衰变宽度要小一个数量级. 我们怀疑简单的手征夸克-π轴矢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不适合于Dsj*(2317), Dsj(2460)的强衰变.  相似文献   

9.
使用SimBes(探测器模拟软件)和UGNT(物理事例产生器)模拟了在即将建造的BEPCⅡBESⅢ上寻找η′c1P1的过程.初步结论是如果收集到3×109ψ(2S)事例,就有能力寻找这两个粒子,而且,寻找η′c比寻找1P1需要更少的ψ(2S)事例.  相似文献   

10.
确定ξ(2230)自旋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郁宏 《中国物理 C》1989,13(1):87-91
本文得到了过程e+e→J/ψ→γB(Jη)、B(Jη)→P1P2的矩的光子角分布,提供了确定ξ(2230)自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熊兆华 《中国物理 C》2006,30(4):284-288
在似矢量夸克模型中, 具有一个为SU(2)单态的下夸克D以及树图b→sZ*相互作用zsb. 在此框架下,(1) 通过考察描述B→Xsγ的Wilson系数随重正化标度从mD到弱标度的跑动, 研究了D夸克对此衰变的影响.(2) 使用最近对B→Xsl+l的测量,获得了对zsb相当严格的限制. 发现前后不对称的零点值可以与标致模型的预言有大的偏离, 并对zsb十分敏感, 可以用来探测新物理.  相似文献   

12.
柳继锋  沈建平  厉光烈 《中国物理 C》1990,14(12):1096-1102
本文使用多体问题的标准格林函数方法研究η介子核束缚态的形成.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耦合常数及谐振子势在物理合理的范围内,确实有可能形成η介子核16Oη的束缚态,这主要是由于ηNN*(1/2,1-/2)相互作用是吸引的.但是,束缚态宽度Γ比结合能BE大,这将给观测束缚态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3.
J/ψ衰变中赝标量介子混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DG-2000公布的J/ψ→VP,γP各个衰变道分支比的世界平均值,对赝标量介子混合重新做了分析.如果η和η′中不含有胶子成分,则得到它们的混合角θP=(-19.18±0.91)°.对J/ψ衰变中DOZI的贡献、SU(3)破坏以及矢量介子的混合也做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短地描述了含单胶子交换的手征夸克孤粒子模型;将此孤粒子模型里所确定的夸克-胶子耦合常数及所解得的夸克波函数,输入到相对论的两夸克集团理论,研究了两核子系统问题.本文完整地考虑了夸克交换核中的动能和相对论运动能量项,由此改进了3S1道和1S0道的相移.相移与Arndt等人的实验相移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单胶子交换和夸克交换提供短程排斥势,手征场则提供了中、长程吸引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势模型的框架内估算了ηc粒子的质量、宽度及几种主要电磁衰变道的分支比.指出禁戒型磁跃迁ηc→J/ψγ的相对论修正结果比简单的非相对论估算有可能大一个量级.讨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对级联电磁辐射过程ψ′(3686)→γηc→γγ1P1,γγJ/ψ,3γ进行测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SELEX合作组发现的DsJ(2632)引起了很多的讨论, 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争论. 它的自旋宇称还没有最后确定, 如果它真的存在, 它的夸克结构可能是奇特的. 以前有的文献假定DsJ(2632)是1的径向激发态, 我们假定它可能是夸克结构为qq,JP为2+的基态或者0+DsJ(2317)的第一径向激发态, 用Bethe-Salpeter方程重新计算了它的衰变宽度. 计算结果表明, 理论值和实验数据还是存在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J/ψ→π+π-π0来研究ρω干涉.利用描述J/ψ衰变的一般的唯象模型对PDG-2002关于J/ψ衰变到PP和PV的实验数据做了拟合(P表示赝标介子,V表示矢量介子) ,得到ρ0→π+π-π0反常大的分支比~10-3—10-2.理论的分析结果也与这一反常大的分支比相符合.同时,得到了合理的ηη′混合角和组分夸克质量比:θ=-19.68°±1.49°,mu/ms≈0.6 .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含有低价族元素的反夹心化合物[E-C{5-n}H{5-n}Nn-E]+和[E-C{5-n}H{5-n}Pn-E]+(n=1,2,3; E=Al,Ga,In,Tl).(η5, η5) 配位的反夹心构型[E-C{5-n}H{5-n}Nn-E]+ 在能量上不稳定或不存在.而(η5,η5)配位的反夹心构型[E-C{5-n}H{5-n}Pn-E]+不但在能量上稳定, 在解离过程中也具有稳定性. 对于含有相同的E元素来说,[E-C{5-n}H{5-n}Pn-E]+的解离稳定性随着n的增加而降低;而对于确定的n来说, 含有不同E的化合物的解离能是类似的.其中[E-C4H4P-E]+的解离稳定性与已知的[E-C5H5-E]+非常相似.C{5-n}H{5-n}Pn与E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离子性的. 由于在(η5,η5)配位的[E-C{5-n}H{5-n}Nn-E]+中,E和P原子上都具有孤对电子,因此该反夹心化合物可以作为多电子供体.  相似文献   

19.
较低能区质子与核弹性散射相对论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扬国 《中国物理 C》1989,13(2):148-155
在能量低于300MeV的能区中讨论了含有罗仑兹不变性的相对论性光学势.并用严格的分波方法求解含有标量势和矢量势的Dirac方程.对质子在300—65MeV能区中与40Ca核作计算并与弹性散射微分截面dσ/dΩ,分析本领Ay(θ)和自旋转动函数Q(θ)的实验结果比较.看到改进了的相对论性光学势与这些实验值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20.
王德宁  程兆年  王渭源 《物理学报》1980,29(11):1452-1461
本文在Thomas-Fermi势能基础上,导出了全射程R的解析解:R=2/a[E1/2-A1(arctg(2E1/2-f)/△1/2+arctg f/△1/2)+B1ln((E1/2-f)2)/(E-fE1/2+d) ·d/f2],其中A1,B1,f,d和△均为与离子及靶的质量、原子序数有关的常数。结合导出的η=R/(Rp)(Rp指投影射程)比值的双曲线函数关系 η=F(μ)[A2(μ)+(B2(μ))/(ε1/2+C)],和ω=Rp/△Rp(△Rp指投影射程的标准偏差)比值的线性关系ω=A3(μ)ε1/21/2+B3(μ),可简便而又准确地计算R,△Rp,Rp.这里F(μ),A2(μ),B2(μ), B3(μ)和A3(μ)为μ的代数函数,μ为离子与靶的质量比,C是经验常数.并对η等关系式的物理意义作了讨论。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与Gibbons的数值解结果及有关实验结果作了比较,表明可用于元素半导体如Si、二元化合物如GaAs以及三元化合物如SiO2等;既对较轻离子适用,也对重离子适用,具有一定的普适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