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灰度夜视融合图像质量评价问题,提出利用构造的参考图像与融合图像进行结构相似度比较的客观评价方法.分别利用均值、标准差、熵、平均梯度及空间频率等全像素统计指标作为构建参考图像的构造因子,利用权重协调输入源图像在参考图像中的比例关系,获得了融合图像质量加权结构相似度评价模型.考虑到结构相似度评价模型中的结构函数对于严重模糊或失真的图像不能很好地反映图像的结构变化,进一步提出了梯度结构相似度评价模型和平均联合熵结构相似度评价模型.利用主观评价实验比较提出的三种基于结构相似度的融合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发现,平均联合熵结构相似度评价模型有更好的稳定性且更接近人眼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中,结构相似度(SSIM)算法简单高效,准确性较高,但SSIM模型不能很好地评价存在局部失真和交叉失真类型的图像。针对SSIM算法对图像不同区域平等对待的不足并考虑了时域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区域对比度和结构相似度(RCSSIM)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该算法将图像区域灰度信息对比度与SSIM算法融合,加权归一为参考图像与失真图像的对比度结构相似度值,以其评价图像质量。在LIVE图像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SSIM算法相比,RCSSIM评价结果的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提高约0.015,均方根误差减小约0.55,更接近于人眼主观测试结果,具有更好的评价性能。  相似文献   

3.
图像的边缘信息是人眼观察和识别物体的重要特征,根据模糊图像相对于清晰图像其边缘特征发生较大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锐度的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首先,通过文中所示方法寻找图像中的所有阶跃边缘;其次,根据一些原则选择合适的部分边缘;最终,计算这些合适边缘的锐利程度作为图像的模糊度评价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全参考模型SSIM能够更好地评价高斯模糊、离焦模糊等模糊类型图像,与主观评价结构相关性强,更符合人眼视觉系统特性,并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4.
图像的边缘信息是人眼观察和识别物体的重要特征,根据模糊图像相对于清晰图像其边缘特征发生较大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锐度的无参考模糊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首先,通过文中所示方法寻找图像中的所有阶跃边缘;其次,根据一些原则选择合适的部分边缘;最终,计算这些合适边缘的锐利程度作为图像的模糊度评价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全参考模型SSIM能够更好地评价高斯模糊、离焦模糊等模糊类型图像,与主观评价结构相关性强,更符合人眼视觉系统特性,并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5.
基于结构相似度与感兴趣区域的图像融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勇  金伟其 《光子学报》2011,40(2):311-315
针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效果评价问题,在分析图像结构相似度算法基础上,结合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了基于结构相似度与感兴趣区域的图像融合评价方法.利用红外和可见光传感器各自成像特性形成的不同图像特征,分别划分图像感兴趣区域和剩余区域.根据人眼对不同区域的重视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加权因子,较以往评价方法更突出了图像重要特征在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融合图像质量评价中评价结果与人眼视觉特性的一致性,分析了现有融合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结构信息复数表示的融合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通过计算图像亮度分量的梯度,构成了一种表征图像结构信息的梯度复数矩阵,用该矩阵表征图像的结构信息。考虑到复数无法计算互信息等参数,将分块奇异值分解后得到的矩阵作为度量矩阵,采用该矩阵计算了两种融合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评价结果与人眼视觉特性的一致性,对于融合效果较好的金字塔和小波方法给出了3.748 5和3.722 2的评价结果,与人眼视觉特性的一致性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相似度的立体图像对中右视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大江  郁梅  杨铀  蒋刚毅 《光子学报》2008,37(8):1693-1697
结合立体视频中左右视点图像序列之间的关系、模糊数学方法以及客观图像质量评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用于立体视频图像中右视点图像进行质量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对在解码端通过重建左视点的图像序列对生成右视点图像序列进行基于相似度的图像质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立体视频右视点图像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姚军财  刘贵忠 《物理学报》2018,67(10):108702-108702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在图像和视频传输、编解码以及服务质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方法往往没有考虑图像内容特征及其视觉感知,使得其质量客观评价与主观感知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本文结合图像内容的复杂性特征和人眼的掩蔽特性、对比敏感度特性以及亮度感知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对图像内容感知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亮度感知的非线性模型将图像进行转换,得到人眼感知强度图;再分别以人眼对比敏感度值和图像局部平均对比度值作为权重因子对强度求和,以求和的数据信息作为人眼感知图像的内容,并构建图像感知模型;最后以此模型分别模拟人眼感知参考图像和失真图像,并计算二者的强度差,以强度差为评价分数的基础构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模型.采用LIVE,TID2008和CSIQ三个数据库中的共47幅参考图像和1549幅测试图像进行仿真实验,且与SSIM,VSNR,FSIM和PSNRHVS等典型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探讨影响图像质量评价的因素.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评价分数与主观评价分数的Pearson线性相关性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值比SSIM的评价结果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提高幅度分别平均为9.5402%和3.2852%,比PSNRHVS和VSNR提高幅度更大.综合以上表明:所提方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同时,在图像质量客观评价中,考虑人眼对图像内容的感知和复杂度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的一致性,评价精度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光学技术》2015,(5):445-450
根据小波变换的高频分量包含边缘及纹理等人眼比较关注的细节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高频重构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左右视点质量评价和立体感评价两部分。通过模拟人类视觉系统处理原始和失真的左右视点图像,利用结构相似度算法得到左右视点质量评价值;用加权处理后的小波高频分量经过重构得到人眼关注的细节信息图,分别计算原始和失真的左右视点细节信息图的绝对差值图,利用结构相似度算法对两幅绝对差值图评价得到立体感质量评价值。将两种质量评价值进行加权融合得到最终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值。整体实验结果的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在0.94以上,Spearman秩相关系数值在0.93以上,均方根误差值接近5.5,能较好地符合人眼视觉特性。  相似文献   

10.
图像融合质量客观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图像融合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的图像融合质量客观评价对选择合理的融合算法以及研究新的融合算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图像质量评价研究的热点。理想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可以给出与人主观感受相一致的量化指标。对目前已提出的多种图像融合质量客观评价算法进行综述。简要介绍了基本的客观评价指标;将基于边缘保持度、基于结构相似度、基于信息论以及基于对比度的4类客观评价算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着重分析和比较了各类算法的思路及特点;总结融合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算法的研究趋势,指出无参考图像与彩色融合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The performance of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SSIM (structural similarity) is better than the PSNR (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 but the assessment effects of SSIM is poor for seriously blurred image, therefore, the model that combined HVS (human visual sensitivity) and SSIM was established. The basic idea is based on the human eye's sensitivity to different frequency distortion image, the image is two-dimensional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frequency component into low, mid, high-frequency component, to obtain the frequency component of light, contrast and structural information, using Pearson coefficient for weight and sum processing to the sub-image according to frequency bands of different sensitive degree, finally, get the sharpness of the image. Through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objective assessment and DMOS,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is method was closer to human perception than SSIM and GSSIM for serious blurred distortion image.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algorithm MAE (mean absolute error), MSE (mean square error) and PSNR, this model was more consistent with human visu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2.
多光谱与高分辨率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吴艳  杨万海  李明 《光子学报》2003,32(2):174-178
提出了一种多光谱与高分辨率图像融合的新算法.该方法将小波的多分辨分解与IHS变换相结合,它首先利用高分辨率图像各小波面叠加的边缘信息进行区域划分,再通过融合算子实现分区域融合,最后对融合后的强度分量进行IHS反变换,得到一幅同时具有较好空间分辨率和光谱信息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优于IHS变换法和小波变换法(WT法).  相似文献   

13.
The furry regions of ultrasound images are to be enhanced for good quality visual percep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ntourlet transform (CT) based sharpening technique (ST) for contrast enhancement in ultrasound (US) images. While sharpening, noise emphasize is the drawback of the classical ST methods. The proposed ST is operated on the multiscale, multidirectional CT decomposition of the underlying US image. The new ST not only sharpens the US image but also control the noise effect with tunable parameters.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common unsharp masking and recently proposed nonlinear unsharp masking. The parameters like enhancement measure, structural similarity, and blind image quality measure evaluate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4.
For segmentation method to be useful it must be fast, easy to use, and produce high quality segmentations, but few algorithms can offer this in various conditions and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context dependent graph-based method for transition region extraction and thresholding. The graph-based approach is introduced into image thresholding, and context dependent graph is constructed from a given image, which can adaptively extract the pixel context and shape information because of the scalable neighborhood. Then an edge weight function is defined as the measure of possible transition pixels, and a robust fully automatic scheme for the optimal threshold is also presented.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validated both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tate-of-art algorithms on synthetic and real images, as well as laser cladding imag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ew proposal is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对运动目标比较敏感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幅型比变换方法.综合时空信息提取视频序列中的运动目标,利用图像修复技术对被提取运动目标后的视频图像进行背景修补.采用插值算法以不同的方式分别缩放运动目标和修复后的背景,并将变换后的运动目标与背景相叠加合成相应幅型比的视频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避免了已有幅型比变换方法的缺陷,保证了变换后运动目标的无失真性,与人类的视觉感知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黄传波  金忠 《光子学报》2014,40(7):1025-1030
基于视觉注意模型提取的特征能够反映图像高层语义的新特征,将视觉注意机制引入到图像分析领域能有效地减小语义鸿沟,获得高效的图像检索性能.根据视觉感知的特点,对Itti视觉注意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主分量图表示亮度图,将纹理粗糙度信息融入视觉注意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注意空间分布特征的图像检索算法.首先由改进视觉注意模型将图像分解得到38个视觉特征图,然后采用网格平分法提取视觉特征图的空间分布信息,组成特征矢量来多层次地对图像特征进行描述,用于图像检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利用基于改进注意力模型方法来提取图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图像检索,能获得较高的检索率.  相似文献   

17.
三次相位板波前编码系统彩色图像恢复的迭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次相位板进行景深延拓的波前编码系统得到非对称的点扩展函数.为了获得最终清晰的彩色图像.研究了一种基于广义极小残差法(GMREs)的迭代算法,结合Tikhonov规整化方法,并利用多通道处理过程对中间图像进行左卷积恢复.为了消除恢复图像边界的振铃效应,推导了新的光学成像过程数学模型,该模型采用反镜像边界条件并利用直积近似对卷积核进行处理.模拟数据的分析表明,采用多通道处理过程对彩色图片进行恢复时,新的算法在给出精确的反巷积结果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噪声的放大;实验结果显示,较之经典的维纳滤波恢复结果,新算法能够更好的消除边界的振铃和图像边缘的振动波纹.  相似文献   

18.
The image displaying methods used in a millimeter wave radiometric imaging system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its imaging quality. In order to obtain high quality millimeter wave radiometric images, intensive studies on the image displaying methods are need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age displaying method of Ground-based 8mm Millimeter Wave Radiometric Imaging (GMWRI) system and compares two different image displaying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 the unequal size element arc displaying method fits GMWRI system better.  相似文献   

19.
甘勇  于江豪  薛菲  曾勃乔 《应用光学》2021,42(4):614-621
在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中影响图像优劣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光源照射角度是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得到更好的图像数据,对视觉系统中光源照射最佳角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单一变量法,只改变光源照射角度,通过理论计算、模拟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得到了最佳的光源照射角度。结合Sobel算法检验在最佳角度下和其他角度下的图像边缘质量,结果表明在光照角度为57.17°的倾角下图像光照数据和边缘图像表现最好。该实验结果对更深层次的图像处理和图像采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人眼视觉系统的假彩色融合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各种融合算法层出不穷,而很多情况下最终的融合图像是由人眼观察的,因此基于人眼视觉系统的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够模拟人眼对于融合图像的感知,得到融合后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色差理论的假彩色融合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首先将源图像和融合图像转化到CIE L*a*b*均匀色空间,在频域对图像进行对比度敏感函数滤波,通过计算滤波后融合图像的色差判断图像的细节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色差越大信息越丰富;通过计算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色差判断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相关性,相关性越高,融合算法越好.通过融合图像的色差大小以及与源图像的相关性两个参量,得出融合算法的优劣.实验表明,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与人眼观察的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