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用于Ⅱ代倒象微光管中的主要是倾斜通道式微通道板,对于这种类型的微通道板几何结构参数与Ⅱ代倒象微光管成象质量间的匹配是设计师应仔细认真考虑的重要工作。本人从对Ⅱ代倒象微光管研制工作中的体会,结合对有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希望能总结出一份有关这一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系统的技术资料,供从事这方面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首先从荷兰菲利浦公司XX1383象增强器技术条件规定的亮度增益、寿命、平均亮度、自动亮度控制曲线等技术指标推导了微通道板的输入电流密度计算结果。然后根据国外相应管型的微通道板技术条件的电子增益技术指标中对输入电流密度的规定方式,分析研究了H36微通道板输入电流密度的合理规定形式与数据。从推导Ⅱ代倒象微光管的亮度增益计算公式着手,结合有关文献提供的H36微通道板电子增益实测结果,近贴高场强荧光屏发光效率等数据,计算出电子增  相似文献   

3.
程伟龄 《应用光学》1993,14(3):16-21
针对国产Ⅱ代倒像微光管分辨率、调制传递函数偏低这一急待解决的课题,结合多年来在Ⅱ代倒像微光管研制工作中的实践,以及多因素组合下单项部件分辨率与整管分辨率关系的解析计算,找出合理的微通道板、光纤面板的相邻光纤间距。文中有关计算公式、各种技术数据的推导分析适用于不用型号的Ⅱ、Ⅲ代微光管分辨率匹配关系的计算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一日至四日,国防科工委和兵器工业部在西安召开了二代微光技术成果鉴定会。兵器工业部二○五所研制的GZⅡ—20/30T型二代微光管、KWT—36型和KWT—70型微通道板、离子交换光学纤维面板(含面板玻璃和低熔点微晶封接玻璃)、GZⅡ—20/30T型二代微光管小型高压电源、耐高场强荧光屏、二代管信噪比测试仪、荧光屏特性测试仪、象管综合测试台等九项科研成果在会上一致通过了鉴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制管工艺入手,简要分析了微通道板的电阻值对电流增益的影响;并从理论上给出了二代微光象增强器φ25mm 微通道板电阻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影响Ⅱ代倒象微光管鉴别率的主要因素和整管鉴别率的数学关系式。从制管的科研结果与数学分析上介绍了各主要因素对鉴别率的实际影响,指出合理选择有关因素的利弊关系。本文所介绍的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对从事Ⅱ代倒象微光管生产、科研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微通道板离子阻挡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闫金良 《应用光学》1996,17(1):12-14
微通道板离子阻挡膜在第三代微光像增强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离子阻挡膜形成原理的基础上,给出实验方案,最后,测量和分析了带膜微通道板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闫金良 《应用光学》1997,18(3):13-16
介绍微通道板电子透射膜在三代微光像增强器中的作用,推导电子透射膜死电压的理论表达式,测量电子透射膜的电子透过特性,并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简介我国变象管、双近贴象增强器毫微秒分幅相机的研制现状,并讨论这些相机的快门脉冲发生器电路。同时还介绍了用于带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选通电路。这些电路作适当修改后可用于微光硅靶摄象管的控制,高压电器特性试验,毫微秒脉冲源以及激光调制等场合中。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微光夜视技术已发展了三代产品。六十年代发展第一代,采用光纤面板耦合的三级级联式象增强器;七十年代发展第二代,采用微通道板(MCP)的象增强器。目前发展的第三代是采用负电子亲和势(NEA)光电阴极的象增强器(其一、二代都采用多碱光电阴极)。  相似文献   

11.
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与MCP电压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揭示微通道板电压的变化对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像增强器的性能,分别测试出超二代和三代微光像增强器的信噪比随微通道板的电压变化曲线,前者在微通道板电压为600 V~800 V时,信噪比单调增加到25.9,在800 V~900 V时,信噪比在25上下震荡并呈下降趋势,在900 V~1 000 V时,迅速下降到21.8;而后者当MCP电压在800 V~1 000 V时,单调增加到27.87,在800 V~1 180 V时,则在26.61~28.66之间震荡.通过对微通道板噪声因子的理论分析,指出进一步降低微通道板噪声因子,改善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最适用于第二代和第三代像增强管的一种新型微通道板。通过优选微通道板,给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象增强管信噪比的改进方案结果。本文还对开口面积比、漏斗形状、二次发射系数、第一次碰撞转换效率、增益、增强涂层,老化和薄膜制作的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高性能微通道板和标准型微通道板在经过相同或类似制管工艺处理前、后电阻的变化,测定了高性能微通道板分别在真空烘烤和2个不同阶段电子清刷后电阻随电压及温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高性能微通道板的热稳定性优于标准型微通道板,其电阻温度系数为-0.007/℃;经过第二阶段清刷后,电阻随电压的变化缓慢,电压系数为-1.11×10-4V-1;用这种材料和工艺制作的低电阻、大动态范围、高稳定性微通道板可满足特种探测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微通道板输出端镀制一层逸出功更高的金属膜以覆盖原有的镍铬电极,从而减小微通道板输出电子的动能以及在荧光屏上的弥散,提高微通道板的分辨力。实验结果表明,在微通道板的输出端镀制一层20nm厚的银层(逸出功为4.3eV)后,微光像增强器的分辨力从60lp/mm提高到64lp/mm,提高了6.6%;而镀制一层20nm厚的铂层(逸出功为6.4eV)后,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分辨力从60lp/mm提高到68lp/mm,提高13%。在分辨力提高的同时,微通道板的增益会下降,镀银和镀铂后的微通道板,增益分别下降到原有值的74%和33%。金属膜的逸出功越高,分辨力提高的百分比越高,增益下降的百分比也越高。所以采用该方法来提高微通道板分辨力时,需要采用高增益的微通道板,从而使微通道板的增益下降以后仍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微通道板(MCP)电子光学聚焦理论和输出电子能量分布实验结果基础上提出的了MCP输出电子角度分布和能量分布的理论模型,导出了Ⅲ代微光样品管后近贴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理论表达式,对Ⅲ代数光管极奶分辨力计算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最后提出了改进Ⅲ代数光管后近贴系统MTF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酸蚀对微通道板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SEM)、卢瑟福背散射谱(RBS)、原子力显微镜(AFM)、能量色散谱仪(EDS)、照度计、微通道板测试台等分析表征手段,从微通道板皮料玻璃表面的成分、形貌和结构上,研究了酸蚀时间对微通道板电子增益、体电阻、噪声电流和电子图像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酸蚀时间显著影响微通道板的电性能,经酸蚀120min后微通道板的电子增益和图像亮度达到最高值;随着酸蚀时间的增加,噪声电流相应增加,而体电阻降至一定值后保持相对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正> 使用高量子效率透射式GaAs光电阴极的第三代微光象增强管——第三代薄片管,最近已由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电光产品分部研制成功。这种管子是由荧光屏纤维光学面板、含微道板的金属陶瓷体和连接光电阴极衬底的金属化阴极玻璃面板组成。微道板作为内部电流倍增器。光电阴极、微道板和荧光屏组成双近贴聚焦系统。  相似文献   

18.
徐江涛  尹涛 《应用光学》2007,28(2):129-132
为解决三代微光管寿命问题,采用电子显微镜和质谱仪对微通道板输入面溅射蒸镀的Al2O3膜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膜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就Al2O3给三代微光夜视成像器件带来的成像质量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尽管Al2O3薄膜可以有效地防止离子反馈,但给管子成像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使得图像模糊,信噪比降低等。提出了从本质上解决器件寿命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将光电阴极与显示屏进行真空隔离,以实现光电阴极无离子反馈的轰击。  相似文献   

19.
玻璃微通道板最初是为夜视研制的,现己广泛用于阴极射线管、质谱仪、紫外分光仪和望远镜以及等离子诊断方面。微通道板设计和制造领域的近期进展已能提供一种保证空间侦察所需象面、空间分辨率、灵敏度和响应时间的微通道板。  相似文献   

20.
聚变等离子体研究需要光强很弱的真空紫外区的光谱测量,也就需要有一种新型的探测器来代替传统的感光板。应用微通道板荧光屏组件作真空紫外光谱象增强器便能基本上解决问题。它具有如下的优点:(1)一次拍摄就可以得到一张等离子体的光谱照片。而用感光板摄谱,则需要成百上千次放电拍照才能得到一张等离子体光谱积累照片;(2)能把不可见的真空紫外光谱转换成可见光谱,可以用肉眼直接进行观察,便于谱仪的定位和调节;(3)摄谱在真空室外部进行,每次取片不须破坏真空;(4)同时可显示一定波长范围的谱线,不象单通道电子倍增管和光电倍增管那样,一只管子只能测量一条谱线。因此,用微通道板象增强器可大大地节约放电能源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