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实验证明,硒化物对小鼠的艾氏腹水瘤有明显的抑瘤效果,并且用血凝试验及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酸性酯酶标记技术(ANAE~ )分别检测硒化物治疗肿瘤过程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 实验采用纯系BALB/C小鼠,体重为21±2克;腹腔接种艾氏腹水瘤(EA),数量是4×10~6/0.2ml/每鼠.给硒组小鼠在接瘤后当天注射二氧化硒(SeO_2),剂量为20μg/0.2ml/每鼠,以后每隔一天注射一次,共五次;不给硒组注入同量生理盐水.并分别于6—8天(早期)、10—13天(中期)、15—18天(晚期)处死,同时进行血凝试验和ANAE~ 细胞检测.处死前5天,采用5%绵羊红血球(SRBC)免疫,每鼠腹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用~3H-TdR掺入法测定小鼠胸腺细胞及其亚群在有丝分裂原作用下的淋转反应,以及猪胸腹素对带瘤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带瘤小鼠胸腺细胞的淋转反应随着瘤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在体外用猪胸腺素与胸腺细胞一起温育,淋转反应有不同程度提高,如先给小鼠腹腔注射猪胸腺素则淋转反应的效果更为显著,说明猪胸腺素对带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用'H-TdR掺入法测定小鼠胸腺细胞及其亚群在有丝分裂原作用下的淋转反应,以及猪胸腹素对带瘤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丧明,带瘤小鼠胸腺细胞的淋转反应随着殉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在体外用猪胸腺素与胸腺细胞一起温育,淋转反应有不同程度提高,如先给小鼠腹腔注射猪胸腺素则淋转反应的效果更为显著,说明猪胸腺素对带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ifa'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一种测定胸腺素促T淋巴细胞成熟活性的方法——脐带血ANAE法。从几方面的实验验证了脐带血ANAE法的效能,并与常用的E——玫瑰花结法进行了比较,证明它完全可用作胸腺素促T淋巴细胞成熟活性的检定方法。 作者应用脐带血ANAE法测定了不同年龄的小白鼠、大白鼠、兔、猪和牛的胸腺浸出液中的胸腺素活性,结果表明:这几种动物的单位重量胸腺组织中的胸腺素活性大致相等,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活性逐渐降低,这与在人类胸腺中观察到的是类似的。随着肿瘤的进行性生长,带瘤小鼠的胸腺素活性下降,这就进一步显示了小鼠胸腺的胸腺素活性与其带瘤后的本身免疫状态和肿瘤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ANAE法染色后的ANAE~ 细胞,可有二种不同的形态学表现,胸腺素对这二种细胞的成熟都可有促进的作用,但在肿瘤生长后期的带瘤鼠的胸腺提取液则不能促进瀰散颗粒型细胞的成熟。因此,这种脐带血ANAE法也有助于进一步鉴别胸腺素对T细胞亚群的促成熟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带瘤小鼠及肿瘤患者的脾RNA的传递免疫反应的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用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混合培养法对带S_(180)小鼠的脾RNA进行的体外培养实验表明,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与带S_(180)小鼠的脾RNA温育后可以转变成为对S_(180)瘤细胞致敏的淋巴细胞。表现为在混合淋巴细胞——瘤细胞培养中的淋转率的提高。这就说明带瘤鼠的脾RNA可以有正常淋巴细胞传递抗S_(180)免疫反应的功能。在小鼠的活体抑瘤实验中,带S_(180)小鼠的脾RNA可对接种S_(180)小鼠的肿瘤生长有33.0—66.9%的抑瘤率,用正常脾RNA则没有效果;同样,用从胃癌患者切除的脾脏中提取的RNA对胃癌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时,治疗组的四年存活率可达47.1%,对照组则为22.7%,治疗组的几项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上述各项体外及活体实验的结果都说明带瘤供体的脾RNA可以传递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信息,其效应和前人所报告的从免疫动物脾中提取的免疫RNA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以ICR雄性小鼠为实验动物、以紫外线为诱变剂,研究了温郁金对紫外线致ICR雄性小鼠免疫遗传损伤的拮抗效应.采用了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简称PCE)微核实验等方法.测定了小鼠血象、血红蛋白含量、胸腺及脾指数,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活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率等指标.结果显示:实验剂量的温郁金均能使紫外线引起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红细胞数、白细胞数以及血小板数、血红蛋白含量和CAT活性的下降明显回升;实验剂量的温郁金则能使紫外线引起PCE微核率的上升明显回落.结论是温郁金对紫外线引起的小白鼠免疫遗传损伤具有一定的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7.
小鼠在分别接种EAC,HAC,ARS,L_(7712),L_(615)和S_(180)瘤细胞后,用剂量为7.5—30μgSe/鼠/次的SeO_2,Na_2SeO_3,NaHSeO_4,H_2SeO_3等硒化物进行抑瘤实验,结果证明,经腹腔注射给药对EAC,HAC,ARS等腹水型肿瘤都有显著的的抑瘤效应,各种硒化物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经皮下注射SeO_2对EAC的抑制作用不明显。S_(180)经皮下同位注射较乏对侧位注射的抑制效果为好。据此可以认为硒化合物的抑瘤作用是由于硒对瘤细胞的直接杀伤所致,因此具有广谱的抑瘤效应。根据对实验小瘤的体重、肝、脾重量以及血相变化判断,在实验所用的剂量范围内,硒化物治疗的小鼠没有明显的毒性反应。本文还讨论了硒剂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检测了杨树菇活性蛋白组分Yt对甲基胆蒽(MCA)诱发性大鼠肺鳞状细胞癌的抑制效果,支持了在药用真菌中,除了多糖,蛋白是另一类重要的抗肿瘤物质这一观点.用MCA诱导大鼠肺鳞状细胞癌.在3个月内,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处理组注射蛋白组分Yt .3个月后取血并处死大鼠,计算诱癌率,检测10项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指标,切片观察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骨骨髓、睾丸(雄鼠)及卵巢(雌鼠).结果表明MCA对于对照组的诱癌率为58.33%,而对于处理组的诱癌率为33.33%,对照组与处理组的诱癌率差异显著(p<0.05).10项生化指标中有5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改变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含量显著升高(0.02<p<0.05),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糖含量显著升高(p<0.002),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 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1).在血常规的指标中,Yt处理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色素,血小板及中性淋巴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变化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2),红细胞数量显著降低(0.02<p<0.05),血红素含量,红细胞压积、体积、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01),中性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多(0.01<p<0.02).但是这种变化都没有超过正常范围.各器官的石蜡切片表明,除雄性大鼠的睾丸和附睾外,各器官没有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9.
白毛藤多糖的分离和生物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燥白毛藤全草经粉碎、乙醇脱脂后,残渣用热水提取得到2种多糖SL-1、SL-2,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其分子量.生物免疫活性实验证明:白毛藤多糖SL-1、SL-2均在体外具有明显提高正常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作用,其中SL-2的作用要强于SL-1.另外,SL-1对正常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的作用在40~80μg/mL达到峰值,而SL-2在80~120μg/mL达到峰值,且均与用药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用四氯化碳对妊娠小鼠及其胎鼠进行微核试验 ,结果表明 ,以 16 mg/ kg四氯化碳作为注射剂量处理妊娠小鼠时 ,母鼠骨髓和胎肝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别为 2 .96± 0 .36 ,12 .75± 0 .76 ,与正常组两种微核率 (0 .89± 0 .18,5± 0 .2 5)相比较 ,差异均非常显著 (p<0 .0 1) ,这说明四氯化碳具有一定的诱变活性 .  相似文献   

11.
为测试新型稀土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产物致敏性; 评价新型稀土镁合金螺钉对骨伤模型的治疗效果, 基于NZ30K镁合金添加Mn元素制成新型稀土镁合金, 并通过后期加工制成不同规格的螺钉. 将稀土镁合金螺钉浸入磷酸盐缓冲液中制作浸提液, 于大鼠后肢背部皮下注射, 观察浸提液皮下致敏性. 将螺钉打磨制成圆片植入到大鼠皮下, 观察皮下降解产气情况, 以可吸收骨蜡作为对照同位置皮下植入. 建立兔骨损伤模型, 将稀土镁合金植入, 定期拍摄X光检查螺钉降解情况, 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于8周、12周、16周处死实验兔制作肝肾切片、骨切片, 评价肝肾毒性及体内降解情况; 同期以ZA75镁合金为基础添加0.3% Mn元素制成新镁合金, 作为对照组对比稀土镁合金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效果. 将浸提液过滤稀释后添加至细胞培养板中, 加入成骨诱导液培养, Westernblot蛋白电泳实验测定骨保护蛋白(OPG)表达情况. 新型稀土镁合金浸提液未表现出致敏性, 皮下降解结果显示植入初中期有气腔产生, 中后期气腔消失, 镁合金完全降解; 组织切片显示, 兔股骨螺钉植入在前中期有一定肝肾毒性, 植入中期促骨生长效果相较于前期更为明显, 植入后期未见明显肝肾毒性, 螺钉降解完全, 植入部位骨质增强; 兔股骨植入降解结果显示植入前期未观察到明显的促进骨生长效果, 螺钉与骨质嵌合紧密, 植入中期促骨生长修复效果呈现, 局部骨组织出现膨隆包裹住螺钉降解产物, 植入后期螺钉完全降解, 植入位置有一小孔未闭合, 股骨近端明显膨隆; 蛋白电泳实验显示, 新型稀土镁合金浸提液可增加OPG表达,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基于NZ30K开发的新型稀土镁合金在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阶段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羊栖菜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从羊栖菜提取物分离获得的 4个组分中选择其中不同分子量 ,且得率较高的F1、f1组分 ,观察它们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按 4 0mg/(kg·d)剂量腹腔注射 7d后 ,对小鼠抗SRBC抗体生成有促进作用 ,同时明显提高小鼠脾指数 ,其中f1组最明显 .对f1组分按不同剂量注射 ,结果显示对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促进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扼要对比介绍了天山南、北坡的自然地理概况,着重分析了天山北坡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产汇流的关系.通过对天山北坡山区分段、分流域的研究论证,总结出天山北坡是新疆重要的径流形成区,北坡降水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河流长度与水量亦由西向东明显递减以及中山带是重要的径流形成区等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重金属污泥高值资源化利用途径, 研究了含重金属污泥高温处理渣料磨细粉(简称磨细粉)对改性硫氧镁(MMOS)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早期自由收缩变形及其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磨细粉掺量的增加, MMOS水泥基材料的净浆流动度呈现逐渐增大趋势; 早期(3d)力学性能则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 90d后磨细粉掺量对MMOS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降低; 磨细粉可以显著降低MMOS水泥基材料早期的自由收缩变形值, 其中含10%磨细粉的MMOS水泥基材料早期的自由收缩变形比未掺加磨细粉MMOS水泥基材料的自由收缩变形值降低了57.1%. 微观分析结果表明: 掺加30%磨细粉后MMOS水泥基材料中水化产物5Mg(OH)2?MgSO4?7H2O(517相)的相对含量降低, MMOS水泥基材料硬化体的平均孔径提高了31.0%, 表明磨细粉降低了MMOS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 当磨细粉掺量增加至40%时MMOS水泥基材料硬化体中重金属Ni、Cr、Zn和Cu的浸出浓度指标均能满足GB 30760-2014的浸出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硫氧镁基仿木保温材料的各项性能, 分别研究了相同长度的聚丙烯纤维(PPF)、聚乙烯醇纤维(PVAF)、玻璃纤维(GF)对其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 硫氧镁基仿木保温材料的流动性有所降低; GF对其抗压抗折强度的提高效果最明显, 其中GF掺量为1.0 kg·m-3时早期抗压强度最高, PVAF掺量为0.5 kg·m-3时其早期抗压强度最高; PPF明显提高了硫氧镁基仿木保温材料的耐水性, 其掺量为0.5 kg·m-3时软化系数最大, 而GF掺量在1.0 kg·m-3时, 浸水软化系数稍高于未加纤维的对比试件; 掺加PVAF后硫氧镁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 其中PVAF掺量在1.5 kg·m-3时其导热系数最低. GF和PPF可以明显地降低硫氧镁基仿木保温材料的收缩值, 其中GF降低自收缩效果较好, 而PPF可以明显地降低其干燥收缩值.  相似文献   

16.
细茎石斛多糖的降血糖活性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细茎石斛 ( Dendrobium moniliforme ( L .) Sw .)多糖对多种模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探讨其降血糖作 用机理 .采用昆明种小鼠分组 ,分别以细茎石斛多糖 (100 mg· kg - 1 、200 mg· kg - 1 )、格列苯脲片 (50 mg· kg - 1 )、盐 酸苯乙双胍 (50 mg· kg - 1 )或生理盐水灌胃 ,测定各正常小鼠、肾上腺素性糖尿病和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水平 .结果 100 mg · kg - 1 、200 mg · kg - 1 两个剂量的细茎石斛多糖均能显著降低肾上腺素、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 小鼠的血糖水平 (p < 0. 01) ,提高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耐量 (p < 0. 01),但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无影 响 .细茎石斛多糖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降糖植物多糖.  相似文献   

17.
香榧Torreya grondis Foft.ex Lindl.小孢子叶球发生于当年生新枝的叶腋内,8月末出现小孢子叶突起,9月形成小孢子囊,10月到第二年的3月初小孢子母细胞大量形成,3月中旬,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4月上旬是单核花粉期,4月中旬是二核花粉期。在花粉的发育过程中不形成原叶体细胞。 不良的温度影响花粉的正常发育,从而形成大量的败育花粉。败育花粉通常比正常花粉要小一些,充满淀粉粒,花粉壁薄,细胞中线粒体、内质网少,线粒体嵴发育不良,核质浓缩成几团,生理活性低,糖的代谢受阻。此外,还见到一些膜状溶酶体,使花粉中的原生质体发生自溶。  相似文献   

18.
以宁波北仑区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6期Landsat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景观格局数据,进行景观格局及其生态风险区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主要景观类型是林地与耕地,景观演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大量增加,耕地景观面积明显减少,区域景观破碎化愈加明显;(2)25a间,研究区内低生态风险区大量减少,而中、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大大增加;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地区,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人类活动使山麓地带大量低生态风险区转变为较低生态风险区;(3)1990~2015年,研究区内由低等级转向高等级的生态风险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5%;前期以低生态风险区、较低生态风险区转向中生态风险区为主,后阶段以中生态风险区转向较高生态风险区、高生态风险区的比例有所增加;1990~1995年、2000~2005年、2010~2015年3个时间段生态风险转换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9.
陕甘宁革命老区是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上游的重点生态治理区,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其生态治理意义重大。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改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当量因子法,利用地理探测器及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分析1995—2018年各县ESV时空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各主导因素作用强度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1995—2018年,陕甘宁革命老区ESV呈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整体呈上升趋势,草地与林地对该区域ESV的贡献较大;(2)ESV空间等级转化呈现较显著的两极变化趋势,其中低级、高级ESV区域面积显著扩张,较高级ESV区域面积明显缩减;(3)地被覆盖度、人口密度、垦殖系数是ESV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平均空间解释力超过0.378 0,自然、社会、经济因素间的交互协同增强了其对陕甘宁革命老区ESV的影响程度;(4)各主导因素对ESV的影响程度表现出空间异质性,其中地被覆盖度及垦殖系数的影响程度由东向西递减,人均GDP和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则由西向东递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