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Lith效应的产生要求严格的显影诱导期条件。Lith显影的诱导期条件要靠显影促进和显影抑制两种作用的结合来实现。半醌的显影促进作用缩短了显影颗粒邻近的载有较大潜影颗粒的显影诱导期,使颗粒间显影诱导期分布变窄。显影中心钝化现象的发生延长了载有较小潜影颗粒的显影诱导期,导致了表现显影诱导期对曝光量的依赖关系。Lith效应是两种作用在不同曝光区以不同程度发生的平衡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肼感染显影动力学,对肼感染显影的显影速度及其活化能进行测试和计算,籍以讨论有关肼感染显影过程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肼感染显影的早期是直接显影,活化能低;后期是灰化成核显影,活化能高;而低曝光量潜影核无灰化成核显影,活化能较高。高反差、短趾部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显影加速和显影抑制的竞争结果。  相似文献   

3.
Lith显影与常规显影不同,在一个较宽的曝光范围内,颗粒群体的还原是平行的而不是顺序的。顺序还原时,乳剂层的密度增长速率只是给出了颗粒间显影诱导期分布的信息。只有平行还原时,密度增长速率才给出了单个乳剂颗粒还原速率的信息。换言之,只有在颗粒群体平行还原时,表现显影动力学才具有单个乳剂颗粒的显影特征:在显影诱导期结束后开始了自催化的还原阶段。Lith显影的自催化性质应该归因于颗粒群体还原的平行方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六种结构不同的酰基苯肼化合物(通式:R—PhNH—NH—COR′)对卤化银乳剂感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显影作用程度与酰基苯肼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另外本文还就反差促进剂(醇类化合物和胺类衍生物)的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事实说明,显影液中加入反差促进剂,不但能消除单独使用酰基苯肼时出现的“自阻”效应,而且还大大促进了感染显影的进行,提高了乳剂的反差和感光度。同时,本实验在应用高压液相色谱、色-质联仪、顺磁共振等方法对酰基苯胼的还原反应产物及反应中间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解释了感染显影和反差促进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高反差是印刷用感光材料的重要特性.本文着重研究了4种化学显影抑制剂对银盐扩散转移型CTP版材反差的影响.结果发现,硫代水杨酸、2-巯基苯并噻唑、6-硝基苯并咪唑和苯并三氮唑等单独使用时,对版材反差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而硫代水杨酸与6-硝基苯并咪唑配合使用时,得到了超高反差效果.通过计算,给出了各个抑制剂最佳浓度时的反差系数值.另外,利用线性CCD技术对物理显影过程的研究表明,添加抑制剂扩大了不同曝光级的显影诱导期和显影速率之间的差别,从而提高了反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新型功能性显影促进剂照相性能与作用机理.照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显影促进剂M能明显提高感光度而且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染料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它的使用不影响主成色剂成色染料的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热敏微胶囊信息材料及其影像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亚微米级染料前体微胶囊和显色剂微胶囊,探讨了显影条件、囊壁材料用量与影像密度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显影温度、显影时间、囊壁材料用量共同影响影像密度,显影温度决定了囊壁的渗透能力,显影时间决定了显色反应程度,而囊壁材料用量决定了囊壁厚度进而影响影像密度.得到最佳显影温度区间为130℃-140℃,最佳显影时间为5s.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五种苯酰肼化合物(通式为R-Ph-NHNH-COR')对卤化银乳剂感光性能的影响。利用循环伏安、气-质联仪等方法研究了苯酰肼感染显影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苯酰肼的感染显影可获得高感、高反差的效果,影响感染显影程度的大小,除了与取代基R,R’结构有密切关系以外,还与乳剂的种类、胶银比、苯酰肼在卤化银颗粒上的吸附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另外也发现苯酰肼衍生物取代基结构不同,其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感染显影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以2-氨基——巯基-1,3,4-噻二唑为吸附基团,4,4-二甲基-1-苯基-3-吡唑啉酮为增强基团的新型功能性显影促进剂,其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等得到确证.由于其结构的独特性,可望在促进显影的同时而不导致灰雾增大.可将其直接用来促进显影,或者将其与卤代成色剂母体反应得到DAR成色剂后再用于促进显影.  相似文献   

10.
分散在高分子介质中的物理显影核层作为影像接受层,是CTP版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线阵CCD及银量测定法研究了三种高分子作为物理显影核的介质对物理显影过程及版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A-Ⅰ、PVA-Ⅱ减慢扩散转移过程并降低版材的反差,而PVP对扩散转移过程有轻微促进作用.此外还用扫描电镜方法观察了物理显影银的表面堆积状态,发现银堆积状态与介质的种类及涂布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显影抑制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它不仅对降低显影灰雾,而且对获得高反差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银盐扩散型CTP(Computer-To-Plate)版材基于银盐扩散转移原理.本文利用高分辨率的场效应扫描电子显微镜及CCD等手段研究了几种因素对该类版材物理显影银堆积状态及物理显影过程的影响.清晰地观察到不同曝光区物理显影银的堆积状态,在弱曝光区,银颗粒堆积紧密,是版材具有亲油性的主要原因.使用不同类型络合剂分别得到了颗粒状、树枝状等各种形态的物理显影银,表明络合剂对银颗粒形态有显著影响.通过CCD装置对版材上物理显影过程的实时原位监测,从动力学的角度解释了络合剂、显影温度对物理显影银堆积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郭晓珊  周青  朱旭东  陆天虹  黄晓华 《化学学报》2007,65(17):1922-1924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即结合放射自显影和液体闪烁器检测及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 首次定性、定量地研究Ce(III)离子在辣根植物中的迁移. 结果表明: (1) Ce(III)离子能被辣根植物吸收并随时间发生迁移; (2)电镜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 Ce(III)离子迁移是通过质外体至共质体进入细胞的. Ce(III)离子在辣根植物体中的行为, 为稀土离子植物环境效应机理及辣根植物安全防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即结合放射自显影和液体闪烁器检测及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首次定性、定量地研究Ce(Ⅲ)离子在辣根植物中的迁移.结果表明:(1)Ce(Ⅲ)离子能被辣根植物吸收并随时间发生迁移;(2)电镜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Ce(Ⅲ)离子迁移是通过质外体至共质体进入细胞的.Ce(Ⅲ)离子在辣根植物体中的行为,为稀土离子植物环境效应机理及辣根植物安全防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AAO(Anodic Aluminum Oxide)模板中生长AgBr纳米线,并对其进行化学显影.显影结果表明,D-72显影液和D-76显影液显影后得到的银大部分都在模板的表面,分别呈丝状和颗粒状;而原位显影液得到的银则在孔隙中呈线状分布.文章认为,3种显影液中物质传质过程及显影剂活性的不同造成了显影银存在位置和形貌的差异,并提出用直接电子转移和间接电子转移机理解释银的形貌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银盐扩散转移感光材料中,正像的形成是典型的物理显影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理显影核起着催化剂的作用[1]。因此核的性质与影像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介质是制备胶态核不可缺少的保护体,不同介质对影像转移密度和色调都有显著影响。所以要提高影像质量,研究物理显影核性质和介质成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一个线性CCD器件,通过反射光强(Intensity)随CCD单元及反应时间的变化,直接监测感光化学中银盐扩散转移体系中的物理显影过程,主要研究了加工液组分对物理显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使用KSCN作为银络合剂时,对苯二酚为显影剂,物理显影速率随络合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显影剂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用Na2S2O3为络合剂时,其结果相反;当用尿嘧啶为银络合剂时,显影剂浓度在0.1mol/L时反射光强出现最佳值。与此同时还研究了保护剂、溶液pH值等条件的影响。本文证明了CCD方法用于研究物理显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变PQ型系列显影液的组分和浓度,使该系列显影液的显影特性从Lith型逐渐演变到超加合型。用循环伏安法对系列显影液中的对苯二酚氧化还原过程进行测量。证明了该系列显影过程所遵循的机理从Yule提出的Lith机理转变到Levenson的再生机理。电化学测量结果与Van Veelen的照相性能测定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硬脂酸盐(metal stearate简称:MSt2,M=Ni、Ba、Ca)对以甲基苯并三氮唑银(silver tolyltriazole简称AgTTA)为银源的光敏热显影(PTG)材料感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St2的加入可促进PTG材料的显影,其中加入硬脂酸镍(NiSt2)后在灰雾增加不大的情况下,最大密度和感光度大幅度提高,而加入硬脂酸钡(BaSt2)和硬脂酸钙(CaSt2)后在抑制灰雾的同时,最大密度和感光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本文通过考察体系组成、含量等对pH、[Ag+]、感光性能等的影响,初步分析了硬脂酸盐促进显影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酞嗪在PTG材料热显影过程中的作用,制备了硝酸银与酞嗪(Phthalazine,PHZ)的配合物Ag(PHZ)NO3,SEM照片显示该配合物为棱柱状晶体.研究了Ag(PHZ)NO3对PTG材料热显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酞嗪相比,同等显影条件下使用Ag(PHZ)NO3能降低胶片的影像密度及灰雾,但显影银的形貌结构和尺寸大小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文中讨论了Ag(PHZ)NO3对热显影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