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一、概述设计宽视场、大孔径光学仪器,消除高级球差和色差,提高照相物镜的成象质量,都需要采用高折射、低色散的光学玻璃材料。高折射低色散玻璃主要是指超重冕光学玻璃,也称“镧系稀土光学玻璃”。它是目前新品种光学玻璃中应用与研究最广泛的一种,其发展历史较长且比较成熟的一种。日本有压型的,我国有条型的。由于稀土金属原料价格昂贵,玻璃对粘土坩埚侵蚀剧烈,玻璃易失透,在普遍大量生产中制造工艺困难,所以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规程,对此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制造技术与复杂模型、设计工具的进步使微纳结构光学器件的实现成为可能。微纳结构光学器件可用于导光与光的相互作用,液态或气态新型光源和传感器件。IPAS致力于新型光学材料研究与开发,将玻璃工艺和光纤开发有机结合,重点研究微纳结构光纤,光纤表面功能处理和器件开发。介绍了IPAS的研究实力和近年的发展概况,其中包括中红外光学材料、纳米粒子嵌入玻璃材料、新型化学和生物传感器(适用于超低量样本及/或体内样本)、激光器件,以及用于光数据处理的新型高非线性光纤。  相似文献   

3.
脆性光学材料超精密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纪旺  于骏一 《物理》1994,23(2):97-102
如何在光学晶体、光学玻璃等脆性材料上高效地制取纳米级光学表现是现代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近年来,此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出现了浮法抛光、离子束加工、韧性加工等新一代脆性光学材料超精密加工技术。从加工机理、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生产率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并讨论了令人瞩目的韧性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光学玻璃的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耀祥 《应用光学》2005,26(5):61-066
随着光子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玻璃和光的相互作用改变光的极化态、频率、相干性和单色性,以及产生光子和探测光子的新型光功能玻璃成为光学玻璃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针对光学玻璃及其在光学和信息技术等相关应用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作了介绍,重点阐述了非线性光学玻璃、梯度折射率光学玻璃、激光玻璃以及其他光功能玻璃的主要特性和发展状况,并对我国的光学玻璃工业发展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光学材料的性质方面,简述了无色光学玻璃的特性,并与晶体材料进行比较,说明了使用在近红外波段的可能性。本文还讨论了色散公式的计算方法,并列举出12种无色光学玻璃在0.5-2.5μ范围内的折射率,仅为红外物镜的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一、引 言 精密定量检测大口径光学玻璃的均匀性是研制和生产大口径光学仪器的前提.我国大多数工厂和研究单位,目前仍用星点法与鉴别率法进行定性检验,不能精确定量.为提高光测水平,近年来开始用全息照相技术精密检测大块玻璃的光学均匀性的研究.我们和许多兄弟单位协作研制成功JQ-200型激光全息干涉仪.经鉴定,认为这台仪器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防震性能优良、精度较高. 它的主要用途是检测大口径光学玻璃的均匀性,精度较高,填补了我国大口径光学玻璃均匀性高精度检测仪器的空白.此外,它还可用作普通的漫射全息术、二次曝光干涉计量、…  相似文献   

7.
ZK、ZF、ZBaF、LaK光学玻璃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ZK、ZF、ZBaF、LaK等光学玻璃在抛光过程中及抛光下盘以后的腐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这些光学玻璃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对光学玻璃在抛光过程中稳定性课题的研究和生产实验,研制并筛选出比较理想的光学玻璃抛光添加剂;即在这些化学稳定性差的光学玻璃抛光液中,添加适当的pH值调节剂及表面稳定剂,减少了ZK、ZF、ZBaF、LaK等系列化学稳定性差的光学玻璃在抛光过程中的腐蚀问题,显著提高了抛光表面质量和合格率,并进一步提高了光学玻璃零件加工的效率和效益及其工艺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全自动玻璃块料重量分选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光学玻璃的生产中,玻璃块料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分割出来的玻璃块经振动磨削、洗净,然后逐个由工人在药物天平上称重,按重量大小进行分选。由于工作量大,不易保证分选精度。为了保证型料出厂质量,往往只好把型料的分选精度提高,这样就会把一部分合格品误认为不合格品,大大地浪费了人力和物力。目前照相机用光学镜片的生产发展很快,要想适应这一形势,中小批量的光学玻璃生产需采用国外先进的型料精化技术,但其中玻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光学玻璃的特殊色散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光学玻璃的特殊色散性能表征参数主要是相对部分色散偏离值ΔP_(g,F),ΔP_(g,F)绝对值越大,表明光学玻璃的特殊色散越大,越有利于消除光学系统的二级光谱。光学玻璃的特殊色散机理是由紫外和红外本征吸收引起。色散曲线中本征吸收峰的漂移和强弱将影响可见光区色散曲线斜率,进而使玻璃的相对部分色散偏离值变化。紫外本征吸收是由电子跃迁引起的;而红外本征吸收是由分子或分子集团振动造成的。开展特殊色散机理研究不仅可以深入揭示光学玻璃的"组分-结构-性能"关系规律,而且有助于开发特殊色散性能更优异的新型光学玻璃。  相似文献   

10.
《发光学报》2015,(1):2
《发光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以发光学、凝聚态物质中的激发态过程为专业方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适用于凝聚态物理、光学材料合成、环境保护、化学化工、国防、医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制造厂家、从事发光学与光学材料开发的研究人员、高校有关专业的师生等。刊登的主要学术内容包括:1.无机、有机和生物材料的光致发光、电致发光和阴极射线发光及其应用;2.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量子阱材料、光子晶体材料等新型光电材料的性质及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超声波加工机对玻璃等硬脆材料元件的加工工艺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超声波加工的原理、变幅杆和刀具的设计以及加工工艺的研究,并将它应用在空间光学系统中光学元件的轻量化的加工。同时对加工后的表面微观特性——表面微裂纹和表面微应力进行具体测试分析,以解决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元件的表面质量对使用精度和应力变形的影响,从而提出适于大型光学元件轻量化的工艺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槽沉法制备球透镜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吕昊  曹志峰  刘爱梅 《光学技术》2006,32(1):129-130
根据光通信耦合器件发展的趋势,研制了一种新型光学玻璃。依据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的液滴冷凝,得到透明玻璃微球理论[1],首次使用槽沉法来制备球透镜。结果表明:玻璃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70℃、折射率为1.5198、透过率大于90%。得到直径为0.8mm的球透镜最佳成球温度为1250℃、折射率为1.5190光谱透过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progress in the nascent field of semiconductor optical fibres, from the fundamentals through to device demonstration. The incorporation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into both the step‐index and microstructured fibre geometries provides a route to introducing new optoelectronic functionality into existing glass fibre technologies. Herein, the various fabrication method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as of to date are described, and their compatibility with the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fibre designs discussed. Results will be presented on the optical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of several fibre types,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being paid to the observation of nonlinear propagation in silicon core fibres. Finally, some speculation regarding the future prospects and applications of this new class of fibre will b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4.
Using tightly focused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of just 5 nJ, we produce optical breakdown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bulk transparent materials and demonstrate micromachining of transparent materials by use of unamplified lasers. We present measurements of the threshold for structural change in Corning 0211 glass as well as a study of the morphology of the structures produced by single and multiple laser pulses. At a high repetition rate, multiple pulses produce a structural change dominated by cumulative heating of the material by successive laser pulses. Using this cumulative heating effect, we write single-mode optical waveguides inside bulk glass, using only a laser oscillator.  相似文献   

15.
A brief review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oxide materials that are used at present as dielectrics in modern microelectronics is presented. Using spectral ellipsometry, dispersion dependencies for different materials are measured. A brie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dielectric coatings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of our research will be useful in further studies of the properties of dielectrics, as well as in technologies that are employ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emiconductor instruments and devices.  相似文献   

16.
冯涛  Horst Hahn  Herbert Gleiter 《物理学报》2017,66(17):176110-176110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新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各种晶体材料(如金属、半导体等)的应用.晶体材料的性能可以通过改变它们的微观缺陷结构和/或微观化学结构来调控,但这对于当前的非晶材料而言却是难以实现的.新型的纳米结构非晶材料可以通过引入大量的非晶/非晶界面来改变非晶材料的微观缺陷结构和/或微观化学结构,从而实现对其性能的调控.本文主要讨论了目前纳米结构非晶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制备方法、结构特征和新性能.通过利用这些新特性,有可能会开启一个基于非晶材料的新技术时代.  相似文献   

17.
赵元安  邵建达  刘晓凤  李大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34(1):011004-1-011004-12
光学元件是各类激光系统不可或缺的光学功能实现部件,其性能决定了激光系统的输出能力和光束质量。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问题从激光发明起就一直伴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随着激光新技术的发展和激光新应用的牵引,激光的波段、脉冲宽度以及重复频率等参数不断拓宽,使得激光损伤问题更加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激光损伤问题的核心是光学元件或光学材料对激光的吸收机制问题。从激光与光学材料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出发,以惯性约束聚变(ICF)激光驱动器应用的典型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为研究对象,回顾了针对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问题开展的科研工作,总结了在此期间形成的关键技术和里程碑进展,同时也对依然困扰该领域的几类光学元件存在的问题瓶颈以及进一步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