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鄱阳湖黄鳝体内鳗鲡独孤吸虫季节动态与种群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鄱阳湖黄鳝体内鳗鲡独孤吸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在799尾黄鳝中,有101尾黄鳝的消化道中发现有吸虫感染,感染率为12.64%,丰盛度为3.33±1.71。不同月份之间黄鳝体内鳗鲡孤独吸虫的感染率存在显著的差异(G=144.968>x02.005=18.548,df=6,P<0.005);其中5月份的感染率与丰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分析新棘衣棘头虫和黄鳝的肌肉、肝胰脏、肠道、脾脏、性腺、肾脏及心脏7种组织。电泳结果表明酯酶在黄鳝各组织及新棘衣棘头虫中均有表达,并且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肌肉组织仅3条酶带,比其它组织的特异性较明显;肝胰脏组织酯酶活性最强,有12条  相似文献   

3.
对小黄鱼和棘头梅童鱼肌肉中营养成分及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小黄鱼肌肉中水的质量分数为76.41%,显著低于棘头梅童鱼(81.95%);蛋白质量无明显差异;小黄鱼肌肉中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8%和1.43%,明显低于棘头梅童鱼(2.80%和1.80%);小黄鱼肌肉中胆固醇的质量分数为40 mg/100g,棘头梅童鱼为42 mg/100g,棘头梅童鱼的胆固醇量略高于小黄鱼;小黄鱼和棘头梅童鱼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94 %和1.87%;EAAI评分分别为98.53和70.00。可见,小黄鱼比棘头梅童鱼的营养价值略高。2种鱼均含有5种核苷酸,棘头梅童鱼肌肉中IMP的量为1 235.89 mg/kg,明显高于小黄鱼(520.85 mg/kg),且核苷酸总量亦高于小黄鱼。小黄鱼和棘头梅童鱼肌肉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质量分数分别为44.08%,42.44%,13.48%和51.29%,26.14%,22.57%;EPA+DH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1.44%和22.57%。小黄鱼和棘头梅童鱼肌肉中含有19种矿物质元素,矿物质元素丰富,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棘头梅童鱼消化道形态结构特点,采用解剖及石蜡切片技术对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棘头梅童鱼的消化道由口咽腔(舌)、食道、胃、幽门盲囊和肠组成.舌由基舌骨突出外覆黏膜而成,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内含少量味蕾及黏液细胞.食道、胃、幽门盲囊及肠均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食道粗短,黏膜层被覆复层扁平上皮,内含...  相似文献   

5.
棘胸蛙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Ⅱ.氨基酸及矿物元素的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棘胸蛙的蝌蚪(体重 0. 8~ 2. 6g)、小幼蛙(体重 9. 0~ 27. 3g)、大幼蛙 (体重 40. 5~ 65. 7g)和成蛙 (134. 5~ 213. 0g)肌肉及蛙皮中的氨基酸及矿物元素的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肌肉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 44. 06% ,谷氨酸的含量很高,为氨基酸总量的 15. 65% ;肌肉中含有20种以上的矿物元素,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硒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含量为 0. 029mg/100g. 本研究在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评价了棘胸蛙的营养价值,为棘胸蛙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体内尿酸浓度过高将导致高尿酸血症,会引起痛风的发作。黄嘌呤氧化酶既能催化次黄嘌呤生成黄嘌呤,又能催化黄嘌呤生成尿酸。为了提供健康的饮食依据,减少或预防痛风疾病的发生,文中研究了40种常见蔬菜的乙醇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500mg·L-1用量下,24种蔬菜醇提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醇提物抑制效果最好的4种蔬菜分别是藜蒿、香菜、荷兰豆、红辣椒,抑制率依次为(65.7±0.26)%、(44.2±0.1)%、(40.1±0.12)%、(36.6±0.35)%。体内动物实验表明此4种醇提物在由氧嗪酸钾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体内均具有较强降尿酸作用,并能抑制肝脏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其中藜蒿醇提物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在两种新的池塘养殖鱼类细鳞斜颌鲴和黄尾密鲴呼吸器官中寄生的13种单殖吸虫的感染率和强度的季节变化;发现广温性种类8种,适宜生长的水温至少在4℃—32℃范围内,喜温性种类5种,它们不能忍受低于11.6℃的水温条件,所有种类的寄生高峰期均在春夏两季;研究了其中危害较重的6种优势指环虫的感染强度逐月变化的特点;探讨了非专一性寄生的Dactylogyrus tendiculus A·Gussev,1955的感染强度、产卵率与鱼类寄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应用RAPD技术对鄱阳湖区5种不同体色黄鳝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发现,该物种种群总基因多样性(Ht)为0.272 4,各群体内的基因多样性(Hs)为0.1948,占总群体基因变异的71.51%,提示鄱阳湖黄鳝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结果还发现,5种不同体色黄鳝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40 0-0.180 l之间,其中细花斑群体与黄黑斑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大花斑与隐花斑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849,这表明,5种不同体色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
铜锈环棱螺对微囊藻的摄食及其毒素积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2组室内实验研究铜锈环棱螺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摄食与毒素积累,其中摄食试验分别以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饵投喂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对其清滤率CR(mL·ind^-1·h^-1)和滤食率FR(cells·ind^-1·h^-1)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饵料种类和实验动物密度对铜锈环棱螺的清滤率和滤食率均有显著影响.毒素积累试验分别以单一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50%铜绿微囊藻+50%四尾栅藻的混合藻液和单一铜绿微囊藻3种处理投喂铜锈环棱螺达15d,用ELISA法检测,得到了微囊藻毒素(MCs)在螺体内的动态变化曲线.试验同时表明,藻毒素在铜锈环棱螺各组织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藻毒素积累量依次为肝脏〉鳃〉消化道〉头足部.  相似文献   

10.
日本黄姑鱼与(鮸)状黄姑鱼的分子标记和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技术对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和(鮸)状黄姑鱼(Nibea miichthioides)养殖群体进行了基因组DNA遗传分析.从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9个扩增效果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日本黄姑鱼和(鮸)状黄姑鱼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885 3和0.890 1;用SPSS软件对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相似度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鮸)状黄姑鱼群体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日本黄姑鱼群体内则差异不显著,表明日本黄姑鱼的种质较单一,存在近交衰退的危险;(2)2种黄姑鱼之间相似度为0.785 0,遗传距离为0.215 0,由此判断2种黄姑鱼为同一属的2个不同物种,这与形态学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黄鳝DEAD-box家族PL1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PCR克隆的方法,从黄鳝(Monopterus albus)中得到两个PL10基因的cDNA片段Mo PL10A和Mo PL10B,长度均为1.127kb,推测其编码375个氨基酸的蛋白片段.结合其他PL10类同源物序列,对这两条cDNA进行了分析和初步的功能推测.根据此片段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在不同组织中的RT—PCR结果表明Mo PL10A和Mo PL10B的mRNA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对鄱阳湖地区4种蚌螨在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内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内弯弓蚌螨(Unionicola arcuata)种群数量最大,丰盛度为20.26±50.00;丫纹蚌螨(U.ypsilophora)种群数量最小,丰盛度为0.29±1.28。弯弓蚌螨和丫纹蚌螨在外鳃分布数量最多,分别为9.031 7±20.153和0.206 3±0.975 4;簇刺蚌螨(U.penicillatus)在内鳃分布数量最多,为0.688 5±6.764;敏捷蚌螨(U.agilex)则在斧足上分布较多,为0.615 1±0.443 9。弯弓蚌螨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240 7;敏捷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099 6。簇刺蚌螨与弯弓蚌螨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5.221 2;簇刺蚌螨与敏捷蚌螨之间没有时间生态位重叠。敏捷蚌螨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526 7;丫纹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287 8。弯弓蚌螨与丫纹蚌螨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2.649 4;丫纹蚌螨与敏捷蚌螨的重叠值最小,为1.910 0。弯弓蚌螨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103 8;敏捷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052 8。簇刺蚌螨与弯弓蚌螨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11.598 9;簇刺蚌螨与敏捷蚌螨之间没有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褶纹冠蚌内4种蚌螨对资源的竞争可能集中在时间上;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弯弓蚌螨较适宜在褶纹冠蚌内生存,簇刺蚌螨有可能与之发生竞争。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苗种规格对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养殖效果的影响, 进行了放养3种不同规格乌贼苗种(胴长分别为(4.09±0.15)、(5.25±0.48)和(6.16±0.19)cm)的养殖实验. 结果表明 不同规格乌贼苗种的摄食量均波动上升, 饵料系数随养殖时间逐渐降低, 由8.00±1.01降至3.74±0.35. 乌贼苗种的特定生长率先增加, 在胴长左右时达到峰值, 后减少并稳定至4%左右. 3种规格乌贼苗种养殖30d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8.50±0.88)%、(92.00±0.60)%、(93.83±0.34)%. 大规格乌贼苗种的日均增重量、存活率显著(P<0.05)高于小规格乌贼苗种. 综上所述, 在虎斑乌贼养殖中苗种放养规格以胴长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11年冬季(2月)对岱衢洋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网采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分布以及生物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并用富营养化指数、水质综合指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水质状况评价.经初步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0属116种,其中硅藻门37属92种,甲藻门10属20种,绿藻门和蓝藻门各2种.全年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浮游植物种类数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递减的趋势,季节差异极显著(p=0.008<0.01),春季最少(33种),冬季最多(71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夏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最高,达67.66×106 cells·m-3,春季最低,为0.12×106 cells·m-3,两季节差异极显著(p=0.003<0.01).夏季靠近衢山岛一侧的D03和D05站位,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大量增殖,但未达到赤潮水平.冬季岱衢洋海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物种较丰富.春季均匀度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也较高,但丰富度指数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分布与水温、盐度、透明度、叶绿素a及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富营养化指数表明,整个海域夏冬季多数站位均未发生富营养化,春秋季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且春季富营养化最严重,多数站位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水质综合指数表明,整个海域处于轻污染状态,且夏冬秋季水质明显优于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表明,该海域除秋季处于重中度污染状态外,其他季节均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5.
肩关节前上外侧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肩关节前上外侧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按照手术入路和层次,对25例成年尸体50侧上肢标本作了解剖观测.结果三角肌前外侧部起点长度为(8.73±0.64)cm,三角肌肩峰外侧端起点至三角肌粗隆长(15.49±1.57)cm.腋神经前支于肩峰外侧端与三角肌止点连线相交点位于肩峰下(6.19±0.49)cm,相当于肩峰与三角肌止点连线间三角肌长度的上2/5与下3/5交点.结论手术横行切口,从肩峰沿锁骨向内侧不超过(8.73±0.64)cm,否则容易损伤位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内的头静脉、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神经.纵行切口,从肩峰向下不超过(6.19±0.49)cm,也就是说此纵切口不超过三角肌中线长度的上2/5.以防损伤腋神经前支及旋肱后动、静脉等.  相似文献   

16.
不同诱食剂种类对管角螺幼螺摄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管角螺幼螺配合饲料的高效诱食剂, 分别选取7种氨基酸、2种含硫有机物和2种动物的提取物诱食剂添加至基础饲料中, 对壳高(2.10±0.25)cm、体重(1.05±0.25)g管角螺幼螺进行为期100d的不同诱食剂投喂效果实验. 结果显示: 7种氨基酸中, 以甘氨酸添加量为0.2%时的摄食率和增重率最大; 含硫有机物类诱食剂中, 大蒜素以添加量0.15%的效果较佳, 甜菜碱以添加量0.6%的效果较佳; 动物提取物类诱食剂中, 菲律宾蛤仔汁和缢蛏汁添加量均以0.4%时效果最好. 11种诱食剂中, 以缢蛏汁添加效果最佳, 且原料来源广、制作方便, 成本低, 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园林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园林鸟类是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10月至1998年12月,通过选取杭州市区20个主要园林,根据季节每月一至两次调查园林鸟类的物种和数量,对杭州市园林鸟类的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全部园林中共记录到鸟类82种,其中迁徙鸟类50种,占61%,留鸟32种,占39%;园林鸟类群落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从全部园林总体上看,物种数和总数量呈现春秋两个高峰,夏季最低;从单个园林来看,多数园林鸟类群落物种数的最高峰集中在冬季,而各园林鸟类总数量的季节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