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本文将实际物理系统的暂态过程理想化,得到 了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的理想电路,并说明了这类电路 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发生突变的可能性.本文还从电路结构上讨论了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发生突变的必要 条件.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蔡氏混沌电路中的信号频率受限和电流信号波形不易测量的缺点,提出了用电流传输器实现的蔡氏电路.采用电流传输器实现了有源仿真电感和蔡氏分段线性电阻,使电路的性能更加稳定、工作频率提高.同时,不需要任何附加电路,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测量和观察电路中的电流波形以及与电流有关的相图.对电路进行了设计、计算机仿真、硬件实现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一致,证明了电路的正确性和设计的有效性.本电路适用于保密通信.  相似文献   

3.
崔百宁 《大学物理》1998,17(10):13-16
用仪器放大器作为可控电压源连接在电路中,清除阻尼,实现LC电路的自由振荡,并利用计算机测量和分析系统-PAKMA,验证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1引言 在直流电路的教学中,对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以往是根据欧姆定律和电流、电压实验结果得到的.一个直流电路由电阻R1、R2和电源组成.  相似文献   

5.
杨晓光  史冉冉  高思佳  赵硕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9):095007-1-095007-8
提出了一种高压电源谐振升压倍压电路,该电路由LC谐振电路与整流电路组成。对该电路的工作模式和稳态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该电路的数学模型:以归一化的形式定量描述了稳态输出电压与电流的增益、短路特性和开路特性、输出纹波与电压降、以及器件上的电应力,并分析了电路品质因数、归一化频率和电容比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C-W电路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路具有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纹波小、短路特性好以及响应速度快的优点,满足高压小电流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10级模块串联的1 MV快脉冲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装置,分别开展了1~3个模块在不充电或不触发时装置的整体输出参数测试。结果表明,在二极管负载阻抗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装置输出电流和电压降低的数值约为故障模块数与总模块数的比值。与所有模块正常工作时相比,脉冲上升时间分别增加10,22和32 ns,脉冲宽度分别增加13,23和48 ns。根据电路分析以及模块实际电参数建立了装置的等效电路模型,模拟得到的不同数量模块不工作时的输出电压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并利用电路模型对故障模块中开关两端的电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滑线变阻器接入电路,主要有限流式、“口”式、“桥”式、分压式等方式,会对整个电路起控制作用,使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只能在某一范围内发生变化.变化的范围由滑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以及滑线变阻器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等因素共同制约.  相似文献   

8.
张新国  孙洪涛  赵金兰  刘冀钊  马义德  韩廷武 《物理学报》2014,63(20):200503-200503
基于经典蔡氏电路方程的电容电压与电感电流变量及其状态方程归一化特点,提出了三种标度化、优化的电路设计方法:一种是方程变量都为电压的5运放电源限幅蔡氏电路,便于大规模集成;两种二极管非线性构成的功能全同蔡氏电路,与限幅非线性电路优势互补,可供大规模集成的细胞神经网络系统设计;同时,给出了与蔡氏电路为微分同胚电路的优化三次方蔡氏电路.各电路设计方法适用于以三折线为主的三次型混沌电路.最后,将本文提出的电路设计方法应用于混沌保密通信,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和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飞机电缆屏蔽层可靠接地对飞机建立完整屏蔽环路,防止复杂电磁场对飞机内部电路产生干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接地可靠性测试尤为必要;测试系统以NI CompactRIO机箱为核心,通过连接上位机、辅助电路以及测试工具搭建硬件测试平台,利用LabVIEW可视化编程语言编写控制程序;上位机程序,通过状态机实现人工交互以及系统整体逻辑控制;FPGA控制程序,用于驱动硬件完成信号的产生和采集工作;实时处理器程序,采用DMA技术与FPGA进行通讯,对辅助电路反馈的采集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有效信号,随后应用矢量电压电流法求解电缆屏蔽层环路阻抗;实际测量结果证明:基于LabVIEW的飞机电缆屏蔽层接地可靠性测试系统能够以较高精度完成电缆屏蔽层接地可靠性测试。  相似文献   

10.
对于稳恒电流,若复杂电路的支路数用b表示,节点数用n表示,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能够提供的独立回路数l=b-(n-1).本文介绍一些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LVDT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其输出信号为两个线圈的差动电压信号,能够实时的、高准确性的将机械位移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传统LVDT信号调理电路存在不易散热、检测修复困难、性价比低、适用范围窄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LVDT信号调理电路,该信号调理电路由驱动电路、整流归一化电路和滤波放大电路组成,测试结果能够匹配LVDT的输出信号特性,达到LVDT信号调理的各项指标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本设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声速测量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潘学军 《物理实验》2006,26(5):18-21
采用低频数字信号源推动小型扬声器做声源,用静电式驻极体传感器做拾音器,对传统的声速测量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不仅能测量不同频率的声速,而且又降低了成本.本文详细介绍了电路的组成及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3.
岳丽娟  陈艳艳  彭建华 《物理学报》2001,50(11):2097-2102
利用电子线路实验实现了用正比于系统变量周期脉冲扰动法(PP-SV)控制超混沌,只用单一输出信号作为反馈信号,改变原来只对系统变量进行自身替换的方式,将反馈信号加到系统的其他变量上.将这种改进的方式用于一个超混沌电路中,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关键词: 超混沌 电路实验 脉冲扰动 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视频信号源功能单一的现状,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视频信号源系统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信号源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案基于便携式、多功能、可靠性三方面的考虑,设备采用AMD的APU芯片平台,减少了FPGA资源消耗,简化了硬件电路设计,配套软件采取模块化设计。视频信号源可提供多种制式的测试图像,同时可根据特定要求产生特殊制式或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多功能信号源系统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便捷,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5.
罗奇  包婉静  秦蕾  高伟  余钫 《波谱学杂志》2017,34(4):474-480
传统的铷原子频标(RAFS)射频电路所采用的饱和输出的方式虽然能稳定射频信号幅度,但是无法稳定射频信号波形,导致微波功率稳定性不够理想.本文介绍了一种铷原子频标微波功率稳幅电路方案,该方案以阶跃恢复二极管(SRD)的偏置电压为参考,通过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VGA)的增益实现自动增益控制(AGC).该方案在控制射频信号幅度的同时亦控制其波形.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改善铷原子频标的微波信号功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混频信号的高频功率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芯片AD9850输出的混频信号作为系统的频率源,介绍了高频功率源的结构和原理。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为(96±1) MHz,最大输出功率为10 kW。驱动级采用MOSFET晶体管功率放大模块,末级采用高频真空四极管4CW10000B。四极管采用阴地电路,工作在甲乙类。高频功率源采用压控可变衰减器进行幅度调制,为满足系统的频率和幅值稳定度要求,功率源采用带温度补偿的晶体振荡器,并让四极管工作在过压状态。在应用Ziegler-Nichols法整定控制器的PID参数时,为实现控制系统的在线自整定,系统采用了继电反馈法,由极限周期和增益得出PID参数。  相似文献   

17.
采用简化的一维模型,对脉冲强电流Z箍缩内爆等离子体过程进行了总体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和BLACKJACK5实验装置的测量值进行了对比。两者相比表明,主要物理量的差别在10%以内,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实际装置物理方案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18.
利用正向交流(ac)小信号方法对GaN发光二极管的电容-电压特性进行测量,可以观察到GaN发光二极管中的负电容现象。正向偏压越大,测试频率越低,负电容现象越明显。测量到的负电容现象是表象,不存在负电容;提出GaN发光二极管p-n结的结电容在特定的正向电压范围内等效于可变电容。分析可变电容对正向交流小信号响应得到:特定参数的可变电容使结电容电流相位落后于交流小信号电压相位π/2,使得在测量中表现为负电容。发现表观电容-正向电压曲线的极值点与理论模型相吻合,证明了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接收线圈填充因子对核磁共振谱仪灵敏度的影响,接收线圈结构参数对灵敏度的影响,核磁共振信号极限信噪比与双T电桥检测信噪比的相互关系,对通常的接收线圈(绕在外径7毫米,内径6毫米的管子外壁)进行了改进:将接收线圈放置在该管子的内壁,实验证实,应用CH203核磁共振谱仪(北京分析仪器厂制造),5毫米外径样品管和1%乙基苯样品,灵敏度从20:1(用通常的接收线圈)提高到30:1(用改进了的接收线圈)。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开关的脉冲功率源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与标准的Marx发生器相比,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替代气体火花隙开关,用二极管替代电阻,由于可重复频率运行,所以能够有效地减少电路损耗。由于电路器件特性差异不同,在实验中采取对每一级的开关驱动信号进行单独调节,以补偿器件差异对同步性带来的影响。另外,实验对开关进行光纤隔离,而对强弱电的隔离采用DC-DC转换器,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实验设备,而且对Marx多级电路的同步性也有很大的贡献。设计的Marx发生器级数为16级,并给出了单次脉冲和重复频率两种情况下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