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9年3月5日是何泽慧院士诞辰95周年的喜庆日子。今年正好又是国际天文年。在这个大好时光恭祝何先生95华诞,这是十分高兴的事。我于3月17日专程拜访了何先生(图1照片摄于何先生家中)。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3月5日是我国杰出科学家何泽慧先生诞生100周年,她离开我们已快3年了,我们十分怀念她。在世上已经流传着她的许多佳话,这里我再谈几件自己经历的往事,以表达我对何先生的思念和崇敬。大胆举措和一次别开生面的考试何先生是原子能所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对年轻人的成长非常关心。建室后是大发展期,室里科技人员逐渐增多,绝大多数是年轻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3月5日,是何泽慧院士百年诞辰的日子。虽然我没有直接在何先生那里工作过,但是她的许多重大的科学成就,早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在后来频繁的学术活动中,她的敬业精神、她的远见卓识、她的踏实俭朴、她的平易近人、她的和蔼可亲,她对后辈的关心爱护,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直非常敬仰她,敬仰她的为人,敬仰她的创业,敬仰她的务实。她一直是  相似文献   

4.
<正>"各行各业的人,只要自己做出成绩,做出水平,都是国家需要的。以上心得九十有五书何泽慧"。每当驻足这幅用极平淡语言书写的书法作品前,就会勾起许多念想。从1976年做钱三强先生秘书起,我开始接触何泽慧先生,但早先并不清楚她的家世和她本人的更多经历,直到有一年陪同钱先生、何先生去了一趟他们的故乡湖州和苏州,后来又听彭桓武先生细谈他了解的钱与何,说了关于何先生"苏  相似文献   

5.
正11月22日,是何泽慧先生发现铀核四分裂的日子,2015年11月22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山西教育出版社联合举行了"纪念四分裂发现69周年暨《何泽慧传》《何泽慧文选和纪念文集》新书发布会",100多位何先生的学生和相关人士冒雪前来参加会议,共同纪念这位著名的科学家,纪念她的杰出发现.这两本书则是其学生们对  相似文献   

6.
<正>1994年我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高能所宇宙线室(现在的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当时我和其他几位同事在二楼的一间大办公室办公,何泽慧先生在天体楼二楼也有一间办公室。我记得无论是在年纪大的老师还是年轻同事的谈话中,大家都以很尊敬的语气提到一个称呼:"何先生"。时间久了,知道这是对我国杰出的女科学家何泽慧院士的尊称。  相似文献   

7.
1956年秋,我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有幸在钱三强、何泽慧先生领导的中子物理研究室工作,当时在戴传曾先生研究组里参加建立中子晶体谱仪的工作,并准备中子截面测量的知识。可一开始何先生就提醒我,除了准备中子截面测量外,还要及早学习中子衍射方面的知识,为中子晶体谱仪的进一步发展做准备,使我在组里较早地开始了这方面的学习。1958年9月何先生作为我们的室主任,通知我去苏联实习。我到了莫斯科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欧阳钟灿 《物理》2007,36(10):793-798
何祚庥先生是《物理》杂志第一任主编。今年适逢何先生80华诞,本刊特邀约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欧阳钟灿和本刊副主编刘寄星撰文祝贺。感谢何先生为《物理》所做的贡献,祝何先生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9.
创业就像走迷宫,“自古成功在尝试”。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三换思维”:换位思考,换心思考,换向思考。有个经典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但不少人还是免不了重蹈覆辙。一位青年画家请教大画家门采尔:“我作一幅画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够了,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用上一年的时间?”门采尔反问道:“  相似文献   

10.
江南  曹则贤 《物理》2012,41(10)
用ICCD拍摄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子弹”流照片.两电极之间所加电压频率为17kHz,电压峰峰值为6kV,工作气体为氦气.在一个电压周期内,等离子体射流在左边电极内侧产生并向右侧发展,如同一颗“子弹”在飞.从左至右的拍摄时刻分别为80,340,500,600,820和900ns,曝光时间为10ns.这张照片表明:不同于过去的猜测,放电主要还是在空间的沿石英管中心轴传输的streamer,其运动轨迹为绕中心轴的螺旋线.  相似文献   

11.
秦克诚 《大学物理》2005,24(5):62-64
经过6年半时间,《邮票史上的物理学史》终于在本刊上连载完了,这是本刊时间最长的连载.在此期间,一些师友对我说,他们对这个连载很感兴趣;我和编辑部也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表示嘉许;我在几个会议上遇到一些同行,本来并不认识,但是一谈起《邮票》,知道我是它的作者,大家就立刻近乎起来了.许多迹象表明,读者对这个连载的反应是正面的.现在连载登完了,编辑部让我向读者汇报一下写作过程中的一些考虑.  相似文献   

12.
正女儿转来照片,是哈佛大学物理教授Halperin在上课(图1),黑板上赫然列出了我的一篇论文。自己的工作能让女儿感到自豪,确确实实令我有些得意。Halperin是我景仰的老前辈,也是已故同学冯奚乔的博士导师。但我懂得,他列出这篇文章的原因不是我,而是文章的另一个作者,Thouless,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也是我的博士导师。这篇文章曾在介绍诺奖的官方文章中引用过,是我攻读  相似文献   

13.
费米能区重离子碰撞的题目是崭新的,要想从这次会议就作一些结论或作一个总结都是不可取的做法。我们把以下一些想法叫做“展望”,尽管我对这个词的理解不一定确切。我想讲讲我认为在将来会是很典型的也是很激动人心的一些方面。可能这些想法不一定会被每个人能接受,但至少这是会议最后一个报告的特权,也可能是我本人在科学生涯中的最后一个报告,借此机会来表明不矛盾的各种想法。  相似文献   

14.
<正>7月12日,何杵庥先生从事物理学研究七+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成功举办。杨振宁、戴元本、叶铭汉、林群、苏肇冰、解思深、郝柏林、张宗烨、方守贤、欧阳钟灿、李惯碚、杨国桢、张信威、陈和生、张肇西、赵宪庚、孙昌璞等院士,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的何先生的老朋友们,和理论物理研究所全体职工一起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适逢何昨庥院士九十华诞,李政道院士和丁肇中院士为何先生发来了贺信。  相似文献   

15.
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火花塞点火的火花出现的瞬间为参考点,可以确定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放电电流波形与放电过程中所摄照片时间上的对应关系。这对于用高速摄影方法研究推力器放电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这幅照片是为了庆祝哈勃空间望远镜第十万圈飞行,科学家们让其在这一圈飞行中将望远镜的“目光”对准一个恒星诞生区所拍摄的照片,该区域位于星团NGC2074附近,那里被认为可能受到超新星爆发而诞生出大量恒星,这个区域离狼蛛星云大约17万光年,是银河系里最为活跃的恒星诞生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杜源 《物理与工程》2009,19(4):61-64
现在是我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年,从大一时开始学习“双语物理导论”算起来已经有3个半年头了,回顾自己3年多的大学生活,发现我与这门课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从开始学习到后续的一些工作,在感情上我与“双语物理导论”一直是很亲密的,从来没有远离过,下面谈谈这门课程与我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8.
1955年7月号无线电杂志上刊载着这样一段:“苏联莫斯科少年之家送给上海市少年儿童很多宝贵的礼物,其中有很多无线电仪器,最出色的是学习和示教用的无线电示教板。”同时对“电动势的正弦曲线”、“交流电电路”、“二极管特性”、“三极管特性”、“振荡电路”等五块示教板的性能作了简单的介绍,并附有这五个示教板的正面照片。我们看了之后受到很大启发,我们觉得这几块示教板的最大优点是不但完全合乎直观原则,而最重要的是能满足课堂示教的要求,我们经过初步研究,决定就其中较简单的试做几块,这里仅把我们制成的第一块——二极管特性示教板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太阳系中,地球同她的姊妹行星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动,太阳本身处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这一规律是众所周知的。1609年,在《新天文学》一书中,约翰内斯·开普勒提出了这一被称为开普勒第一定律的行星轨道规律,同时也提出了行星运动的第二条定律,这条定律指出:“行星的向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他指出,这两条定律同样适用于其他行星和月球的运动。后来,经过长期繁复的计算和无数次失败,开普勒又发现了行星运动的第三条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正比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  相似文献   

20.
一 概 况 第四届国际离子束分析会议于1979年6月,5日至29日在丹麦奥胡斯大学举行,二十四个国家、二百名科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我国复旦大学两名代表及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各一名代表应邀参加. 会议形式分为三种.一是大会报告,五个上午共报告了五十篇论文,我们报告了“质子X荧光分析”(复旦大学).二是以大字报形式展出科研成果,每个课题占两块面板(约四平方米), 展出一个下午.在面板上贴出研究课题名称、作者、研究目的、主要结果的图表及照片.作者在旁边与观众当面讨论.四个下午共展出八十个课题.我们展出了“用背散射研究两类激光退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