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薄膜滤光片在斜入射使用时,s偏振光和p偏振光的特性会产生分离:两偏振光的中心波长不一致,且s偏振光的通带宽度要小于p偏振光.而采用多种材料且满足特定条件的膜系结构,可使角度入射滤光片两偏振方向的特性趋于一致.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两偏振光反射率的表达式,由表达式可看出非偏振的条件.通过计算,求出相应材料折射率值,从而设计出消偏振的膜系.对一个三腔129层实例膜系进行了计算求解、仿真分析及误差分析.最后的结果验证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双通偏振干涉滤光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等厚度双通偏振干涉滤光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双通偏振干涉滤光片,并分析了单通、双通以及新型双通偏振干涉滤光片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新型双通偏振干涉滤光片不仅具有更好的光谱特性,而且能进一步减少延迟片数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可望在基于硅片的液晶投影仪分/合色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薄膜截止滤光片的消偏振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顾培夫  陈卫斌  刘旭 《光学学报》2005,25(2):74-278
薄膜截止滤光片在倾斜入射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s和p二个偏振分量的分离,因而在许多应用,特别是光通讯的应用中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对最常用的45°入射角,实现了长波通和短波通两种截止滤光片的完全消偏振, 在透射率为50%处,其偏振分离分别为0.3 nm和0.1 nm。基本的设计方法是采用宽带法布里珀罗薄膜干涉滤光片中心波长两侧的干涉带作为长波通或短波通截止滤光片的初始膜系,然后经过适当的优化以提高透射带的透射率。宽带干涉滤光片的间隔层常由半波长厚度的高、低折射率混合膜层组成,如2H2L2H或2L2H2L。由于这种设计的截止区和透射带带宽常嫌不足,故提出了展宽截止区和透射带的方法。对一个典型的短波通截止滤光片,在波长1550 nm,截止区和透射带宽均达到了200 nm。这种设计方法不仅简单、性能优良,而且膜厚控制容差较大,故易于制造。  相似文献   

4.
薄膜截止滤光片在倾斜入射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s和 p二个偏振分量的分离,因而在许多应用,特别是光通讯的应用中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对最常用的45°入射角,实现了长波通和短波通两种截止滤光片的完全消偏振, 在透射率为50%处,其偏振分离分别为0.3 nm和 0.1 nm。基本的设计方法是采用宽带法布里珀罗薄膜干涉滤光片中心波长两侧的干涉带作为长波通或短波通截止滤光片的初始膜系,然后经过适当的优化以提高透射带的透射率。宽带干涉滤光片的间隔层常由半波长厚度的高、低折射率混合膜层组成,如2H2L2H或2L2H2L。由于这种设计的截止区和透射带带宽常嫌不足,故提出了展宽截止区和透射带的方法。对一个典型的短波通截止滤光片,在波长1550 nm,截止区和透射带宽均达到了200 nm。这种设计方法不仅简单、性能优良,而且膜厚控制容差较大,故易于制造。  相似文献   

5.
液晶光阀大屏幕显示中的偏振分色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顾培夫  刘旭 《光学学报》1995,15(8):111-1114
在液晶光阀全彩色大屏幕显示中,偏发色系统是极其关键的,它含偏振和分色两重功能于一体,直接对显示图像的亮度、对比及色平衡等指标作出贡献。本系统共有4个偏振或消偏振分光镜和红、绿、兰三个修饰滤光片组成,全部偏振分色滤光片被封在一个油箱内。该系统得到了很好的性能,具有很高的消光比。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斜入射窄带滤光片膜系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薄膜窄带滤光片在斜入射时的偏振特性,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斜入射薄膜窄带滤光片膜系优化设计方法.根据开发的程序,设计并制备了一组可用于18°倾斜入射的0.8纳米信道间隔的五腔薄膜窄带滤光片.该滤光片能有效地抑制斜入射时偏振光中心波长的分离现象,降低器件的偏振相关损耗,通过角度调谐能实现选择波长的改变.通过与针法设计的滤光片膜系相比,遗传算法得到的膜系具有更高的矩形度、更大的波长调谐范围以及更低的偏振相关损耗.实验结果表明其满足设计要求并有超过25纳米的波长调谐范围.  相似文献   

7.
投影光学系统中的偏振像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光束斜入射时,光学薄膜存在一定的偏振效应。在飞利浦棱镜系统中,当一定大小孔径角的照明光束斜入射到分色合色薄膜后,S偏振分量和P偏振分量存在一定的相位差,使得线偏振光变成椭圆偏振光。利用琼斯矩阵偏振光线追迹的方法,分析了投影光学系统中由于两偏振分量相位差引起的偏振像差,以及它与暗态泄漏光强和系统衬比度的关系。得出了系统出瞳面上的光波偏振特性,以及在不同大小孔径角的照明光束入射下偏振像差的变化。分析了膜厚监控误差对光学系统偏振像差的影响,发现膜厚监控误差对偏振像差和系统衬比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大口径光学系统。  相似文献   

8.
液晶投影显示中分色合色膜系空间角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杨立功  顾培夫 《光子学报》2003,32(1):117-120
分色合色系统是液晶投影显示系统中决定图象质量最关键的器件.本文根据实际应用提出了一种简洁的空间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入射锥光束对分色合色膜系光谱空间角度特性的影响,结合实例计算,讨论了锥光束空间锥角的大小对分色合色膜系光谱分布及三基色能量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波的叠加与干涉的基础理论出发,给出了当两束部分偏振光的一个光强极值方向平行时,其干涉场的光强分布和干涉条纹衬比度表达式.该表达式可应用于自然光、线偏振光和由二者组成的部分偏振光参与的干涉过程.在此基础上,对线偏振光与线偏振光、自然光与自然光、线偏振光与自然光等不同偏振态光叠加时的干涉场进行了具体分析,给出了其相应干涉场的光强分布及其干涉条纹衬比度的具体表达式,得到的结果对识别前述各种偏振态光形成的干涉场以及提高干涉仪中相应干涉场的干涉条纹衬比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倾斜入射时薄膜窄带滤光片的s和p偏振光的带宽会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出现分离,限制了滤光片的调谐范围。分析了偏振光带宽分离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其与滤光片镜层膜系结构的关系,并得到了消除偏振光带宽分离现象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对前期设计的100GHz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四腔角度调谐窄带滤光片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解决偏振光带宽的分离问题,扩大调谐范围。  相似文献   

11.
赵云  杨开勇 《光学技术》2011,37(6):659-663
以一阶微分散射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和模拟两个方面对超光滑基片表面的散射电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s偏振光和p偏振光的微分散射随入射角和散射角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当入射角较大时,p偏振光在某个散射方向的微分散射为0,而无论入射角和散射角如何变化,s偏振光的微分散射均大于0.当用光散射法对超光滑基片进行表面测试时,相对于...  相似文献   

12.
There are many situations when, for the proper working, an opto-electronic device requiring optical components does not change the polarization state of light after a reflection, splitting or filtering. In this paper, a design for a non-polarizing beam splitter plate is proposed. Based on certain optical properties of homogeneous dielectric materials we will establish a reliable thin film package formula, excellent for the start of optimization to obtain a 20-nm bandwidth non-polarizing beam splitter.  相似文献   

13.
万玲玉  谷巍  班卫华  刘立人 《光子学报》2014,39(8):1481-1486
根据单轴晶体的双折射和双反射性质,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光轴在入射面内并与晶体界面成任意角时光波p分量在单轴晶体表面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结果表明,光轴取向对相位变化有较大影响,光从光疏各向同性介质射入单轴晶体时,光轴方向改变反射光p分量的相位突变点,但对折射光p分量相位无影响.光从光密各向同性介质射入单轴晶体未发生全反射时,光轴方向同时影响p分量反射光和折射光的相位突变|发生全反射后,光轴方向影响反射光p分量的相位变化曲线.从单轴晶体出射到光疏各向同性介质未发生全反射时,光轴方向改变反射光p分量的相位跃变规律,折射光p分量在光轴方向和晶面成小角度时在布儒斯特角附近发生相位突变|发生全反射后,反射光p分量的相位变化曲线随光轴方向的改变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effects of polarization state of individual beams in ablation of surface relief gratings using a two-beam interferometric technique. We have carried out ablation experiments on (1 1 1) silicon to form surface relief gratings by interfering two femtosecond laser beams under different polarization combinations. Four combinations of polarization were studied, i.e., s-: s-polarization, s-: p-polarization, p-: p-polarization and circular-: circular-polarization (c-: c-polarization). A novel interferometer was us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The grating depths, surface roughness and ablation thresholds have been shown to depend on the polarization state of the interfering beams.  相似文献   

15.
The finite-difference-time-domain method i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two-dimensional propagation of a p-polarization mode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atmospheric plasma and metal layer for strong electron-neutral collisions, It is indicated that for a giving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 the p-polarization attenuation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s- polarization attenuation and it depends even strongly on the incident angle. The mechanism of p-polarization attenuation is analysed by the interference of wav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ttenuation property and the main parameters is given.  相似文献   

16.
The problem of light beam reflection from a refractive-index inhomogeneity induced by a high-power polarized Gaussian pump beam in a resonant medium has been simulated. A nonlinear optical method of spatial splitting of polarization components of a probe pump beam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吴海英  张淳民  赵葆常 《物理学报》2008,57(6):3499-3505
阐述了自行研制的新型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中重要偏光器件格兰-泰勒棱镜的分光机理,应用光线追迹法分析计算了光在格兰-泰勒棱镜中的传播规律与光线轨迹;推导出了任意角度入射时光线在棱镜中的传播方向及出射点坐标;给出了格兰-泰勒棱镜的像点位移和色差理论计算公式.该研究对晶体器件像质的分析计算及评价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为新型偏振干涉成像光谱技术的研究以及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 格兰-泰勒棱镜 像点位移 色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