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使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298.15和308.15 K肌醇在不同浓度的LiCl-H2O、NaCl-H2O或KCl-H2O溶液中的密度, 计算了肌醇的表观摩尔体积Vφ和极限偏摩尔体积Vθφ , 得到了其由纯水溶剂转移至混合溶剂中的迁移偏摩尔体积⊿trsVθ椎 .结果表明, LiCl, NaCl和KCl在溶液中对肌醇的体积性质影响显著, 极限偏摩尔体积Vθφ和极限迁移偏摩尔体积⊿trsVθφ都随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温度对肌醇的极限偏摩尔体积和极限迁移偏摩尔体积只有轻微影响. 从分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在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氟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茜素酮比色法和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前者使用试剂较多,但结果准确;后者具有结构简单牢固、灵敏度高、晌应速度快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本文就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1 电极的响应极限氟离子选择电极在初次使用时,应首先测试其响应极限,由此可准确估计样品的最低检出限。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极限为0.05mg/L左右。若待测液中氟离子活度小于电极的响应极限,可使用标准加入法,克服因测试电位值与氟离子活度的对数不成线性关系造成的误差,满足分析测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2 氟离子选择电极…  相似文献   

3.
用NMR谱研究了N-(对位取代苯基)氮杂-15-冠与Na(Ⅰ)的配位反应,测定了Na(Ⅰ)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发现这些稳定常数与其极限化学位移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胡锐  吴小华  胡耀元 《化学学报》2010,68(7):623-632
对H2,CO,CH4多元体系支链爆炸的爆炸特性与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了浓度爆炸极限、爆炸形态与波形及其影响因素;测定了爆炸危险度、火焰蔓延极限、最小点火能等爆炸特性参数;根据爆炸形态与波形的不同,提出了爆炸形态与波形的新区划理念,在爆炸极限内,可进一步区划为上下限冷焰区、上下限爆燃区、爆轰区、下爆燃向爆轰转化区等6个爆炸形态区,并探讨了不同爆炸形态压力波的发展机制,对进一步研究相关的多元支链爆炸体系,促进多元支链爆炸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实验测得的爆炸危险度、火焰蔓延极限、最小点火能等特性参数,与引进‘关键组分'的概念,对预防混合气体支链爆炸事故的发生,指导防爆电气设备与阻火器设计,修订相关工业的安全指标,指导支链燃烧与支链爆炸的实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Anton Paar DMA4500振动管密度计测量了293.15 K时二元体系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C6H5CH3-DMF)在C6H5CH3(摩尔分数0~1)中的溶液密度, 利用最小二乘法关联了溶液密度与组成的函数关系, 关联精度为±0.005 kg/m3. 通过密度数据分别计算了二元体系中C6H5CH3和DMF的表观摩尔体积, 并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法, 分别拟合得到了优化的C6H5CH3和DMF的表观摩尔体积和摩尔分数的函数关系, 以及C6H5CH3和DMF的表观摩尔体积和质量分数的函数关系. 通过对函数关系的极限运算得到了C6H5CH3和DMF的极限偏摩尔体积、标准偏摩尔体积和摩尔体积. 还计算了不同组分下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 数据可用四参数Redlich-Kister方程关联拟合得到方程系数. 计算关联了C6H5CH3和DMF的超额偏摩尔体积与摩尔分数的关系. 由三参数多项式极限法得到组分的极限超额偏摩尔体积值与Redlich-Kister系数法得到的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6.
梁波  许梅  李萍  张宏 《化学分析计量》2011,20(Z1):46-49
建立了3种低合金Cr - Ni - Mo钢的规定比例极限与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关系,即规定比例极限对应的非比例延伸率数值,实现了用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代替规定比例极限.研究结果表明,35 CrNi3 MoV、35 CrNi3 Mo、35 CrNil Mo三个钢种规定比例极限对应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分别为RP 0.018、R...  相似文献   

7.
双向脉冲充电法对锂枝晶生成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向脉冲电流充电方法取代传统的直流电充电方法, 研究了金属锂电极在有机电解液1 mol•L−1 LiPF6/碳酸乙烯酯(EC):二甲基碳酸脂(DMC)(1:1, V/V)中的充电过程. 锂电极的表面变化通过原位显微镜观测和交流阻抗谱进行检测. 原位显微镜观测结果显示, 在直流充电时锂电极上明显地出现了枝晶, 而在双向脉冲充电时, 枝晶的产生和生长受到了抑制. 交流阻抗谱结果显示在双向脉冲充电下, 锂电极的表面积增长较直流充电时缓慢. 这种抑制枝晶生长, 稳定锂沉积的新充电方法有望用于锂阳极二次电池.  相似文献   

8.
物理法COD减排理论极限能耗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针对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三点本质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减排过程节能机制的热力学框架,并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了计算物理法脱除有机污染物理论极限能耗的热力学分析方法.此外,以典型有机污染物的脱除为例,分别计算了封闭体系中298.15K和1.01325×105Pa下不同初始浓度、不同种类以及不同COD减排量的有机污染物脱除的理论极限能耗.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减排需要很高的能耗,脱除相同量有机污染物所需的理论极限能耗随着初始浓度的减小而显著增加,且不同种类污染物处理的难易程度和能耗高低相差很大,这充分说明减排与节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充分考虑污染物的种类、物理化学性质、毒性和浓度将有助于减排政策的科学制定.  相似文献   

9.
利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甘氨酸分别在不同组成的乙二醇 水和丙三醇 水混合溶剂中的密度,计算了甘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的变化规律,并与乙醇 水体系作了比较. 结果表明,甘氨酸分子在醇 水混合溶剂中增体积效应的大小与醇分子所含OH基数目的多少有关,但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水合壳层的结构形态. 乙醇 水体系中的增体积效应特别显著与该溶剂结构变化上的微观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分子动力学广泛应用于分子体系, 但受限于计算能力, 一般难以用于纳米器件的研究. 本文采用自主开发的超大规模分子动力学仿真程序(NanoMD), 构建了原子级的纳米齿轮模型, 并以此为代表实现了对具有高速转动特性的纳米器件的模拟. 通过位错和缺陷分析, 确定了纳米器件在高速转动过程中的应力分布以及失效机制, 并明确了以极限弹性转速为依据的材料强度衡量模式. 研究发现纳米器件在极限转速方面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 随着器件直径的减小而单调增大, 随着轴径的缩小而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1.
对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完成了1278次有效试验,获得了28000余个实验数据.仅对H2,CH4,CO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爆炸极限及其容器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推得了支链爆炸的充要条件式与复相链终止概率的统一表达式.实验表明: H2,CH4,CO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爆炸极限与诸多因素有关,随着容器的扩展性(线性尺度、几何形状、火焰传播方向等)的增大,浓度爆炸极限会增宽.对有关工业安全指标的修订,相关工业尾气与废气的安全回收,有关工业与矿井混合气体爆炸事故的预防,指导支链燃烧与支链爆炸的实践,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简单总结了已有BR(Briggs-Rauscher)振荡体系的机理模型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并构造了一个能模拟HIO2、I2、I-和O2 四个组分的9步反应机理的简化模型.该模型能在较大的初始输入组分浓度范围内出现周期性的振荡行为,可用于解释BR体系中的一些特定的实验现象,并且能够呈现极限环和双稳态.  相似文献   

13.
极限误差用于方法可靠性统计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极限误差,制订了用标准样品检验方法可靠性的工作程序。可用于方法分析质量的比较与评价。较已报道的方法更方便准确。 1 原理 1.1 有限次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为 所以标准样品测定值的区间为(X—Sy,X+δ(?))。  相似文献   

14.
许莉  王旭  林瑞森 《物理化学学报》2005,21(11):1315-1318
应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298.15 K时不同组成的L-丝氨酸-正丙醇-水体系的密度, 计算丝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迁移偏摩尔体积和水化数. 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和水化数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丝氨酸两性离子部分和亲水侧链与正丙醇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对其迁移体积有正贡献, 且占主导地位. 丝氨酸在正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迁移偏摩尔体积为正值, 且随醇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丝氨酸在正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水化数随溶液中醇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丙氨酸在葡萄糖和蔗糖水溶液中的体积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精密数字密度计分别测定了丙氨酸在不同组成的葡萄糖和蔗糖水溶液中的密度,计算了丙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的变化规律,并与乙二醇-水和丙三醇-水等多羟基体系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丙氨酸分子在多羟基化合物-水体系中体积效应的大小与多羟基化合物所含OH基数目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使用石英振荡管密度计精确测定了298.15 K温度下不同浓度的甘露醇-正丙醇-水和甘露醇-异丙醇-水三元溶液的密度. 计算了甘露醇的表观摩尔体积VΦ和极限偏摩尔体积, 得到了其由纯水溶剂转移至混合溶剂中的迁移偏摩尔体积. 结果表明, 正丙醇在溶液中对甘露醇体积性质的影响较异丙醇显著. 从溶质-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及丙醇同分异构体中羟基位置的不同对体积性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许莉  丁成荣  林环  王旭  林瑞森 《化学学报》2007,65(23):2797-2801
应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298.15 K时甘氨酸、L-丙氨酸或L-缬氨酸与不同组成的木糖醇-水混合溶剂构成的三元系溶液的密度, 计算了氨基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迁移偏摩尔体积和水化数. 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和水化数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氨基酸两性离子部分与木糖醇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 且随木糖醇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氨基酸在木糖醇水溶液中的迁移偏摩尔体积为正值, 甘氨酸的迁移偏摩尔体积大于L-丙氨酸和L-缬氨酸的. 氨基酸在木糖醇水溶液中的水化数随溶液中木糖醇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H2、CO、CH4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2,CO,CH4是化工生产中常遇到的混合气体,若与空气混合,一定条件下就构成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爆炸极限是一个关键性数据。对于多元可燃性混合气体,主要采用Le Chatelier经验方程或对其进行改进后的公式进行估算,但Chatelier经验方程只适用于烃类的混合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对于含氢的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预测误差很大。本文对大量的浓度爆炸极限数据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爆炸极限预测模型,对于指导多元混合气体支链燃烧与爆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环境安全性尤其是饮用水安全而言,通常认为的高级氧化技术(AOPs)"彻底降解"大多数有毒有机污染物的观点需应用化工热力学分析来检验.本文分别以三氯甲烷(CHCl3)和二氯甲烷(CH2Cl2)为模型体系,分析了不同氯代甲烷初始浓度、pH值和羟基自由基(·OH)浓度下,AOPs矿化水中氯代甲烷的平衡浓度(即矿化理论极限浓度).结果表明,CHCl3和CH2Cl2与·OH矿化反应的理论极限浓度均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OH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CHCl3与·OH矿化反应的理论极限浓度随着pH值的增加而明显减小(pH3.0~3.5除外),CH2Cl2与·OH矿化反应的理论极限浓度在文献报道的·OH浓度下随着pH值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而在·OH浓度分别增至文献值的10和100倍时,CH2Cl2与·OH矿化反应的理论极限浓度随着pH值由2.0增至3.0和由3.5增至4.5而不断减小,由3.0增至3.5和由4.5增至5.0而增加.较高的·OH浓度,较高pH值(pH4.0~5.0)的酸性环境以及较低的初始浓度对氯代甲烷的彻底矿化更有利.  相似文献   

20.
采用保角变换法推导了共平面的带-带电极和带-平面电极的稳态扩散极限电流及带-平面电极的稳态可逆极化曲线的分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