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课题学习”作为初中数学的四大领域之一,希望借此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但很多教师认为,课题学习难以操作、费时费力,更难以考查,因而在教学实施中简单地跳过;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课题学习的意义,但由于自身缺乏经验,同时又没有外在的指导,因而也忽视了课题学习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新增对数学文化方面的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专题,目的在于:利用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启发学生的人格成长、预见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导并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构筑数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新课程标准意在重视数学发展历史轨迹,而一般地,中学数学处理对数函数是考虑它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逻辑关系,强调知识的学习,但却忽视了对数发明历史的形成过程,本文拟对数发明史教学设计,将数学史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的一种尝试.1 问题的引入学生计算:1 ) 1 7.95×0 .0 830 …  相似文献   

3.
1新课程必修1(人教A版)中函数学习的困惑自新课改实行以来,全国很多课改区最大的困惑是教学时间不够,认为新课程增加了学习的内容和负担.事实上责任不在课程改革,不在《课程标准》,不在实验教材,而在教师自身,是教师自己感到时间紧张.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人教A版,以下简称必修1)中的函数教学为  相似文献   

4.
李渊 《数学之友》2022,(24):64-66
数学解题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高中导数的相关知识,将“怎样解题表”运用于高中导数解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解题前审题策略;(2)引入问题链式板书;(3)解题后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如: (1)学生的思维深广度不够,思维过程不流畅,不敏捷,灵活性不强; (2)教师的学习经验、思维品质难以转移到学生,教学效率不高; (3)学生热衷于从老师学习数学知识、数学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一期课改”高中教材第一册 4.9节“函数的零点”是打“ ”选学内容 ,在“二期课改”新教材中设置为数学Ⅱ和Ⅲ拓展内容之一 ,是教材编写者情有独钟、不愿割舍的内容 ,为什么呢 ?笔者通过研究和教学实践 ,发现该内容除揭示了函数与方程的内在联系 ,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能力的不可多得的素材 .下面是该节内容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1 .函数零点的概念 .2 .二分法求零点 .潜能目标培养 :数学估算 ,计算器的熟练使用 .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学习下面数学概念 :对于函数 y =f(x) (x∈D) ,如果存在实数c(c∈D) ,使…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时,普遍叫难,教师应如何安排设计日常教学?如何将学生带入立体几世界,去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下面谈谈“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教学的一些做法.一、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初步学习1.关于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学习(1)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引入:教师与学生一起以熟悉的正方体为模型,请学生观察图中的几对异面直线.教师指出:用“异面”来描述异面直线间的相对位置显然是不够的,这就给数学提出了新问题之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问题的背景使学生沉浸在对新知识的了解、探求的情境中.(2)明确概念,培养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8.
在提倡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成为一个研究型学者的今天,教师作为反思的主体,通过教学反思,使自身得到了提高.那么,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否也应该积极反思,成为反思型学习者呢?笔者曾被这样的问题困扰过: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强调过N次了,可还是有不少学生出错,或者听学生诉苦:"老师,你课堂上讲的我都听懂了,作业也会做,怎么考试时就不会了呢?"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反思,原因可能是:(1)学生没有反思意识或不知道如何反思,以致很多学生到了高中甚至大学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反思;(3)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忽视了学生反  相似文献   

9.
曹桂芳 《数学之友》2023,(23):18-20
故事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种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构场域性的故事课程、跨学科的故事课程、生活化的故事课程以及成长性的故事课程.数学故事应当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源”,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加油站”.作为教师,要积极地构建一种基于“故事”的故事课程新样态,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益的提问”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 ,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 ,前者是提问 ,后者是所谓激“问”.而激“问”又常常需要教师先用提问的方式去激活学生思维 .因此 ,数学教师的提问艺术显得比其他任何学科教师更为重要 .当前 ,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徒劳的提问”.表现在 :( 1)目的不明确 ;( 2 )零碎不系统 ;( 3 )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 4 )无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能力大小 ;( 5 )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没有间隔停顿 ;( 6)用语不妥 ,意思不明 ,甚至随口而发不计后果 .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是中学生人人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在学校课程中一直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新数学课程要求数学老师从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问题,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如何评价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原有的学生评价中主要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在原有的学生评价中学校往往侧重于学生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很多其它的评价方法,使得考试成为了评价和衡量学生的最重要手段.具体的局限和不足有以下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的贯彻落实、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普及与新高考改革等多种教育和考查形式的变化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中数学教师要转变唯分数论的传统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学生要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提高自身数学素养.本文基于数学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圆锥曲线展开教学,探析有效提高学生圆锥曲线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再创造”数学教学原则在课堂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的基本理念3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标准》理念倡导的“再创造 (Reinvention)”出自荷兰著名数学家汉斯·弗赖登塔尔 (H·Freudenthal,1 90 6- 1 990 )教授提出的“再创造”数学教学原则 .弗赖登塔尔关于“再创造”的论述内容很丰富 ,如何正确理解“再创造”数学教学原则 ,如何在数学课…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中学里,数学成绩呈“中、下”状态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大,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是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今仅对造成“中、下面”的原因及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中、下面”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这种状况的产生,除了学生本身的思想问题之外,还有教学上的原因,如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脱离了‘中、下面”学生的学习实际;或因教师教学不甚得法,没有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枯燥无味,进而把学习数学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思维能力差。例如一些学生做如下的一道题:“用1——5五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比13000大的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首先只考虑万位数上的取  相似文献   

15.
简易逻辑知识解读点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明 《数学通讯》2003,(13):11-12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学习数学时 ,处处涉及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论证 .高中数学新教材“简易逻辑”结合中学数学内容 ,介绍一些简单而又实用的逻辑知识 ,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命题与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增强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避免一些易犯的逻辑错误 ,从而有助于学生学好数学 .但作为我们中学数学一线教师 ,往往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逻辑学 ,对逻辑知识存在一定的认知缺陷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谈点肤浅的认识 ,敬请同仁斧正 .1 命题与判断初高中共有两次命题的定义 ,初中数学为了便于学生接受 ,给命题下的定义是 :…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对于新苏科版教材,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呢?笔者结合“合并同类项(1)”的教学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一、一般情况 1.学生方面:上屆学生在高一二时学习抓得不够紧,有的班級如高三(1)在高二时对学习数学沒有信心也不感兴趣,一般来讲数学基础比較差,1958年暑期学生对已学习过的教材都沒有复习,很多数学基础知识都忘記了,只要提到“对数”学生就害怕,1958年經过两个月炼鋼运动,学生的思想有显著的提高,虽然炼鋼刚结束时对于学习数学理論一般不感兴趣,以后经过学校支部与行政动員努力学习爭取思想、讀书、劳动三丰收以后,学生們很快地投入学习高潮,近半年来一般来讲学生学习都很认真,比前两屆(毕业)学生更认真学习,所以学习成績提高得比较快。 2.教师方面:开始对高三数学还比較抓得紧一些,但由于对党的教育方針认识不够,学校中心工作是什么不明确,炼鋼以后对于数学理論教学也不够重视,对学生学习要求也不够严格,以为学生能够懂得一些数学計算常識就够了,至于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理論基础与分析能力根本沒有考虑,再加上当时进度比較紧,一单元一两周就结束,各单元間的联系根本没有很好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育理论在文[1]中分为三论:数学教学理论、数学课程理论、数学学习理论.我觉得数学教育评价理论也应在其中.一个教师,想上好数学课,首先就碰到怎样去进行“数学教学”的问题,这就需要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因而学校的数学教学必须就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进行再创造的方法,以便进行数学化”.[2]大师的高观点,加深了我对现代数学教育理论中“要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作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理解,从而在教学中自觉坚持启发…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了学生的认知活动 ,却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动性 .虽然 ,教师有时也采用提问的方法来开展所谓的“启发式”教学 ,结果只是努力让学生猜测出教师的意图或题目中原有的答案 .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 ,没有得到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体验和情感 ,更谈不上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学生体验不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更看不到学生的智慧闪现出的灵气和活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现成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 ,过分强调解题能力 ,忽视了书本以外生动活泼的现实世界 ,忽视了构建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学生升学以外的将来发展 ,…  相似文献   

20.
1问题提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情境探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目前,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数学探究这一个环节.即使是教材,也增加了探究的份量,几乎每一个小节都包含探究的问题.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揭示数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与脉络,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确对改进教学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在实践中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情境的虚假与过度使用对数学本质理解的干扰;有的内容难度较低,没有探究的必要;有的内容难度过大,即使教师给予必要的启发,学生仍然无法操作完成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究其原因,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所谓的“探究”过程中,忽视学情分析,远离学生的学习经验,偏离学生的学习需要,失去了探究的真实价值.本文以“圆锥曲线(起始课)”为例,基于教材,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合理性、学生思维过程的合理性上改编和丰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围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及学生能力的提高,谈谈如何依据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策略,实施真实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