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UF-两段厌氧处理茶多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前置超滤膜(UF)的两相厌氧工艺对原水COD为18362.6mg/L,荼多酚为3608.3mg/L、色度为2624.2倍的茶多酚生产废水进行为期90d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实验压力为0.2Mpa时,膜组件对COD去除率为63.4%,茶多酚去除率为95.1%,色度去除率为93.4%.然后,对两相厌氧工艺的投配率、P含量和酸化段水力停留时间(HRT1)对废水COD、色度与茶多酚去除率和产气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当投配率为15.0%、P含量为38.1mg/L、HRT1=24h,该工艺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出水COD为1288.1mg/L,COD去除率为80.8%,色度为95.6倍,色度去除率为44.6%,残余茶多酚为119.8mg/L,茶多酚去除率为32.3%,产气率为0.85m3/kg COD,与未采用UF预处理的两相厌氧水解工艺相比,COD、色度和荼多酚去除率分别提高23.40%,10.2%和1613%,产气率增加0.15m3/kg COD.  相似文献   

2.
《广州化学》2015,(3):57-61
采用两相厌氧工艺处理含甲苯模拟废水,研究了甲苯浓度变化对两相厌氧系统的影响。低浓度甲苯对厌氧微生物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较高浓度甲苯具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甲苯具有毒害作用。厌氧系统在投加不同浓度的甲苯前后挥发性脂肪酸(VFA)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并对厌氧发酵方式产生影响。甲苯的浓度变化影响其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厌氧-曝气生物滤池(AF-BAF)工艺处理工业水杨酸废水,研究了不同进水ρ[COD(NaAc)]/ρ[COD(SA)]比值[表示乙酸钠与水杨酸(SA)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配比]对有机物去除和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SA浓度低于187mg/L时,经AF工艺处理后,废水生化需氧量(BOD)5/COD由0.27增大至0.38,UV254/氧化还原电位(ORP)由-7.68增大至-3.22,可生化性明显提高。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h,当比值为300∶300时,COD去除率最高(91.74%),SA去除率为91.4%;当比值为0∶600时,COD去除率最低(42%),SA去除率为52.48%。进水碳源变化对NH4+-N去除影响较小,去除率可达99.83%。SA功能菌依赖于非SA功能菌分泌的代谢产物生存,失去非SA功能菌分泌的代谢产物后,SA功能菌的活性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轴三级生物转盘(RBC),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8、12h时,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30.94%、51.52%、58.67%。证明了生物转盘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功能。增加硝化液回流系统后,在温度为15℃、回流比为200%时,TN去除率为74.57%。改变转盘的转速及水温,在试验中水温30℃、生物转盘转速10r/min时,转盘对TN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85.35%。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转盘在污水脱氮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朱宸  张正 《广州化学》2021,46(2):58-63
选取玄武岩纤维作为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的载体,以COD、NH4+-N、TP和DO为考核指标,对比系统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对黑臭水体的净化效能,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表明,系统在HRT=24h时经济性好且净化效果佳,对COD、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1.7%、52.1%和68.2%,将DO从4 mg/L提升至...  相似文献   

6.
零价铁耦合厌氧微生物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价铁(ZVI)与厌氧微生物的耦合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技术,在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去除中得到了广泛关注。该耦合技术将ZVI技术的高效性与厌氧生物技术的经济性有效融合,在多元微电场和厌氧微生物协同作用下,有效降低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抑制性和毒性。本文综述了此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潜在机理、实际应用中主要操作参数及影响条件以及处理含氯化合物、重金属、染料等生物难降解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归纳了ZVI与厌氧微生物耦合对上述污染物进行高效去除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的可行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对6-氨基青霉烷酸生产废水的高污染物浓度、高硫酸根、难降解物质多的特点,对废水经过硫酸根预处理,稀释3倍和6倍后,废水对厌氧污泥没有急毒性,厌氧污泥可以逐步适应废水环境。经过厌氧处理以及后续的Fenton深度处理,高浓度的6-氨基青霉烷酸生产废水CODCr可由45450mg/L降到255mg/L,出水CODCr可达到污水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朱宸  张正 《广州化学》2021,46(1):58-63
选取玄武岩纤维作为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的载体,以COD、NH4+-N、TP和DO为考核指标,对比系统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对黑臭水体的净化效能,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表明,系统在HRT=24 h时经济性好且净化效果佳,对COD、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1.7%、52.1%和68.2%,将DO从4 mg/L提升至8.8 mg/L。本研究为黑臭河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粘度法、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DLS)法,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体系的剪切稳定性和HPAM剪切降解后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体系的封堵性能及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体系随剪切速率增加,其对1.2μm的核孔膜的封堵能力降低.HPAM稀溶液剪切降解后再与AlCit反应,低剪切速率对其封堵性能影响较小,而高剪切速率会使得其封堵性能大大降低.HPAM/AlCit交联体系和HPAM剪切降解后形成的交联体系的封堵性能下降的原因是HPAM/AlCit交联体系中交联聚合物线团(LPC)尺寸和HPAM中高分子线团的尺寸变小.  相似文献   

10.
铁、锰和硼元素对厌氧微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在废水处理系统中铁、锰和硼元素对厌氧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影响,采用厌氧血清瓶培养实验,确定了在不同铁、锰和硼元素的投加量下,此种厌氧微生物脱氮除磷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铁元素的投加量为30mg·L^-1时,除磷效果最好;锰元素的投加量不应该超过2.5mg·L^-1;而硼元素对除磷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降解酚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降解酚类微生物筛选、影响酚类降解的因素、降解机制和降解动力学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降解酚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微生物降解苯酚的代谢途径主要为厌氧途径和好氧途径。好氧条件下,苯酚首先被氧化成邻苯二酚中间态,然后在邻位或者间位发生苯环裂解反应。厌氧条件下,苯酚首先被微生物羧基化,然后发生脱羟基还原反应和开环裂解。微生物降解苯酚的霍尔丹方程模型的参数是多变的,所以微生物降解苯酚的动力学方程没有固定常数。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微生物降解体系中反-4-甲基-环己烷酸(4MCCA)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分别采用孔径为0.45和0.22μm滤膜对微生物降解体系中的4MCCA样品进行减压过滤,去除菌体;用0.1 mol/L H2SO4调节滤液至pH 2~3;二氯甲烷萃取定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的选择离子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1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4,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 ng和0.34 ng,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2.7%~6.6%和1.5%~11.3%。采用本方法测定了150 mg/L 4MCCA在微生物降解体系中的降解情况,24,48和96 h时4MCCA的降解率分别为24.7%,51.8%和55.0%。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活性黄KE-4RN在中温(35℃)条件下的厌氧脱色情况,从脱色率、VFAs(挥发性脂肪酸)、COD_(Cr)(化学需氧量)去除率、污泥吸附、产气量和生物气组分等方面分析了其脱色的形式和程度,并对其厌氧脱色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活性黄KE-4RN不易被完全矿化,其脱色主要是污泥吸附和厌氧生物初级降解的共同作用,且脱色率随染料的浓度增大而减小.浓度≤80 mg·L~(-1)(以碳计)的活性黄KE-4RN经2 w降解,脱色率可以达到94%,COD_(Cr)去除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厌氧——缺氧——SBR微生物生化处理组合工艺,研究了双基(含双基混合酯)球扁药含氮废水处理技术,通过菌种驯化,实现了高盐浓度、高CODCr含量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CODCr的总去除率达到97.7%,质量浓度降到96mg/L;BOD5总去除率达到了98.O%,质量浓度降到28mg/L;SS的总去除率达到94.4%,质量浓度降到了9mg/L。  相似文献   

15.
袁柱良  马婕 《化学通报》2016,79(1):83-87
针对6-氨基青霉烷酸生产废水高污染物浓度,高硫酸根,难降解物质多的特点对废水经过硫酸根预处理,稀释3倍和6倍后,废水对厌氧污泥没有急毒性,厌氧污泥可以逐步适应废水环境。经过厌氧处理以及后续的Fenton深度处理,高浓度的6-氨基青霉烷酸生产废水CODcr可由45450 mg/L 降到255 mg/L。出水CODcr可达到污水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降解聚丙烯酰胺(PAM)溶液,探讨水力停留时间(HRT)、单独臭氧和Fe(II)(EDTA)螯合物催化臭氧对PAM溶液粘度和PAM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之比(B/C)随HRT变化的规律,考察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体系对PAM溶液可生化效能影响;研究表面活性剂对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工艺降低PAM粘度的影响,并探讨草酸对该工艺降解PAM溶液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法对PAM溶液降解效能良好,在15min内,PAM溶液的粘度可以降低57%,在120min后,PAM去除率可达75%,B/C从0.121提升到0.423。表面活性剂对Fe(II)(EDTA)螯合物/UV催化臭氧工艺降低PAM溶液粘度影响较小。草酸不利于Fe(II)(EDTA)/UV催化臭氧工艺去除PAM和降低PAM溶液粘度,这是因为草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抑制了臭氧在水中的分解作用,从而导致草酸/Fe(II)(EDTA)/O3体系中PAM溶液的降粘效果和去除率低于Fe(II)(EDTA)/O3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微通道内表面上制备均匀的ZnO晶种层薄膜,再在晶种膜的基础上制备出了垂直生长的ZnO纳米棒阵列。将长有ZnO纳米棒的微通道用作微反应器,以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溶液为例考察了流体停留时间和连续重复使用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为80 s时MB的光降解率为95%,连续重复使用180 h后,MB的降解率仍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苯酚属于高毒性有机物,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苯酚等酚类污染物,即使低浓度排放,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以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物为载体包埋微生物,获得了高效降解水中苯酚的固定化微生物球形催化剂。固定化微生物初次处理苯酚水溶液,30℃下反应120 h,苯酚浓度由100 mg·L~(-1)降至0.48 mg·L~(-1),苯酚降解率高于99%;而在相同条件下,使用游离微生物苯酚的降解率仅为21.1%。固定化微生物重复使用处理苯酚水溶液,催化活性提高显著,第4次重复使用,反应5 h苯酚的降解率已达到99%;65次循环处理苯酚水溶液,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9%所用的时间几乎保持不变(5 h)。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物包埋微生物,既包埋了微生物实现了固定化,又为微生物活性的发挥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使得制备的固定化微生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气溶胶分散技术将芬顿(Fenton)试剂引入气相反应体系来增强电晕放电对污染物甲苯的降解.含Fe2 、Co2 和Mn2 等过渡金属离子的催化剂溶液以微液滴形式添加入反应器电晕区,考察了催化剂对甲苯蒸气降解速率的影响,发现甲苯平均降解速率均有显著提高.在这三种金属离子溶液浓度均为0.05mol/L,电极气流量为0.6m3/h和极间电压为23kV时,甲苯(初始浓度为900mg/m3)降解速率增强因子β分别为1.29,1.28和1.51.气相和液相中降解产物的分析表明,微液滴内发生的电Fenton反应将电晕放电产生的H2O2转化为具有更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HO.),而甲苯的中间产物溶解在微液滴中,增强了甲苯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20.
聚合度3~6甲壳寡糖的制备与TOF-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自制酸性蛋白酶粗酶液降解壳聚糖,研究了降解过程中温度、pH值、反应时间、酶用量及壳聚糖脱乙酰度(DD)对酶降解能力的影响。以85.5%脱乙酰度(DD)、分子量(Mw)为56.0×104的壳聚糖为底物,45℃、pH4.6降解数小时,降解产物由红外光谱、分子量测定(GPC)和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 MS)表征。主要降解产物的脱乙酰度有所降低;酶解8h,其水解产物用NaOH调至pH9无沉淀,9h分子量降为0.93×103,经MALDI TOF MS分析产物为聚合度3~6的甲壳寡糖,3~6糖中各糖含量分别为13.3%、27.3%、49.0%、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