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设 X 为欧氏空间 R~n,Y 为欧氏空间 R~m,g 为映 X 到 Y 的映射,A(?)X 是任意非空子集.在下述向量极值问题(VMP)(VMP) max g(x),s.t.x∈A中,K 是 Y 中非平凡闭凸锥,K≠{0},如果{x∈A|g(x)-g(x_0)∈K\{0}}=φ,则称 x_0∈A 为(VMP)的有效解;如果 intK≠φ,并且{x∈A|g(x)-g(x_0)∈intK)=φ,则称 x_0∈A 为(VMP)的弱有效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虑线性丢番图方程a_1x_1+…+a_kx_k=b的非负整数解的存在性问题.为解答Frobenius开问题,对于k2,给出整数G(a_1,…,a_k)的表示形式,该整数是使得b≥G a(_1,…,a_k)时,上述丢番图方程总存在非负整数解的最小整数.  相似文献   

3.
二部图是具有二分类(X,Y)的简单偶图,其中X的每个顶点与Y的每个顶点相连,若|X|=m,|Y|=n,则这样的图记为K_(m,n).该文研究了K_(n,n)的定向图.对于非负整数a和b,若存在满足每个顶点的入度或者是a或者是b的一个K_(n,n)的定向图,则存在非负整数s和t满足方程s+t=2n和as+bt=n~2.论文证明了如下结论:设s和t是任意两个非负整数,对于满足方程s+t=2n和as+bt=n~2的非负整数a和b,存在K_(n,n)的定向图使得每个顶点的入度或者是a或者是b,从而得到了上述必要条件为K_(n,n)是[a,b]_n可实现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
令N表示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对给定的集合A C N及n∈N,令R_1(A,n)表示方程n=a+a',a,a'∈A的解的个数.令R_2(A,n)和R_3(A,n)分别表示方程n=a+a',a,a'∈A在条件aa'和a≤a'下解的个数.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给定i∈{1,2,3},确定所有非负整数集合对(A;B),使其表示函数R_i(A,n)及R_i(B,n)最终相等.文章讨论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特别是离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学,尤其是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图的标号问题是图论中极有趣的一个研究课题,有着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背景.图的一个顶点标号是顶点集合到非负整数集合的映射,而边标号是边集合到非负整数集合的映射,根据对映射的不同要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图的标号问题,有向图的优美标号是其中的一类.用G表示有n个顶点的有向圈,mCn表示m个无公共顶点的有向圈G之并,本文研究了有向图mG,的优美性,利用搜索图的标号的算法与数学证明相结合的方法,证实了有向图3Cn为优美图,其中n=2p,P为任意正整数.  相似文献   

6.
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特别是离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学,尤其是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图的标号问题是图论中极有趣的一个研究课题,有着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背景.图的一个顶点标号是顶点集合到非负整数集合的映射,而边标号是边集合到非负整数集合的映射,根据对映射的不同要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图的标号问题,有向图的优美标号是其中的一类.用■n表示有n个顶点的有向圈,m■n表示m个无公共顶点的有向圈C n之并,本文研究了有向图m■n的优美性,利用搜索图的标号的算法与数学证明相结合的方法,证实了有向图3■n为优美图,其中n=2p,p为任意正整数.  相似文献   

7.
设Z,N分别是全体整数和正整数的集合,Mm(Z)表示Z上m阶方阵的集合.本文运用Fermat大定理的结果证明了:对于取定的次数n∈N,n≥3,二阶矩阵方程Xn+YnnI(λ∈Z,λ≠0,X,Y∈M2(Z),且X有一个特征值为有理数)只有平凡解;利用本原素因子的结果得到二阶矩阵方程Xn+Yn=(±1)nI(n∈N,n≥3,X,Y∈M2(Z))有非平凡解当且仅当n=4或gcd(n,6)=1且给出了全部非平凡解;通过构造整数矩阵的方法,证明了下面的矩阵方程有无穷多组非平凡解:■n∈N,Xn+YnnI(λ∈Z,λ≠0,X,Y∈Mn(Z));X3+Y33I(λ∈Z,λ≠0,m∈N,m≥2,X,Y∈Mm(Z)).  相似文献   

8.
陈为雄 《计算数学》1984,6(4):388-395
§1.前言 设X和Y是Banach空间,p(x)是定义在区域G X上并取值于Y的非线性算子。假定p(x)有Frechet导算子p’(x),为了近似解算子方程 p(x)=0, (1)研究了如下的迭代程序: x_(n 1)=x_n-A_np(x_n), A_(n 1)=2A_n-A_np(x_(n 1)A_n,(2)这里x_0∈G和A_0∈(Y→X)都是初始近似,其中x_0是方程(1)的近似解,而A_0则是p(x_0)的近似过算子。[1]在一些条件下证明了程序(2)收敛于方程(1)的解。  相似文献   

9.
有限集合E的一个子集类■2~E,如果对任意的 Y∈■及 X■Y,总有 X∈■,我们则称(E,■)为一独立系统.1971年 J.Edmonds 指出,独立系统(E,■)对任意线性目标函数其greedy基恒为最优基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满足交换公理,即对任意的 X,Y∈■,及|Y|>|X|,则存在 y∈Y\X,使 X∪{y}∈■.这时(E,■)是一拟阵.  相似文献   

10.
设X、Z是两线性赋范空间,Y是巴拿赫空间,映射:X→Y,说在x_0∑X处有Frechet导数l,即有界线性算子l:X→Y,满足||(x_0+εx)-x_0-εlx||_Y=o(ε),x∈X,ε→0。又连续线性算子Г:X→Z,Ω是Z中的凸集,记U={x∈X|Г(x)∈Ω},U_0={x∈X|Г(x)=0}。设F是Y上的连续凸泛函,考虑极值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非整边的直角三角形整距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直角顶点为原点 ,两直角边分别为 x轴和 y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不妨设斜边所在直线方程为 ax +by=n,则方程 ax +by=n - kc(其中 a、b、c∈ N+,且 a2 +b2 =c2 ,k为整数 )的正整数解就是整距点的坐标 ,因此整距点问题与一类不定方程的正整数解联系起来 .设 a,b,n皆为正整数 ,有以下引理 .引理 1 方程 ax +by =n有整数解的充要条件是 (a,b) |n.引理 2 若 (a,b) =1,且 x0 ,y0 为方程 ax+by =n的一组解 ,则方程其它解可表示为 :x =x0 +bt,y =y0 - at(t为整数 ) .引理 3 设 (a,b) =1,则当 n>ab- a-b时 ,方程 ax +by =n必有非负整数解 .以…  相似文献   

12.
这一节介绍一个引理和有关预备知识.对于拓扑空间 X、Y 而言,我们用[X,Y]表示 X 到 Y 的映射的同伦类组成的集合;[X,Y]'表示 X 到 Y 的保基点的映射的同伦类组成的集合.符号“(?)”表示(根据上下文)群同构或集合间的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13.
求方程 x4- y4=n  ( n∈ N)的整数解 ,至今还没见到一般方法 ,本文将给出这类不定方程一种解法 .文中字母 P表示质数集 ,符号 ( a,b)( a、b∈ Z)表示不定方程   x4- y4=n  ( n∈ N) ( 1 )的整数解 .定理 1 若 n∈ P,则方程 ( 1 )没有整数解 .证明 假定方程 ( 1 )有整数解 ( a,b) ,定有  a2 b2 =n,  a2 - b2 =1 ,∵  a、b∈ Z,| a| >| b| ,只有    (± 1 ) 2 - 0 2 =1 ,∴  a =± 1 ,  b =0 ,  a2 b2 =1 ,与 a2 b2 =n是质数相矛盾 ,故方程 ( 1 )没有整数解 .由费马定理知 ,有定理 2 当 n =m4( n∈ N)时 ,则方程 ( 1…  相似文献   

14.
某些数学问题的求解,往往可以归结为求某一映射的逆映射T~(-1),其中T:X→Y,X,Y为两个度量空间。如X,Y是两个线性赋范空间,T是X→Y的线性算子,x∈X,b∈Y,那末求解方程Tx=b就属此例,一般说来,在数值分析中又将问题化为有限维空间去求T~(-1)b之近似元素。如果问题是病态的,那末即使选择良好的格式去计算,也不能指望有好的结果。因此判别原始数学问题是否病态是十分重要的,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15.
曹珍富 《数学季刊》1991,6(2):56-62
不定方程(x~m-1)/(x-1)=y~n,m>2,n>1 (1)在历史上曾有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1920年Nagell证明了(A)如果4|m,则方程(1)仅有满足|x|>1的整数解m=4,x=7,n=2,y=±20。1943年,Ljunggren证明了(B)如果n=2,则方程(1)仅有满足|x|>1的整数解m=4,x=7,y=±20和m=5,x=3,y=±11;和(C)如果n=3,m≠-1(mod6),则方程(1)仅有整数解m=3,x=18或-19,y=7。1972年,Inkeri为了给出不定方程  相似文献   

16.
1.集合的概念一、选择题 1.若集合m={x|x-1/x-2≥0},N={x|(x-1)(x-2)≥0},P={x|2~((x-1)(x-2))≥1}则( )。 (A)M=N=P (B)MNP (C)MNP (D)MN=P 2.设p={x_1,x_2,x_3}是方程x~3=1在复数集C中的解集,Q={x_1X_2,x_2x_3,x_3x_1},那么P与Q的关系是( )。 (A)PQ (B)PQ (C)P=Q (D)P∩Q=φ 3.设全集1={x|x为小于20有奇数},若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类基本而又重要的指数Diophantine方程,利用广义Ramanujan-Nagell方程的性质证明了这类方程有非负整数解的充要条件,并得出这类方程的全部非负整数解.  相似文献   

18.
Terjanian在1977年曾经证明不定方程 p是奇素数 (1)如果有整数解,则2p|x或2p|y。 本文证明了以下结果: 1. 设y=2(mod 4),则不定方程 x~p-y~p=z~2,(x,y)=1,p>3是素数 (2)没有整数解。 2. 设y=4(mod 8),则(2)没有整数解。 3. 如果(1)有整数解,p>3,则8p|x或8p|y。这是Terjanian的结果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丢番图方程1+X+Y=Z的一个特殊情形.借助计算机,用初等方法给出了指数丢番图方程1+5~x+2~y5~z11~u=2~v·11~w,yvw>0,x+z>0的全部非负整数解.  相似文献   

20.
<正>一、找出问题以下是海淀区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的第27题:有一台单功能计算器,对任意两个整数只能完成求差后再取绝对值的运算,其运算过程是输入第一个整数x_1,只显示不运算,接着再输入整数x_2后则显示|x_1-x_2|的结果.比如依次输入1,2,则输出的结果是|1-2|=1;此后每输入一个整数都是与前次显示的结果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