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氨水作为沉淀剂,采用正、反向共沉淀法制备Pr2Zr2O7纳米粒子。利用XRD、SEM、TEM、TG-DTA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样品物相及形貌;研究其制备过程中合成动力学和晶粒生长动力学,采用Doyle-Ozawa法和Kissinger法分别计算正、反向沉淀粒子在主要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反向沉淀的滴定速率为2mL·min-1、母盐溶液初始浓度0.05mol·L-1、反应体系温度273K、pH值11、煅烧温度为1173K,保温2h的条件下获得的样品形貌近球形、无团聚现象、一次粒径约60nm。Pr2Zr2O7前驱体的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正、反向粒子各阶段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1.2、197.8、183.2kJ·mol-1和45.37、84.34、152.16kJ·mol-1;晶粒生长活化能分别为19.02和11.95kJ·mol-1,后者比前者的晶粒生长活化能降低了7.07kJ·mol-1;反向共沉淀制备工艺优于正向共沉淀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浸渍法,以CuSO4为烧结助剂在碳纤维表面制得TiO2涂层。利用XRD、SEM和TEM分析了涂层相组成及形貌,通过静态等温氧化实验考察了涂层碳纤维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掺杂CuSO4制备TiO2涂层均匀完整致密,涂层相组成均为锐钛矿型TiO2,且涂层厚度从45 nm提高至185 nm;与普通TiO2涂层碳纤维相比,完全氧化温度从667 ℃上升到800 ℃,氧化活化能从118.390 kJ·mol-1提高到152.562 kJ·mol-1,CuSO4的掺杂大大提高了TiO2涂层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浸渍法,以CuSO4为烧结助剂在碳纤维表面制得TiO2涂层。利用XRD、SEM和TEM分析了涂层相组成及形貌,通过静态等温氧化实验考察了涂层碳纤维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掺杂CuSO4制备TiO2涂层均匀完整致密,涂层相组成均为锐钛矿型TiO2,且涂层厚度从45nm提高至185nm;与普通TiO2涂层碳纤维相比,完全氧化温度从667℃上升到800℃,氧化活化能从118.390kJ·mol-1提高到152.562kJ·mol-1,CuSO4的掺杂大大提高了TiO2涂层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2种铬基(Cr2O3和CrO3/Cr2O3)催化剂,用于气相氟化2-氯-1,1,1-三氟乙烷合成1,1,1,2-四氟乙烷。研究发现含有低价铬(Cr3+)物种的Cr2O3催化剂上2-氯-1,1,1-三氟乙烷的稳态转化率为18.5%,而含有高价铬(Cr6+)物种和低价铬(Cr3+)物种的CrO3/Cr2O3催化剂初始转化率达到30.6%,然而存在明显的失活。含有Cr6+物种的CrO3/Cr2O3催化剂的2-氯-1,1,1-三氟乙烷氟化反应初始TOF值为1.71×10-4 molHCFC-133a·molCr(Ⅵ)-1·s-1,高于含有Cr3+物种的Cr2O3催化剂(4.16×10-5 molHCFC-133a·molCr(Ⅲ)-1·s-1)。Cr2O3催化剂在氟化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相结构保持不变;而含有高价铬物种的CrO3/Cr2O3催化剂经HF反应后生成了CrOxFy活性物种。然而,CrOxFy物种在反应中挥发或转化成稳定但无活性的CrF3,从而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5.
通过球磨法制备了MgH2-MoS2-PP(PP=热解聚苯胺,wMOS2=wPP=8.33%)复合材料。与纯MgH2对比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初始放氢温度从650 K下降到550 K,并且在573 K下,75 min内的放氢量从0.38%(w/w,下同)提高到2.36%。在423 K下,放氢后产物可在40 min内吸氢2.45%,比纯MgH2高出2.13倍。放氢反应的活化能比纯MgH2(101.83 kJ·mol-1)降低了28.81 kJ·mol-1。MgH2-MoS2-PP复合材料的性能提高是由于PP能够均匀地减小Mg颗粒尺寸,并提高MoS2在体系放氢与再吸氢过程中的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球磨法制备了MgH2-MoS2-PP(PP=热解聚苯胺,wMoS2=wPP=8.33%)复合材料。与纯MgH2对比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初始放氢温度从650 K下降到550 K,并且在573 K下,75 min内的放氢量从0.38%(w/w,下同)提高到2.36%。在423 K下,放氢后产物可在40 min内吸氢2.45%,比纯MgH2高出2.13倍。放氢反应的活化能比纯MgH2(101.83 kJ·mol-1)降低了28.81 kJ·mol-1。MgH2-MoS2-PP复合材料的性能提高是由于PP能够均匀地减小Mg颗粒尺寸,并提高MoS2在体系放氢与再吸氢过程中的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2种铬基(Cr2O3和CrO3/Cr2O3)催化剂,用于气相氟化2-氯-1,1,1-三氟乙烷合成1,1,1,2-四氟乙烷。研究发现含有低价铬(Cr3+)物种的Cr2O3催化剂上2-氯-1,1,1-三氟乙烷的稳态转化率为18.5%,而含有高价铬(Cr6+)物种和低价铬(Cr3+)物种的CrO3/Cr2O3催化剂初始转化率达到30.6%,然而存在明显的失活。含有Cr6+物种的CrO3/Cr2O3催化剂的2-氯-1,1,1-三氟乙烷氟化反应初始TOF值为1.71×10-4 molHCFC-133a·molCr(Ⅵ)-1·s-1,高于含有Cr3+物种的Cr2O3催化剂(4.16×10-5 molHCFC-133a·molCr(Ⅲ)-1·s-1)。Cr2O3催化剂在氟化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相结构保持不变;而含有高价铬物种的CrO3/Cr2O3催化剂经HF反应后生成了CrOxFy活性物种。然而,CrOxFy物种在反应中挥发或转化成稳定但无活性的CrF3,从而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8.
以异丙醇为分散剂,碱纤维与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醚化接枝制得一种环境功能材料-季铵型阳离子纤维素(QACC)。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电镜扫描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中1644cm-1处存在明显的季铵基的弯曲振动。经过改性的QACC结晶度下降,比表面积增加。研究了QACC对腐殖酸的吸附性能:pH=8、318K时,QACC对腐殖酸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22mg·g-1;其表观活化能为6.45kJ·mol-1;吸附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吸附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式,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腐殖酸的ΔH、ΔS、ΔG分别为:20.3kJ·mol-1、77.8J·mol-1·K-1、-4.44kJ·mol-1,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硼氨配合物和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合成了核壳结构的Cu@CoW三元合金催化剂和非核壳结构的CuCoW三元合金催化剂,25℃下,Cu0.4@Co0.5W0.1三元合金催化剂对于硼氨配合物水解反应的TOF(转换频率)值达到0.3690molH2·molcat-1·s-1,明显高于非核壳结构的Cu0.4Co0.5W0.1催化剂,接近Pt、Pd等贵金属的催化活性,反应的活化能为49kJ·mol-1。与非核壳结构的CuCoW合金相比,核壳结构的Cu@CoW三元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煤炭燃烧过程中N2O的消除反应进行研究。选用6-311++G**和aug-cc-pVTZ基组,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预测了它们的热力学性质(总能量、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及其随温度的变化。预测N2O+CO反应的活化能为200 kJ·mol-1,与实验值193±8 kJ·mol-1较一致。计算了500~1 800 K 温度范围的反应速率常数。在N2O的分解中,N2O与H和CN自由基的反应为动力学优先进行的反应,其活化能为50~55 kJ·mol-1。在B3LYP/aug-cc-pVTZ level水平下,N2O+CN反应是热力学最有利的自发反应,其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407 kJ·mol-1。  相似文献   

11.
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结构明确的负载型纳米晶催化剂。在纳米晶成核和生长过程中加入一维ZnO纳米棒作为晶种,调控不同组分的纳米晶在 ZnO纳米棒表面均匀生长,从而获得了结构明确的 MnO/ZnO、Co3O4/ZnO、Co3Mn1/ZnO催化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与 X 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显示,不同组分纳米颗粒都均匀分散在 ZnO 纳米棒表面。相对于 MnO/ZnO 和Co3O4/ZnO催化剂,Co3Mn1/ZnO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在200 L·gcat-1·h-1的气时空速下,Co3Mn1/ZnO催化剂起活温度为 50 ℃,其 T100(CO 转化率达到 100% 时的温度)为 200 ℃;利用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不同催化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o3Mn1/ZnO催化剂的氧空位比MnO/ZnO催化剂提高了30%以上,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CO氧化催化性能。更为重要的是,Co3Mn1/ZnO复合纳米晶催化剂的活化能(39.4 kJ·mol-1)远低于其它负载型纳米晶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快速合成了Ru/Ce(OH)CO3纳米复合材料。基于TG,XRD,TEM,EDX,XPS和ICP等方法详细表征了所制备的催化剂,并用于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表征结果表明尺寸大约为4.8 nm的Ru纳米粒子高度分散在Ce(OH)CO3纳米棒上。该催化剂对于氨硼烷水解制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室温下其转化频率(TOF)达到389.6 molH2·molRu-1·min-1。而且该催化剂循环使用11次之后依然能够对氨硼烷催化产氢保持很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快速合成了Ru/Ce(OH)CO3纳米复合材料。基于TG,XRD,TEM,EDX,XPS和ICP等方法详细表征了所制备的催化剂,并用于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表征结果表明尺寸大约为4.8 nm的Ru纳米粒子高度分散在Ce(OH)CO3纳米棒上。该催化剂对于氨硼烷水解制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室温下其转化频率(TOF)达到389.6 molH2·molRu-1·min-1。而且该催化剂循环使用11次之后依然能够对氨硼烷催化产氢保持很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稀土硝酸盐、NH4F、5-氨基间苯二甲酸(AIPA)和柠檬酸为反应原料,水热法一锅合成了水溶性良好的AIPA敏化LaF3:Tb(AIPA-LaF3:Tb)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对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粒子为六方晶系的LaF3晶体,粒径为8nm左右,粒子表面包覆了AIPA。测试了合成粒子的发光性能,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48和547nm,粒子中存在着AIPA向Tb3+的能量传递。和LaF3:Ce,Tb粒子相比,AIPA-LaF3:Tb粒子的激发波长红移了94nm,发光强度增大。在合成的基础上,对AIPA-LaF3:Tb粒子进行了氨基化修饰,然后将氨基化粒子和兔抗人CEA抗体偶联,最后用偶联了抗体的AIPA-LaF3:Tb粒子对HeLa细胞进行免疫标记与成像。  相似文献   

15.
用正、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BaHfO3∶Ce粒子;用XRD、TG-DTA、S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研究了粒子合成动力学。结果表明:由正向和反向沉淀法得到的前驱体物相变化分3个阶段,用Doyle-Ozawa和Kissinger法分别计算了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其平均值分别为83.41、61.70、262.11 kJ·mol-1和81.70、42.86、253.44 kJ·mol-1,计算正反向沉淀法样品的晶粒生长活化能分别为27.36 kJ·mol-1和23.07 kJ·mol-1;反向法的样品分别在530nm波长下的激发光谱和399 nm波长的发射光谱的相对发光强度优于正向法,在2 073 K真空烧结保温3 h获得具有一定透光性的BaHfO3∶Ce透明陶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固相燃烧法快速合成了包含{111}、{100}和{110}晶面的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LiZn0.08Al0.01Mn1.91O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Zn-Al共掺促进了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的晶体发育和晶面择优生长,形成了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晶粒,有效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减缓了Mn溶解,增强了其晶体结构稳定性,显著提升了合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LiZn0.08Al0.01Mn1.91O4在5C和10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2.6和76.5 mAh·g-1,经过2 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0.4%和74.8%。即使在15C高倍率下,仍有64.2 mAh·g-1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循环8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2.2%。与LiZn0.08Mn1.92O4相比,LiZn0.08Al0.01Mn1.91O4正极材料具有较大的Li+扩散系数(1.02×10-11 cm2·s-1)和较小的表观活化能(25.60 kJ·mol-1),表明Zn-Al共掺和单晶形貌调控策略能够降低Li+在脱/嵌过程的能垒和增大Li+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速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固相燃烧法快速合成了包含{111}、{100}和{110}晶面的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LiZn0.08Al0.01Mn1.91O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Zn-Al共掺促进了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的晶体发育和晶面择优生长,形成了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晶粒,有效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减缓了Mn溶解,增强了其晶体结构稳定性,显著提升了合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LiZn0.08Al0.01Mn1.91O4在5C和10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2.6和76.5 mAh·g-1,经过2 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0.4%和74.8%。即使在15C高倍率下,仍有64.2 mAh·g-1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循环8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2.2%。与LiZn0.08Mn1.92O4相比,LiZn0.08Al0.01Mn1.91O4正极材料具有较大的Li+扩散系数(1.02×10-11 cm2·s-1)和较小的表观活化能(25.60 kJ·mol-1),表明Zn-Al共掺和单晶形貌调控策略能够降低Li+在脱/嵌过程的能垒和增大Li+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速率。  相似文献   

18.
钱彬彬  赵萌  常泽  卜显和 《无机化学学报》2017,33(11):2051-2059
在保持原有“层-柱”MOF,[Zn4(bpta)2(dipytz)2(H2O)2]·4DMF·H2O (1)(H4bpta=2,2'',6,6''-联苯四羧酸,dipytz=3,6-二(4-吡啶基)-1,2,4,5-四嗪)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dipytz配体中四嗪环的原位水解反应将极性的二芳酰基联氨基团引入框架,成功构筑出配合物[Zn4(bpta)2(dipytzhydr)2(H2O)2]·solvent (2)(dipytzhydr=1,2-二异烟酰基肼)。对配合物2的系统表征和气体吸附性质研究结果证实了功能化目标的实现:配合物2相比于配合物1展现出更高的二氧化碳吸附热(由28.8 kJ·mol-1升高至30.3 kJ·mol-1)和CO2/CH4吸附选择性。以上结果表明基于配体中四嗪基团的原位水解后修饰能够有效提高相关MOFs材料的CO2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9.
2种茂金属催化剂及1种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分别被固载于经过甲基铝氧烷处理后的α-Ti(HPO42微球表面,制备得到3种微球负载型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过程中,3种负载型催化剂均表现出比硅胶负载型催化剂更高的催化活性。2种茂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在乙烯、丙烯聚合反应中的活性分别高达6.8×107 gPE·(molZr·h)-1和5.0×107 gPP·(molZr·h)-1,所产生的烯烃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2.3),表现出良好的单中心催化特性,而且丙烯聚合产物的等规度高达96.5%。负载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乙烯聚合反应中的活性稍低,但也能够达到8.3×106 gPE·(molFe·h)-1。3种负载型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产物均成微球型,能够很好地复制载体的形貌。  相似文献   

20.
2种茂金属催化剂及1种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分别被固载于经过甲基铝氧烷处理后的α-Ti(HPO42微球表面,制备得到3种微球负载型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过程中,3种负载型催化剂均表现出比硅胶负载型催化剂更高的催化活性。2种茂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在乙烯、丙烯聚合反应中的活性分别高达6.8×107 gPE·(molZr·h)-1和5.0×107 gPP·(molZr·h)-1,所产生的烯烃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2.3),表现出良好的单中心催化特性,而且丙烯聚合产物的等规度高达96.5%。负载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乙烯聚合反应中的活性稍低,但也能够达到8.3×106 gPE·(molFe·h)-1。3种负载型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产物均成微球型,能够很好地复制载体的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