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的2D 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H-13C相关(1H-13C COSY)谱对1β-乙酰氧基-2β(α-甲基丁酰氧基)-6α-羟基-8β,9α-二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A),和1β-乙酰氧基-2β(α-甲基丁酰氧基)-6α-羟基-8β(β-呋喃甲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B)的13C NMR谱化学位移进行了全指定,利用1H-1H远程相关(1H-1H COSYLR)谱确定了化合物A和B中6-Ha和7-He,8-He和9-He的弱偶合,以及7-He和9-He的弱W型远程偶合.  相似文献   

2.
用2D NMR研究一对差向异构体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刺南蛇藤中首次分离到一对差向异构体,用NMK方法(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13C-1H COSY,NOESY,HMBC)并结合其它结构信息,确定其化学结构为;1α,6β,8α,13-四乙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和1α,6β,8α,13-四乙酰氧基-9β-苯甲酰基-β-二氢沉香呋喃(2).其中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Celastrine。  相似文献   

3.
利用NMR技术测定两个新倍半萜醇酯化合物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从苦皮藤叶中得到的两个新倍半萜醇酯化合物.利用NMR和2DNMR技术测得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1β-苯乙烯酰氧基,9β-(2-羟基)-异丁酰氧基,2β,6α,8α,15-四乙酰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和1β-苯甲酰氧基,9β-(2-羟基)-异丁酰氧基,2β,6α,8α,15-四乙酰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并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N-(α,β-双取代-4-氯桂皮酰基-另丁胺类化合物的1H NMR及13C NMR的研究。通过比较该类化合物分子酰胺基中氢及碳的化学位移指定了各化合物的构型。采用NMR方法判定的构型为X光衍射结果所证实。  相似文献   

5.
姜垒  付阳  郭文文  郑果  王强 《波谱学杂志》2021,38(2):255-267
利用三异丁基硼氢化锂(L-selectride)试剂还原3-氧代-22-羟基何伯烷得到单一构型的3α,22-二羟基何伯烷和3β,22-二羟基何伯烷.在此基础上,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确认了3β,22-二羟基何伯烷的绝对构型,并完整归属了该类化合物的1H和13C NMR数据.本文的方法亦可用以制备其他使用常规方法难以分离的α-和β-异构体.  相似文献   

6.
朱晓晴  杨立 《波谱学杂志》1996,13(3):245-252
应用多种核磁共振技术结合质谱技术对9-芴基丙二腈、α-氰基-α-(9-芴基)乙酸乙酯和α-氰基-α-(9-芴基)乙酰胺的1H NMR谱和13C NMR谱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7.
猪去氧胆酸衍生物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α-羟基-3α-苯甲酰氧基-5β-胆烷酸甲酯(化合物1)及3α-羟基-6α-苯甲酰氧基-5β-胆烷酸甲酯(化合物[STHZ]2[STBZ])进行了1H,13C NMR检测,通过DEPT及DQF-COSY,13C-1H COSY, COLOC等NMR技术对其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的解析,并指出了其NMR数据特征.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从苦皮藤叶中得到的两个新倍半萜醇酯化合物.利用NMR和2D NMR技术测得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1β-苯乙烯酰氧基,9β-(2-羟基)-异丁酰氧基,2β,6α,8α,15-四乙酰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和1β-苯甲酰氧基,9β-(2-羟基)-异丁酰氧基,2β,6α,8α,  相似文献   

9.
采用1H,13C-COSY和COLOC谱,对三个(1-3)β-二氢沉香些喃倍半萜的1H和13C化学位移进行了全指定.经过考察和比较上述化合物及十九个文献报导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和C-14化学位移的关系,得出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构型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三萜化合物的2D 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敏  郑尚珍 《波谱学杂志》1992,9(2):131-140
本文采用FAB-MS,FTIR和NMR等技术对从沙打旺牧草分离出的一种新的三萜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20R,24S)-3,16-二羰基-6α,25-二羟基-20,24-环氧-9,10环羊毛甾酮.用2D NMR技术,包括1H-13C HETCOR,COLOC,1H-1H COSY对,1H和13C NMR进行归属.  相似文献   

11.
利用1H NMR,13C NMR,2DNMR及IR,MS等技术对β-苯甲酰基-γ-取代苯基-γ-丁酸内酯的结构及空间构型进行确证,讨论了该结构的NMR谱学行为,提出了生成该化合物的可能的化学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2.
以溴化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丁基咪唑盐(化合物1)、吡啶和醋酸钯为原料,快速合成了空气稳定的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丁基-咪唑-2-亚基]-溴化钯(II)-吡啶(配合物2).配合物2的结构中存在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糖环上有多个手性碳,其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较复杂,不易归属.本文通过元素分析对配合物2的组成进行表征,运用1D和2D 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DEPT135、DEPT90、DEPT45、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对配合物21H和13C NMR信号进行全归属.研究发现,在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的稠环上多个弱配位的氧和乙酰基氧原子上孤电子对的作用下,配合物2的氮杂环卡宾-钯(II)-吡啶金属键形成对稠环上碳氢化学环境的影响比对丁基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从剑川乌头(Aconitum handelianum)的根中分离得到两个C19-二萜生物碱:高展花乌头宁(homochasmanine,化合物1)和14-去苯甲酰大渡乌碱(14-debenzoylfranchetine,化合物2).采用1D和2D核磁共振(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HMBC和NOESY)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完整归属了这两个化合物的1H和13C NMR信号.  相似文献   

14.
龚复俊 《波谱学杂志》1998,15(3):273-277
化合物1-8属于近似结构的齐墩果烷型三萜,它们分别为:β-amyrin(1);3-氧,Δ11,13(18)-齐墩果二烯(2);3β-羟基,Δ11,13(18)-齐墩果二烯(3);3β,24-二羟基,Δ11,13(18)-齐墩果二烯(4);3,11-二氧,Δ12-齐墩果烯(5);3-氧,Δ9(11),12-齐墩果二烯(6);3-氧,11α-羟基,Δ12-齐墩果烯(7);3β,11α-二羟基,Δ12-齐墩果烯(8).它们的13C NMR化学位移归属已确定,并通过了DEPT谱的验证.按结构特点分为三组:2~4为第一组,1,5,7,8为第二组,6为第三组.本文重点讨论了它们的13C NMR化学位移由其结构特点引起的变化,得到了化学位移与结构相关的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溴代正丁烷与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咪唑(化合物1)为原料合成了溴化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正丁基咪唑盐(化合物2),它是葡萄糖衍生的手性N-杂环卡宾前体.化合物2的结构中存在多个手性碳原子,导致它的核磁共振(NMR)谱较为复杂.在此,用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IR)以及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对它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1D和2D NMR谱(包括1H NMR、13C NMR、DEPT135、DEPT90、DEPT45、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对化合物2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6.
N-酰腙类化合物在极性溶剂中存在着E/cisE/trans两种异构体,本文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D和2D核磁共振(NMR)波谱(包括1H NMR、13C NMR、1H-1H 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和NOESY)等技术,对基于咔唑-三嗪并吲哚的新型N-酰腙衍生物3,即2-(5H-[1,2,4]三嗪[5,6-b]吲哚-3-硫基)-N'-(9-乙基咔唑-3-亚甲基)乙酰肼的两种异构体(E/cisE/trans)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测量了其偶合常数(J值)及两种异构体的含量,确定了其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7.
通过1H NMR、NOE差谱和门控去偶13C NMR等的研究确定了新合成的五对α-去氢氨基酸衍生物的构型,并利用部分弛豫、APT 13C NMR二维碳氢相关谱及13C-19F偶合常数等对NMR谱线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8.
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醛的NMR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报道了7种新的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醛化合物的NMR谱.应用1H、13C NMR谱等确定了这7种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对全部谱峰进行了归属,初步探讨了分子结构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种核磁共振(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1H-1H 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对基于咔唑-靛红双-硫代碳酰腙新型衍生物2,即1-[(3Z)-2-氧代吲哚-3-亚基]-5-[(9-己基-3-咔唑基)亚基]硫代碳酰腙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20.
二氢黄酮糖苷化后产生的RS构型非对映异构体在1H NMR谱上会呈现一些差别,但文献对其差别描述非常有限.为便于利用1H NMR谱图判断二氢黄酮糖苷的RS构型非对映异构体,本文首先在植物药皂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种二氢黄酮苷-柚皮素7-O-葡萄糖苷RS构型混合物,分析其氘代二甲亚砜(DMSO-d6)溶液的1H NMR、13C NMR、1H-1H COSY、1H-13C HSQC和1H-13C HMBC谱,对其1H和13C NMR谱峰进行了归属;然后,采用手性色谱柱对该混合物进行分离,结合圆二色光谱(CD)技术确定构型;最后,为鉴别RS构型柚皮素7-O-葡萄糖苷在1H NMR谱中特征差别谱峰,避免葡萄糖残基质子对二氢黄酮苷元质子化学位移的影响,采集了RS构型柚皮素7-O-葡萄糖苷及其混合物氘代乙腈(CD3CN)溶液的NMR谱,结果显示葡萄糖残基端基质子H-1″化学位移差别最为明显,为9.4 Hz;5-位酚羟基质子化学位移差别为5.8 Hz,C环上3个质子化学位移差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