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备电镜样品时一般用金、铂等贵金属作蒸镀材料,不仅价格昂贵,且不易买到。我们设想用导电性能好,价格便宜的铜代替金、铂作蒸镀材料,并为此作了实验。漆包线铜总纯镀在99.95%以上,可以用作蒸镀材料。直径0.27毫米的漆包线磨去皮,用丙酮或醇洗净铜芯,绕在V形钨丝上即可蒸镀,如采用螺旋形钨摇蓝,则应将铜  相似文献   

2.
纳米粉末材料是化学化工领域常见的样品,在其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中,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二次电子产率低,粉末聚集结块从而导致无法观察纳米形貌,以及荷电效应等.以二氧化硅小球粉末、ZSM-5分子筛纳米片以及聚苯乙烯小球粉末为研究对象,在不镀金属膜的前提下,分别采用粉末直接涂抹在导电碳胶或银胶上和溶液分散后滴涂在不同基底上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比较了直接涂抹和分散后滴涂在基底上两种方法对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经过溶液分散能够有效的减小粉末的团聚,其中,滴涂在硅片基底上可以减小荷电效应和背景影响,清晰观察到粉末的纳米级形貌.  相似文献   

3.
p—Si上激光诱导局部沉积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启明  应质峰 《应用化学》1998,15(4):104-106
现代电子工业中,电子器件基体材料多为半导体或绝缘体,因此,不用外加电源的激光诱导微区沉积技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j.这种高度选择性、高速沉积性、工艺简单的技术在电接插件局部镀,多芯层模块制作中的基板联线,加成法制造微带电路及其修复,半导体集成电路中布线的修复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激光诱导液相金属沉积可在多种基体上,多种电解质溶液中进行”-“’,本课题组自90年代初从事激光镀的研究以来,已利用Ar”激光在硅片上分别实现了Ni-P合金「“]和Cll[“j的镀覆.本文采用3种不同的镀铂溶液作为电解质,在…  相似文献   

4.
石墨—聚四氟乙烯复合涂层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导电相与绝缘相构成的复合电极在流动体系中具有高的响应电流和高的信噪比.聚多氯乙烯类高分子材料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憎水及憎油性,是理想的构成复合电极的材料.多年来已有一些文献[’-’j报道了用这类材料制作复合电极的方法,但均为模压成型法,制得的电权均为尺寸较大的盘状或块状电极,将此电极用于流通体系往往需要精密设计和加工流通池,很不方便.我们曾用复合镀的方法制备过铜“‘和钻[’怕9聚四氟乙烯复合电极,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以石墨为导电相的聚四氟乙烯复合电极的制备.本文报道了采用涂层的方法制备此种电极的技…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在Fe位掺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石型LiFePO4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LiFePO4的电子导电率低和锂离子扩散速度慢限制了其实用化,需要改进.其中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在LiFePO4的晶格中掺杂金属离子,使其产生晶格缺陷,促进Li+扩散,改善晶体内部的导电性能.LiFePO4有Li(M1)和Fe(M2)2个金属位,可使用金属离子对其改性.本文综述了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在Fe(M2)位掺杂的研究进展.LiFePO4在Fe(M2)位的掺杂主要采用Mn2+,Ni2+,Co2+,Mg2+等几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导电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晶玮  庞浩  胡美龙  廖兵 《化学通报》2007,70(8):577-581
介绍了近年来高分子/石墨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导电机理的研究进展。通过氧化、插层以及插层后加热可以在石墨碳层上引入极性基团,提高其比表面积,有利于高分子进行插层。用处理后比表面积高的石墨制备复合材料可以降低材料的渗滤值,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可以用渗滤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7.
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能显示出一定的颜色,这种着色是由于一部份金属离子化合价的改变,这种现象叫做电化学变色(ECC)。电化学变色现象在液体和固体电解质中均可以发生,我们把这种离子或电子的化学着色  相似文献   

8.
刁凤兰 《化学教育》2003,24(10):49-4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教学中 ,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观、容易理解、说服力强 ,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年来 ,无机化学教材中 ,在讲述“水的电离”时 ,常提到“通常认为纯水不导电 ,但用精密仪器测定时 ,发现水有微弱的导电性……”。这部分内容没有演示实验 ,不仅教师讲授觉得空洞 ,学生也很难理解。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一般学校没有这种精密的仪器 ,为了满足教学上的需要 ,我们自制了简易的纯水导电检测仪。简易纯水导电检测仪取材容易 ,成本低廉 ,制作简单 ,容易操作 ,…  相似文献   

9.
选择3种典型煤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脱灰和添加含Fe、Ca、Na等金属盐,研究煤热解过程中金属离子对含氮气相产物析出特性的影响以及与煤种和温度的交互关联。结果表明,脱灰煤HCN和NH3的产率均比原煤样下降,而随温度的升高HCN的产率逐渐增大,NH3的产率则先增加后减小,在800℃有最大值。金属离子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含氮气相产物析出的催化作用不同;Fe和Na抑制中等变质程度煤HCN的析出,而对低变质程度煤起促进作用,Ca则对HCN的析出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于NH3的形成,3种离子均对中等变质程度煤有抑制作用,而对低变质程度的煤则有促进作用。不同金属离子对HCN和NH3析出的催化作用均有一定的范围。煤热解时含氮气相产物的析出是煤中固有多种金属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偶氮苯衍生物Langmuir-Blodgett膜的结构与红外热释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angmuir-Blodgett(LB)方法,在镀有金属膜的盖玻片和CaF_2衬底上转移了双嗜性偶氮苯衍生物多层LB膜.用线性红外二向色性光谱方法研究了分子的各跃迁矩的取向和分子长轴的取向.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LB膜的有序周期结构,讨论了双周期结构与高热释电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超导”是指导电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电阻变为零的性质。人类最初发现物体的超导现象是在1911年,多年来人们在一直寻找超导材料,并把某种材料从有电阻变为无电阻时的温度称为转变温度,这个温度以绝对零度(-273℃)为基点计算,绝对温度以上多少摄氏度即表示为多少K。当前,世界上出现了一股“超导热”,科学家们从  相似文献   

12.
电能和热能作为生活生产中最大的供应端和消耗端,二者间的转换、存储与利用在能源体系里占据了重要的一环。因此,研发高效率的电热转换-存储功能材料,在能源、环境和气候危机频现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变材料的储热密度高、相变时吸放热而温度不变,在热能存储中具备独特的优势。然而大多数相变材料的本征低电导率与当下储能系统的功率要求不匹配,通过与导电材料结合得到电热转化的相变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本文对电热转换相变材料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电热转换相变材料的功能机制、影响因素和应用三个方面,对添加导电填料、负载导电骨架或导电高分子聚合的复合相变材料进行了综述与比较。最终对此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硫化聚并苯导电材料结构的理论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和AM1半经验方法,探讨了聚并苯导电聚合物硫掺杂前后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变化,提出了硫化聚并苯导电材料的“双层夹心”分子结构模型.研究表明,硫化后的聚并苯材料,S原子位于两层聚并苯分子平面中间,并与两个聚并苯分子平面中相应的两个C原子相键合,形成C—S—C“桥式”共价单键;并解释了硫化聚并苯导电材料比本征态聚并苯材料作电极时可逆容量增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高熵材料可以在单一晶相中引入五种或五种以上元素以优化电子结构和配位环境,可作为一类新兴的电催化剂.本文制备了一种岩盐型高熵氧化物Mg0.2Co0.2Ni0.2Cu0.2Zn0.2O(HEO)用于催化氧析出反应(OER).由于相邻的不同金属离子晶格失配,所制备的HEO具有丰富的缺陷.此外,电负性更小的Mg和Zn元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用旋转园盘电极研究电沉积碲化镉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旋转园盘电极上测定的碲化镉电沉积极化曲线, 转速与沉积电流的关系, 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和表面分析, 确认在比纯镉析出电位正的区域可以沉积得碲化镉。提出了电沉积反应机理, 计算了碲化镉由Te与Cd~(++)生成的标准电极电位, 解释了极化曲线, 并指出制备不同导电类型碲化镉之电位范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智能性和便携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形变电阻稳定的导电弹性体是柔性电子器件的核心材料,传统的导电材料大多为刚性材料,如金属导线等,其可伸缩性和柔性均较差,无法满足弹性导线的形变要求,限制了其在弹性导线方面的应用。因此导电弹性体性能的研究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弹性导体材料中导电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结构的设计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金属导电材料、碳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和液态金属合金材料以及波浪结构、空间网络结构、螺旋形结构、海岛状结构和褶皱结构在弹性导体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导电聚合物含量较小时,含核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复合粒子就可以具有和本体相当的导电率,且加工性好,近年来这种核壳结构微粒的制备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Armes等[制备了导电聚吡咯、导电聚苯胺包覆聚苯乙烯的核壳结构胶体粒子及聚苯胺和二氧化硅的纳米复合物.刘正平等用改进的方法在粒径为116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乳胶粒子上包覆聚吡咯,  相似文献   

18.
ICP-AES法测定镀金溶液中氯化钾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部件对表面镀金层有严格的要求。在镀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导电盐氯化钾,可以提高镀层的导电性,获得结晶细致、化学纯度高、结合力好的镀金层。但氯化钾的浓度必须严格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K^+浓度过低,会使镀件表面出现针孔、斑点;K^+浓度过高,又造成镀件表面疏松,附着力减小,严重影响镀件质量。为控制K^+浓度,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以火焰作激发光源的仪器,如火焰光度计等,直接测定K^+浓度,或用化学法间接测定镀液中Cl^-浓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卤化银干版做为记录材料,已有百年的历史,但直到今天,有些新技术如全息照相等仍旧采用超微粒卤化银干版做为记录材料。虽然目前在国内外有许多人努力研究各种取代材料,但是由于这些取代材料在某些性能方面总不能超过银盐片,因而过去使它处于一种不能被取代的地位。而最近国外研究的光导热塑片性能达到了 Kodak 649F 银盐片的水平。现在我们用聚乙烯咔唑和三硝基芴酮络合物作为光导体涂在导电玻璃上制成薄膜,薄膜上再涂一层热塑料薄膜,这种光导热塑片可以用于全息录相,它的分  相似文献   

20.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xMnyCo1-x-yO2 (x > 0.8)因其高能量密度而备受瞩目。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中,Co不但有助于增强层状正极材料结构稳定性,而且能够提高正极材料导电性能,因此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但是由于目前全球范围内钴矿资源紧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含钴正极材料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应用。基于此,本文将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到高镍层状材料中形成无钴化正极材料,并进行高镍正极材料无钴化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实验对比发现,资源存储量丰富并且价格低廉的Zr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Co元素,得到的正极材料LiNi0.85Mn0.1Zr0.05O2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C倍率以及2.75–4.3 V的截止电压范围内,其放电比容量为179.9 mAh·g-1,80周容量保持率为96.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