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关于法氏囊FAE细胞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鸡胚与鹌鹑胚胎的种间移植实验以及对鸡胚法氏囊进行组织学和亚微结构的观察,表明FAE细胞是由外源性的中胚层干细胞侵入法氏囊原基后分化形成的,而不是由原基上皮本身分化而来。对FAE的前身细胞和生血干细胞侵入上皮的机理提出了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过去十年,神经干细胞研究发展迅速,但很多结果还存在争议,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可靠的技术来稳定地对被移植的干细胞进行充分示踪.量子点的优越荧光性能及其应用的巨大进展为这一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相关的研究初露端倪~([1,2]).本文采用量子点被动吞噬的方法标记胎鼠脑神经干细胞,在适宜标记条件确定的基础上,研究了标记后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情况;体外定向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组织以及体内神经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玮  李博  高长有 《化学进展》2011,23(10):2160-2168
结合细胞和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技术为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再生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因其取材简单、来源广泛、增殖能力强,无伦理争议,免疫排斥反应小而备受关注。BMSCs在特定区域定向分化成为靶细胞是干细胞治疗的一个重要前提,尤其受到生物材料表面正负电荷、亲疏水和不同的拓扑结构的影响。材料表面涂层蛋白或接枝多肽能够促进BMSCs的分化能力,而生物材料不同的机械性能、几何形状也会影响BMSCs的分化方向。本文综述了近期生物材料调控BMSCs分化的研究结果,为基于BMSCs的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的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5-氮胞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呈现成纤维细胞表型,用12μmol//L 5-氮胞苷(5-aza)诱导培养,一周后细胞变为细长形成杆状.两周后培养细胞与临近的细胞融合,三周后形成类肌管状结构.通过RT-PCR检测,5-氮胞苷诱导前,间充质干细胞表达α-actin,desmin和MEF-2D,5-aza诱导后表达β-MHC和GATA4.westem Blot分析结果表明α-actin在诱导前后都表达,而myosin则在诱导后才表达.免疫荧光标记α-actin和β-MHC,证实了上述结果,即在5-氮胞苷诱导前后细胞表达α-actin,诱导后myosin才在细胞质中表达,Myosin和β-MHC是心肌细胞特异表达的蛋白.上述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新生心室肌分化的潜能,这些诱导分化的细胞为心肌梗塞移植治疗提供一种潜在的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5.
从蛋白质组学角度分析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过程中蛋白表达情况, 采用二维电泳分离蛋白, 用PDQuest软件分析蛋白表达差异, 并采用质谱(MALDI-TOF-MS)进行鉴定, 得到了54个蛋白点, 对蛋白的生物功能分析表明, 部分蛋白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参与了MSCs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海藻酸钠和壳聚糖聚电解质微胶囊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天然多糖聚电解质海藻酸钠和壳聚糖的结构与化学性能(包括凝胶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温和反应性);微胶囊制备技术及其强度性能和膜渗透性评价方法;微胶囊作为细胞载体在体内分泌治疗性物质(如:胰岛素、多巴胺)或分解代谢毒性物质(如:尿素),作为三维药物筛选系统、干细胞增殖分化研究工具,以及药物释放载体等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天然多糖微胶囊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多分化潜能、体外易分离和培养的特性,是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但如何大规模地获得具有可再生活性的MSCs一直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贴壁动物细胞动态培养技术为MSCs的大规模体外扩增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本综述结合动物细胞扩增载体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用于间充质干细胞三维动态培养的明胶载体、海藻酸盐载体、壳聚糖载体和其他多糖载体等常规载体及其表面修饰和改性方法,并进一步介绍了以非酶解途径回收扩 增细胞的新型干细胞载体的研究进展。随着新型载体材料的涌现以及人们对干细胞生长和扩增特点的了解,采用三维动态培养技术安全而有效地大规模体外扩增MSCs的必要性将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相似文献   

8.
利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钙结节(Vonkossa)染色的方法对诱导21 d的淫羊霍苷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鉴定;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淫羊霍苷的形貌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0、5、10、15、21 d后的细胞形貌。结果表明,经成骨诱导分化21 d后,ALP染色呈强阳性,Vonkossa染色可见明显钙结节。AFM分析表明,淫羊霍苷在盖玻片上呈分散状分布,在细胞表面上聚集并呈微米域分布。实验发现,由于吸附在细胞表面时,被细胞膜分子包裹,更有利于在细胞表面的吸附,进入细胞内部,细胞表面的淫羊霍苷颗粒较在盖玻片上时增大,由淫羊霍苷颗粒进入细胞后在细胞表面留下一些小孔,可知其通过进入细胞内部诱导成骨分化。分化后,细胞表面有小突触,是由成骨分化后细胞内形成钙结节造成。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性激素 ,有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和孕酮。男性的肾上腺皮质既分泌雄性激素 ,也分泌雌性激素 ,只是后者量极小 ,其作用不明显 ;女性同样也分泌这两种性激素 ,只是雄性激素分泌量小 ,而雌性激素量大。反之 ,如果异性激素分泌过多 ,则会使妇女呈现男性性征或使男子女性化。铜可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是多巴胺。由于缺铜降低了多巴胺 β-羟化酶的活性 ,而使多巴胺的合成减少 ,从而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又都是神经递质 (即把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另一种神经元或把传出纤维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合成适合细胞三维培养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多孔微球, 并对其表面进行丝素改性,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 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对改性前后PLGA多孔微球的理化特性进行表征. 原代培养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成骨(茜素红染色)成脂(油红O染色)分化鉴定. 通过负压混悬法将牙龈干细胞负载于丝素改性的PLGA多孔微球上进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研究. 结果表明, 原代培养的牙龈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负载在丝素改性的PLGA多孔微球上的细胞有利于细胞增殖. 丝素改性的PLGA多孔微球是良好的细胞递送载体, 为进一步修复牙槽骨缺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免疫电镜)研究了大白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联系发育的特征。从胚胎21天开始,纹状体内出现一些TH阳性纤维密集成斑块状的“多巴胺岛”。“多巴胺岛”内TH阳性末梢所占比例远高于岛外(p<0.01).TH阳性末梢与纹状体细胞主要形成对称型轴-树突触;而TH阴性末梢则多数形成非对称型轴-棘突触。本文讨论了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联系发育特征的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大部分材料在被拉伸时会收缩,比如拉长一根橡皮带,它会变细;反过来也一样,挤压材料会让它们膨胀,比如从两边挤压一个网球,它的外缘会变大。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发现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表现出一种鲜为人知的新奇性——拉胀性,即挤压会收缩,拉伸会膨胀。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材料》杂志上。  相似文献   

13.
幼鼠Sertoli细胞分泌一种刺激Leydig细胞合成雄激素的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幼鼠Sertoli和Leydig细胞单独或一起培养的方法研究了Sertoli细胞对Leydig细胞的局部影响。结果发现:(1)FSH和LH都能刺激胚胎和幼鼠的睾丸细胞雄激素的生物合成,最大的刺激作用是在生后3—5天;(2)幼鼠Sertoli细胞在FSH作用下分泌一种(些)物质,它能直接(只在幼龄期)或与LH协同刺激Leydig细胞雄激素的合成;(3)Sertoli刺激因子不是类固醇或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可能是一种热不稳定的多肽。这种因子可能对幼鼠Leydig细胞向成鼠Leydig细胞的分化和激素合成能力的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袁倬斌  李珺  李向军  张君 《分析试验室》2003,22(Z1):391-39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独立生存的生命实体,是展现活的生命状态全部特点的最小单位,是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元.它是以膜为界的一个小室,充满着生物分子,其浓度和组成的变化都决定着细胞的生存、繁殖、损伤和死亡.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目前人类胚胎干细胞已可成功地在体外培养,变成所需要的功能细胞,以替换坏死的细胞.  相似文献   

15.
沉淀法高效制备聚多巴胺纳米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分散性和稳定性较好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子,利用“沉淀-再分散法”高效制备了聚多巴胺纳米粒子水分散液。 首先利用溶液氧化法制备了分散在水/乙醇中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子,然后向分散液中加入丙酮使聚多巴胺纳米粒子絮凝。 收集沉降物,用丙酮冲洗并干燥后,加水重新分散得到纯化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子水分散液。 丙酮沉淀法得到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子形貌规整,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在250 nm左右,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光热性能,与传统的超速离心提纯法相比,产率可提高57.4%。 此方法为其之后在药物载体及光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电化学聚合在钛基材表面构建聚多巴胺膜层,探讨了pH诱导聚多巴胺膜表面质子化/去质子化及其电势电荷的变化特性,并研究了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早期黏附行为的影响.利用拉曼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证实,通过电化学方法在钛表面可构建均匀致密的聚合多巴胺膜层;电化学及动力学分析表明,不同pH介质条件下,聚多巴胺膜的界面电阻不同,且其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质子化的聚多巴胺有利于电荷累积;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质子化和去质子化的聚多巴胺膜表面电势,在不同p H环境下具有可逆周期性变化的特性;探讨了膜层质子化作用对BMSCs的黏附作用机理,表明质子化的聚多巴胺钛表面带正电荷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铺展,且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紫外固化法制备了基于丙烯酸酯类水凝胶的聚合物涂层(PC),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水接触角(WCA)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PC进行了化学组成和表面性能的表征.在PC表面进行了人类脂肪干细胞(h ASC)的体外长期培养扩增,得到的第3代细胞的生物学表征结果表明,干细胞在PC表面能正常黏附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干细胞对特征标记物CD49d,CD73,CD105的阳性显性比例较高,对HLA-DR和CD31几乎不显性,说明扩增的干细胞具有h ASC特征.对PC上扩增的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用油红O、茜素红和阿利新蓝分别进行染色分析,结果表明,该干细胞保留了h ASC的多能特性:能分化为成脂、成骨和成软骨细胞.含有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和甲基丙烯酸-2-(二乙氨基)乙酯(DEAEMA)的PC2(质量比为3∶1∶2)在用于h ASC体外长期培养时,比其它PC和TCP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纯化细胞,保持其多能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的分析表明PC2上得到的细胞更容易向成骨和成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体声波(BAW)谐振器产生的千兆赫兹声流体(AS)剪切力,搭建了一种调控神经外胚层(NE-4C)干细胞分化进程的微芯片细胞调节系统,探究谐振器作用高度和AS作用时间对NE-4C干细胞神经球、轴突的形成以及轴突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降低谐振器作用高度,能够在增大AS流速的同时减小作用范围;在作用高度较低时,AS能够促进神经球的形成及转变;通过施加不同时间的AS激励,可以调节NE-4C干细胞在短时间内形成不同长度的神经突,并且在撤掉AS后,依旧能够促进轴突的伸长。在该系统下能够加快神经球的形成及神经突的伸长化,从而进一步促进NE-4C干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蛋白质组表达研究。从体外培养的MSCs提取细胞蛋白,经二维电泳分离后用银染方法可检出蛋白点约1600个,选取48个蛋白点进行胶内酶解及质谱分析,经数据库检索成功鉴定了37个蛋白,并对蛋白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本实验数据为进一步分析MSCs增殖、分化或凋亡的分子机理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20.
尾壳核的12.5kD蛋白-黑质DA能神经元诱向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新生大鼠尾壳核提取液(CPe)对黑质DA能神经元的效应。MTT微量自动比色检测含CPe培养24h,48h黑质神经元的OD值,与无CPe培养的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5。用预先经RITC逆行标记的黑质DA能神经元,从电泳CPe凝胶蛋白带中钓出12.5kD蛋白带,而这些神经元对DA单抗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含12.5kD凝胶条与黑质脑组织块近距离培养7天,显示细胞突起定向地朝12.5kD凝胶条方向生长,这类突起对DA单抗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这些结果表明,CPe中12.5kD蛋白分子具有维持和促进黑质DA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起定向生长的生物效应。因此将12.5kD蛋白分子命名为DA能神经元诱向因子(DNT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