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3,3-三甲基-3H-吲(口朶)氢嗅酸盐与芳香醛反应的产物可作为3H-吲(口朶)系降花菁染料(norcyanine)。  相似文献   

2.
武文俊  腾欣  李晶  贺锦香  花建丽 《化学学报》2009,67(13):1455-1460
一个新型的近红外五甲川菁染料敏化剂(Cy)通过3,3-二甲基-1-乙基-2-[4-(N-苯乙酰氨基]-1,3-丁二烯-1-基]-3H-苯并[e]吲哚碘盐和5-羧基-1-丁基-2,3,3-三甲基-3H-吲哚碘盐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 其结构用核磁、质谱和紫外等方法进行了确定; 使用疏水性气相法纳米SiO2 R974固化1-丁基-3-丙基咪唑碘离子液体制备了一种新的准固态电解质, 将其应用于菁染料(Cy)敏化的太阳电池, 对该染料敏化的准固态太阳电池的光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在AM1.5G标准光源下, 得到1.49%的光电转换效率. 此方法对拓展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凌可庆 《有机化学》1996,16(4):335-339
1-甲基-2-苯基吲哚(1)在甲醇中的琥红(RB)敏化单重态氧反应生成1-甲基-2-甲基氧-2-苯基-1, 2-二氢-3H-吲哚-3-酮(4)和1-甲基-2-羟基-2-苯基-1, 2-二氢-3H-吲哚-3-酮(6), 后者在强碱性介质下发生苯乙醇酸型重排生成1-甲基-3-羟基-3-苯基氧化吲哚(14)。研究了6的溶剂分解反应以及外加碱对光氧化反应的影响。探讨了光氧化产物的形成途径。结果表明: 4系两性离子中间体2的溶剂捕获、脱水产物, 而6则系二氧杂环丁烷中间体7的裂解、抽氢产物。  相似文献   

4.
张鹏超  王升  吴品  汤昆  张付利 《化学通报》2016,79(5):455-458
以磺酸基苯肼和7-甲基-8-氧代壬酸为原料合成了2,3-二甲基-3-羧戊基-3H-吲哚-5-磺酸;以2,3,3-三甲基-3H-吲哚-5-磺酸和1,3-丙磺酸内酯为原料合成了1-磺酸丙基-2,3,3-三甲基-3H-吲哚-5-磺酸;然后通过半菁合成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水溶性不对称五甲川吲哚菁染料(Cy5)。产物经C18反相硅胶柱分离,收率57%,其结构经1H NMR、HRMS进行确证。并检测了目标化合物的光谱性质,初步探讨了其在生物标记方面的应用。染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光稳定性,水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和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646和666 nm,荧光量子产率为0.2,用n(活化菁染料)∶n(牛血清蛋白)=2∶1标记蛋白,D/P值为1.56。  相似文献   

5.
首次合成了一种含非离子水溶性基团的水溶性不对称三甲川吲哚菁荧光染料.以N-(3,5-二(2-(2-甲氧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苄基-2,3,3-三甲基-5-磺酸基-3H-吲哚、N-对羧苄基-2,3,3-三甲基-5-磺酸基-3H-吲哚和缩合剂N,N′-二苯基二甲脒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用自制简易C18反相硅胶填料柱分离即可得到纯品,目标染料经HRMS、NMR表征;测试了染料的紫外光谱性能、荧光光谱性能和光稳定性能;研究了染料标记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细胞染色.结果表明:在吲哚"N"原子上引入具有PEG链的非离子水溶性基团,使目标染料合成简便,纯化简单,产率达到73%;荧光量子产率(Φ)达到0.3;标记蛋白质标示率(D/P)为1.87;染料对固定细胞和活细胞染色结果有显著差异,能有效区分细胞存活状态.  相似文献   

6.
3,3-二甲基-2-(3-甲基薁乙烯基)-3H-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甲酰基薁-3-甲酸甲酯和2,3,3-三甲基-3H-吲哚衍生物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3,3-二甲基-2-(3-甲基薁乙烯基)-3H-吲哚衍生物,收率48%~64%,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原甲酸三乙酯、甲基肼、苯基异硫氰酸酯等为原料,通过多步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含吡唑的三唑硫醚类化合物,并考察了微波辐射对反应的影响.产物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HRMS和单晶衍射确证.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和除草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瓜类炭疽病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同时3-烯丙基硫基-5-(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基)-4-苯基-4H-1,2,4-三唑(6i)、2-氯-5-(((5-(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基)-4-苯基-4H-1,2,4-三唑-3-基)硫基)甲基)噻唑(6j)、4-(((5-(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基)-4-苯基-4H-1,2,4-三唑-3-基)硫基)甲基)苯腈(6m)表现出了对双子叶植物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8.
2,3,3-三甲基-3 H-吲哚(盐)(Ⅰ)与一般芳香醛或芳杂醛缩合可得到相应吲哚的β-苯乙烯基衍生物(Ⅱ),后者在电照相法中是可供选用的光导体或增感剂。为寻求更可取的光导增感体系,我们考察了(Ⅰ)氢溴酸盐和甲基碘化物与一些取代芳基糠醛(Ⅲ)的反应。所需(Ⅰ)氢溴酸盐由3-H-吲哚(Ⅰ′)与40%氢溴  相似文献   

9.
2-苯基吲哚 (1a) 在甲醇中的染料敏化光氧化反应给出2-苯基-2-(2'-苯基-3'-吲哚基)二氢吲哚-3-酮 (2a) 和2-甲氧基-2-苯基二氢吲哚-3-酮 (4a), 相应N-甲基取代产物由1-甲基-2-苯基吲哚 (1b) 的类似反应获得。发现反应产物分布随吲哚 (1) 的浓度和介质酸度的变化而变化。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 其中当1a的反应在乙腈中进行时, 分离到了相应的反应中间体: 2-苯基-3H-吲哚-3-酮 (3a)。  相似文献   

10.
A series of 3-methoxycarbonylpropoxy-7-(imidazol-4-ylpropinamide)-1,3-dihydrogen-1-methyl-5-phenyl-2H-1,4-benzodiazepin-2-ones,as farnesyltransferase(Ftase) inhibitors,were synthesize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key intermediate,7-amino-3-methoxycabonylpropoxy-1-methyl-5-phenyl-2H-1,4-benzodiazepin-2-one,was improved.  相似文献   

11.
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自制的盐酸2-氯甲基-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缩合得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2-基]甲基硫}-1H-苯并咪唑,再经氧化、成盐反应生成产物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2-基]甲基亚硫酰基}-1H-苯并咪唑钠,总收率66%.此产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表征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新型1,7-双(N-取代氨基甲基)-2,8-二羟基-朝格尔碱(4),以4为催化剂催化了4-羟基香豆素和2-亚苄基丙二腈[或甲基(乙基)-2-氰基-3-苯基丙烯酸]的Aldol反应,获得了一系列化合物8;以4为配体与钯联合催化了串联Aldol-Ullmann反应,得到了化合物10和12.测试了所有化合物对人三阳性乳腺癌细胞(MCF-7)、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肝癌细胞(MHCC-97H)的抗癌活性以及对人肝细胞(LO2)的细胞毒性.其中,1,7-双((甲基氨基)甲基)-6H,12H-5,11-甲二苯并[b,f][1,5]二氮芳辛-2,8-二醇(4b)对MCF-7(抑制率30%)、1,7-双((((1-苯乙基)氨基)甲基)-6H,12H-5,11-甲二苯并[b,f][1,5]二氮芳辛-2,8-二醇(4d)和1,7-双(((吡啶-2-基甲基)氨基)甲基)-6H,12H-5,11-甲基二苯并[b,f][1,5]重氮-2,8-二醇(4e)对MDA-MB-231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抑制活性, 2-氨基-5-氧代-4-(3,4,5-三甲氧基苯基)-4H,5H-二氢吡喃并[3,2-c]亚甲基-3-腈(8q)对除MDA-MB-231外其他癌细胞均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而2-氨基-4-(4-溴苯基)-5-氧代-4H, 5H-吡喃并[3,2-c]亚甲基-3-腈(8a), 2-氨基-4-(2,4-二氯苯基)-5-氧代-4H,5H-二氢吡喃[3,2-c]亚甲基-3-腈(8e),2-氨基-4-(3-氟苯基)-5-氧代-4H,5H-吡喃[3,2-c]亚甲基-3-腈(8m)和2-氨基-4-(3-溴苯基)-5-氧代-4H,5H-二氢吡喃[3,2-c]亚甲基-3-腈(8n)对四种癌细胞均具有较高的抑制率,但所有的化合物对正常人细胞都具有细胞毒性,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修饰.  相似文献   

13.
以2-吲哚酮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一系列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取代酰腙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仪(HRMS)进行确证.采用浊度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抑菌活性,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X.citri)、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Solanacearum,R.solanacearum)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ryzae)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2-氰基-N'-((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基)亚甲基)乙酰肼(12a)、4-氯-N'-((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基)亚甲基)苯甲酰肼(12c)、4-氟-N'-((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基)亚甲基)苯甲酰肼(12f)、N'-((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基)亚甲基)-4-硝基苯甲酰肼(12k)和N'-((2-吗啉基-1-丙基-1H-吲哚-3-基)亚甲基)异烟肼(12m)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2a、12c、12f、12k和12m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EC50为73.79、61.94、59.70、36.72和82.79μg/m L,抑制活性优于对照药叶枯唑和噻菌铜(EC50分别为92.4、120.22μg/m L).  相似文献   

14.
采用3-(4-三氟甲基苯亚甲基)吲哚啉-2-酮和2-(4-三氟甲基苯亚甲基)-1H-茚-1,3(2H)-二酮分别与鉮盐在二氯甲烷中,碳酸钾或氟化钾存在下反应,可高产率、高立体选择性地得到以反式构型为主的含三氟甲基的3'-螺环丙基取代的氧化吲哚和2'-螺环丙基取代的茚二酮衍生物.产物相对构型经X射线单晶衍射或1H-1H NOESY谱确定.还从反应机理的角度对产物构型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张自义  杨丰科 《有机化学》1994,14(5):553-557
本文首先用5-(3-吡啶)-2H-四唑乙酰基酰肼与芳酰基异硫氰酸盐反应制备成化合物1-[5-(3-吡啶)-2H-四唑乙酰基]-4-芳酰氨基硫脲化合物1a~j, 然后用冰醋酸回流处理1a~j得到一系列化合物5-[5-(3-吡啶)-2H-四唑亚甲基]-2-芳酰氨基-1,3,4-噻二唑2a~j . 化合物1a~b在强碱介质中首先发生降解, 然后进行环化反应 .  相似文献   

16.
以N-吡啶基吡唑甲酸和2-氨基-3-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由亲核加成、环化和酰化等多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N-(2-(5-(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1,3,4-噁二唑-2-基)-4-氯-6-甲基苯基)酰胺类化合物.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杀虫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新化合物大多化合物在200 mg·L^-1浓度下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尤其是N-(2-(5-(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1,3,4-噁二唑-2-基)-4-氯-6-甲基苯基)乙酰胺(8a)和N-(2-(5-(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1,3,4-噁二唑-2-基)-4-氯-6-甲基苯基)-3-氯-2,2-二甲基丙酰胺(8e)致死率可达70%;部分化合物在50 mg·L^-1浓度下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好(54.5%~63.6%),优于triadimefon和chlorantraniliprole;部分化合物如N-(2-(5-(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1,3,4-噁二唑-2-基)-4-氯-6-甲基苯基)-3,3-二甲基丁酰胺80和N-(2-(5-(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基)-1,3,4-噁二唑-2-基)-4-氯-6-甲基苯基)-4-氟苯甲酰胺(8h)对苹果轮纹病菌具有中等抑菌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8e的杀粘虫活性和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都较为突出,可用作新农药创制研究的新型参考结构.  相似文献   

17.
1-芳基-4-吡唑-5-酰基氨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新的吡唑先导化合物, 用4-氯-1-甲基-3-乙基-5-吡唑甲酰肼与取代苯基异氰酸酯反应得到了14个新的1-吡唑酰基-4-芳基氨基脲类化合物. 经IR, 1H NMR, 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在500 mg/mL浓度下, 化合物1-(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甲酰基)-4-(2-甲基苯基)氨基脲(4g), 1-(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甲酰基)-4-(2,4-二甲基苯基)氨基脲(4k)对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0%和80%; 在25 mg/mL浓度下, 化合物1-(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甲酰基)-4-苯基氨基脲(4c)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达到70.1%; 化合物1-(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甲酰基)-4-苯基氨基脲(4c)和1-(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甲酰基)-4-(2-硝基苯基)氨基脲(4d)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的抑制率均达到51.3%.  相似文献   

18.
运用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3-甲基-4-(1H-吲哚-3-次甲基)-异噁唑-5-酮(A)及其衍生物份菁染料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性质.研究表明:在基态3种染料AH(R=H),AO(R=—O(H3))和AP(R=—O(H2Ph))只存在酮式构型,在激发态AH与AP存在酮式和烯醇式2种构型,而AO存在酮式、烯醇式和仲胺式3种构型.红外光谱表明化合物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存在分子内的氢键增强作用,势能曲线显示激发态的质子转移为放热反应且能垒较低,通过分析电子光谱得到具有较大斯托克位移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的荧光发射峰,前线分子轨道理论计算进一步说明了其质子转移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2,3-二氯吡啶和水合肼为起始原料,经取代、缩合、氧化、醚化、成环和开环等多步反应合成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含多氟烷基吡唑环的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结构经1H NMR和HRMS确证,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杀虫活性.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0.8 mg/L下,大部分化合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具有100%杀虫活性;在浓度2 mg/L下,N-(4-氯-2-(异丙基氨基甲酰)-6-甲基苯基)-1-(3-氯吡啶-2-基)-3-((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1H-吡唑-5-基)氧基)-1H-吡唑-5-酰胺(8c)和N-(4-氯-2-(环丙基氨基甲酰)-6-甲基苯基)-1-(3-氯吡啶-2-基)-3-((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1H-吡唑-5-基)氧基)-1H-吡唑-5-酰胺(8d)对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杀虫活性大于60%;在浓度0.08 mg/L下,N-(4-氯-2-(二甲基氨基甲酰)-6-甲基苯基)-1-(3-氯吡啶-2-基)-3-((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1H-吡唑-5-基)氧基)-1H-吡唑-5-酰胺(8l)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杀虫活性达到82.5%.  相似文献   

20.
利用改进的碱缩合或酸催化反应,合成了8种类杂芪染料:反式-(2-N-甲基吡咯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MPPSI)、反式-(2-吡咯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PPSI)、反式-(2-呋喃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FPSI)、反式-(2-噻吩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TPSI)、反式-(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PSI)、反式-(4-甲基)-4(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MPSI)、反式-(4-胺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APSI)和反式-(4-N,N-二甲胺基)-(4-N-甲基吡啶基)杂芪碘(反式-DAPSI)其中PPSI、FPSI和TPSI为首次报道的新型染料.研究了这8种染料的基本光物理性质.应用线性Hammett方程,得到了类杂芪染料的电荷转移性质、荧光最大发射波数及Stock's位移和Hammett常数σ或五员杂环的富电子性ρ(C)D间的线性相关性,由于类杂芪染料分子的最低跃迁能(υa)可与σ或ρ(C)D线性相关,所以类杂芪染料的电转移态性质、荧光最大发射波数及Stock's位移也可与υa线性相关,从而得到了拓展的线性Hammett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