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吴琴媛 《大学化学》1991,6(3):41-42
在现有的一些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配合物Co(NH_3)_6Cl_3中钴含量的测定采用碘量法,其实验结果常因“重蓝”现象而偏高,学生操作越慢或越细致,其结果越偏高,因而影响教学效果。经我们试验,在酸性介质中,用H_2O_2或盐酸羟胺做还原剂将Co(Ⅲ)还原为Co(Ⅱ),采用配位滴定法(返滴或直接滴定)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PVA作指示剂碘量法滴定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碘量法滴定铜常用淀粉作指示剂,由于Cu_2I_2沉淀对I_2的吸附,终点附近往往出现返蓝现象,传统的操作方法是加入KSCN,使Cu_2I_2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CuSCN沉淀,以减少沉淀对I_2的吸附,但硫氰酸盐中含耗碘杂质(主要是硫化物和氰化物),加入后溶液颜色变浅,甚至完全变白,导致终点提前,有时,终点颜色带灰色,色泽变化不敏锐。  相似文献   

3.
钇对铕—β—二酮螯合物的荧光增强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荧光光谱、吸收光谱及荧光寿命测量研究了TritonX-100中,Eu(Ⅲ)-Y-TTA-phen的发光增强现象及可能的增强机理,认为这种发光增强是由于钇络合物的“包围”作用和从钇络合物到铕络合物分子之间经三重态-三重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4.
读者园地     
问 1.NaF SnCl2 光度法测定磷的操作过程中 ,当试样含磷w(P)<0 .0 2 %时 ,有时会出现钼蓝色泽消退 ,或变为绿色甚至无色的现象 ,为什么 ?  2 .用“杂多蓝”法作磷的光度测定有何优点 ?答 1: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氮的氧化物未驱尽的缘故 ,且由于试样含磷较低 ,钼蓝色泽的变化容易为肉眼所觉察。为确保氮氧化物的除尽 ,在加入NaF SnCl2 溶液并摇匀后随即加入 5 0 g·L- 1脲溶液2~ 5ml,即可避免此现象出现。答 2 :12 磷钼杂多酸在适当条件下还原后可得蓝色的“杂多蓝” ,借此可进行磷的光度测定。“杂多蓝”的吸收峰位…  相似文献   

5.
翟菊红 《化学教育》2009,30(9):70-71
铜与浓硫酸反应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人教版)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 硫酸"的演示实验,若按教材中的方法和装置进行实验,很难得到蓝色的溶液,实际操作过程中现象如下:(1)加热初期,Cu片表面变黑,溶液近乎无色(略带蓝);(2)继续加热,有大量刺激性气味气体,黑绿色浊液出现,管底灰白色固体沉积;(3)再加热管中"白雾"涌出,浊液澄清(略带蓝),管底灰白色固体增多,Cu片消失;(4)冷却、静置,将试管中溶液倒入另一支装水试管中,管壁发烫,溶液只略带蓝,将管底固体倒入水中,溶液蓝色十分鲜明!为何会出现如此多变的现象呢?为了搞清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主要从查阅资料、实验探究、实验启示与改进3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赵纲  谭训燕 《大学化学》1989,4(5):42-42
碘量法测定铜是基于二价铜离子与碘化物发生下列反应:通常所用的碘化物是KI.在实验中,KI既是还原剂,又是沉淀剂,同时还是防止I_2挥发的络合剂.由于Cu~(2+)与I~-的反应是可逆的,为使反应趋于完全及防止生成的I_2挥发,实验中必须加入过量的KI.教材提出:“KI浓度太大,会妨碍终点的观察”.为此,教材制定了如下实验条件:取0.04~0.05M含3毫升1MH_2SO_4的CuSO_4试液30~20毫升,加入  相似文献   

7.
铬(Ⅵ)试剂对烯炔的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良 《大学化学》2001,16(3):51-54
目前高校有机化学教材中 ,只讨论铬酸和重铬酸对醇类和烷基芳烃等的氧化作用 ,而不涉及其对烯烃和炔烃的氧化作用。本文讨论了包括铬酸和重铬酸在内的铬 (Ⅵ )试剂对烯炔的氧化反应 ,以消除学生在这方面的疑问  相似文献   

8.
在水质分析中用容量法测定甲基橙碱度时常用0.1%甲基瞪作指示剂,由于甲基瞪终点不够灵敏,红黄界限不明,误差较大。曾有人改用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这种指示剂灵敏度较高,终点界限也很清楚,但是由于混合指示剂是用96%的酒精溶液配制,久置后由于甲基红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演示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娜花 《化学教育》2003,24(4):44-44
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第三章中有“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的演示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后情绪高涨 ,但有些疑惑 ,他们一直认为水是用来灭火的 ,为什么水还能“生火”呢 ?并且好多学生问 :二氧化碳是否也可以用来“生火” ?书中只有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 2Na2 O2 +2CO2 =2Na2 CO3 +O2 )的知识点 ,而没有相关的实验 ,为了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 ,打破思维定式 ,经过多次探索和实践 ,特设计如下实验。方法一1 实验用品药匙、石棉网、长玻璃管、三角架、棉花、Na2 O2粉末2 实验装置 (三角架略 )图 13 实验步骤与现象( 1)…  相似文献   

10.
将两点电位滴定法应用于亚甲基蓝等含可电离氯离子的碱性染料的测定。只需在滴定终点前附近记录两次AgNO3标准溶液体积和相应的电极电位值,利用两点法公式计算滴定终点,从而确定亚甲基蓝含量,此法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1.
朱敬华 《化学教育》2003,24(Z1):64-65
实验是化学教师的基本授课手段, 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中如何既重“技能训练”, 又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 我认为, 关键是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把握好“度”与“导”, 下面就其中的艺术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信欣  刘禹  孙影 《化学教育》2021,42(9):67-75
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蓝瓶子”实验进行正交实验设计,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利用氧化还原传感器(ORP)对“蓝瓶子”振荡体系的电极电势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并针对蓝色的产生和消失过程设计3组对比实验深入探究,阐明其反应原理,意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趣味实验现象背后的微观反应本质。  相似文献   

13.
液膜自然扩散实验是以绿色化学为理念,在自制的点滴皿中,使反应物的溶液滴形成易于观察的膜,从而提高透视度和分辨率.物质在膜间自然扩散反应过程中,随着物质的量的规律性变化,形成从反应物经中间产物到生成物自然连续变化的对比现象.用该方法探究了“KMnO4与Na2SO3扩散反应随溶液碱酸性的变化规律”“FeCl3与KSCN、K4[Fe(CN)6]、NaOH的反应实验”“Co2+与SCN-生成配合物的过程”“石蕊溶液与酸、碱自然扩散过程的变化现象”等实验,方法简便,用药量少,现象明显,也有利于直接投影演示、拍摄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宜作为教学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4.
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林英 《化学教育》1984,5(5):37-38
《无机化学实验》实验二十七“胶体溶液”中的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往往由于用FeCl3水解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溶液中存在着大量的H+和Cl-,通电后,电泳和电解反应一起进行,从而妨碍了电泳现象的观察。我们用“离子交换法”除去H+和Cl-,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以食品级磷酸中易氧化物测定为例)采用亚铁-邻菲罗啉指示液代替邻菲罗啉指示液,结果表明,该法滴定终点明显,适应范围宽,尤其在极酸性滴定环境下.1 测试的方法原理食品级磷酸中的易氧化物主要为亚磷酸,在硫酸介质中,硫酸铈铵将P(Ⅲ)氧化成 P(V),用硫酸亚铁铵标液回滴过量的硫酸铈铵.滴定终点分析用邻菲罗啉及亚铁-邻菲罗啉指示液来做判断依据.2 用邻菲罗啉做指示液样品测定时,采用邻菲罗啉指示液,空白及试液经反复测试均无终点现象出现,这可能是由于测试环境为极强酸环境,[H~+]=3.64mol·L~(-1),强氧化剂硫酸铈铵极可能氧化了有机物邻菲罗啉,指示液被“封闭”,无法指示终点的到达.  相似文献   

16.
往硝酸溶液加入稍过量硫氰酸盐与铁生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以次甲基蓝作指示剂,用EDTA络合滴定,其终点为草绿色。方法操作简便,终点清晰。在pH1—3滴定铁时,Ca~(2+)、Mg~(2+)、Mn~(2+)、Co~(2+)、Zn~(2+)、Cd~(2+)、Cr~(2+)、Al~(3+)及少量Cu~(2+)、Ni~(2+)均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通报1957年1月号第29页上,吴征铠同志所作“电化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第四节“关于电池的电动势来源问题”下面写着:“在电池中因为在负极上进行氧化作用,而正极上进行还原作用。我们知道氧化作用是可以理解为获得电子,而还原作用是放出电子,在普通化学变化中,氧化物直接从还原物那里获得电子,就没有电流发生。在电池中还原物(负极)经过电池外的导体将电子递给氧化物(正极),而在电池中将多余的电荷由电池中的离子传给负极。”  相似文献   

18.
高温超导材料YBa2Cu3O7-x(即YBCO)在加氢的普氮气流中,在100~300 ℃的温区里就能生成H2O和高纯N2. 系列的X-光谱和热重分析以及相应的氮纯度测量表明,它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氧化催化剂. 实验明确给出130~150 ℃是它的最佳催化温区,还根据YBCO的等温特性曲线和Langmuir理论讨论了YBCO在氮纯化过程中催化氧化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柳一鸣 《化学教育》1993,14(6):39-39
在医用化学教材“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一章中,讨论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时采用化学反应: FeCl3+3KCNS⇋Fe(CNS)3+3KCl 然后分别加入三氯化铁、硫氰化钾、氯化钾,利用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不少大中专实验教材都采用了这个实验)。笔者认为其中加入氯化钾使溶液颜色变浅,是“由于增加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左移动”这一解释欠妥。  相似文献   

20.
邵伟 《化学教育》2008,29(3):71-72
1问题的提出2007年高考北京理科综合第27(2)题是:“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即AlCl3溶液——笔者注),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题目给出的答案是:“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逐渐溶解至消失Al3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