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字母表示数”是初中代数第一课,是由算术进入代数的主要标志,是学生认识上的质的飞跃,也是学好初中代数要过的第一关,所以这是值得我们探索与研究的一个课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1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所面临的是字母化符号体系.“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教科研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低碳生活理念下初中生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构建低碳生命课堂.低碳生命课堂以提升学生生命的质量为根本目标,是将学生学习过程看成学生生命成长过程的课程,是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课堂.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笔者从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方案的细化以及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等方面,对构建低碳生命课堂的要点进行了总结,具体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于几何题,初中学生多半都感到很恐惧:一道题目出来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一点思路也没有.其实,在几何的教学中除了主要向学生渗透分析法和几何法,还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几何题中的“特殊条件”.“特殊条件”往往是解题的金钥匙.在这个所谓的“特殊条件”中,其中有一类是特殊角的运用和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课程改革在全国大多数中小学都已经开始实施.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广阔性,师生的互动性.但课程改革也有局限性,包括思维的严谨性以及推理的逻辑性,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有明显“脱节”,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出现“不适应”现象等等.因此解决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势在必行.1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脱节”点(1)初中对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已不作要求,而高中的许多题目还在运用这个公式.(2)初中对因式分解一般只限于二次项且系数为“1”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因式分解方法只作了解,但许多初中的题目还在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初中不作要求,但高中教材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并会求最简二次根式.而到高中要求更加严格和规范,它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4)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  相似文献   

5.
耿涛 《中学数学》2023,(10):32-33
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可以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井然有序地处理问题.本文中主要阐述了“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价值,研究了如何在“综合与实践”中培养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吴雪峰 《中学数学》2012,(10):65+67
初中数学是由概念、定理、定义和公式等组成的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知识系统,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而数学知识系统是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对学生的“问”的技能的培养未有足够的重视,没有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不会提问、不敢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开展问题式教学方法,以期改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教学活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工具,它落实的是国家的教育意志,成就的是师生的共同成长,它是全体师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抓手”.初中阶段的数学教材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目标得以落实的主要载体,《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四基”正是通过教材走进“基层”,走到师生的课堂活动中去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能顺利获得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课前教师就应该很好地阅读教材,详细剖析教材中教学内容的起承转合,找到教学的“源”和“流”.只有读懂教材,才能深刻领悟教材的精神,才能保证设计出针对性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活动.本文拟结合笔者阅读苏科版七下“12.1定义与命题”一节教材的历程,谈谈阅读教材时的几个关注点,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一堂初中数学竞赛培训课上,选用了199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第11题.教师点拨引路,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得到了多种优美的解答(异于参考答案).师生意浓浓、乐融融.课后细品其“味”,仍意犹未尽.今欣然提笔,整理成文.题: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1,∠A=90°,点E为腰AC的中点,点F在底边BC上,且FE⊥BE,求△CEF的面积.(199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第11题)思路点拨1 △CEF“孤零零”地在△ABC的一个“小角落”里,用什么办法把它“解放”出来呢?通常是找一个与它全等或…  相似文献   

9.
镇江1999年初中升学试题其特点是:一、命题不以知识点立意而是以能力立意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潜能.以能力立意命题就是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度、知识间的渗透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内容上体现了初中数学以方程,函数为主体、加强了应用性,综合性内容考查,给出一些新颖的命题,加强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加强了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和创新能力的考察,重视了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入,从命题上体现教育要“三个面向”,具有很好的导向.三、重视了未来公民基本技能的考查1.文字语言互译符…  相似文献   

10.
在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转型过程中,为了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是很重要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课堂评价要突出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思维的引领,彰显“思维张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高效.但是,很多教师在初中数学课上的评价却缺乏“思维张力”,造成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低效化.在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如何让课堂评价彰显“思维张力”,是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