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透镜成像问题中,经常会遇到已知物体移动情况,求像移动的方向及速度变化以及物、像距离的变化等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放大率来判断,无论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遵循如下规律:①当放大率m<1时;像的速度小于物的速度.②当放大率m=1时,物与像...  相似文献   

2.
有关运动物体经透镜成像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其像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定性的讨论在一些刊物上已有零星的出现,这些文章都没能就物和像的移动速度之间给出一个确定的函数关系。本文将分别就凹透镜和凸透镜在近轴光学条件及物体的运动速度远远小于光速的条件下成像时,物、像的速度关系作些探讨。1 凹透镜成像时,物、像速度关系  相似文献   

3.
透镜成像时,从物体上任一点S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都交于一点,(或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S点的像S’并且物体和像的连线必通过透镜的光心.此规律在光学解题中有妙用.1作任一入射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例1.画出图1中入射光线AB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在入射光线AB上任选一点C作为物点,应用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作出物点C的像点C’.虚线连接C’B延长后BD就是所求的光线.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原理,应用此法也可画出任一条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2根据物、像位置确定透镜位置和焦点 例2,如图…  相似文献   

4.
题一,在光滑平面上,质量m1=1kg的小球,以v10=5m/s的速度向前运动,与质量m2=2kg以v20=2m/s的速度向前运动的小球发生正碰撞,设碰后m2的速度v2=5m/s,求碰后m1的速度v1的大小和方向.图示.题二,同上题,设碰后m2的速度v...  相似文献   

5.
无狭缝一步彩虹全息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关承祥 《光学学报》1990,10(8):42-746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三维漫射物体的一步彩虹全息方法.该法是在曝光过程中将被摄物体与成像透镜同时沿垂直光轴方向移动,并通过场镜使合成狭缝直接成像在场镜后焦面上,可得到较大观察范围的无畸变彩虹全息像.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当物体的发射速度足够大时 ,使物体所受引力恰好等于物体环绕地球运转所需的向心力 ,物体就可以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而发射速度与宇宙速度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卫星的质量为m ,轨道半径为r,地球半径为R ,环绕速度为v .环绕速度指的是卫星绕地球作  相似文献   

7.
折射型微透镜列阵的光刻热熔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许乔  包正康 《光学学报》1996,16(9):326-1331
研究了制作折射型微透镜列阵的一种新方法光刻胶热熔成形法,获得了20×20的折射型微透镜列阵,单元微透镜相对口径为F/2,单元透镜直径为90μm,中心间隔100μm,透镜的波像差小于1.3波长。本文详细阐述了光刻热熔法的基本原理及微透镜设计方法,并讨论了工艺参数对微透镜列阵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题目1:如图1所示,用竖直向下的恒力,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的细线拉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沿水平面移动过程中经A、B、C三点,设AB=BC,物体经过A、B、C三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A、EkB、EkC,则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9.
一、相衬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应用1.基本原理 相衬显微技术的关键是把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位相变化转变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强度变化.设位相物体是透明度很高的物体,光波通过该物体后,只改变波的位相,波振幅不变.把该物体放在透镜的物平面上,由于位相物体各部分的光学厚度不同,其复振幅透射系数可写为 f(x,y)=exp[1](1)式中(x,y)为该位相物体的位相分布函数.在透镜的后焦平面(即频谱面)上,f(x,y)的傅里叶变换为(2)式中u=x/λf,υ=y/λf是频谱面上的坐标,也是二维空间函数f(x,y)沿x方向和y方向的空间频率;f为透镜焦距.λ为入射光波K.在应用相…  相似文献   

10.
一种测薄透镜光学参量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慎秋  李静 《物理实验》1997,17(3):101-102,104
此法适用于透镜两球面曲率半径相等的等凸、等凹透镜的测量.一、实验装置与测量方法如图1所示,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小灯、毛玻璃、有箭头孔的物屏和待测透镜.图1测量装置简图共轴调节后,使待测透镜贴近物屏,然后逐渐远离物屏,直到在物屏上看到清晰的、与物等高倒立的实像为止,设此时透镜与物屏间距离为S.在本文中,S是个重要的量,由它可以方便地求出透镜的各光学参量.下面给出用S表述的透镜焦距人折射率n。、两球面半径r.因两球面半径相等,故均用r代之;在本文第3节中将证明,当待测透镜为等四透镜,其当符测透镜为等凸透镜,…  相似文献   

11.
介质折射率小于1的事实导致这样的疑问:介质中光速会比真空中光速c还大吗?事实上,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分为三种:相速v、群速vg、信号速度vσ.v和vg可以等于C,也可以小于C或大于C.vσ恒小于c,其极限值为c.  相似文献   

12.
变焦距镜头     
Tomow.  T 刘肖民 《应用光学》1992,13(1):20-29,4
变焦距镜头由变倍系统和中继透镜系统构成。从物方算起,变倍系统由三个组份组成:第一组份为具有正光焦度的聚焦组;第二组份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变倍组,它可沿光轴运动使系统的焦距发生变化;第三组份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补偿组,它使随变倍组运动而移动的像面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上。中继透镜系统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即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组份和第五组份。第四组份有三个正透镜组元,其中至少中间组元是一胶合透镜,其胶合面凸向像方。第五组份有一正胶合透镜,其胶合面凸向物方。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集成成像3D显示观看视场范围小的问题和微透镜之间间隙的杂散光干扰导致的显示质量下降问题,提出了适合柔性显示及曲面显示器的曲面针孔/微透镜阵列结构.采用TracePro光学仿真软件对基于曲面针孔/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3D显示的记录和重构过程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在记录和重构阶段,曲面针孔/微透镜阵列可以有效地减少透镜阵列之间杂散光引起的图像质量变差的问题;当记录和重构阶段均用曲面/针孔微透镜阵列时,记录三维物体的视角大,获得重构图像的视场角也相对较高.采用旋转接收屏法获取不同观看视角下的图像质量,当曲面针孔/微透镜阵列的曲面度数为30°时,重构图像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4.
刘慎秋  陈蝶萍 《物理实验》1997,17(5):199-200
此法适用于图1所示的等凸、等凹、平凸和平凹透镜光学参量的测量.关于等凸、等凹透镜的测量方法,在本刊曾介绍过[1],本文则给出平凸、平凹透镜光学参量的测量方法.图1四种形状的透镜一、实验装置与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小灯、毛玻璃、有箭头孔的物屏和待测透镜.图2测量装置简图共轴调节后,使待测透镜贴近物屏,然后逐渐远离物屏,直到在物屏上看到清晰的,与物孔等高倒立之实像为止,设此时透镜与物屏间距离为s.在本文中,s是个重要的量,由它可方便地求出透镜各光学参量.下面给出用s表述的透镜焦距f、透镜玻璃折…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透镜成像问题时,选取直角坐标系,横坐标用u表示,纵坐标用v表示.在横坐标上取一点A,使0A等于物距u,在纵坐标上取一点B,使0B等于像距v,连接AB,通过AB的直线v=ku+b与Ⅰ、Ⅲ象限的角平分线的交点F(f,f)的横坐标(或纵坐标)就是焦距...  相似文献   

16.
张滨 《物理实验》2000,20(2):29
变焦距照相机镜头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给中高档单反相机配置,就连广大摄影爱好者使用的“傻瓜”相机也有不少装有变焦距镜头.为了让中学生对这种镜头的变焦现象有直观的了解,可做如下演示.取一片400度左右的花镜镜片(会聚透镜)L1当做后组透镜,移动L1达到变焦目的.再取一片600度左右的近视镜片(发散透镜)L2当做前组透镜,移动它用来补偿像位置的漂移.L1,L2透镜组整体模拟变焦镜头.用透明玻璃泡的白炽灯的灯丝做物O,把描图纸贴在屏框上模拟底片P,物与屏可相距2~3m,整个装置如图1所示.图1演示时将L1,L2相距10cm…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中空白处,只要求写出结果、单位及正负号,不写运算过程.1.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力的大小规定为1N.2.质量为m的物体在桌边外,且由高于桌面h1处自由下落到地面,桌高为h2,取桌面为零势能的参考面,则物体落到地面时的势能为,动能等于.3.绳子提升质量为10kg的物体,使物体以1.2m/s2的加速度向上升高3m,绳对物体作功J.4.一个静止的不稳定的原子核,其质量为M,当它放出质量为m,速度为v的粒子后,原子核剩余部分获得的反冲速度大小为.5.用线圈弹簧演示纵…  相似文献   

18.
相移同轴无透镜傅里叶数字全息的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应用菲涅耳衍射和全息理论,详细分析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图的记录、再现方法和再现像的特点,分析了相移数字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直接对无透镜傅里叶数字全息图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可同时得到与物体完全相同的再现像及其共轭像;同轴无透镜傅里叶数字全息术能最大程度满足CCD对采样条件的要求,从而可以增大记录物体的尺寸,减小记录距离,明显提高再现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相移数字全息术能有效地消除数字再现光场中的零级光场和共轭像,显著提高再现像的信噪比。条件许可时,相移同轴无透镜傅里叶数字全息术是目前解决数字全息术中再现像的分离与满足采样条件之间矛盾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1 问题的提出弹性碰撞是中等物理中重要内容之一 ,虽然教材中已经明确指出 :两个物体在弹性碰撞中动能与动量都守恒 ,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表现得束手无策 ,主要是学生还没有对弹性碰撞问题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有的同学也能列出动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的方程组 ,但由于繁琐的求解不但耗费了大量时间 ,还容易出现求解的错误 .现在我们就对弹性碰撞的相对速度问题进行讨论 ,发现有关速度的规律 ,简化解题过程 .设两质量分别为m1 、m2 的物体分别以v1 、v2的速度向右运动 ,发生弹性正碰后速度分别变为v′1 、v′2 ,碰撞前后的两…  相似文献   

20.
相互关联的物体或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或借助其它媒介(如轻绳、细杆)等发生相互作用.在运动过程中常常具有不同的速度表现,这里不妨将其视为关联速度.求解诸如此类的关联速度问题,大多采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然而,相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合速度和分速度的关系有时并不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速度的求解,就显得困难重重.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新的求解方法,其指导思想为:运用力做功的即时功率求解相关速度.下面分三个方面加以说明.1 轻绳作媒介的相关物体速度求解·图1vθ船例1,如图1所示,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