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以电阻为负载的传统三值TTL反相器的缺点,借鉴二值TTL推挽输出级的结构,设计了三值TTL电路的推挽输出级.用SPICEⅡ对设计电路的计算机模拟表明,具有推挽输出结构的三值TTL电路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及较快的工作速度.  相似文献   

2.
KA3525是PWM控制器件,利用其输出方波脉冲激励逆变器推挽电路的工作原理,使输出功率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从介绍逆变电路工作原理和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工作模式出发,对逆变器高效原理进行了探讨.实验证明:该电路工作效率高、实用、可靠,使用方便、灵活,可以大大延长蓄电池的使用时间和照明时间,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碳化硅(SiC)电力电子器件的高压、高温和高频率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器件,将显著提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开展中低压SiC材料、器件及其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中的示范应用,不仅有利于加快建立我国自主的碳化硅全产业链,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个基于步进电机非线性折射率测控系统.整个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光电探测电路和A/D转换电路实现对非线性折射率的测量.用VC++6.0编写了上位机软件,实现单片机与上位机通信,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对整个测控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门映射的电路面积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BDD结构的拆分将待优化的逻辑电路转化为由二输入基本逻辑门组成的多级逻辑网络,然后利用复合门搜索和等效转换算法将逻辑网络中适合复合门实现的子结构用相应的复合门替换.提出的优化算法用C语言编程实现,并用MCNC电路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ABC和BDS软件结果,经算法优化后,电路的节点数可分别减少约37%和29%.  相似文献   

6.
针对嵌入式GIS系统的特点对经典Dijkstra算法进行优化处理. 分两步以提高算法效率, 第一步采用椭圆限制区域算法来缩小算法的搜索范围; 第二步为每个结点添加属性值、增加前趋表, 以辅助算法快速找到一条最短路径. 最后将此算法应用到嵌入式GIS系统中, 测试结果表明: 在城市道路网络中, 改进的算法大大提高了嵌入式GIS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潜艇充电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在转换开关不完全可靠的情况下给出了潜艇充电1次及n次充电系统可靠性的表达式,并利用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给出的可靠性表达式的准确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用case语句描述的逻辑电路的面积和延迟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树形Mux的逻辑电路优化方法.该方法先将case语句转换为树形Mux,通过合并case语句实现Mux树中Mux门的个数和层级减少,并通过化简地址逻辑实现地址再编码电路的精简,进而实现映射后电路面积与延迟的优化.提出的算法使用C++语言实现,电路面积和延迟优化结果由常用学术开源EDA工具abc,结合国内EDA公司提供的映射库得到.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abc工具,使用该方法得到的面积和延迟优化分别提升了26%和21%.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任务分配方法难以考虑人员执行任务的效率差异性和偏好性问题, 以生产和服务系统执行历史数据为基础, 提出基于人员行为差异性的任务分配方法, 建立以业务执行过程中流程执行时间最少和人员之间负荷均衡为多目标的任务分配优化模型. 基于NSGA II算法, 提出将约束优化模型转换为无约束优化模型, 并给出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 结合业务过程挖掘领域中事件日志的应用实例, 对业务过程中的任务和角色进行重分配, 比较任务重分配前后业务过程的变化情况, 为以后的任务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般教科书缺乏对基本触发器、单稳态电路及多谐振荡器设计方法的论述问题,从电路存储信号需求出发,研究了基本触发器、单稳态电路及多谐振荡器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通过在基本触发器的支路中接入电容,由电容的充放电实现单稳态电路及多谐振荡器,从而提出了基本触发器、单稳态电路及多谐振荡器的统一设计方法,并在课堂上讲授。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这3种电路的设计方法,深入理解这3种电路的工作原理,而且可培养学生探索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交叉源耦合差分结构以及有源器件并联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智能水表芯片前端具有对称结构的低功耗低噪声放大器.基于标准0.35 μm CMOS工艺进行实现,PSPICE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在2.5 V的典型电源电压和1 kHz的输入信号频率下,所提出的放大器等效输入噪声为9.1 nV·Hz-1/2,系统功耗为104 μW.具有低噪声和低功耗的特性,已达到智能水表芯片系统的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2.
数字预失真技术作为一种功放线性化的关键技术, 可有效提高功放线性度. 为高效实现短波功放数字预失真算法, 改善功放线性度, 设计并实现了一款以ARM+FPGA为核心的短波功放数字预失真硬件平台, 该平台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和扩展性. 在对设计的整体硬件框架进行阐述的同时, 着重讨论了模拟电路模块的设计, 并分析了短波功放预失真线性化采用的方案. 整机测试结果表明, 设计的新平台能够满足数字预失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三值全加器没有充分利用进位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三值四输入全加器电路结构,并用CMOS设计这种全加器,与传统的三值三输入全加器相比,将原有的输入由3个增加到4个,将原有的进位由二值信号变为三值信号.所提出的三值四输入全加器增加了处理的信息量,提高了进位端的利用率,在较大电路设计中能减少所用加法器模块的数量,并减少所用管子数和降低芯片面积.基于该新型全加器,设计了3个四位三值数串行加法电路.经Hspice模拟,所设计的电路有正确的逻辑功能,与基于传统三值三输入全加器的设计相比,在处理信息量较大的电路设计中具有很好的低功耗特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CMOS电路中,漏电流功耗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部分.降低电路漏电流功耗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采用多阈值电路技术.根据多阈值电路设计原理,电路的关键路径采用低阈值晶体管,以保证电路的性能;非关键路径采用高阈值晶体管,以降低电路的漏电流功耗.对于触发器来说,其对时钟的响应部分是一个关键路径,而对信号的响应部分是非关键路径.本文据此设计了一种新型低功耗D触发器--多阈值与非门保持型D触发器.该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电路漏电流功耗,并且当输入保持不变时,时钟信号不作用于内部结点,使内部结点电压保持不变,这进一步降低了电路的功耗.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触发器跟传统的D触发器相比,可节省近25%的功耗.  相似文献   

15.
从D触发器激励表入手,分别给出了采用单边沿D触发器和双边沿D触发器的2^n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逻辑函数修改技术,通过实例讨论了基于单边沿D触发器和双边沿D触发器的异步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该设计方法方便,快速,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平板型太阳热水器板芯表面的高温耐久性,结合国外的实验方法及国内的应用特点设计了本实验方法.该方法以板芯表面光学性能的衰减来推断系统的寿命,即在一定的高温实验条件下模拟加速衰减过程,以板芯表面光学性能衰减小于5%作为判断板芯合格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基于PIN电学结构载流子注入式硅基电光调制器性能, 采用TSM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一种新型预加重驱动电路. 该电路采用电流模逻辑(CML)结构, 并引入低压差分信号(LVDS)型电流选择器, 在实现提升响应速度和工作带宽的同时, 降低整体平均功耗. 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PIN电学结构载流子注入式硅基电光调制器的电压响应时间同时受预加重驱动信号过冲幅度和持续时间影响. 当预加重驱动信号过冲幅度和持续时间分别取值为2V和0.2ns时, 基于PIN电学结构载流子注入式硅基电光调制器的电压响应时间缩减了16.7%, 工作带宽扩展至4.34倍, 且根据不同的开关活动性需求, 平均功耗最高降低了60%.  相似文献   

18.
低功耗设计在当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越来越重要.以电流信号为转换对象,利用电流传输理论,结合电流型CMOS电路设计技术,设计了8位基于Pipelined结构的ADC电路.结果表明,利用电流型CMOS电路可方便地实现电流信号的加减与放大运算,避免了使用传统Pipelined电路结构中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因此电路结构简单,可显著降低电路的功耗,提高转换速度,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功能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