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了酸性磷取剂与金属体系间的平衡计算模型,萃取体系的水相采用Pitzer半经验公式求算γCu^2+,有机相用热力学关系求出了水,正己烷和萃取剂的活度系数,实验结果用Schatchard-Hildebrand模型关系,并经回归处理,得到了萃取反应热力学平衡常数及萃合物的活度系数。  相似文献   

2.
以芳香二磺酰氯和芳香二酚为原料,三乙胺作缚酸剂,二氯甲烷作溶剂,采取一步成环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芳环单元不同的芳香寡聚磺酸酯桥联大环化合物。 合成产物的结构用IR、1H NMR、13C NMR和MALDI-TOF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确认。 并对合成方法、紫外光谱和变温核磁结构研究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 化合物3~5的DMF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在266 nm处,化合物6在267 nm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4.65×104、5.61×104、5.09×104和9.98×104 L/(mol·cm);检出限分别是2.15×10-7、1.78×10-7、1.96×10-7和1.00×10-7 mol/L。 变温核磁数据证明,苯环上连有支链有利于固定构象,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合成结构固定的杯芳烃。  相似文献   

3.
基于拮抗作用检测除草剂的类囊体膜生物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除草剂对植物类囊体束缚酶分解过氧化氢的拮抗作用,研制了一种快速检测痕量除草剂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将植物类囊体用聚乙烯醇-苯乙烯吡啶(PVA-SbQ)光敏聚合剂在紫外光诱导下产生大分子网状结构进行包埋,制成生物敏感膜,并固定在铂电极表面.根据加入除草剂时类囊体膜束缚酶分解过氧化氢活性的变化,对除草剂进行测定.在含有1×10-3mol/LNaCl,5×10-3mol/LMgCl2和0.01mol/LH2O2的Tris-HCl缓冲溶液(pH=7.4)中,基于测量0.65V处H2O2氧化电流的变化,可以对下列浓度的除草剂进行定量检测:百草枯3×10-9~1.5×10-7mol/L,敌草龙1×10-8~3×10-7mol/L,扑草净4×10-8~3×10-6mol/L,阿特拉津1×10-7~5×10-6mol/L,莠灭净1×10-7~5×10-6mol/L.利用PVA-SbQ光聚合膜固定类囊体,能够使酶的活性在低温下保持数月.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磷钼杂多酸修饰电极对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等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催化氧化作用,探讨了催化机理,并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离检测,NE、DA和E的线性范围(mol)依次为8.0×10-11~2.0×10-8、8.0×10-11~2.0×10-8、4.0×10-11~2.0×10-8;检测限(mol))依次为4.0×10-11、4.0×10-11、2.0×10-11.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1.6、2.0和4.5.将此法用于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Sm-Tb-TTA-邻二氮菲体系的共发光现象并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该体系的最佳形成条件:Tb3+的浓度为1-2×10-5M,pH5.5-7.0.该荧光增强效应可用于测定超痕量的Sm3+,其浓度在1.0×10-9-1.5×10-7M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2.5×10-11M。测定Sm3+的灵敏度比Sm-TTA-邻二氮菲体系提高二个数量级。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样品中的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分离测定痕量的钴(Ⅱ)、铁(Ⅱ)、铜(Ⅱ)、铁(Ⅲ)及铬(Ⅲ).利用弱络合性的乳酸作为淋洗剂,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磷酸钠作对离子试剂,研究了分离条件、发光条件及二者的匹配方式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测定线性范围分别为(g/mL):Cr(Ⅲ)5.0×10-9~1.0×10-5;Fe(Ⅱ)2.0×10-9~1.0×10-5;Fe(Ⅲ〕8.0×10-9~1.0×10-5;Cu(Ⅱ)8.0×10-11~1.0×10-5及Co(Ⅲ)1.0×10-11~1.0×10-5.检出限分别为:10pgCr(Ⅲ),0.4pgFe(Ⅱ),20pgFe(Ⅲ),1.0pgCu(Ⅱ)及0.01pgCo(Ⅱ).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Ni2+-胆红素和Ni2+-2,2'联吡啶-胆红素在微碱性介质中的单扫描极谱行为和电极反应机理.在Ni2+-胆红素体系中.于-1.0V处产生络合物的催化前波;而在Ni2+-2,2'联吡啶-胆红素体系中,则于-1.5V处产生催化氢波.这2个体系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0-6~5×10-6mol/L和2×10-7~8×10-6mol/L.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用于流通体系的电解池,并以恒电流电解法与流动注射技术相结合,在线定量电解产生不稳定试剂次溴酸根,使其浓度和反应活性得以在线控制,稳定地应用于化学发光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BrO-在pH=9.60Na2CO3-NaHCO3缓冲介质中氧化鲁米诺弱化学发光反应的分析特性,并基于硫离子对该弱化学发光反应体系的发光强度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S2-的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采用该方法测定S2-的线性范围为3.10×10-7~9.30×10-5mol/L,检出限为1.00×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2%[n=11,c(S2-)=3.10×10-6mol/L]  相似文献   

9.
功能化纳米金放大的DNA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DNA夹心杂交和直接杂交体系,将功能化纳米金引入到标记有生物素的杂交双链上,制成具有电化学活性和纳米金放大作用的DNA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在夹心杂交体系中,靶点DNA浓度与阳极峰电流关系曲线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13.0%,在浓度为6.9×10-3~0.14nmol/L范围内得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2.0×10-3nmol/L,实现了对单碱基突变的高灵敏检测和序列识别.直接杂交检测限为2.5×10-4mol/L,分别在2.5×10-4~5.0×10-3nmol/L和5.0×10-3~10nmol/L范围内得到峰电量与浓度的良好线性关系.并比较这两种体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的液体光声传感器,研究了在620~665nm波长范围不同溶剂中稀土Ho3+的光谱精细结构;探讨了入射激光脉冲能量、测试温度以及各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对光声信号强度的影响。在乙腈水溶液中测定稀土Ho3+、Nd3+检测限分别为5×10-8mol/L和1.0×10-7mol/L,相应的吸光度为1.5×10-7和6.3×10-7。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无机氧化剂在氧化有机物时伴随的化学发光现象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兴趣[1,2].NaIO4氧化H2O2会产生弱化学发光,不同的多羟基酚类物质能不同程度地增强这一化学发光行为,据此建立了测定多羟基酚的化学发光法.目前,利用该法测定的酚主要有苯酚[3]、酚的衍生物[4]和连苯三酚[5,6].本文建立的测定连苯三酚的方法检测限较王伦等[3]的利用苯酚对Luminol-H2O2发光体系猝灭作用测定工业废水及Ermiridis[5]以IO4-在碱性介质中直接氧化连苯三酚的检测限低两个数量级,且扩大了测定酚的种类.研究发现,一些非极性有机溶剂对这一化学发光亦有增强和增稳作用,而痕量非极性溶剂由于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差,对化学发光的作用尚未受到注意.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与茜素红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活性大分子蛋白质、DNA及多糖等与小分子探针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理是近年来化学、临床医学及生命科学中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些研究可用于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和新药的研发,壳聚糖(CS)是目前自然界已被发现的唯一带正电荷的可食用的碱性多糖,分子中含有丰富的氨基和羟基,并具有双螺旋结构,近年来已在食品、医药保健、化妆、环保、农业及化学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酪氨酸酶电流传感器测定低浓度氰化物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预活化聚酰胺膜固定酪氨酸酶,制得性能良好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以此测定CN-抑制剂的含量。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苯酚作底物,浓度范围为5×10-6~4×10-5mol/L,当苯酚浓度一定时,还原电流(-0.200V,vs,SCE)的下降值与CN-浓度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检测范围为5×10-7~2×10-4mol/L,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14.
用季铵盐定域体制备高碘酸根离子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比较了若干种长链季铵盐制备高碘酸根离子电极,以十六烷基三辛基高碘酸季铵盐(HTOA-IO4)制备的PVC膜电极性能较佳,能斯特响应区间为1.0×10-1-6.3×10-8M,检测下限1.0×10-8M,工作pH范围2.5-7.5,高碘酸在溶液中存在复杂平衡,依据pH-电位曲线,认为电极响应的Ⅰ(ⅥI)离子的主要形态为IO4-,据此用电位法测试了H5IO6的酸离解常数:K1=5.70×10-4,K2=1.97×10-7,与文献值相符,测试了不同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  相似文献   

15.
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碘离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I-能被氧化生成IO3-的特性,以铂球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DPAS)测定碘离子.由于产物IO3-在电极上有吸附,因而在+1.3V电清洗120s.在pH=4的0.1mol/LKH2PO4-K2HPO4缓冲溶液底液中,能检测出5.00×10-7mol/L的I-,在5.00×10-71.50×10-5mol/L范围内I-的浓度与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用于海带、食用碘盐中碘的测定,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血红蛋白在裸银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血红蛋白(Hb)在裸银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在+0.4~-0.2V(vs.SCE)电位范围内于pH=4.5的0.1mol/LNaAc-HAc底液中,血红蛋白产生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之差△E为0.25V(扫描速度20mV/s).动力学研究表明: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n为0.94,表现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s为0.032.连续电位扫描30min,峰电流变化分别为0.2μA(还原峰)和0.15μA(氧化峰).两峰与血红蛋白浓度在2×10-7~2×10-6mol/L和2×10-6~1.5×10-5mol/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已应用于血红蛋白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7.
硝酸盐型卤水是盐湖卤水、 硝酸盐工业、 废水处理中普遍遇到的电解质溶液体系. 硝酸盐具有极高的溶解度, 实现硝酸盐型复杂电解质体系物性和相平衡的精准热力学表达依然具有挑战性. 以煤化工废水的典型体系Na+//NO3- , Cl-, SO42 - -H2O为对象, 以改进的eNRTL模型为基础, 由活度系数模型、 溶液物性模型、 物种热力学模型和固液相平衡模型构成了电解质体系的综合热力学模型. 利用二元体系的冰点、 饱和蒸汽压、 等压摩尔热容、 活度系数和渗透压系数等物性数据和三元体系等温相平衡数据, 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 获得了表达研究体系的多温特性的12组液相特征参数和7个固相物种的热力学参数. 据此完成了3个二元体系、 3个三元体系等温相平衡的准确计算和三元、 四元完整相图的预测, 适用温度达到实验所及的全部温度范围(254.65~543.15 K); 适用浓度达到饱和程度, 其中NaNO3的浓度高达226.88 mol/kg. 三元、 四元体系的多温相图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并给出了9个三元、 5个四元体系零变点的完整信息.  相似文献   

18.
多环芳烃芴、苊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1,2 ]曾报道丹磺酰氯及其衍生物在无保护性介质亦无有机溶剂存在的水溶液中能诱导出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 (RTP) ,并命名为NP RTP[37].此后 ,Carretero等[810 ]亦发现了萘唑啉、萘氧乙酸和苊溶液在无任何有序介质时的RTP发射现象 .在已有的研究中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进一步探索 :其一 ,除苊外 ,已实现NP RTP发射的化合物都仅具双环结构 ,即萘系化合物 ,对于多环化合物是否有类似的发射特性和随环的增多是否会出现新的特性 ;其二 ,对于无水溶性取代基的多环芳烃 ,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所引入的有机溶剂的种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