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梅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选择年份均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采用抽签的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2例患儿为1组,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的护理方式为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将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少白细胞输血与常规输血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16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1例,选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进行输血,对照组80例,进行常规输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相较于常规输血技术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对危急患者的抢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对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患者予以早期护理以及预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于2013年6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16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79例(9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3例(78.75%)。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患者予以早期护理以及预防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缓解不良的心理以及身体反应,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热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抽取清远市阳山县中医院自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每组患者比例各40例。予以温针治疗+常规康复训练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内热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呈现出统计学意义。结论肩周炎予以内热针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输卵管妊娠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9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及常规对照组各有4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最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之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是100%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7.78%,在治疗后出现不良症状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探讨其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常安医院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55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并将其作为实验组,另收治的5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诊断并对比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出率是85.45%;实验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为(1.44±0.33)mm,腘动脉血管内径为(4.99±0.63)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检出率较高,可以为该疾病的有效预防以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临床急诊生化检验过程中,肝素抗凝血浆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情况。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2厂职工医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进行临床试验患者70例,所有患者血液样本收集量相同,且分成两支,一支有抗凝剂,一支无,选择专业智能生化分析器进行临床测定和检验,检验相关急诊生化项目,研究分析急诊生化检验结果。结果经过急诊生化检验发现,在血浆和血清相关离子以及二氧化碳和尿素上,70例患者之间不存在差异性,患者血清钾元素含量明显高于血浆钾元素含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葡萄糖含量上,患者血浆明显高于患者血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可行性较高,肝素抗凝可不经过血液凝固实现标本分离目标,还可抑制血溶产生,避免放置误差等问题出现,因此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当中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成人支原体肺炎治疗中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南沙区第二人民医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110例为1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两项差异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人支原体肺炎治疗中采用莫西沙星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病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3到2014年在江西省鹰潭市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治疗的6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护理路径管理的实验组满意程度为100%,常规护理的满意程度为76.6%。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在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更好,满意程度更高,值得在护理方法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咽喉炎的发病特征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急性咽喉炎患者100例,对患者发病特征进行总结。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50例,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率、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经总结,100例急性咽喉炎患者中,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高发季节为冬春季,高发年龄为30~69岁之间,高发因素为烟酒、辛辣食物刺激和有害气体或粉尘刺激。经护理,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咽喉炎在冬春季节多发,多为食物或气体、粉尘刺激所致,在中老年中发病率较高,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方案的选择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于2011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177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前置胎盘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号码表法分成A、B、C三组,各59例,其中A组予以环形间断缝合术,B组予以"8"字缝合术,C组则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比对3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程、止血时间等治疗指标差异,行为期6个月随访,记录其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子宫切除率。结果 1 A组产妇在出血量、输血量、术程及止血时间等治疗指标对比上明显低于B、C组,B组次之,C组止血效果最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期内,A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低于C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予以环形间断缝合止血方案,止血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保宫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45例,依据是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5例)和对照组(n=20例)。观察组行DSA引导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剖宫产手术治疗。术后7天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母婴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失血量、红细胞输血量、冷沉淀输血量、住院时间,少(短)于对照组,新生儿1 min Agp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和DIC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DSA引导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确切,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改善临床结局,且微创、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患者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方法选取中山市西区医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采集尿液标本的先后顺序,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检验尿液的试验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化学分析仪器进行检验。结合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白细胞、蛋白质、红细胞等指标水平上无差异,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结合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发现,采集尿液的操作方法、运输以及保管整个检验过程是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在为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的时候,从患者准备工作,到尿液标本采集操作和检验操作以及运输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检验的整个流程会对尿常规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加强对检测过程的监管,提高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素抗凝血浆代替血清进行微量元素测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在汉川市人民医院接受生化检验的272例患者,采用Beckman DXC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检测患者的肝素抗血浆和血清中锌(Zn)、铁(Fe)、铜(Cu)3种微量元素的浓度。结果肝素抗凝血浆锌、铁与血清中的锌、铁离子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铜离子的浓度明显低于血清中铜离子的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通过回归方程可以校正。结论肝素抗凝检测方法能够有效避开血液的凝固过程,在短时间内分离标本并检测,从而减少放置误差。但肝素抗凝血浆铜的检验还应进行回归校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病人病因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发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20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分别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液标本实施常规检验及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细胞的细胞形态学变化,计算形态异常检出率,并分别比较其Hct、RDWSD、MCH、MCHC、MCV的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外周血细胞异常变化检出率为60.0%,对照组仅为7.5%,其中,白细胞变化、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异性淋巴细胞变化、异常细胞等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ct、RDW-SD、MCHC、MCV等指标的检测结果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标本的血细胞形态进行观察,能够对发热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判断,一定程度上明确患病的原因,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软组织肉瘤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前实施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肢率、治疗效果、术后半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保肢手术率为77.50%,对照组患者为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随访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软组织肉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前实施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保肢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分析降钙素原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5月期间来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订抗生素治疗方案,观察组则根据血清降钙素原(PCT)指导抗生素应用,对比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病情加重与死亡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病情加重率与死亡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以指导抗感染治疗可有效降低抗生素使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