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突发事件常诱发次生灾害,在外界大规模应急资源配送前,发挥区域互救优势,共享原生灾害点应急资源进行资源再配置是及时响应次生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尝试将灾民心理因素融入到应急资源的再配置问题中,基于前景理论提出了原生灾害点灾民的感知满意度模型,结合生存概率曲线对次生灾害点灾民感知满意度进行刻画,构建了考虑双方灾民感知满意度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此外,引入缩放系数和违反约束检查函数,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以加快算法初始化,进而提升模型求解效率。最后,本文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与传统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对比,为具有连锁反应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要求工作人员分秒必争,传统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应急处置模式已不再适用,时间压力要求以一种新型、高效的处置模式来代替传统模式.研究在有关突发事件情景演变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项目计划与控制中的网络图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景推演与网络图技术的应急实时处置模式,确定了这种处置模式的流程.以2010年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为例,对传统的处置模式与基于情景推演与网络图技术的应急处置模式做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证明,基于情景推演与网络图技术的应急处置可有效节省时间45小时40分钟,这对于分秒必争的应急处置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3.
张玲  王晶  张敏 《运筹与管理》2014,23(3):49-55
突发事件发生后,快速应急响应的第一步是启动应急救灾网络,合理配置应急救灾资源,以保证救灾过程顺利进行,提高救援效率。本文以台风灾害为背景,建立二阶段应急救灾网络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解决台风灾害的灾后应急救灾网络的规划与设计问题。在求解模型时,考虑需求信息的分布难以确定,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特点,利用鲁棒优化的方法处理不确定性需求,从而得到合理的临时救灾中心选址以及应急资源配置信息。数值试验表明,建立的模型是实际可行的,而且算法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汪婧  荣莉莉 《运筹与管理》2016,25(1):203-214
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来减少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失。根据灾害后果的不同,所启动的可能是一个预案,更可能是多个预案。为了使得启动的多个预案能够有效衔接,共同起到一个预案的作用,通过应急响应流程分析,首先,从基础概念出发对应急预案体系各要素的概念进行界定,理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预案体系概念模型。其次,基于概念模型的要素和结构,采用网络的方法对预案体系进行抽象和分析,提出了预案体系的层次网络模型。最后给出了多预案模型整合流程和建模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实现基于预案内容特征的流程的纵向整合,而且可以实现多个预案的横向整合,整合后的预案体系各类要素更完整,元素之间的关系更紧密,有效提高了预案体系的完备性,是实现预案修订以及有效性评估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具有对抗性的群体突发事件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该类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模式、方式、后果等均具有不确定性,给应急决策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分析具有对抗性群体突发事件特征及其应急决策各要素的基础上,采用马尔可夫状态转移过程的理论模型,定义了两个具有对抗性群体突发事件应急决策Decision-Ⅰ和应急决策Decision-Ⅱ,分析了Decision-Ⅰ和Decision-Ⅱ间的内涵关系,证明了Decision-Ⅰ可以转化为Decision-Ⅱ决策、Decision-Ⅱ的最优应急决策策略适用于Decision-Ⅰ决策等结论.进一步给出并证明了Decision-Ⅱ决策最优稳妥策略的存在性.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计算分析,验证了Decision-Ⅰ和Decision-Ⅱ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知识元模型能够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不同学科、不同结构的信息、知识和模型组织和管理提供统一表示描述方式.首先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层次分析,按系统论观点,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分为客观事物(承灾载体)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系统、应急管理活动系统三个系统,然后基于基础知识元模型从知识层面对客观事物(承灾载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活动抽象表示,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领域客观事物(承灾载体)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系统、应急管理活动系统相对应的知识元模型,并抽取出知识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煤矿事故应急管理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知识元模型及关系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7.
叶鑫  王雪  仲秋雁 《运筹与管理》2015,24(1):237-245
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人员分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人员间协同效应的应急救援人员分组方法。首先,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分组问题进行了描述。然后,基于系统协同理论的思想,提出了救援小组的协同度模型,定量化的度量救援人员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地,综合考虑救援人员的基础效能与协同效应,基于协同度模型给出了救援人员完成不同任务的实际效能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各救援小组的实际效能为目标,构建了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分组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将这一多目标0-1二次规划模型转换为单目标0-1线性规划模型的方法,进而可求解并确定救援人员的最优分组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外对校园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构建了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和主成分投影的组合优化模型,对离散、动态的高校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考虑到评价模型的单一性,引入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两种评价模型,实现三种不同评价模型对不同高校进行纵向对比和横向评比.结果表明:熵权法对影响高校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赋权更加客观;运用组合优化模型对高校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效果优于主成分分析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熵权法和主成分投影的组合优化模型对高校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与指标体系采样数据相一致,为校园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提供新的综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急方案的选择影响突发事件风险决策的效率。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应急方案生成方法可以分为“案例推理”、“计算机算法推理”、“前景理论”和“考虑多因素的数理模型”四种。根据突发事件决策情景的差异选择应急方案的生成方法,需要设计应急方案生成方法优选的决策依据,明确在不同类型突发事件中应急决策的要素组合,以及不同生成方法的适用性,从而缓解多类型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生成方法的选择困境。  相似文献   

10.
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选择可靠路径完成应急资源的配送分发是应急救援快速展开的必要保障。本文考虑道路修复下的应急资源配送可靠路径规划问题,引入了道路中断和通行可靠性降低来描述灾难对应急资源配送交通路网的影响,以最大化配送效率为目标,构建了道路修复与应急资源配送可靠路径选择集成优化模型,给出了道路修复与可靠路径选择的全局优化方案;设计了多吸引子的粒子群优化模型算法,并结合仿真与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模型与算法的研究对于突发事件下不确定交通路网应急资源配送决策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设施多重覆盖选址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应急需求的多点同时需求和多次需求问题,本文研究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服务设施布局中的覆盖问题: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特点,引入最大临界距离和最小临界距离的概念,在阶梯型覆盖质量水平的基础上,建立了多重数量和质量覆盖模型。模型的优化目标是满足需求点的多次覆盖需求和多需求点同时需求的要求条件下,覆盖的人口期望最大,并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给出的算例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从而应急设施的多重覆盖选址模型能够为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设施选址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的实时数据是应急决策的依据,提高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确定突发事件属性的熵权,筛选出反映事件发展趋势的重要属性,是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的关键问题。利用共性知识模型结构化表示突发事件和属性,参考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把事件属性监测值转换为区间数型,在保持时序信息的同时降低数据维数,并通过定义精确数与区间的距离,使突发事件属性集均转化为成本型属性;继而利用基于熵权的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计算事件的属性熵权值,权值越大,表示包含事件演化趋势的信息越多,在决策时就应被重点关注。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王敏 《运筹学学报》2023,27(1):30-42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民众对应急防护物资疯狂抢购的问题,以及衍生的供求失衡、价格暴涨、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企业和民众三方参与的博弈模型。考虑到恐慌情绪对抢购行为的影响,首先刻画了民众在恐慌情绪下的防护物资购买价值;然后结合模型特征,运用非线性系统理论探讨了不同参与主体间的演化机制,得出不同情境下的博弈均衡点和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模拟进一步分析不同恐慌强度对参与主体行为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防护物资管理的演化机理具有一定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应急物流系统的应急反应能力,论文针对需求随机变化的应急物流定位-路径问题,利用鲁棒优化的思想将灾区物资需求量表示为区间型数据,将应急救援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以总救援时间和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多物资多运输车辆应急物流定位-路径优化模型,设计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应急物流系统中需求随机变化的定位-路径问题,为政府机构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应急供应链可靠性为评价对象,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保障机制、信息系统、网络结构、运作流程、资金保障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应急供应链可靠性评价信息受主客观因素影响难以精确测定,依据指标特点运用语言评价值,区间值,数值多种形式测定指标值,然后将语言评价值和数值转化为区间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分别计算一、二级指标权重,再运用联系数对指标值和权重进行集结排序。最后设计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孙颖  池宏  贾传亮 《运筹与管理》2006,15(5):108-111
本文根据道路灾害事故的发生特点,对城市路桥养护系统的运行模式和资源的合理调用机理进行分析,考虑到事发地点潜在的资源需求概率,建立资源布局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本模型中资源布局方案的调度决策基础是在灾害事故的资源需求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使得每个救助点的资源同时部分地为辖区内现有事故和潜在事故服务,而现有事故的剩余需求由其他救助点派出资源来满足.该模型的目标是解决城市中因同一时间段内发生两起灾害事故而造成路桥破坏导致的救助资源短缺问题,同时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最后,通过算例证明,本方法较通常方法对城市总的资源配置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突发事件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的原始数据存在大量属性冗余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的不完备信息系统属性约简方法,以剔除冗余属性,提高知识清晰度。首先对缺失、冗余、噪声以及连续型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属性分类,将属性分为条件属性与决策属性,进而建立决策表;最后根据决策表的特征,结合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属性重要度的启发式属性约简算法。文末,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并利用该方法实现了火灾数据的属性约简。  相似文献   

18.
地震突发事件具有紧迫性、破坏性和信息不完备性,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案例推理是处置突发事件的有效方法。其中,案例表示是案例推理的基础,但是目前的案例表示方法并没有考虑突发事件的信息不完备性。这削弱了突发事件应急案例表示效果,并影响案例检索的准确性和案例适配的效果。本文在研究案例表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推理的结构化和定量化需求,将证据理论的基本信任分配函数引入框架表示法中,提出了信息不完备条件下地震应急案例的框架表示法。接下来,本文提出了信息不完备条件下地震应急案例检索方法。最后,文章对提出的信息不完备条件下地震应急案例的结构化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