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倍半硅氧烷合成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以苯基三氯硅烷、苯基三烷氧基硅烷、甲基三氯硅烷、甲基三烷氧基硅烷、甲基三乙酸基硅烷分别为原料采用碱催化平衡水解三步法合成可溶性高分子量聚倍半硅氧烷及其共聚物进行了综述,并对以苯基三氯硅烷为原料采取一步法合成热塑性聚苯基倍半硅氧烷予以介绍,总结了以不同有机基为原料采用碱催化平衡法合成不溶性立方体聚倍半硅氧烷的研究结果,最后对卤盐催化非水解sol-gel法制备有机倍半硅氧烷凝胶作了阐述,以期对合成不同结构的聚倍半硅氧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以Cu(NO3) 2 、CrO3和浓氨水为原料 ,采用并流滴加共沉淀法制备的 ,CuCr氧化物催化剂与工业甲醇钠溶液组成的催化体系的低温甲醇合成反应性能较好。催化剂制备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平均误差在± 3 %以内。催化剂的空时收率平均误差在± 5 %内。对使用络合溶液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的CuCr催化剂 (包括两种商品催化剂G 89和N2 0 3SD)与工业甲醇钠溶液组成的四种催化体系 ,采用气相连续流动、液相间歇的方法 ,在 1L浆态搅拌釜中评价了它们的反应性能。与其它三种催化体系比较 ,本文开发的CuCr CH3ONa催化体系 ,运转 4 8h后的空时收率最高( 0 60 9g(gcat) - 1 ·h- 1 )。  相似文献   

3.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氯铂酸/异丙醇和三苯基膦/环己酮为催化剂,在室温下能够使三氯硅烷与3-氯丙烯迅速发生硅氢加成反应,高产率地生成3-氯丙基三氯硅烷,继而将3-氯丙基三氯硅烷与无水甲醇同时滴加到沸腾的石油醚中进行醇解,合成了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相似文献   

4.
2,2,4-三甲基-3-戊醇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敏  高洪福  左霞  吴谊群 《合成化学》2003,11(2):153-155,162
以氮代叔丁烷和异丁醛为原料,通过格氏试剂法合成了2,2,4-三甲基-3-戊醇,研究了溶剂种类与用量、滴加时间、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及其规律,提出了较佳的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5.
烷氧基铝是许多催化剂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塑料及精细化学工业,近来作为特种陶瓷材料,研究日趋活跃。铝汞齐法已成为烷氧基铝化合物的工业制备方法,但其缺点是毒性大,环境污染严重。M(OR)_n[R=C_1—C_3,M=Mg或Al]的电解合成,必须另外加入极性溶剂乙腈或二甲亚砜等。本文报导C_3—C_(10)的正(异)构醇、苯甲醇及苯乙醇铝化物的合成,在选择适当的支持电解质的条件下,不必外加极性溶剂即可获得高产率的醇铝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汪宝和  张跃征  井欣 《化学研究》2007,18(1):34-36,39
以甲醇钠为催化剂,甲醇为溶剂,丙烯酸甲酯和二甲胺为原料合成了3-二甲胺基-N,N-二甲基丙酰胺(DMDMAA).该方法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丙烯酸甲酯质量的2.8%,反应温度为20~30℃,甲醇占初始反应液体积的50%.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为62.8%,纯度达99.5%以上.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沉淀法CuCr催化剂/CH3ONa体系的浆态相低温甲醇合成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Cu(NO3)2、CrO3和浓氨水为原料,采用并流滴加共沉淀法制备的,CuCr氧化物催化剂与工业甲醇钠溶液组成的催化体系的低温甲醇合成反应性能较好.催化剂制备方法的重复性良好,平均误差在±3%以内.催化剂的空时收率平均误差在±5%内.对使用络合溶液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的CuCr催化剂(包括两种商品催化剂G-89和N203SD)与工业甲醇钠溶液组成的四种催化体系,采用气相连续流动、液相间歇的方法,在1L浆态搅拌釜中评价了它们的反应性能.与其它三种催化体系比较,本文开发的CuCr/CH3ONa催化体系,运转48h后的空时收率最高(0.609g(gcat)-1*h-1).  相似文献   

8.
以甲醇与巯基乙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3-氧代四氢噻吩-4-羧酸甲酯(Ⅲ),产物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HRMS等表征。考察了无机碱(NaHCO_3、Na_2CO_3、K_2CO_3、NaOH、KOH)与有机碱(乙胺、三乙胺、吡啶、甲醇钠、甲醇钾)和不同溶剂以及温度对合成3-氧代四氢噻吩-4-羧酸甲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碱效果优于无机碱;甲苯为较优溶剂;高温反应有利于Ⅲ的合成。合成化合物Ⅲ的较优工艺为:甲苯作溶剂,吡啶为碱催化剂,在80℃下反应2h,收率可达78%。  相似文献   

9.
以醇/三乙胺方法合成了六种新的3-氯丙基三烷氧基硅烷;对产物结构的IR、 ̄1HNMR和MS的特征波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三氯硫磷、高位阻醇A等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化合物1-硫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4-甲撑烷氧基硫代磷酰胺.研究了化合物的31P NMR和MS.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等证实.  相似文献   

11.
采用Frenkel激子理论研究了一维线性和二维人字形分子聚集体的吸收和发射光谱.通过引入激子离域长度的概念,将聚集体与单分子的光谱线形函数联系起来.计算的光谱结果表明,聚集体的光谱与分子在聚集体中的排列紧密相关.分析了一维J聚集光谱发生红移以及二维人字形分子聚集体吸收光谱形成J和H激子谱带的内在原因.模拟得到的聚集体的...  相似文献   

12.
卷烟化学指标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A牌号卷烟的18个化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丝的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水分、氯离子、钾离子、葡萄糖、麦芽糖、苹果酸、异戊酸、苯甲醇、茄酮、β-大马酮14个指标,及主流烟气的水分、CO、烟碱、焦油4个指标所含的信息可由8个因子来表示。该8个因子模型解释了试验数据总方差的86.7%;烟丝的致香成分、水分、糖类物质、有机酸类物质对卷烟A的质量风格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致香成分在进行卷烟质量表征时应该重点关注。因子分析结果为卷烟的化学表征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Cotton cellulose was swollen in a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and carboxymethylated by a two-bath method for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for each process. The kinetics of acid hydrolysis and the crystallinity of the swollen and carboxymethylated samples were measured. The proportion of broken bonds, rate constants for hydrolysis, and permeability of cellulose to hydrolyzing agents were calculated. The susceptibility of glycosidic linkages to acid hydrolysis was improved by carboxymethylation more than by swelling in alkali. The increased accessibility of carboxymethylcellulose to acid was regarded as a consequence of increased intra-and intercrystalline swelling and of the glycosidic bonds' weakness caused by the electron-attracting carboxymethyl group on the C-6 position.  相似文献   

14.
用玻璃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丁烯异构化L-H机理复杂反应动力学. 用正交设计法估计了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 色谱法测定了丁烯吸附热, 并研究了异构化生成反-2-丁烯及顺-2-丁烯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小环化合物中饱和碳质子化学位移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环化合物由于其张力、构型、构象和各向异性效应等原因,环碳上质子化学位移缺乏规律性,难以预测,对此作者曾提出一种近似算法。本文根据303种小环化合物中饱和碳质子的化学位移实验数据,将适于计算这类质子化学位移的公式表述为:  相似文献   

16.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液晶的线性粘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霞  张高勇 《化学学报》2001,59(11):1888-1893
用偏光显微镜测定了十二/十四烷基聚氧乙烯醚(C12~14EO7)/水二元体系相图的液晶区,用RS-75控制应力流变仪,在固定频率(f=0.0316Hz)时,对不同样品进行应力扫描。利用线性粘弹性区内流变参数G"与G'的比值thδ对相转变敏感的特点来确定相结构的转变,并将结果与2^HNMR结果相比较,两者吻合,这表明宏观测量手段能够反映微观相结构的变化规律。对于液晶实验结果采用弹簧-粘壶模型进行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B3LYP/6-311+G**计算水平上, 采用导体极化连续模型研究了溶剂化效应对6-亚甲基环戊二烯酮与HCN反应生成主要产物b类酸的反应机理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在溶剂中的反应机理与在气相中的反应机理一致. 溶剂化效应使反应路径中各驻点的自由能降低, 稳定化了各物质. 溶液中的活化自由能与气相相比也有所降低, 反应更容易发生, 其中CC进攻方式的活化自由能降低得更多.  相似文献   

18.
竹材非等温热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竹材在高纯N2条件下,从室温至1273K进行了非等温热解分析,研究了升温速率(5、10、20和40K/min)对热解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其热解机理。研究表明,竹材非等温热解过程主要分为失水干燥、快速热解和缓慢分解三个阶段组成,其中第二阶段是整个过程的主要阶段,析出大量挥发分造成明显失重。升温速率对热解过程有显著影响,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最大热解速度增大,对应的峰值温度升高,热滞后现象加重,热解各阶段向高温侧移动。热解机理满足一维扩散Parabolic法则,反应机理函数为g(α)=α2。不同升温速率下活化能为75.32-82.99kJ.mol-1,指前因子为1.17×105-1.12×106min-1。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The rate of extra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two different solvents has been studi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under reverse phase, gradient elution conditions. The solvents were diethyl ether and ethyl acetate.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wo natural samples, a white wine and apple pulp.  相似文献   

20.
The surface composition of two Pd blacks was monitored by XPS. The samples contained ∼75% Pd with carbon and oxygen impurities. The sample reduced in aqueous medium contained also Na plus K impurities (∼1% each). Their possible organic counter ions appeared in the carbon region although no quantitative agreement could be established.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the possible surface dipoles (with the alkali pointing outwards) on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processes is pointed ou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