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随着四化新局面的开创,高速摄影技术的应用也发展很快。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各类高速相机三百余台,并以中、低速为多。现在全国有一百多个单位在开展这方面工作。但在开展高速摄影应用工作上,存在的矛盾之一是技术力量跟不上。不少单位费了好大劲购置了高速摄影机,但不知如何使用,怎样选择拍摄参数,如何卓有成效地通过高速摄影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有的单位很想开展这方面工作,但在确定相机型号时,举棋不定,不知该买什么型号摄影机。  相似文献   

2.
谭显祥 《光子学报》1991,20(2):125-129
第六届全国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于1990年12月20日至22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31个单位的11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侯洵研究员作了“西安光机所在高速摄影与光子学方面进展”的报告;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俊人研究员作了有关“第19届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3.
许家隆 《光子学报》1983,12(1):1-11
1982年11月25日至30日在四川乐山召开了全国第三届高速摄影和光子学学术会议。与前两届(1974年在西安,1979年在杭州)会议相比,发生了如下可喜的变化:1.从事高速摄影的队伍扩大了,研究工作正在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参加会议的单位和人数已从第一届的38个单位87名代表,第二届的66个单位97名代表发展到本届的92个单位240名代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有较大的增长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第五届全国高速摄影和光子学大会于1987年10月12日至16日在黄山市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三省市、一百三十九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共276位代表提交了275篇论文。日本著名的高速摄影专家植村恒义教授出席了会议,并给大会带来了有代表性的高速摄影佳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速转镜研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研制高速转镜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的。一九六二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速摄影研制机构——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并成立了专门研制高速转镜的试制小组,为我国高速转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随着国防建设和科研对转镜式高速摄影机的需要,浙江大学、天津大学、苏州光学仪器厂和二机部九院等单位也先后开始了高速转镜的研制工作。三十年来,各单位研制成功了几十种高速转镜装置。在这些装置中,有些高速转镜已接  相似文献   

6.
从1980年初开展高速摄影予测活动以来,得到所内外同志的大力支持,在历时10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有11个单位、29位同志参加了这项活动。他们就国内外高速摄影的发展水平。动向进行了评论和予测,特别是对国内现存的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等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们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推动高速摄影界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7.
聂玉线 《光子学报》1986,15(1):25-30
随着高速摄影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数据处理的方法也日趋完善。通常,用高速摄影作运动分析的目的首先是计算运动目标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目前,计算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方法也有多种,这里仅就最小二乘法在高速摄影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光学学会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五日至九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高速摄影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十个省市、四十四个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共计八十人。提交这次会议的论文有三十八篇,另有两篇综合性资料。大会宣读论文三十四篇,并放映了十余种我国高速摄影应用成果资料电影短片和两部专业录象。  相似文献   

9.
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第一次高速摄影学术交流会议于1974年10月7日—15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38个单位中从事高速摄影事业的工人、解放军、科技人员、高等学校师生及领导干部的代表87人。  相似文献   

10.
<正> 全国第一次高速摄影应用技术交流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五日至十日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光学学会高速摄影和光子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来自全国各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到会的82名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1.
1981年3月28日至3O日,国家科委光学与应用光学学科组高速摄影及光子学分组和中国光学学会高速摄影及光子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苏州召开。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理事长、龚祖同和苏韦副理事长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科学院、国防科委、各工业部所属有关研究所和工厂以及高等院校等58个单位,68名代表。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国内外高速摄影及光子学情况调查报告”、“81~85年高速摄影科研及器件生产规划(草稿)”和“专业委员会81~82年活动计划”。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光学学会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速摄影应用技木学术交流会议,于1983年12月6日至9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 10个省、市的44个单位的8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在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光学学会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八日至十一月三日在天津蓟县召开了第四届全国高速摄影与光子学学术交流会。 出席会议的代表共一百八十七名,他们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八十多个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提交这次会议的论文共一百二十多篇。与第三届乐山会议比较,在三年的时间里,我国的高速摄影与光子学的学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14.
DJ Z等待型转镜式高速摄影机主要用于研究起点在时间上很不稳定的现象以及某些从仪器方面不可能控制的快速过程,但也可用于仪器控制目标的快速过程。 该仪器是由DJ Z—10S高速扫描摄影机和DJ Z—150F高速分幅摄影机两部份组成的。它可用于直接进行高速扫描摄影或高速分幅摄影。它具有等待和同步两种控制功能,既可作等待型用,又可作同步型用。它备有附加物镜装置可与阴影(纹影)仪或干涉仪配合进行高速阴影摄影或高速干涉摄影。它附有转向装置可使目标的运动方向变换任意角度,以便于摄影底片记录。  相似文献   

15.
刘新民  裴晔 《光子学报》1984,13(3):45-54
我国高速摄影机和高速摄影技术的应用正在各种学科领域里广泛地开展起来。高速摄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从摄影记录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所以,高速摄影胶片处理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从摄影记录中获取有用信息的信息量。高速摄影胶片冲洗设备的质量,是保证摄影底片质量的关键。这就给从事高速摄影系统配套设备的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任务,即:高速摄影胶片后期处理设备的系列化。  相似文献   

16.
高速摄影获得快速现象的时序记录,要取得定量信息还必须对所拍摄的胶片进行判读和数据处理。这一过程包括读取象点的座标值,然后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解析运动目标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力、功、动量、重心等。随着高速摄影应用的推广,解决胶片的判读和数据处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陈俊人 《光子学报》1983,12(4):1-4,20
我国自1958年开始研制高速摄影设备并逐步推广使用以来已有廿多年的历史,获得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成果。这种先进的测试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入,并将会越来越引起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工农业生产部门的兴趣和重视。本文仅就工农业生产(不含国防工业)中的应用成果作一综述。由于对国内情况了解不多,手头资料缺乏,其内容必然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对今后如何发展我国的高速摄影事业,尤其是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也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高速摄影在箭弹的研制生产和靶场试验中,外弹道的各种光学测量较为频繁,特别是研制阶段,高速摄影测试任务较大,数据处理速度、精度要求较高。 箭弹着靶姿态的测试也是高速摄影的主要课目之一,测试目的是取得箭弹末段飞行轨迹及不同姿态着靶的破甲深度等数据,对加快研究进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速摄影作为一种定量检测手段,常常用于测定运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高速摄影的测定精度受限于各种因素,特别是摄影系统的综合分辩力的限制,使得高速摄影的测定精度受到了局限。  相似文献   

20.
高速摄影能够给出高速变化过程的空间——时间信息。空间信息以图象表示,时间信息通常以分幅频率来说明,而表征时空信息的综合参数总信息量或者时间分辨率则是反映高速摄影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近些年来,随着高速摄影技术的发展,国际上普遍认为,高速摄影是以研究光子为信息载体的科学——光子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