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相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其科学态度及精神,建构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既是对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的挑战,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将数学探究活动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五大主题之一,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文从一道模考题出发,对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 .因而在探究教学中一般都比较重视探究方法的培养 ,往往忽视如何通过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从而形成学生的探究习惯 .如何形成学生的探究习惯 ?通过什么方法能比较有效地形成学生的探究习惯 ?由于开放题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较好的功能 ,笔者的体会是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把握时机创设数学开放题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愿望 .让学生能经常性地参与探究 ,并在探究的过程中 ,亲身体验探究的收获…  相似文献   

4.
王小琴 《中学数学》2012,(16):29-3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思考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实施新课程以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  相似文献   

5.
定理的证明作为数学教学的中心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亦是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关注定理教学,具有开启教学里程碑的重要作用.笔者一直秉持:根据定理在数学教材中的地位,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新课标对定理的解读,确定学生的能力需求;依托定理教学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邢燕 《中学数学》2023,(19):9-10
数学运算在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案例探究,分析教与学中的常见问题,梳理学生运算错误的主要类型,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及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操作方案,并对策略和方案的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在教学中落实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微探究,是指在教学内容和题目的细节处进行的探究,目的是清除学生在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堵塞点,让学生在通俗易懂的方法中愉快学习.本文从课本性质内容、题目的结构、教学例题三个方面进行微探究,使学生爱上数学,喜欢探究数学问题,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施洪亮 《数学通报》2005,44(12):53-56
引言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温伯格曾说:现在最好的学生与次好的学生的区别不在知识的多少,而在有无对未知领域的探究能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感言:“创造源泉属于数学”.数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满足于把知识点讲清楚 ,而现代数学教学注重的是采取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恰当构建课本知识的再发现过程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本文以函数奇偶性的教学设计为例 ,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1 构建知识探究过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1 .1 构建知识探究过程的理论依据 :(1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再创造 ,他们在再创造活动中不断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创造新经验 ,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 ,不断形成数学的新认知结构 .这种形成的认知结构与掐头去尾烧中段…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一种活动,是人类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或对已有的数学结论不断抽象、概括形成新的结论和新的应用的探究活动."这就要求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把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表现为学生课堂数学思维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佳 《中学数学》2021,(2):30-31
"学为中心"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开展,最终达到学生高效学习的效果.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学情,研究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并在该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化数学探究,以此促进他们数学思维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的双重提升.以下,结合"圆周角"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都认为做题越多,越有利于成绩提高,“题海战术”愈演愈烈,这种教学直接导致学生感到数学学习越来越枯燥,越来越无趣,负担越来越重.同时也挤占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直接抹杀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便没有了学习的欲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超级变变变”的数学教学模式,试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作一点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标,加强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数学兴趣,倡导开放式的数学建模教学形式,以应用为驱动、采用案例教学,并注重学生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建模竞赛中提高学生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14.
臧立本 《数学通报》2007,46(10):41-42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例题教学的一些主要环节上,创设情境,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驾驭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我们认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还应努力挖掘其它的素质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数学应用”教学的多层次素质教育作用.1.在“数学应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  相似文献   

16.
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因而探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因此,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进行数学探究的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引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提出概念和结论的过程,体验数学创造的研究过程,形成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成为探究素材和问题的设计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教学是以解题为中心展开的 .如何进行解题教学 ,并由此促进学生形成数学观念、提高数学素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重视解题过程教学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 .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供参考 .1 探究思路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解题教学中 ,教师摒弃“代疱”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特定条件探究解题思路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既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气质 .例 1 使抛物线y=ax2 - 1 (a≠ 0 )上总有关于…  相似文献   

19.
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对一个看似平淡的习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20.
数学探究是数学课堂教学展开的一种高效方式.从一般出发与从特殊出发是数学探究的两种基本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适合学生认知的探究方式,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探究方式的功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