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制备了二硫代乙二酰胺改性硅胶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在pH 5.2,吸附时间为40min时,得到Cu2+、Pb2+的最大静态吸附容量,分别为19.50,29.39mg·g-1。水样中痕量的Cu2+、Pb2+经固相萃取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在最佳条件下,Cu2+、Pb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0,10~300μg·L-1,检出限(3S/N)分别为0.7,5.0μg·L-1。加标回收率在97.6%~104%之间。方法用于分析标准模拟水样,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2.
凹凸棒土应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型无机矿物材料凹凸棒土作为吸附剂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等温吸附-脱附曲线对凹凸棒土进行了表征,并阐述了凹凸棒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可能吸附机理。在室温下,分别将0.05 g凹凸棒土投入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1的Cu(Ⅱ)、Cd(Ⅱ)、Ni(Ⅱ)和Cr(Ⅵ)的溶液中,凹凸棒土对上述离子的平衡吸附量分别高达99、56、117、198 mg.g-1。结果表明,用凹凸棒土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切实可行、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3.
以二乙烯三胺为改性剂,对硅胶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二乙烯三胺改性硅胶吸附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IR)对其进行表征,用静态法考察了该吸附材料对痕量铜(Ⅱ)、镉(Ⅱ)的吸附性能。在p H 5.5,35℃下恒温振荡50 min,Cu2+,Cd2+能同时被吸附材料很好的吸附,吸附的Cu2+,Cd2+可用0.5 mol/L硫脲+0.2 mol/L HNO3完全洗脱。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16.63,24.86 mg/g。对2.0 mg/L的Cu2+,Cd2+的标准溶液液进行11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3%和1.5%,检出限(3σ,n=11)分别为5.90,3.77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95%~101%和99%~104%。方法可用于实际矿样中痕量铜、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以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超声-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连续测定饮用水中痕量铅(Ⅱ)和铜(Ⅱ).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对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大小进行表征,对超声波提高伏安检测信号的工作机理作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伏安法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与传统的微分脉冲伏安法相比,Pb(Ⅱ)和Cu(Ⅱ)的峰电流分别增大10倍和8倍.Pb(Ⅱ)和Cu(Ⅱ)离子在质量浓度10~250 μg·L-1和5~200 μg·L-1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3和0.9985.在含有50 μg·L-1 Pb(Ⅱ)和20 μg·L-1 Cu(Ⅱ)的溶液中重复测定9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5%和2.2%,Pb(Ⅱ)和Cu(Ⅱ)的检出限分别为0.3 ng·mL-1和0.1 ng·mL-1.该方法成功应用于饮用水中痕量Pb(Ⅱ)和Cu(Ⅱ)的检测,方法简便可靠,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纳米钛酸锶钡粉体吸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锰的含量。在pH 6的氨性缓冲介质中,采用纳米钛酸锶钡(0.02 g)对水样(10 mL)中的锰离子振荡吸附15 min。优化条件下吸附容量达5.4 mg.g-1。方法检出限(3s/k)为2.1μg.L-1。用0.15 mg.L-1锰(Ⅱ)标准溶液连续测定6次,求得其相对标准偏差(n=6)为3.4%。用于河水和地下水中痕量锰的测定,用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3.5%~99.7%之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温固相法合成球形立方相纳米CeO2,建立了纳米CeO2富集分离,ICP-M S同时测定痕量Pb(Ⅱ)和Cd(Ⅱ)的方法。在pH 7.0,10 mg CeO2,吸附15min后,纳米CeO2对Pb(Ⅱ),Cd(Ⅱ)的吸附率均可达100%;以2mL 0.05 mol/L HCl溶液为洗脱剂、洗脱20 min后,对Pb(Ⅱ)和Cd(Ⅱ)的洗脱率可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纳米CeO2对Pb(Ⅱ),Cd(Ⅱ)的最大静态吸附容量分别为496.9μg/g和243.1μg/g,富集倍数均可达250倍,共存离子影响小。优化ICP-MS仪器工作条件,选择205Bi和115In为在线内标进行Pb(Ⅱ)和Cd(Ⅱ)的测定,检出限分别为1.7 pg/mL和9.2 pg/mL,RSD分别为4.8%和0.94%。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回收率分别为Pb(Ⅱ)93.6%~106.4%,Cd(Ⅱ)96.2%~108.9%。  相似文献   

7.
以开链氮杂冠醚改性环氧基稻草纤维素球,成功地制备了开链氮杂冠醚化稻草纤维素球(3).测试结果表明,3对Cu2+, Pb2+和Ag+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48 mg·g-1, 6.02 mg·g-1和4.44 mg·g-1.建立了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3-分离柱富集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Cu2+, Pb2+和Ag+),富集液经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即可计算出水中痕量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   

8.
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对Pb(Ⅱ)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浸渍法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改性, 制备出改性纳米二氧化钛, 用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 并以其为吸附剂, 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为分析手段, 探讨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在静态吸附条件下对Pb(Ⅱ)的吸附性能, 考察了影响其吸附和解脱的主要因素及优化条件下Pb(Ⅱ)的吸附容量, 考察了常见共存离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pH 5.0下, 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能定量吸附Pb(Ⅱ); 1.0 mol/L HNO3作为解脱剂可使Pb(Ⅱ)定量解脱; 优化条件下Pb(Ⅱ)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32.88 mg/g.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介孔Ti O2分离富集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d(Ⅱ)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影响吸附和解吸的主要因素。pH=6.0时,介孔Ti O2能定量吸附溶液中的痕量Cd(Ⅱ),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57.8 mg/g。吸附在介孔Ti O2上的Cd(Ⅱ)可用1 mol/L HCl洗脱,洗脱液中的Cd(Ⅱ)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本法对Cd(Ⅱ)的检出限(3σ)为23.3 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n=7,c=1.0μg/mL),回收率在94.0%~102.5%之间。该方法用于矿样中痕量Cd(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对壳聚糖进行化学处理,制备出钴(Ⅱ)模板壳聚糖吸附剂。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钴(Ⅱ)质量浓度≤350 mg.L-1的废水,当钴(Ⅱ)模板壳聚糖用量为8 g.L-1,吸附温度70℃,吸附时间25 min,pH为6.0~6.5时,吸附容量最佳。在该条件下钴(Ⅱ)模板壳聚糖对含钴(Ⅱ)废水中钴(Ⅱ)的饱和吸附容量33.27 mg.g-1,比壳聚糖对钴(Ⅱ)的饱和吸附容量提高了17.92%。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钴。方法用于2件工业废水样品的分析,钴(Ⅱ)的加标回收率为99.0%和100.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1%~1.4%。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聚(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AA-EGDMA))整体柱,采用红外(IR)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基于此,建立了Poly(AA-EGDMA)整体柱毛细管微萃取(CME)-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检测生物样品中痕量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方法。对影响CME的诸多条件,如样品溶液的pH值、上样体积、上样流速、解吸剂浓度及体积、解吸剂流速以及共存离子的干扰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对Cd2+和Pb2+的检出限分别为4ng·L-1和36ng·L-1,相对标准偏差(c=0.2μg·L-1,n=7)分别为4.7%和3.9%。该整体柱对Cd2+和Pb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46.7μg·m-1和130μg·m-1。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尿样中痕量重金属离子Cd2+、Pb2+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和100%。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新型固化单宁树脂的合成方法及其对钯(Ⅱ)分离富集的研究.探讨了溶液pH值、温度、洗脱条件及干扰离子等对钯(Ⅱ)分离富集的影响.在pH=3,温度为25℃的条件下恒温水浴振荡20 min,痕量钯(Ⅱ)可被固化单宁树脂定量富集,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44.91 mg·g-1.吸附的钯(Ⅱ)可用0.2 mol·L-1硫脲与0.2 mol·L-1盐酸混合液(体积比为1∶1)完全洗脱,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该法对钯(Ⅱ)的检出限(3σ,n=11)为0.091 μ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2.69%(n=7),线性范围为0.16~8.2 μg·mL-1,加标回收率在97%~100%之间.方法用于催化剂中钯(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还原态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波张  帆黄   《应用化学》2014,31(4):502-504
通过乙二胺(EDA)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还原制备了还原态氧化石墨烯(RGO),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制得的RGO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RGO复合材料在静态吸附条件下对Pb(Ⅱ)、Cd(Ⅱ)、Cu(Ⅱ)和Mn(Ⅱ)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对上述4种重金属离子在25 ℃时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96.6、115.3、54.2和38.6 mg/g。 吸附于RGO上的Pb(Ⅱ)可用0.05 mol/L HCl溶液进行洗脱,再生后的RGO重复使用3次时吸附量能达到首次吸附量的85%。  相似文献   

14.
改型凹凸棒土对磷酸根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凹凸棒土(AT)经盐酸和热处理制得活化凹凸棒土(MAT),以壳聚糖改性MAT制得复合吸附剂(CMAT)。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IR)对AT、MAT和CMAT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磷酸盐溶液初始浓度、pH、吸附时间以及吸附温度对CMAT和MAT吸附磷酸根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吸附条件。用IR对适宜条件下吸附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MAT吸附磷酸根的适宜条件为:磷酸盐溶液初始浓度0.310 6 g.L-1,pH 4.70~6.72,吸附时间1 h,吸附温度35℃,在该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为90.6 mg.g-1;MAT吸附的适宜条件为:磷酸盐溶液初始浓度0.2101 g.L-1,pH 3.61~5.81,吸附时间1 h,吸附温度35℃,在该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为68.9 mg.g-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CMAT对磷酸根的吸附性能高于MAT,且二者的吸附行为均符合Langmu ir和Freund lich吸附等温式。IR分析表明,CMAT对磷酸根的吸附包含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两个过程,而MAT主要是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纳米硅羟基磷灰石(Si-HAP)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水样中痕量铅的新方法。考察了铅在纳米Si-HAP上的吸附动力学、最佳酸度和吸附容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纳米Si-HAP能定量、快速地吸附水中的痕量Pb2+,其静态吸附容量24.33 mg/g;吸附在纳米Si-HAP上的Pb2+可用0.01mol/L EDTA-Ca完全洗脱。本法对Pb2+的检出限为1.33 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4.0%(n=11,c=1μg/mL),加标回收率在94.9%~102.0%之间。方法用于实际水样中铅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采用C8固相萃取柱,建立了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海水中Pb,Cd,Cu的方法,优化了固相萃取的吸附和解析条件。测定Pb,Cu线性范围为0~100μg/L,Cd线性范围为0~4μg/L,相关系数(r)不低于0.9993。Pb,Cd,Cu检出限(3σ,n=11)分别为0.66,0.023和0.48μg/L;标准偏差分别为4.0%,0.84%和4.4%;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96%和97.3%。方法能有效克服海水中复杂基体干扰问题,已用于海水样品中痕量Pb,Cd,Cu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纳米活性白土的大比表面积和吸附特性,有效地解决了废水中锰(Ⅱ)的分离和预富集,对纳米活性白土的吸附性能作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当活性白土的用量为0.020 g时,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6.13 mg.g-1;当在pH 4的含锰(Ⅱ)溶液中用0.500 g活性白土与之振摇5 min,随后令其静置6 h,锰的回收率达92%以上。吸附在纳米活性白土上的锰(Ⅱ)可用0.5 mol.L-1盐酸溶液25 mL与之振摇3 min并静置3 h使其解吸,解吸的回收率达95%以上。解吸溶液中的锰(Ⅱ)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所提出的方法已用于磷化工艺的废水样中锰的测定,所得方法的检出限(3σ)、相对标准偏差(n=11)及回收率的数据依次为0.002 3 mg.L-1,1.0%及92.5%~99.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修饰的剥层水滑石及其对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剥层的镁铝硝酸根水滑石(Mg2Al-NO3-LDHs)片表面进行了有机硅化合物(N-(2-Aminoethyl)-3-aminopropyl)tris-(2-ethoxy)silane(KH-791)修饰,并研究了修饰后的水滑石片对废水中Pb2+,Cu2+和Zn2+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金属离子浓度条件下,被修饰的水滑石片对Pb2+吸附容量最大,达到378.0 mg.g-1;在以上几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修饰主体材料表现出对Pb2+高度的选择性吸附,对Pb2+吸附容量为85 mg.g-1,而对Zn2+和Cu2+的吸附容量只有30 mg.g-1左右。  相似文献   

19.
以聚氨酯泡沫塑料为吸附剂于静态操作条件下,对痕量铂和钯的选择性吸附分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泡塑在3.6~4.8mol·L-1HCl溶液与40g·L-1SnCl2溶液构成的吸附介质中,对铂、钯的吸附性能很好,饱和吸附容量为12.90~19.24mg·g-1,钯平均吸附率为95.81%,铂平均吸附率为98.35%,吸附到泡塑中的铂、钯可用灰化法回收,富集倍数可达100倍。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可用于地质样品中痕量铂、钯的富集分离和测定。方法经标准样品分析验证,铂、钯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吻合,标样及样品分析的RSD≤6.5%(n=12)。  相似文献   

20.
采用Pseudomonas sp.的胞外生物高聚物对Pb(Ⅱ)进行吸附试验。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X)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铅前后的胞外生物高聚物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Pb(Ⅱ)在胞外生物高聚物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b(Ⅱ)的最佳吸附pH值为6.0,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最大单分子层吸附容量为34.48mg/g。FTIR及EDX实验结果表明,胞外生物高聚物对Pb(Ⅱ)的吸附被认为是高聚物表面的活性基团对Pb(Ⅱ)的络合作用和离子交换机制共同发挥作用。被吸附的Pb(Ⅱ)可用1mol/L的硝酸定量洗脱。方法检出限为3.6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7%[Pb(II):0.05μg/mL,n=9]。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实测了环境水样中痕量Pb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