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岩心、测井、动态分析数据等资料为基础,对大庆长垣萨北三东萨Ⅱ油层组储层宏观非均质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针对二类油层储层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河道外溢岸砂.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储层非均质程度中等.层内物性非均质性较弱,SII10+11a小层非均质性相对较强,层内夹层的不连续分布加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平面上孔渗参数分布受沉积相带的控制,物性与砂体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整体来看,研究区平面砂体变化快、物性变化较大、具有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层间物性非均质程度较强,层间隔层的不连续分布使储层层间非均质性愈加严重,隔层把油层分成几个含油段,造成油层上下不连通或连通变差,导致储层纵向渗透能力下降,改变了传统韵律性砂体油气富集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兼顾生产成本与开发效果,海上稠油油田开发大多采用多层合采,层内和层间的差异对水驱开发效果影响显著,针对纵向非均质严重的问题,基于不同渗透率级差、不同平均渗透率,建立了反韵律下9种非均质物理模型,研究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对海上稠油油田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层内非均质模型,渗透率级差对开发效果影响更大,平均渗透率相近时,级差越大,层内非均质性越强,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突进,油层下部驱替效果越差,采出程度越低;层内均质层间非均质时,级差越大采出程度越低,高渗层段注入水形成优势通道抑制低渗透层吸水,高渗透层最高采收率达77.4%,低渗层采收率可低至0.7%,使油层上下部驱替效果相差较大;层内和层间都非均质时,分层开采的开发效果好于多层合采,各层采收率变化幅度与分层开采时差异较大;利用综合影响因子表征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的综合影响,其值为0.08时对应采出程度为41.48%,综合影响因子越高,纵向非均质性越强,采出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3.
目前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主要考虑渗透率这一个因素,衍生出的非均质参数有时会受到平均值、最大值的影响使非均质表征的准确程度降低,为此结合喇萨杏油田20口取芯井资料,基于洛伦兹曲线,引入储层有效厚度,提出储层非均质性表征的新参数一地层系数变异程度,以细分小层为单位,将各小层的地层系数由高到低排序,绘制地层系数贡献率和层数累计百分数的关系曲线,计算的基尼系数即为地层系数变异程度,该参数与级差、突进系数和变异系数相比更加全面的反映了储层的非均质程度,并与储层动用程度成反比.经过实例分析可得,地层系数变异程度对储层动用程度的影响更加显著,该参数与动用程度关系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855,高于其他非均质参数,当只考虑薄差储层时,相关系数可达0.9866,所以新参数可应用于评价储层的宏观非均质程度,尤其是薄差储层.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非均质气藏水平井三维渗流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求解,求解时将地质模型区块中不同空间位置处的渗透率值以及其它气藏物性参数分别布置到有限元模型的相应位置处的网格中,从而体现了三维空间中气藏的非均质特性.分析了非均质性对气藏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藏的非均质性对水平井的产气量影响很大,在相同的生产压差下,存在高渗透带的气藏水平井产量明显高于均质气藏水平井的产量;高渗透带条数越多、渗透率越大,导致气藏内压力消耗越小,水平井产量越高.最后,结合松辽盆地徐深层气田的地质特点和储层特性,给出了该气田的水平井产能预测实例.研究方法符合气藏的实际情况,为气藏水平井,特别是非均质气藏水平井的产能预测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葡萄花油田葡47区块葡萄花油层非均质性明显,油水分布复杂.其中,葡472区块原测井解释与新井试油结论符合度较低.结合缺少研究区目的层油基泥浆取心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资料,以录井、测井、试油、测试等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及油水层判别标准进行研究.利用试油资料回归变参数阿尔奇公式,建立适合研究区目的层的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利用区块附近井及区块内取心井其他层位压汞毛压曲线回归适合研究区的测井解释参数,标定合适的油水界面,确定含油高度,建立"J函数"法含油饱和度模型."J函数"法含油饱和度模型与试油标定法含油饱和度模型拟合结果基本一致.结合试油及生产资料,建立区块油水层电性识别图版,结合成藏特征完成油水性质综合判别,为指导油田开发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阶变形理论的硬夹芯夹层板横向载荷条件下的弯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面板和夹芯的面内刚度及抗弯刚度,基于高阶变形理论考虑各层的横向抗剪刚度,并根据横向剪应变分布情况给出应力函数,基于广义虚位移原理推导了夹层板的基本方程.详细研究了四边简支受横向载荷条件下的夹层板的弯曲,对比计算了面板与芯层厚度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一阶变形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厚度方向的剪应变分布情况以及中面法线变形后的形态,给出了横向剪应变引起的附加转角在面内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和老油区作业频繁等原因使井况日趋恶化,加上油藏的非均质性,严重影响油田采收率的提高.如在开发区内补打更新井、加密井,其建井周期长、成本高.在套管内侧钻中短半径水平井,不但可以节约钻井成本,而且还可以增大油层裸露面积,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但若准确选择有利的侧钻井位,需要首先建立累积产油量与侧钻井相关参数的关系.根据建立的数值模拟概念模型和确定的水平井开采方案,用正交设计对有效厚度、无因次距顶高度、油水井距、平均渗透率、平均剩余油饱和度、水平井开采阶段完善程度等6项因素进行了组合,并计算了25个数值模拟方案.利用多元回归,从模拟计算结果得到计算注水正韵律油层10年累积产油量的多元回归公式,可作为下步优选侧钻井位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剩余油潜力区的分布一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就目前大庆油田开发的现状来看,剩余油潜力区除了主要分布在主力油层以外,也存在于一些非主力油层内,二类油层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油层.与主力油层相比,二类油层不论在纵向上还是在平面上非均质性都比较严重,给剩余油的挖潜带来了较大难度,而采用水平井挖潜二类油层剩余油也是目前一些油田采用的开采方法,因此对于二类油层剩余油潜力区计算方法的研究就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选用了北一区断东试验区二类油层中典型沉积单元进行了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剖析和潜力区界限的建立,进行了水平井挖潜二类油层典型沉积单元潜力区计算方法的研究,对油田二类油层实际开发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地下水主要为玄武岩类孔洞裂隙水,水文地质模型概化为各向异性非均质,根据第四系玄武岩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流动规律,建立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采用广义差分法对其求解.通过研究区井群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模型与实际水文地质条件比较接近;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相吻合.为城市地下水可持续性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理论计算与物理模拟实验,明确水驱油合采层间干扰的实质.通过水驱油渗流阻力求解模型,得到渗透率-含水率-渗流阻力关系图版;进而建立水驱油合采注入液动态劈分模型,该模型能够定量表征合采过程任意时刻各层之间的相互干扰状况以及预判干扰发生与加剧的节点.研究表明:注入液体优先劈分至渗流阻力低的小层,渗流阻力不均衡是发生层间干扰的实质;层间干扰主要由储层先天静态差异渗透率、有效厚度以及后天动态含水差异共同作用;层间阻力差异越大,注入液劈分越剧烈,甚至注入液仅在高渗层进行无效循环,合层采油效率极低.  相似文献   

11.
大庆长垣内部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目前的水驱开发对象已由中高渗透层逐渐转变为薄差储层,这类储层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开发效益较差,已探明的储量中却有数亿吨储量主要存在于低渗透的薄差储层中.由于其微观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与厚油层存在差异,有些物性较差的储层甚至无法动用.以大庆油田杏六区的薄差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压力数法和非线性渗流指数法确定有效动用的渗透率下限,利用双管并联实验确定级差上限,结合核磁共振技术与压汞实验结果给出孔喉动用的下限,得出:杏六区薄差储层有效动用的渗透率下限为1×10~(-3)μm~2;级差上限为5;流动孔喉半径下限为0.288μm,该结果为薄差储层的有效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A辑》1977,20(5):484-495
本文用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春夏季大型对流系统。得到以下结果: 1.在加热的高原模型上存在着层结不稳定的流体,其中形成水平尺度约为“高原”的1/7至1/5、周期约为惯性周期的1—2倍的大型对流系统。它是把“高原”近地层的加热输送到高空去的主要成员,热量从强对流区输送到高空后,再辐散到四周地区。因此,在“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上空形成一层温暖的流体,对温度层结分布起重要作用。 2.这种大型对流系统对“高原”上空的大型温度场和流场的形成和维持有重要作用。 3.此外,还对比了转台转速为零和转速不为零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多层气藏中气体流动问题的新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笑萍 《应用数学和力学》1993,14(12):1077-1083
本文针对气井产量与井筒集是变数时,建立了多层气藏内真实气体渗流问题的新模型,求出了三种典型外边界条件下各储层压力分布精确解,作为特例,又得到了均质气藏内压力分布的精确解并给出了在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优选非均质油藏调剖井和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方法开发非均质油藏,不可避免会造成油井含水或部分油井水淹.注入水窜入油井时,不管低渗透层是否受到开发,大部分注入水进入到高渗透层,因而使低渗透层在开发过程中采油速度很慢,或是基本未投入生产.为了降低产水量,保持或提高采油量,必须对已开发的非均质油藏实施相应的堵水调剖措施,防止注入水沿高渗透带水锥突进到油井,影响水驱采收率.本文建立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优选非均质油藏调剖井和层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运用综合评判方法优选调剖井和层是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该评价方法计算方便,易于操作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在单相低速非达西渗流条件下反求低渗透油藏参数的敏感系数公式,给出了各类非均质油藏条件下压力关于渗透率和孔隙度的数值计算结果。认识到井底压力对井底附近的渗透率更敏感,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使生产井附近区域敏感系数变大。观测井敏感系数在两井连线区域受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1989年Meyer为计算马尔可夫链的平稳分布向量构造了一个算法,首次提出非负不可约矩阵Perron余的概念.将非负不可约矩阵Perron余的概念推广到逆N_0-矩阵的Perron余,并给出关于N_0-矩阵和逆N_0-矩阵的相关不等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对角占优矩阵奇异-非奇异的充分必要条件.基于Taussky定理,本文得出,可约对角占优矩阵的奇异性由其独立Frobenius块的奇异性决定,从而将这一问题化为不可约对角占优矩阵的奇异-非奇异性问题;运用Taussky定理研究奇异不可约对角占优矩阵的相似性和酉相似性,获得这类矩阵元素辐角间的关系;并与Taussky定理给出的这类矩阵元素模之间的关系结合在一起,研究不可约对角占优矩阵奇异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给出不可约对角占优矩阵奇异-非奇异性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具有局部分布反馈与边界反馈耦合控制的非均质Timoshenko梁的镇定问题,利用频域乘子方法,证明了系统能指数稳定.  相似文献   

19.
1989年Meyer为计算马尔可夫链的平稳分布向量构造了一个算法,首次提出非负不可约矩阵的Perron补的概念.在非负不可约矩阵的广义Perron补若干性质的基础上,给出逆N0-矩阵的几个性质.  相似文献   

20.
1989年Meyer为计算马尔可夫链的平稳分布向量构造了一个算法,首次提出非负不可约矩阵的Perron补的概念.在非负不可约矩阵的广义Perron补若干性质的基础上,给出逆N0-矩阵的几个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