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铕(Ⅲ)-色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合成了铕(Ⅲ)-色氨酸-咪唑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成键特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铕(Ⅲ)稀土离子、铕(Ⅲ)与色氨酸及咪唑混合溶液、铕(Ⅲ)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4~—1.0V(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配体为非电活性物质,铕(Ⅲ)及其与配体的混合溶液以及配合物均显示了准可逆的电子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Eu(TTA)3L1(Ⅰ)和[Eu(TTA)3]2L2(Ⅱ)二种新的铕(Ⅲ)三元配合物(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一价阴离子、L1=4,5-二氮芴-9-酮、L2=4,5-二氮芴-9-酮连氮)。用元素分析、IR、UV和溶液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溶剂对Eu(Ⅲ)三元配合物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在CH3CN中Eu(Ⅲ)三元配合物发光效果最好,而溶剂DMF会使配合物荧光减弱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邻菲罗啉-N-氧化物(L1)及丙烯酸(HL2)与部分希土的三元配合物[RE(L1)(L2)3](RE=La-Nd.Sm-Tb).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热分析对该系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u(Ⅲ)、Sm(Ⅲ)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讨论了阴离子对Eu(Ⅲ)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镧系离子(Ln^3+)同乙酰水杨酸(Asa)和1.10-二氮杂菲(Phen)的三元配合物并确定其组成为Ln(asal)3·phen。考查了三元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热稳定性和溶解性及其乙醇-水溶液的电子光谱和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5.
在298K,I=0.1mol/LKNO3条件下测定了L-苏糖酸-α-氨基酸(5-取代邻菲咯啉)-铜(Ⅱ)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实验表明,生物配体α-氨基酸及L-苏糖酸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其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相应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三元配合物的含量显著大于二元配合物的含量.即L-苏糖酸能作为金属离子的载体,使金属离子易于与氨基酸或蛋白质结合而被动物吸收利用.α-氨基酸及L-苏糖酸间的相容性及其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随α氨基酸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增加而增加,二者间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而在L-苏糖酸-5-取代邻菲咯啉-铜(Ⅱ)三元配合物中,由于d-p反馈π键的存在,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随取代邻菲咯啉质子化常数的增加而降低,二者之间也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相似文献   

6.
铈(Ⅲ),铈(Ⅳ)与植酸生成的固态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晓霞  杨瑛 《应用化学》1997,14(5):71-73
铈(Ⅲ)、铈(Ⅳ)与植酸生成的固态配合物的研究黎晓霞杨瑛*刘建民杨汝栋(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关键词铈(Ⅲ),铈(Ⅳ),植酸,固态配合物1996-11-20收稿,1997-05-26修回植酸(H12IHP)作为沉淀剂已被用于Th4+的定量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试剂7-(2,4-二羟基-5-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DHCBAQS)与铝(Ⅲ)形成的络合物的荧光性能。在pH4.62的NaAc-HAc体系中形成1∶1型强荧光配合物,其λex=510nm、λem=572nm,铝(Ⅲ)含量在0~0.08m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04×10-10mol/L。本方法用于茶叶、淀粉及水样中痕量铝(Ⅲ)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用pH法在25.0±0.1℃、I=0.1mol/L KNO3条件下研究了铜(Ⅱ)与12-(2'-羟基-5取代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酮-α-氨基酸所形成的竞争性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性,测定了该体系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探讨了大环配体的取代基效应及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用pH法在25.0±0.1℃、I=0.1mol/LKNO3条件下研究了铜(Ⅱ)与12-(2'-羟基-5取代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α-氨基酸所形成的竞争性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性,测定了该体系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探讨了大环配体的取代基效应及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咪唑基尾式卟啉-5-邻[4-(1-咪唑基)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铁(Ⅲ)配合物。以元素分析,质谱,^1 H NMR,IR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在氯仿和苯中某些含氮配体与铁(Ⅲ)配合物的轴向配位性质,表明,Fe(Ⅲ)Cl通常与含氮配体生成低自旋的六配位加合物,但在苯溶液中与咪唑作用时,一定条件下还能生成稳定的高自旋五配位加合物。  相似文献   

11.
稀土氨基酸混配型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合成了14种稀土元素与甘氨酸(Gly)、L-丙氨酸(Ala)的混配型三元固态配合物RE(Gly)_(2.5)(Ala)_(1.5)(ClO_4)_3·H_2O(RE=La~Lu,Pm除外)。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核磁、荧光、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分析。铕(Ⅲ)、铽(Ⅲ)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Eu:~5D_0→~7F_2;Tb:~5D_4→~7F_5,~7F_6)比相应铕(Ⅲ)或铽(Ⅲ)水合高氯酸盐增大10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Ⅲ)离子与3,4-二羟基苯甲酸(H3L)在水溶液体系中生成羧基配位化合物的条件,表征其组成为Ce(H2L)2(OH).3H2O。并研究了该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铈离子由羧基配位反应变由为两个邻酚羟基配位的配合物(Ce(HL)n的转型反应及氧化物铈(VI)配合物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镧系离子(Ln3+)同己酰水杨酸(Asal)和1.10-二氮杂菲(Phen)的三元配合物并确定其组成为Ln(asal)3·phen.考查了三元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热稳定性和溶解性及其乙醇-水溶液的电子光谱和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4.
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轻稀土中的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铈的变价以及Ce(Ⅳ)-Tiron配合物在不同酸度条件颜色的特殊性,建立了无需预先分离而直接测定混合稀土中铈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在PH为9.0条件下,借助空气的氧化,Ce(Ⅲ)和Ce(Ⅳ)都与Tiron形成Ce(Ⅳ)-Tiron配合物。该配合物在PH为5.0时呈亮黄色,在435nm处有最大吸收。  相似文献   

15.
螯合剂对铽(Ⅲ)-转铁蛋白配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温及pH7.4下,观察了一些螯合剂对铽(Ⅲ)-转铁蛋白配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铽(Ⅲ)与人血清脱铁转铁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EDTA和次氮基三乙酸可使铽(Ⅲ)-脱铁转铁蛋白配合物定量释放铽(Ⅲ).用ECCLES程序计算表明,血清中微摩尔数量级的铽(Ⅲ)主要以小分子配合物形式存在,其中铽(Ⅲ)-柠檬酸约占62%,而铽(Ⅲ)-脱铁转铁蛋白配合物约占21%  相似文献   

16.
核酸-8-羟基喹啉-钪(Ⅲ)体系的荧光特性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PH 6.8~8.8的酸度范围内,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鱼精子脱氧核糖 核酸(fsDNA)以及酵母核糖核酸(yRNA)分别与8-羟基喹啉(8-HQL)和Sc(Ⅲ)形成的三元 体系受 264~270 nm紫外光激发将发出 490~496 nm的荧光。与 Sc(Ⅲ)和 8-HQL 二元络合 物相比,三元体系的荧光量子产率增大,荧光寿命增长,最大发射波长紫移约 10 nm。6个合 成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 Sc(Ⅲ)/8-HQL能十分灵敏的测定脱氧核糖核酸。  相似文献   

17.
铕(Ⅲ)-色氨酸-苯并咪唑三元配合物的光谱和电化学表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 射线光电子能谱及循环伏安法,对铕( Ⅲ)色氨酸苯并咪唑三元配合物([Eu(Trp)3(BIM)]Cl3·3H2 O) 进行了表征. 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呈现准可逆电化学行为. 并估算了配合物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pH法,在25.0±0.1℃,I=0.1mol·dm-3KNO3存在条件下,测定了铜(Ⅱ)-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二酮-α-氨基酸(5-取代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探讨了大环多胺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配位方式、及其在水溶液中铜(Ⅱ)配合物的稳定性,同时也研究了5-取代邻菲咯啉与铜(Ⅱ)之间的d-p反馈π键,取代基的Hammet诱导效应对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邻菲罗啉-N-氧化物(L1)及丙烯酸(HL2)与部分希土的三元配合物[RE(L1)(L2)3](RE=La-Nd,Sm-Tb)。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热分析对该系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u(Ⅲ)、Sm(Ⅲ)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讨论了阴离子对Eu(Ⅲ)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钪(Ⅲ)-对氯偶氮氯膦-L三元配合物显色体系,并对其显色条件及第二配位体L对该显色体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比、带电性及共存离子的影响。推测了该三元络合物的可能结构。钪含量在0 ̄7.5μg/25mL服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2×10^5L·mol^-1·cm^-1。采用该三元体系测定了钒钛磁铁矿中的微量钪,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