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根据本刊1954年8期的不用Pt作催化剂来氧化氨的实验中,体验到用活性炭吸附氨,作为NH_3的来源,实际上是不好作的,而工业上氧化氨是用空气的,所以将此实验改为下面的装置(如下图)。甲是一支内径约  相似文献   

2.
吴星  吕琳  谢苏晋 《化学教育》2009,30(8):59-60
人教版高中《实验化学》教材中"污水处理—电浮选凝聚法"的实验进行改进后,污水的凝聚效果会更理想。改进的方法是:(1)在污水中加入适量的电解质溶液;(2)用铁片和碳棒为阳极,铝片为阴极的三电极电解装置电解;(3)在电解的过程中同时搅拌。  相似文献   

3.
一、实验目的1.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2.氢氧化亚铁继续被氧化。二、主要仪器和药品1.药品:新制的 FeSO_4溶液和 NaOH 溶液 30%双氧水煤油2.仪器:铁架台铁夹橡胶塞小注射器 20~30cm 长玻璃直管(φ1.5~2cm)三、改进方面1.根据高中课本下册第117页的实验仪器改为玻璃直管和注射器。装置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4.
利用减压抽滤装置的原理,对人教版初中教材(2012年)中的学生实验活动7和实验活动8使用到的过滤装置进行改进,装置更简单,实验效果明显,节约了过滤时间,符合一线课堂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孙树彭 《化学教育》1985,6(3):39-39
现行中等师范学校化学课本制取NO2(或NO)气,采用第333页的装置。此装置无法控制反应,且污染空气。若改为下图装置,则效果较好。取一蒸馏烧瓶,支管用短胶管与玻璃管相联,在其胶塞中间用粗锥钻一孔,然后插入一端弯成螺旋状的细铜丝(φ=1—1.5mm),铜丝上方涂一薄层甘油,使之能在孔内上下移动。  相似文献   

6.
张应红 《化学教育》2007,28(8):51-52
按教材或文献上的实验方案中试剂浓度的要求,对影响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实验的各试剂用量和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结论为保持较强碱性(pH≥11),乙醛和2%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比不小于1:1,把直接加热改为水浴加热,就能取得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7.
微型氢气制备装置之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方金祥 《化学教育》2000,21(6):39-42
利用塑胶滴定管、塑胶注射筒、三通塑胶活栓、双通塑胶活栓、塑胶罐及一些小零件等,设计组合而成一套可兼制备氢气和测定摩尔体积的微型氢气制备器,在短时间内可以安全、快速、正确地制备氢气、收集氢气、检验氢气及求出摩尔体积。制备氢气体积在10mL以内只需要少於1分钟的时间,求出氢气的摩尔体积的平均值为2494(Lmol),平均误差仅为2044%。且能以极为安全及富有趣味性的点燃法和氢气枪法来检验氢气的性质,其效果明显又正确。本实验已将传统的氢气制备法加以改进成一套微型氢气制备器,此套装置经试验的结果颇符合微型化学实验的10大优点(小—体积小、省—时间省、快—反应快、好—效果好、易—操作易、安—很安全、多—动手多、高—趣味高、少—用药少、低—污染低),此套装置很值得提供给化学教育界专家及化学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潘明先 《化学教育》1983,4(1):44-44
石油催化裂化的演示实验,按照高中化学课本(试用本)第二册第157页[实验4——18]反复实验过多次,效果不好,改进后的做法如下:一、仪器装置见课本第157页。  相似文献   

9.
陈志祥 《化学教育》1983,4(6):46-46
我们对“木材的干馏”(初中化学课本第105页)和煤的干馏(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第159页)简化了实验装置和操作,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胡孝武 《化学教育》2013,34(4):76-76
着重探讨Fe(OH)2制备实验装置的改进与药品的配制,采用分段显示的方法呈现出Fe(OH)2制备及氧化过程的颜色变化,使实验现象更清晰、实验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氧化数     
严宣申 《化学教育》2011,32(9):85-85
中学阶段称为的化合价,大学阶段改为氧化数(氧化态),为什么?先看实验事实:当1mol e-通过熔融NaCl得1 mol Na(阴极)、0.5 mol Cl2(阳极),由此可知原先是Na+、Cl-;同理,由电解熔融MgCl2的实验结果可知原先是Mg2+、Cl—……1 mol e-通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惰性气体-红外光谱法测定镨钕镝合金中的氧,采用石墨套坩埚和高纯镍篮,在4500W的分析功率下,对0.1g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样品释放完全,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9%,以GSBH40104—1996标准样品(ω(O)/%=0.00943)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测量结果为95%~108%。  相似文献   

13.
一、测定氧在空气里占多少体积的实验装置初中化学课本(1956年3月第一版,1956年6月西安第一次印刷,许国培等编)77页图52实验里所需的钟罩,在初中仪器室里有时是缺少的。采用这个装置进行实验,在塞闭罩口时如果时间掌握不当,测定效果往往也不够精确。如改用图1装置,则测定效果良  相似文献   

14.
对水溶液中单线态氧的生成实验的一点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化学教育 1994年第 8期 32页上刊登的化学发光演示实验—水溶液中单线态氧的生成一文[1]中所介绍的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作了如下的改进后 ,得到了非常明显的实验现象。在原仪器装置 (图 1)的缓冲瓶与反应器之间加1个三通管和 2个弹簧夹 (如图 2 )。在操作时 ,先关闭A夹 ,打开B夹 ,快速滴加浓HCl,使缓冲瓶中的空气由B夹处排出 ,避免了空气从反应器内通过时引起溶液的翻滚 ,减少了未通入氯气前H2 O2 的分解。可在B夹处放一湿润的碘粉碘化钾试纸 ,检查缓冲瓶内的空气排完与否。滴加盐酸的速度由原文中所报道的初时 2 0滴 /分改为 60…  相似文献   

15.
熊言林 《化学教育》2001,22(12):37-37,27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还原性、氧化性以及其水溶液具有酸性。在化学教学中 ,一般的演示方法存在如下不足 :(1)药品用量多 ,造成浪费。 (2 )使用仪器多 ,装置冗杂 ,操作麻烦。 (3)实验时间长 ,影响教学进程。 (4)实验过程中有二氧化硫、硫化氢气体逸散 ,造成教学环境污染 ,影响师生健康。下面介绍笔者自己设计的一种密闭式二氧化硫系列演示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步骤。1 实验用品无水亚硫酸钠、浓硫酸、0 1%品红溶液、1%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30 %硫化钠溶液、5 %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石蕊试纸、滤纸条、脱脂棉、2 0× 2 0 0mm大试管、球形干燥管…  相似文献   

16.
郭林  聂昌庭 《大学化学》1988,3(6):39-39
由于燃烧热测定较难做成功,一般需要6—8小时。为此做了技术改进,使本实验可在4小时内顺利完成。改进前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图2:图t改进前的装置图2改进后的装置 1.原模底只有一个孔(图」),铁丝穿入后,易在模底顶部通电后发生短路,铁丝又细,不易操作。改进后,在模底钻两个孔(图2)这  相似文献   

17.
用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PS)对聚丙烯酰胺的部分N 氯代衍生物 (简称N 氯代聚丙烯酰胺 )与水、1 丙醇的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在弱碱性水溶液中N 氯代聚丙烯酰胺 (N Cl PAM)的N 氯代酰胺基的 93%转化成—CONHCONH—结构 ,而在 1 丙醇水溶液中 ,91 8%的N 氯代酰胺基转化为—CONHCONH—和—NHCOO—结构 ,二者比例为 78 0∶13 8.可以推论N Cl PAM在中性造纸条件下 ,可通过自身结合形成网络结构或与纤维羟基反应形成共价键 ,从而达到增强纸的干、湿强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明艳  梁红梅  王锦化 《化学教育》2006,27(11):55-55,64
为解决新课标《化学1(必修)》和普通中学化学教科书中钠燃烧实验存在的玻璃管易破裂、现象不易观察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对该实验的装置、材料和演示方法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在封闭的装置里进行钠燃烧实验的新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陶冶 《化学教育》1982,3(1):51-51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实验5—5]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用注射器做课堂演示实验,因容器小,现象不大明显,无法使全班学生都看得清。我们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经教学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燃料醇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甲醇为主(~75%),异丁醇为辅(~15%)的低碳混合醇称为低碳燃料醇,它与汽油有良好的掺合能,可以掺入汽油作为代用燃料。本工作目的是在较缓和条件下研制合成低碳燃料醇催化剂,进行催化剂评价试验,考察其反应特性,并进行1000小时稳定性试验。1.实验方法催化剂评价试验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反应管为φ15×480mm。催化剂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