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博  赵德乾  潘明祥  汪卫华 《物理》2006,35(2):91-95
铈基非晶态金属塑料是一种新的块状非晶合金材料。它具有低于开水温度(100℃)的玻璃转变温度.室温时的强度和超高强度铝镁合金相近.该块体非晶合金在开水中表现出超塑性,可以像聚合物塑料那样进行复杂的变形加工,因此被命名为“非晶态金属塑料”(简称“金属塑料”).这种新材料不仅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而且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的价值,是一个理想的研究玻璃转变、玻璃形成液体性质等相关问题的新材料.另外,金属塑料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开辟了一个新的金属材料研究方向.文章简要介绍了该金属塑料的合成、性能及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马将  杨灿  龚峰  伍晓宇  梁雄 《物理学报》2017,66(17):176404-176404
金属玻璃在其过冷液相区内表现出随着温度升高黏度逐渐降低的特性,因此可以对其进行热塑性加工.该性质颠覆了传统金属的加工成型方式,使得其在远低于传统金属材料加工的温度和应力作用下可以按照人们的要求进行成型.因此,一些具有低玻璃转变温度的金属玻璃又被称作金属塑料.另外,由于金属玻璃是一种无序结构材料,不存在位错、晶界等晶体缺陷,且热膨胀系数小,在热塑性成型中具有优异的尺寸精度,因此被认为是理想的微成型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介绍了金属玻璃的热塑性成型性质及其应用,从热塑性成型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金属玻璃热塑性成型能力的评估指标、热塑性成型技术、热塑性微成型及其理论、热塑性微成型的应用等,对认识金属玻璃的热塑性及扩展其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余鹏  孙保安  白海洋  汪卫华 《物理》2008,37(6):421-425
缺乏室温宏观塑性是限制金属玻璃应用,制约金属玻璃形变机理研究的主要障碍,因此探索具有室温宏观塑性的金属玻璃材料成为金属玻璃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首先介绍了作者为提高金属玻璃室温塑性所采用的三种在实践中可行的方法,然后根据金属玻璃的弹性模量(泊松比)与塑性的关系,报道了作者在设计大塑性金属玻璃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块体金属玻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博 《物理》2013,(2):124-125
在2013年2月出版的Physics Today杂志上刊登了耶鲁大学Jan Schroers教授撰写的题为《块体金属玻璃》的文章,重点介绍了块体金属玻璃优异的类似塑料一样的加工变形能力,并且对未来金属玻璃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制备一块金属玻璃就像与一个热力学的时钟赛跑一样.当金属液体冷却到熔点TM以下时,这个时钟开始活动.  相似文献   

5.
张博  汪卫华 《物理学报》2017,66(17):176411-176411
金属塑料是我国学者发现和命名的新材料.本文重点阐述金属塑料这类材料是如何发现的以及这类材料的设计思想与规则;总结了从金属塑料材料成分、典型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物理化学特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金属塑料类材料的潜在应用前景做了展望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CuZr二元大块金属玻璃的基础上,利用铜模吸铸方法制备出了添加Al组元的CuZr 基大块 金属玻璃.CuZr基大块金属玻璃在很宽的成分范围内有很强的玻璃形成能力,在Al含量从4% 到8%之间,CuZr基大块金属玻璃都可以做出直径至少5 mm的非晶样品.通过实验分析,解释 了CuZr基大块金属玻璃具有良好玻璃形成能力的物理机理.CuZr基金属玻璃组分简单、成本 低廉,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制备CuZr基金属玻璃的方法为开发新的大块金属玻璃体系 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经. 关键词: 大块金属玻璃 玻璃形成能力 CuZr基金属玻璃  相似文献   

7.
袁晨晨 《物理学报》2017,66(17):176402-176402
由于缺乏位错、晶界等典型的晶格缺陷,金属玻璃体系中承载力的形变单元为短程序或中程序原子团簇,键的强度及成键方向是影响原子间协调变形能力主要因素.本文通过与晶态合金对比,指出金属玻璃中原子键合方式与宏观力学性能的潜在关系,综述了金属材料电子结构与力学性能内在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系统介绍了金属玻璃电子结构特征、表征参量和主要测试手段,使读者对金属玻璃体系中原子间的键态特征有较清晰的认识,对进一步探索本征塑性较好的金属玻璃体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透明玻璃显现出的曙光——块体金属玻璃的发现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明祥  汪卫华 《物理》2002,31(7):453-460
在足够高的冷却速度下,如同其他大多数物质一样,金属合金溶体在冷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能够经过玻璃化转变过程变成非晶态固体——金属玻璃。金属玻璃因其具有许多优异和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而一直受到很大的关注。在过去,由于玻璃形成能力的限制,金属合金只能制成厚度为数十数米的薄带状金属玻璃,因而其应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通过对金属合金的组成、溶体的过冷与稳定性及玻璃形成能力的关系研究,人们用常规的方法在较低的冷却速度下就能在许多金属合金体系中形成三给尺度都达毫米至数厘米的块体金属玻璃,这为金属玻璃获得广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型Pr基大块非晶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铜模吸铸法获得了直径为5mm的一种新的Pr基大块非晶.与以往其他稀土-过渡金属(RE-TM)大块非晶不同的是,这种新的Pr基大块非晶具有明显的玻璃转变和稳定的过冷液相区,且其玻璃转变温度在目前已知的大块非晶中是最低的,Tg=409K.研究了该大块非晶的玻璃转变动力学,并给出了Kauzmann温度Tk、Vogel-Fulcher温度T0g及脆性参数m等重要参数. 关键词: 大块非晶 玻璃转变 脆性参数m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窄带隙Pr0.6Ca0.4MnO3体系的电荷有序及低温下的团簇玻璃现象.实验表明,样品具有典型的相分离特征,在高温区于241K左右发生电荷有序(Charge Ordering,CO)转变,在高的外加磁场下破坏了样品的电荷有序和反铁磁,使材料发生绝缘—金属转变.在低温下(T~41K),形成自旋玻璃态(Spin Glass,SG).发现了存在于低温团簇玻璃相中的多重磁化跳跃现象,利用外场作用下AFM团簇中磁矩的翻转而导致铁磁成分的增加对实验结果给予了初步解释,证明了磁场作用对Pr0.6Ca0.4MnO3的CO与团簇玻璃态冻结之间的直接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大口径非晶金属第一镜实现难题,在研究块体金属玻璃Co61.2B26.2Si7.8Ta4.8材料基础上,采用金属玻璃块体材料制作拼接成溅射靶材,通过非平衡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实现了Co61.2B26.2Si7.8Ta4.8非晶金属薄膜第一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成分设计及合成靶材的设计,能够实现与块体金属玻璃具有相同光学特性的非晶薄膜第一镜;通过Cr成分改进,能够进一步提高非晶金属薄膜第一镜在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反射率。  相似文献   

12.
1960年 Pcl Duwez等用喷枪法获得非晶态Au-Si合金以来,金属玻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几年来,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引起了许多科学工作者对非晶态材料注意.本来自然界中就存在天然的非晶态材料,如火山熔岩冷却中形成的某些玻璃态物质.人类制造和使用氧化物玻璃已有悠久的历史.约四十年前,人们用真空蒸发、溅射、电解等方法也得到过某些金属的非晶态薄膜.塑料等材料问世后更大大增加了人们使用的非晶态材料的品种.可是从科学发展的过程看,以前人们对固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晶体,从理想晶体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各种晶体缺陷…  相似文献   

13.
低熔点微晶封接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春平 《应用光学》1995,16(5):33-39
系统地研究了B2O3-ZnO-PbO-SiO2系统玻璃的组成与性能,给出玻璃配方与其物化性能测试结果,并就晶核剂以及部分成分对低熔点微晶封接玻璃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封接玻璃已广泛地用于微光像增强器,激光器,氙灯,湿敏电阻器等金属与金属,金属与玻璃,玻璃与玻璃,玻璃与陶瓷的封接。  相似文献   

14.
郭瑞芝  戚德慧 《技术物理教学》2010,18(3):48-48,F0003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体零件连接在一起,其中有一种永久性的连接方式就是——焊接.焊接的材料有许多种,比如:塑料、陶瓷、玻璃、金属等.在工业生产中金属材料的焊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看到操作工人“全副武装”的拿着“呼呼”喷火的焊把,火花飞溅地把各种金属工件焊接在一起,于是会产生一种神秘感和惧怕感.在此,我们有必要用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来揭开电焊电弧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15.
武振伟  李茂枝  徐莉梅  汪卫华 《物理学报》2017,66(17):176405-176405
非晶态物质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活动中,但人们对其原子结构及其结构与性能关系的认识还远不如对晶体材料那样充分.非晶态物质的原子结构不具备空间平移对称性,这使得传统针对晶体材料的实验技术和手段无法直接有效地应用到非晶态物质的结构分析中.用常规的衍射实验数据分析方法并不能直接地观察到非晶态物质的本征结构特征,但这些实验衍射数据往往隐含有极其重要的微观结构信息.本文简要综述了这些衍射数据背后所隐含的与金属玻璃中程序相关的结构信息.研究发现,非晶态物质中的一类隐含序与晶体结构中的球周期序紧密相关,意味着非晶态物质与晶体材料之间在原子结构上存在着非凡的同源性.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隐含拓扑序之间纠缠的强弱与体系本身的玻璃形成能力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这为衡量金属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强弱的经验规律——混乱原理提供了微观结构上的理解,同时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理解非晶态材料衍射数据所隐含的微观结构信息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潘明祥  汪卫华 《物理》2002,31(7):453-460
在足够高的冷却速度下,如同其他大多数物质一样,金属合金熔体在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能够经过玻璃化转变过程变成非晶态固体--金属玻璃.金属玻璃因其具有许多优异和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而一直受到很大的关注.在过去,由于玻璃形成能力的限制,金属合金只能制成厚度为数十微米的薄带状金属玻璃,因而其应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通过对金属合金的组成、熔体的过冷与稳定性及玻璃形成能力的关系研究,人们用常规的方法在较低的冷却速度下就能在许多金属合金体系中形成三维尺度都达毫米至数厘米的块体金属玻璃,这为金属玻璃获得广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聚变堆第一镜材料块体金属玻璃表面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块体金属玻璃(块体非晶合金)Zr65Al7.5Ni10Cu17.5, Co61.2B26.2Si7.8Ta4.8和金属多晶钼3种第一镜材料经低温等离子体H和Ar辐照后的表面特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块体金属玻璃的抗H等离子体溅射能力与其成分有关。随着等离子体辐照时间的增加,金属多晶钼和块体金属玻璃Zr65Al7.5Ni10Cu17.5的表面粗糙度增大,镜面反射率降低;而块体金属玻璃Co61.2B26.2Si7.8Ta4.8的表面粗糙度减小,镜面反射率升高。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表明,块体金属玻璃在离子体溅射过程中,表面微结构具有自修复性。  相似文献   

18.
郭华  隋曼龄 《物理》2007,36(12):907-909
文章介绍了在透射电镜中原位拉伸亚微米尺度单相锆基金属玻璃的实验设计和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金属玻璃呈现明显的样品尺寸效应,微观尺度样品不仅表现出稳定可控的形变行为,而且具有良好的拉伸塑性.小尺寸金属玻璃具有良好拉伸塑性的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金属玻璃室温形变的本质,也揭示了金属玻璃在薄膜和微器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金属玻璃是由熔态经急冷淬火形成的非晶态金属,具有很高的力学强度和良好的抗腐蚀、耐辐照性能。关于中子、质子、电子和He、Ar离子等分别对金属玻璃的辐照损伤效应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等离子体辐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有质子、电子、光子、氘核和少量杂质重离子与中性粒子的混合辐照。本工作研究了某些金属玻璃在托卡马克装置真空器壁处经等离子体辐照以后的结构变化,探索金属玻璃用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真空器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Pr60Al10Ni10Cu20 大块金属玻璃 的结构和磁性随Fe含量 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Pr基合金逐步从玻璃状态,转变为非晶与纳米晶的复合状态,最后成 为纳米晶合金,Pr基合金的磁性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提出了一种通过对大块稀土基金属玻璃 进行Fe掺杂,制备出微观结构和性能具有可调控性的大块纳米晶合金的方法, 并讨论了纳米 晶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关键词: 金属玻璃 大块纳米晶 掺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